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老公进城的乡下小媳妇重生了 第265节
陆瑾台停下笔,看他:“说吧,想要什么?”
陆泽嘿嘿笑了:“爸爸,中午吃饭时,那鞭炮能让我放吗?”
陆瑾台冷淡地丢给他两个字:“不行。”
陆泽唉一声。
赵锦城拍拍他肩膀:“村里二伟放鞭炮手都被炸烂了,听说没?”
陆泽点点脑袋,俊杰见他不开心就哄他:“下午,我和小叔带你去镇上玩?买好吃的好玩的,别不开心了。”
陆泽嘴角控制不住扬起:“好吧。”
陆瑾台一上午都在写春联,写完自家的,他们爹就带着大哥还有锦城把春联贴了。
然后又写大哥家的,接着是二叔三叔家的,然后隔壁三奶奶家的堂叔也把家里红纸拿了过来。
二爷爷出来溜达,看到他们在写春联,赶紧跑回家,把自家的红纸拿了过来,接着是四爷爷家,还有六爷爷家......
赵卫东和张盼晴带着三个孩子过来时,院子里已经排起了队。
赵建忠和余淑英没想到老二一家会回来过年,看他们带了一块肉,差不多十斤左右,还拎了两只鸡,两条鱼,两瓶酒,两包红糖,两份糕点。
“怎么带了这么多东西回来?”
余淑英诧异地问道,原先老二没和他们闹矛盾时,每到过年,他们一家都会回来一起过年,当然不会空手来,可从来没拿过这么多东西。
要说这儿子忽然大方起来,想孝顺他们老两口,她觉得不太可能。
难不成他又想让家里帮他办什么事?
赵卫东对上他娘怀疑的眼神,心里不是滋味,难道他给爹娘买点东西,还要被怀疑用意?
赵文雅赵文秀赵俊才三姐弟见奶奶惊讶,却很开心。
赵文雅年龄大些,还有小时候的记忆,他们还没搬到镇上时,爷爷奶奶有啥好吃的,都是大家一起分享。
妈妈总会在背后嘀咕,你小姑一个长辈,好意思和侄子侄女争吃的。
那时候小姑还在读书,而且小姑身体不好,一到换季就容易感冒,爷爷是村里的干部,去镇上开会,人家就会管饭,那红烧肉,爷爷舍不得吃,就打包回来给小姑吃,想着让她长点肉,别老生病。
小姑也不会吃独食,总会分给他们吃,她妈却说小姑和他们争吃的,真要和他们争吃食,那肉别说给他们分了,看都不会让他们看一眼。
就像在外婆家,她妈一直说外公外婆对他们好,可她一点没感受到,每次去外婆家,别说肉,能不能填饱肚子,都得看外婆心情,也只有俊才能得到她的零食,她和文秀想都别想。
就是俊才,虽然能得到外婆的零食,那也是排在表哥表弟后面的。
从那时她就知道,他们三兄妹在外婆心里并没什么分量。
他们只在爷爷奶奶这里得到过最公平的疼爱,他们当然最喜欢爷爷奶奶。
赵俊才年龄小,是家里唯一的男孩,赵卫东和张盼晴一向惯着他,听到奶奶的话,就说:“我和爸爸妈妈说,给外公外婆买了什么,也要给爷爷奶奶买什么。”
余淑英打量一眼老二两口子,摸摸孙子的头。
心里有些欣慰,自家小孙子倒是比他爸懂得心疼他们。
赵卫东和张盼晴尴尬,这些日子他们两口子快被这小子折磨死了。
张盼晴给娘家送年礼时,他什么都没说,乖乖巧巧跟着去了。
直到昨天,这孩子忽然跑过来说:“明天要过年了,你们怎么不给爷爷奶奶送礼?”
她当时都愣住了,还没来得及开口,这孩子就说:“你们不给爷爷奶奶送年礼,今后长大了,我要是学你们,只给你们孙子的外公外婆送礼,你们别骂我,我都是跟你们学的。”
两口子没了办法,只能去割肉,买了三斤肉,到时再拿一瓶酒,差不多了。
没想到,他们拎着东西回来,他们那好儿子又开口了:“给外公外婆买那么多东西,给爷爷奶奶只有这么一点点,看来将来,你们不想要我的孝顺。”
两人都快气死了,想打他,他坐在那里昂着头说:“你们打吧,把我打死,你们就轻松了,再也没人烦你们了,你们都不知道我到隔壁玩,人家怎么说我爸的,说我爸只会孝顺老丈人家,自己爹娘管都不管,是个白眼狼,让他们家的孩子不要跟我玩,免得带坏他们家的孩子。”
他说着说着还哭了起来:“我有你们这样的爸妈,我都丢脸,我回爷爷奶奶家,我都不好意思跟哥哥姐姐还有弟弟妹妹玩,你们为什么要生我?我一点都不想让你们生我。”
两口子怎么都没想明白,怎么就生了这么个孽障出来折磨他们。
赵卫东头疼:“那是你姑奶瞎说的,你姑奶每次来赶集,我都让她帮忙给你们爷爷奶奶带了肉回去,我什么时候不孝顺你爷爷奶奶了?”
小姑来找他,他虽然烦,可却不会头疼,更不会觉得人生无望,摊上这么个儿子,他真觉得这辈子都完了。
赵俊才也有自己的理:“你要真孝顺爷爷奶奶,我姑奶才不会找你。她咋不找大伯还有三姑小姑小叔呢?怎么就专找你?还有爷爷的生日礼物,你们还没买呢。”
赵卫东沉着脸看向他:“你说,这些话谁教你的?是不是你姑奶?”
赵俊才矢口否认:“不是,才没有。”
赵卫东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肯定是他小姑教他的,他就不明白,他小姑怎么就跟他杠上了?她就那么看不惯他吗?明明小时候小姑也很疼他。
“姑奶没教我,我自己想的。”赵俊才看向他:“你们赶紧去给爷爷奶奶多买点年礼,不能比给外公外婆的少,要让邻居看看,你是好儿子,我出去玩,才不会被嫌弃。”
其实没那么严重,人家没有说不和他玩,但在背后嘀咕他爸不孝顺的话,他听过很多次,是他自己嫌弃爸爸。
第359章 零花钱
爷爷过生日那天,赵俊才就发现,爸爸妈妈特别害怕他将来不孝顺他们。
虽然外公外婆对他比对两个姐姐好,可他一点不喜欢。
两个姐姐对他那么好,有啥好吃的都想着他,还给他洗衣服,给他做饭吃,教他写作业,在学校别人欺负他,姐姐都会帮他骂回去。
外公外婆区别对待他们兄妹,哪怕给他零食吃,他也不高兴。
他没和任何人说,其实他心里非常讨厌外公外婆,也不喜欢去他们家。
他最喜欢爷爷奶奶,还有大伯大伯母、三姑三姑父、小姑小姑父、小叔,当然还有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可是想到别人都说爸爸是白眼狼 ,他不好意思和他们亲近,也不好意思和他们玩。
王小麦正在灶房做饭,见老二一家来了,出来喊张盼晴帮忙洗菜,又喊赵卫东杀鱼。
她不是公公婆婆,都是家里儿子儿媳妇,她可不会惯着这两口子,以为提点年礼过来,就想吃现成的?想啥美事呢。
再说,你给公公婆婆提了年礼,谁又没提?想吃饭,就得干活。
张盼晴和赵卫东没说什么,赶紧捋起衣袖过去干活,有儿子在旁边看着,他们就是说话都得小心翼翼,生怕一个不对,又被他弄得下不来台,那才丢人。
王小麦面带微笑:“该炖的已经炖在锅里,该烧的也烧了,你们这会儿来,干点轻省活。”
两人还能说什么?心里憋屈,也只能闷头干活。
文雅和文秀走过来:“大伯母,我们也来帮忙。”
王小麦摆手:“有你们爸妈在呢,你们去玩,没什么活。”
那边陆瑾台已经写了两个小时大字。
赵锦舒端了杯水,递给他:“喝点水,歇歇再写。”
余淑英坐在旁边剥大葱:“写完这些就行了,可别让他们再拿红纸来了。”
陆瑾台放下毛笔,站直身子,接过水杯:“没事。”
赵建忠皱眉说:“没事也别写了,给你六爷爷写完,就收摊子。”
赵锦舒看向赵锦城:“锦城过来写一会儿,让你四哥歇息歇息。”
赵锦城倒是想帮忙,可能力有限:“我钢笔字还行,毛笔字拿不出手。”
他的毛笔字和四哥的字比起来,根本不是一个层次,还是不献丑了。
陆瑾台喝完水,拎笔继续写。
直到十一点半,才全部写完,要不是赵建忠在后面拦着,兴许写到十二点都写不完,年都不要过了,光给他们写春联了。
余淑英走过来收拾桌子:“该吃午饭了。”
陆瑾台放下笔,看向赵锦舒低声道:“手酸了。”
赵锦舒摸摸他的手:“你辛苦了,中午多吃点肉。”
陆瑾台见她手拿开,语气带着不满:“我以为你要帮我按按......”
赵锦舒嗔他一眼,不过还是握起他的右手轻轻揉按起来。
陆瑾台看着她,一脸笑意。
余淑英收拾桌子的动作都放轻了,忍不住嘀咕了一句,三十多岁的女婿还要撒娇......
不动声色地收拾好桌子,进灶房端菜。
人多一桌坐不下,只能分开坐,大人一桌,孩子一桌,赵建忠拿了酒出来,爷几个一人喝了一小杯。
过年,饭菜丰盛,满满一桌子菜,自然吃不完,酒足饭饱后,放下筷子,王小麦就拉着张盼晴洗碗:“锦舒从昨天下午一直忙到现在,让她歇着吧,这点碗,咱们当嫂子的两下就洗完了。”
大嫂惯会做好人,张盼晴还能说啥?难不成大过年的跑去做恶人,非得拉着小姑子洗碗不成?
不过几个碗,没那必要。
既然大嫂让她歇着,赵锦舒自然没再往灶房跑。
刚抹了嘴,赵俊杰就吆喝着要带着弟弟妹妹去镇上玩。
陆泽偎在爸爸身旁,抱着爸爸胳膊:“爸爸,我们去镇上玩,能不能给我一点点钱啊?就一点点就可以了。”
赵锦舒笑着看过去:“你爸爸好不容易攒点零花钱,都给妈妈买首饰了,他兜里还能拿出一点点钱吗?”
陆瑾台看她:“你要不要检查一下,看看我能不能拿出一点点钱?”
赵锦舒就伸进他羽绒服口袋,他眼含笑意,由她在身上口袋里翻找。
赵锦舒摸了两个口袋,翻出他的钱包,打开一看,打趣道:“只有十几块钱,陆爸爸真可怜。”
陆瑾台面带微笑,靠在椅子上看她。
赵建忠听到他们的话,掏了掏上衣口袋,拿出一摞零钱,看向外孙:“别问你爸要了,外公给你。”
陆泽怎么可能要他的:“外公你的钱留着你以后花,爸爸这有十几块钱,完全够了。”
赵锦舒失笑:“这是要把你爸爸的老底都薅完?”
陆泽嘿嘿笑着:“爸爸没钱,妈妈你多给他一点呗。”
赵锦舒笑着把钱包里的钱都拿给他了,他接过来高兴地走了。
赵锦城走出来,把陆瑞抱上自行车:“出发。”
赵锦舒站起来给他塞了点钱,赵锦城没要:“四姐,我有钱,你不用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