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军属院来了个异域大美人! 第143节
曹家虽然对周正梅也挺好,包括对曹芳芳这个孙女也不错,但最近周正梅的婆婆却一直催着周正梅生二胎,说曹芳芳现在都已经五岁了,一个孩子太孤单,这老二也该要了,生了后她还年轻,也能搭把手帮着带一带。
其实周正梅两口子也是想要再要一个的,两口子都不是独生子女,家里都是好几姊妹,和婆婆的想法也差不多,都想着多一个也能多个伴儿,等长大后,遇上啥事儿也好有个商量。
可奈何现在上边儿正在搞计划生育,只准生一个娃,对待想要生二胎的,但凡谁一个举报,哪怕身怀六甲,孩子在肚子里早已经成型,那也是要被强制拉去流产的。
所以即使想要生,那也就只能躲着生,不少躲娘家,躲亲戚家的,等把孩子生了后又偷偷带回去。
当然了,即使带回去也是个黑户,所以又只能想尽办法的在上户口时把孩子的年龄报大些,要么就是准备好钱,找人帮着上户口,或者准备更多的钱,走正规程序交完罚款再上户口。
周正梅叹了口气,笑得甚是无奈,“一个就一个吧,不说了吗,独生子女好,以后帮养老。”
周月怡见此,拉过周正梅的手,“大姐,你要想生,那你和姐夫就尽管生,我和庆明是没办法,都有工作,得保住这饭碗,你和姐夫不需要有这顾虑,至于生出来后罚款的事,你也别太担心了,我们大家伙到时候想办法给凑一凑。”
对此,刘蓉也表示着支持赞同,“大妮儿,小妮儿说的没错,你要和正元还想生,有你婆婆帮着带也行,至于罚款到时候我们一起想办法凑凑。”
要在以前,刘蓉也不敢说这话,虽然过去手里也有钱,但那大多数都是小儿子的钱,对于压榨一个来补贴另一个这种行为,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刘蓉都是不会干的。
但是现在,钱是她自己赚的,手心手背都是肉,无论对谁,都是想着能帮衬一分是一分。
本来这些母女间的事情,容媚是不该说话的,应该和娜塔莉亚一样,做个旁听者。
但她觉得与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要是靠着刘蓉和周月怡的接济才能生孩子,那还不如不生。
她也知道,她在关于生孩子这件事的想法上,和刘蓉她们绝对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分歧。
刘蓉她们的观念始终秉持着能给口饭吃,能不饿着肚子,吃饱穿暖就行。
而她的想法是即使要生,必须得有足够的经济条件,物质只是最基本的。
当然了,她觉得不生更是少了“麻烦”。
这就是时代的不同,造成了不同的思想价值观不同,谁的想法都并没有错。
所以,容媚还是看着周正梅提议道,“大姐,我觉得要不你也干脆在县城里做个小生意吧。”
“做生意?!不不,我哪里那个本事,也没有那见识。”周正梅错愕的瞪大了眼,随即想也不想的摇头否定。
接着对容媚感激的一笑,“弟妹,我知道你们都是靠着做生意发家致富的,也想着拉我一把,但你们是有那见识跟头脑,包括娘,以前也是有基础的,我人又笨,再加上我在这乡下呆了几十年,也从没出去过,自己有几斤几两我还是清楚得很的。”
说到最后又有些苦涩,这家里现在最没用的就是她了吧,被困在这方寸之地,面朝黄土背朝天,就连娘和大哥都已经相继走出去了,妹妹也是有工作的,唯独她只能一直在原地,啥本事都没有,家里脑子最笨的就属她了。
经过容媚这么一提,刘蓉也是眼前一亮,脑子里顿时有了主意。
“大妮儿,我觉得媚丫头说得有道理,现在时代不同了,咱们得学着往前看,得学着踏出第一步,你要是觉得可行,那你回去先和正元商量一下,过两天就跟着去我那儿,去服装店帮娘卖一段时间的衣服,娘给你开工资,不过先说好了,这不是让你上我那儿混一辈子的,我可不养你一辈子。
是让你去我那儿学的,等学得差不多了,就回来在县城里你自己单干,哪怕就是不干服装,干其他的买卖也行。”
还不等周正梅反应呢,一旁的周月怡就撞了撞她的胳膊。
既兴奋又有些羡慕,“大姐,还愣着干啥啊,这么好的机会,赶紧答应啊,这要不是我有那天天跟撞钟似的工作,搞得我都想下海经商了。”
想到没几年后就会迎来的下岗热潮,容媚看了周月怡一眼,提议着。
“你要真有这想法,完全可以试试,不过要是觉得太冒险,那也可以先上个双保险,你跟二姐夫其中一人脱岗下海,另一人在岗也有个保障。”
第210章未来的发展趋势
这周正梅的事还没谈好呢,一下又将话题拉扯到了周月怡的身上。
容媚这话一出,别说是周家姊妹俩人傻愣得连嘴都忘了闭上,就连刘蓉也是不理解的看向容媚。
“月怡的工作不是好好的吗,要是经商是不是也太冒进了?”
这年头有份工作,那就相当于是捧上了铁饭碗,只要不犯严重错误,基本不存在失业风险,工作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在福利待遇上,那也是极好的,各个单位都得发各种票,特别是在前些年,买啥东西都得用票还是限量供应,还只针对城镇人口,没有票的乡下人想买点啥东西都得到处托人搞票。
虽然近两年,许多东西也是不需要票就能买了,但还是没有拿票的来得实惠,用票三毛就能买的东西,没票就得花五毛,要不是没办法,谁花那冤枉钱。
另外,即使退休了,腾出了萝卜坑,那也能让自己的子女顶班儿继承,直接性就解决了孩子以后的工作问题,再有,工龄的时间积累长了,单位还能给分配住房,又给解决了房子的问题。
做生意在经济上来说,是要比踏踏实实上班儿宽裕不少,但也不能只看钱啊。
自古以来,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那是最低的,要是再将前些年的运动再来一次,那再后悔都来不及了。
在这事儿上,刘蓉不是很同意容媚的说法,但容媚的脑子的确是比她们要灵活,既然这么说了肯定也有她的道理。
周月怡点点头,“是啊,虽然我看弟妹和娘赚着大把大把的钱回来也心动得很,但我这工作也算是清闲,能养家糊口,外加上有公婆帮衬着,这日子也算能过得去。”
容媚没否认刘蓉和周月怡的话,只开口问了周月怡一句,“那二姐可有听说今年会全面取消接班制度?”
的确,以现在看来,周月怡的工作还算是稳定,距离下岗热潮还有好几年,也还能过几年安生日子。
但真要等到那天再去寻出处吗?那时候面临的竞争只会更大,现在就开始着手,到那时候也不至于迷茫束手束脚。
而且她也没有把话给说死,要两口子都下海经商。
一个人负责出去闯,另一个负责兜底,两个人的心往一处使,日子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周月怡没想到容媚知道这些,惊讶之余后不是很有底气的道,“弟妹是有什么内部的消息吗?我们厂里和庆明他们厂里倒是都有传出这些来,但这不是没有下达准确的文件么.......”
原本她在厂里也有听到这风声,且有不少年纪稍大的师傅听到这些后,明明没到正常退休年纪,也提前开始办理了内退,让子女顶上来。
这在过去也是偶有的事,只是没去年那么多,再者,苗苗还小,对于接替顶班这事对她还很遥远,因此,她也没有去过多的关注。
可现在居然连容媚一个外行人都比她知道的多,且听这问话的语气,好像还知道些其他的内部消息,这让她心里产生了不太好的预感。
容媚摇了摇头,将自己所了解的分析出来,“我没什么内部消息,只是不看好未来国有企业经济的发展,全面改革是早晚的事,既然现在已经开始了对外发展,又在大力提倡个体经济,那就意味着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私有企业兴起,越来越多的合资企业也会入驻设立,这意味着不再是只有国有企业一家独大的天了。
有竞争就会有淘汰,要想继续生存,那面临改革也是迟早的事,现在是全面取消接班制度,那第二步很有可能就是取消“铁饭碗”制度,工作不再是终身制,会转成劳务合同的雇佣制.
深市现在的发展速度也会为内陆城市立上标杆,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赛道,最近的地产崛起,也是一个方向,要想推动地产,那取消福利分房也是或早或晚的事..........”
容媚的这些分析,除了周正梅一头雾水,听不太明白以外,周月怡、刘蓉、包括娜塔莉亚都或多或少的听进去了一些,尤其是娜塔莉亚,来回了这么多年的华俄之间,在这些事上面嗅觉会更加敏锐。
微微眯了眯眼,探究的将侃侃而谈的容媚看了又看,眼前的脸明明还是女儿那张脸,就连有些小习惯也是一样的,躯壳依旧是那副躯壳,但她就是觉得一切都好像变了........
选择嫁人、独自一人去冀省、再到独自一人去深市。甚至提前给她和容声铺上了后路,再有能一下子就能赚一辆车,更有几十万拿到新公司里入股投资,到现在对时局头头是道的分析...每一样,都不像是自己女儿会做出来的事情。
扪心自问,这个人还是她的女儿吗?
这一想法刚在脑海中生出,就被娜塔莉亚给狠狠掐灭。
不,这就是她的女儿,无论她的女儿变成什么样子,作为母亲,怎么会、又怎么能去怀疑自己的女儿呢。
周正梅一家和周月怡一家在家留到了吃完晚饭。
对于中午所谈之事,姊妹俩都决定回去和家里人商量商量,周月怡的事倒是不用急,倒是周正梅的事要相对急一些,因为容媚她们在家也待不了几天就得返回冀省了。
主要是周正梅提前决定好后他们也好提前做安排,车只能坐五个人,就算现在能超载,能挤一挤,但长途挤这么久谁受得了?
饭后,周南叙开着容声的车送周月怡一家回县城,容媚开车送周正梅回大坨子村。
车子不能开进周正梅家,只能开到村口。
在下车的时候,周正梅叫住了容媚,让她等一等。
容媚本想说就不进去坐了,一会儿天黑了她找不着路,因为对这里的路不是很熟悉。
“就两分钟,很快的。”周正梅笑了笑。
不等容媚回答,说完便转身一路跑回了家。
几分钟后,气喘吁吁的又跑了回来,手上多了一双黑布老式棉鞋。
容媚下了车,周正梅将棉鞋递给她,嘴角轻轻一勾,笑意在脸上晕染开来,“这是给你做的棉鞋,问娘要的你的鞋码,等做完后发现样子太老式了,你又穿得时髦,怕你不喜欢,今天去的时候就没好意思拿去给你。”
“你拿回去先试试,看看合不合脚,要不合脚就给我改改,等来年回家过年的时候穿。”
容媚微微怔了怔,将鞋拿了过来,当着周正梅的面又坐进了车子里,麻溜的将自己脚上的鞋给脱了下来,又将周正梅给的棉鞋换上。
踩在地上转了好几圈儿给周正梅看,眉眼弯弯道,“大姐,正好,合脚得很。”
又感慨了一句,“这新鞋就是暖和啊。”
周正梅嘴角咧到了最大........
第211章周正付舅舅上门说亲
初二一早,容声夫妇就直接去了深市。
容媚她们也准备明天或者后天就走,因为最迟初五六,服装店就得开门。
春节期间正是生意正好的时候,刘蓉可舍不得多歇一天,这早开一天的门,就得多赚一天的钱。
这两天给亲戚拜年啥的,那也是周南叙和周正付兄弟俩去拜,反正容媚是真没那心思去,还不如好好在家歇两天呢。
这周家兄弟两人去给别人拜年,那自然也有人到周家来拜年。
不过来拜年的大多都是黄鼠狼,没安好心。
比如这一大早,周南叙兄弟两人也没在家,就连周大宝也一块儿去了,家中就只剩下刘蓉和容媚,当然了,还有一个李叔。
院子里的栏栅有些已经断了,李叔一早便去竹林里砍了些竹子回来,打算把坏掉的给换换修修,刘蓉也在院子里帮忙,容媚则在院子的另一头刷鞋边儿。
叮铃铃,自行车的铃铛声在院外响了两下。
“哟,弟妹还真是勤快,这一大早就在忙活呢。”
容媚直起腰后一眼看了过去,来人是位中年男性,四五十岁的样子,一双小眼睛满是贼光,头发油腻腻的贴在头皮上,一看就是不知道多久没洗过头,几缕稀疏的发丝还妄图遮盖住已经开始谢顶的脑门。
在脑海里搜索了一番后,容媚确定对男人没印象,更没见过,大概率的不是二坨子村的人。
但她直观的觉得来人不是啥好货,嘴上虽喊着弟妹,但这说话的语气可就没那么中听了。
刘蓉听到声音后也望了过去,在见到来人时眸光变了变,眉头更是紧紧的锁在了一块儿,甚至连声儿都没应。
这可让容媚更好奇了,放下了手里的刷子,走了过来。
眼前的男人说话虽是一股子大碴子味儿,倒是地地道道的东北口音,可这身高就很不地道了,居然还没有容媚高,甚至要比容媚还低小半个头。
等容媚一过来,带着审视又防范的目光将男人看了好几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