第96章

  庆阳:“缰绳给我,你帮我拢。”
  十年的东宫伴读,张肃太熟悉小公主的脾气了,无法拒绝,他暂且将缰绳交给小公主,边走边抓住小公主的斗篷两侧拢到小公主身前。因为他长得够高,做这样的动作也很从容,并无狼狈勉强。
  就在张肃准备接回缰绳时,头顶的小公主又开口了:“你们一家难得团聚,接下来就算我出宫,也不用你再来伴驾,你多陪陪国公与夫人吧。”
  张肃颔首,面朝前方跟着坐骑的步伐。
  庆阳:“讨伐骠国不是易事,邓冲又是那种脾气,不过有你大哥陪着,料想你们兄弟同心,应该能应付。”
  张肃:“微臣会照顾好自己,殿下与三殿下不必挂念。”
  庆阳笑了:“明明是我在关心你,你提三哥做何?”
  张肃沉默。
  庆阳抬起右脚,轻轻踢了他一下。
  张肃瞬间握住小公主的靴面放回马镫,退开后正色道:“殿下已经大了,不可再做这种危险之事。”
  庆阳:“斗篷又散了,冷。”
  张肃只好再回来,重新帮小公主拢斗篷。
  庆阳低头,看着近在眼前的如玉脸庞,轻笑道:“是啊,我长大了,父皇都准备为我物色驸马了。”
  张肃动作一顿,随即若无其事地放下手,眼睫低垂。
  庆阳深谙他的性子,没有再说什么。
  三皇子府到了,马车先停,张肃拉住缰绳让坐骑止步。
  小公主朝他伸手,意思不言而喻。
  张肃略微迟疑,上前准备扶人。
  以庆阳现在的身高,她自己下马便可,但她就是先将双脚脱离马镫,再把双腿并在一侧,侧坐着朝张肃俯身。
  跳下来就是一瞬间的事,张肃全凭本能接住小公主,怕她摔了,紧紧抱住。
  在他的双手环上小公主的腰时,小公主的手也抱住了他的脖子。
  “喜欢吗?”
  庆阳看着面前的人问。
  张肃偏首,胸膛起伏间,像是没听见或是不明白也无意追问,转个身准备放她下去。
  小公主配合地站好,她肩上的斗篷却脱落,幸好张肃及时抓住才没有落地。
  “替我系好。”庆阳命令道。
  张肃只能照做。
  庆阳仰头,不出意料地对上了那双继续回避她的眼,庆阳笑了,借着他高大的身影遮掩,抬手握住为她系斗篷带子的一只手,明明为她牵了一路的缰绳,那手居然是热的,不知为何而微微颤抖。
  “好好回来,我会等你。”
  为臣者不敢犯上,那就由她来施宠。
  第82章
  正月初六, 兴武十四年的第一次朝会,即将离京的孟极等武官也都来上朝了, 正式向兴武帝辞行。
  兴武帝勉励一番就让他们启程了,不必空等一个时辰的朝会结束。
  邓冲一马当先走在前头,郭彦卿、李裕等六位总兵两两并肩紧随其后,张坚、邓坤等小辈原地站了会儿,再转身跟上。
  才卯时一刻左右,天还黑着,邓冲最先跨出大殿门槛,再往前走几步,就要沿着大殿前方长长的汉白玉石阶拾级而下时,忽然注意到石阶下面站着两道身影, 其中一人提着一盏宫灯,朦胧的灯光又晕照出一道披着斗篷的女子身形。
  虽然那女子背对着他们,邓冲还是认了出来, 正是宫里唯一敢往这边乱跑的庆阳小公主。
  只是, 以前大臣们称呼小公主, 是因为这公主确实才几岁大,是个名符其实的小孩子,如今再称小公主,“小”便单指庆阳公主的排行了, 瞧瞧那七尺来高的样子, 眼瞅着都要追上严锡正了,即便今年刚十三岁,谁还敢再把她当孩子?
  短暂的停顿片刻,邓冲继续带头走了下去,直到他都快跨下台阶了, 十几步外的小公主才转过身来。
  再次对上小公主越来越惊人的面容,邓冲不由地又想起当年皇上第一次把知县家的美人带出来给他们介绍的情形,没怎么读过书的邓冲不知道该如何夸赞丽妃的美貌,他就记得当时他们几个全都看傻眼了,正因为有丽妃在前,得知傅道年被区区骠国一个美人蛊惑时,邓冲才没有鄙夷傅道年怎么那么不中用。
  只是,丽妃多柔弱啊,好似随便哪个有权有势的男人都能把她占为己有,眼前的小公主却把皇上的天威学了个七八成,瞧瞧,明明比他矮,明明面对他们这一帮武将,小公主的眼神似乎还是睥睨的,动也不动,不知在想什……
  “臣等见过殿下。”
  邓冲身后,孟极、彭英等总兵率先躬身行礼,跟着是张坚等年轻小将。
  庆阳的视线扫过他们,重新落到尚未行礼的邓冲、邓坤父子身上。
  终于明白小公主在想什么的邓冲只得稍稍低头,拱手道:“臣等见过殿下,不知殿下为何来此?”
  庆阳先让众将免礼,笑道:“诸位都是大齐的名将,此去边关又要三年后才能回京,父皇会挂念诸位,我也颇为不舍,因此特来送将军们一程。”
  说着,小公主的目光依次扫过诸武官的脸,连与她有过过节的邓坤也没有落下。
  众将纷纷道谢。
  庆阳让到宫道一侧,道:“诸位还要赶路,我就不耽误你们了,愿诸位将军一路顺风。”
  众将也劝公主珍重,陆续朝前走去。
  庆阳这才看向排在后面的张肃,虽然二哥大婚那晚她已经单独跟张肃道过别了,可今早庆阳还是想再多看一眼。
  武将们腿长步伐大,几乎只是眨眼的功夫就能越过小公主,把小公主抛在后面。
  走在张肃前面的张坚如此,张肃……
  即将擦身而过的刹那,从不会无故窥视小公主的张肃终究还是偏了头,视线快速扫过小公主的眉眼与脸庞,再在小公主笑出来的时候微微颔首,修长笔挺的身影一晃而过,步履从容而决然。
  庆阳平静地目送那道身影,直到一行人全被远处的黑暗吞没。
  .
  四月初二,小公主该庆十三岁的生辰了,永康、敬王妃孟瑶、秦梁的世子妃朱涟清、严真真以及还未当差可以逃一日课的三皇子秦仁都进了宫,给二妃请完安再来到九华宫给小公主送礼,太子妃吕温容、小皇孙铮哥儿已经在这边了。
  永康很喜欢自己的侄儿,把铮哥儿抱在怀里,调侃妹妹:“以前你是宫里最小的孩子,大家都疼你让着你,年年想法子哄你开心,如今有了铮哥儿,总算能让你也尝尝哄小孩子的滋味了。”
  庆阳并不记得她有让大姐姐与三个哥哥让过她什么,但大哥三哥确实经常照顾她,二哥经常陪她玩,包括陪她时间最少的大姐姐也会喂她吃糕点帮她擦手擦嘴,所以庆阳就笑了笑,没有反驳大姐姐。
  永康对妹妹说话还算好听的了,没聊一会儿就开始排挤朱涟清,因为她不喜雍王妃与秦梁,对朱涟清便是恨屋及乌。
  朱涟清哪敢跟大公主顶嘴,低着头听了,一副逆来顺受的可怜模样。
  吕温容怜惜她,叫孟瑶、严真真、秦仁三个小的多陪陪小公主,她先带着永康、朱涟清离开了。
  永康还要去重元宫坐会儿,朱涟清先行出了宫。
  屋里没外人了,永康才举起铮哥儿亲了亲,笑着问:“铮哥儿更喜欢大姑姑,还是小姑姑?”
  吕温容:“……”
  两岁的铮哥儿还不懂大人的花花心思,平时也没人问他这个,小家伙就说了大实话:“小姑姑。”
  永康瞥眼又紧张又尴尬的吕温容,点着侄儿的脸蛋道:“小姑姑只是住在宫里,可以天天陪你玩,但大姑姑跟你父王才是一个母后生的,大姑姑跟你最亲,将来也会对你最好,小姑姑只会喜欢你三叔的孩子,铮哥儿要更喜欢大姑姑才是。”
  铮哥儿听不懂。
  吕温容不敢纠正连太子都畏惧她也渐渐畏惧的大公主,想着等大公主走了她再告诉儿子两个姑姑一样亲。
  九华宫。
  秦仁跟姑娘们说不到一处,今日也没有凑热闹的心情,自己在旁边坐着。
  孟瑶逗他:“妹妹过生辰,三弟为何闷闷不乐?”
  秦仁叹道:“一进宫我就忍不住想张肃。”
  来妹妹这边就会经过他曾经居住的承明宫,那是他跟张肃一起住了多年的宫殿,门口全是两人同进同出的回忆,秦仁如何不触景伤情?
  孟瑶下意识地看向庆阳,见小公主只是很嫌弃三哥的样子,孟瑶不禁怀疑她是不是想岔了,莫非小公主虽然与张肃青梅竹马,却并没有生出男女之情?也是,小公主才多大啊,刚刚进入豆蔻年华要开窍的年纪,张肃却走了,等他回来,小公主不定喜欢上哪家公子了。
  察觉秦仁似乎有话要与小公主说,孟瑶与严真真也告辞了。
  秦仁这才把藏在福安身上的张肃的那份礼物要过来,送给妹妹,解释道:“张肃离京前晚去跟我辞行,说他年年都会送妹妹小木人,今年不送怕妹妹不高兴,正好已经提前雕好了,就托我到了日子转送给妹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