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秦弘没搭话,秦梁刚给他当伴读的时候他也真心亲近过堂兄弟一段时间,两人可谓形影不离无话不谈,但经历过几次秦梁不小心透露他的话给父皇、父皇又为此批评他的事件后,无需大姐提醒,秦弘都知道防着秦梁了。
“饿了,赶紧吃饭去吧。”秦弘加快脚步朝里走道,格外珍惜每日不用跟秦梁面对面的时间。
景和宫。
无所事事的秦炳提前吃过午饭了,因为大太监常吉谨遵父皇的口谕将他锁在了内室,逃不出去的秦炳只能躺在床上睡觉。可是身上挨了袁崇礼几脚,敷了药也疼,再加上被禁足的憋屈,秦炳根本睡不着,不断回想着上午的事,最终将所有怒火都记在了那两个多嘴的小太监身上。
院子里传来人语,是三弟跟妹妹来了,秦炳翻身下床,跑到窗边推开了一扇窗。
正招呼两位殿下的大太监常吉:“……”
他心惊肉跳地跑过去,想从外面合上窗户,免得三皇子、小公主无意在皇上面前说漏嘴,皇上责怪自家殿下思过得不诚心。
秦炳推开他的手,瞪着眼睛道:“父皇只让我闭门思过,没说不能开窗户,让开!”
常吉朝三皇子兄妹那边使眼色。
秦仁:“……二哥放心,我跟妹妹只是过来看看你,不会说出去的。”
秦炳招手让弟弟妹妹走近些,哼道:“常吉瞎担心,我还信不过你们?妹妹,这两天就算了,十九晚上你去父皇面前替我求求情,如果你能哄父皇答应带我一起去看黄河,二哥给你当两百步的大马。”
庆阳:“我不喜欢二哥打人,你都把袁崇礼打哭了。”
二哥刚动手的时候庆阳瞧见了,气汹汹的样子她很害怕。
秦炳:“……好,二哥答应你,以后不轻易打人,那你记得替我求情。”
庆阳:“不行,父皇是皇帝,皇帝一言九鼎,他罚二哥闭门思过三天,就必须是三天。”
秦炳:“那得分什么事,对外人要一言九鼎,咱们是自家人,不用那么较真,之前我惹妹妹生气,你还说再也不要跟我说话了呢,可二哥对你好,你就原谅了二哥,对不对?”
庆阳:“可你跟袁崇礼打架,袁崇礼是外人,他听见父皇罚你三天了。”
秦炳讲不过妹妹,急得瞪眼睛威胁:“你不替我求情,那我也不要理你了,以后再也不给你当大马。”
庆阳并不在乎,二哥不陪她玩,还有三哥、张肃、解玉陪她,有时候父皇也会给她当大马。
秦炳:“……不帮是吧?走吧,我不想看见你们!”
凶巴巴的二哥一点都不讨人喜欢,庆阳很是痛快地牵着三哥走了,张肃还在外面等着呢。
秦炳:“……”
转眼就到了二十的早上,兴武帝叫了二妃与三个孩子来乾元殿共用早饭,唯独没叫闭门思过的老二。
丽妃有些惭愧地瞥向贵妃,知道这事后,她替二皇子求过情,吃饭的时候求皇上淡淡地让她别管,她就趁折腾完皇上心情好的时候再求一遍,结果皇上拍拍她的肩膀,还是让她别管。
贵妃回了丽妃一个浅笑,又哪里需要求情呢,她十分赞同皇上惩罚儿子的决定,老二动手打人不对,小孩子搀和进国事更不对,当罚!
孩子们这边,小公主专心地吃着早饭,最多想想黄河,才没有去想凶了她一顿的二哥。
妹妹都拒绝了二哥的要求,自知不怎么讨父皇喜欢的秦仁更不敢开口了,万一挨骂怎么办?
既然决定了不管,秦仁吃得也很专心。
太子秦弘吃得就心不在焉了,身为兄长,如果他不照顾底下的弟弟,父皇会不会觉得他太过冷漠?可是,开口了,父皇真就会夸他是个好大哥吗?
犹豫来犹豫去,一家人陆续停了筷子,眼看着贵妃、丽妃并肩离去,父皇要带着他们出发了,秦弘攥攥手心的汗,上前几步,恭敬地道:“父皇,上次妹妹说了您要带我们去黄河边的事后,二弟就一直在盼着,您看……”
兴武帝:“朕知道他盼着才要罚他,不然做错事还奖励他出宫玩耍,下次他还敢接着犯错。”
秦弘:“……是。”
默默退到一旁,秦弘悄悄松了口气,无论如何,他尽了兄长的情分便问心无愧了。
此去黄河边上有五十多里地,兴武帝带着三个孩子上了一辆马车。隔着帘子瞧瞧城里街头的百姓,聊些日常闲话,马车出城一段距离后,兴武帝才抱着女儿,朝老大、老三抛了一个问题:“老二打袁崇礼的事,你们给父皇说说,他都犯了哪些错?”
秦弘再次紧张起来,秦仁虽然也有点紧张,但前面还有大哥呢,他有时间慢慢思索。
既听过杜先生讲同窗之礼也听过父皇讲兄弟情分、君臣道义的小公主兴趣寥寥地凑到窗边,继续观察外面。
兴武帝一边分心照顾女儿,一边利用此事教导两个儿子,还特意讲了他为何要宽待平凉侯。
秦弘懂了:“天下初定,平凉侯手握兵权,朝廷当安抚为主,尽量避免兵戈。”
兴武帝微微颔首。
秦仁叹气:“人谁无过,希望平凉侯能明白父皇的苦心,不要再执迷不悟吧。”
兴武帝皱了皱眉,老三这话也对,但听着怎么不太对劲儿呢?
.
冬日的黄河水流减少,露出两边大片滩涂,看起来实在没有什么大河的气势,庆阳看过一次就不再惦记了。
京城的平凉侯府,侯夫人心疼又委屈地给远在天边的丈夫写了一封家书,将小儿子挨打的经过以及皇上的处置原原本本都写了进去。
月底,人在武威的平凉侯袁兆熊才收到这封家书,看完了,袁兆熊又拿出早几日兴武帝亲笔写给他的信,眉头紧锁地派人去叫他的心腹管事。
管事得知小公子挨了打,猜疑道:“莫不是皇上故意安排二皇子殴打小公子,以此威胁侯爷听话?”
袁兆熊摇摇头:“皇上心胸宽广光明磊落,不至于拿小孩子出气,看他训斥二皇子的那番话,倒是让我十分汗颜,不该贪图一时之利犯糊涂啊,辜负了皇上对我的信任。”
管事:“这,难道侯爷真的要交出田地,那岂不是承认您确实有贪污之罪?”
袁兆熊正是因此为难,他既想交出田地补救,又不想背上贪污的恶名。
管事多问了几句,确定侯爷铁了心不想留下那些田地了,笑道:“其实很简单,侯爷大可将那些巧立名目献地给您的地方官员供出去,跟皇上说您是故意以身设局试探凉州究竟还藏了多少贪官,如此既交了地,又保住了忠臣的美名。”
袁兆熊:“……好是好,可以后岂不是没有官员敢再孝敬我了?”
管事:“……侯爷不想辜负皇上的信任,此事只能这么了结,不过侯爷放心,贪官是杀不光的,死了一批还有新的一批,下次咱们吸取教训,不要田地这种摆在明面的东西就是。”
袁兆熊笑笑,将罗列贪官名单的事交给管事去办。
腊月上旬,兴武帝收到了袁兆熊的解释与一张凉州贪官名单。
兴武帝在朝会上还了平凉侯的清白,还重赏了袁家三千亩良田与众多珠宝绸缎。
消息传到几位殿下这里,袁崇礼终于得以扬眉吐气,看谁都昂首挺胸的,秦炳也彻底恢复了对他的亲近。
下午,庆阳又溜进了御书房:“父皇,平凉侯真的是个大忠臣吗?”
兴武帝:“权宜之计吧,父皇不想激怒他起兵,他也畏惧父皇的威望与大军,再加上昔日并肩作战的旧情,既然被父皇抓住了把柄,他只能装回忠臣。”
庆阳:“那他以后还会贪吗?”
兴武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大概还是会的。”
小公主还想问,兴武帝先说出了答案:“他只是小贪,父皇能忍,他若贪到严重影响一地百姓民生的地步,父皇绝不姑息。”
兄弟归兄弟,君臣也是君臣。
第21章
随着平凉侯配合了朝廷的分田政令, 北地也处置了一批阳奉阴违的前朝留下来的贪官,大齐北地民生暂定, 在腊月二十六的早朝也是兴武四年的最后一次朝会上,兴武帝给吏部、户部下了一道旨意,命他们在两年内完成刚收复的大齐南地各处的田地测量以及分配,同时命兵部核实各地驻军的士兵年龄、伤残情况,该裁的裁该补的补,杜绝冒领兵饷滥竽充数。
礼部马上就要主持年后的春闱,刑部有一堆积案留到了年后,工部领了一批迫切要督建的工事,朝廷六部,兴武帝先是就今年的政务进行了赏罚总结, 再提出了对六部明年政务的新要求,凭一人之力给所有放松心神准备开开心心过年的官员们都加了一副无形的重担。
“好了,当好今年这最后一日的差, 朕提前祝诸位都过个团圆喜庆的好年!”
离开龙椅, 兴武帝面带笑容, 居高临下地道。
众臣齐刷刷地跪到地上,高呼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