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这得吃到什么时候,我就说这是劫数……嘿,笑够了吧。”
裴雪樵还在笑。
然后,他就感觉后脖颈子“嗖”地一凉。
不是山风,是杀气。
他嘴角还挂着没收干净的笑意,僵硬地、一寸寸地扭过头。
只见瑾玉不知何时已站在绿豆堆旁,双手环胸。那张温婉清丽的脸上,此刻挂着一种悲悯又带着点高深莫测的微笑。
但裴雪樵顿觉不妙。
“裴先生,”瑾玉的声音轻柔得像山涧晨雾,却带着些渗人的危险,“笑得可开心?”
裴雪樵喉咙一紧,把剩下的笑意咽回去,“咳,那个,我……”
“笑够了就好。”瑾玉压根不给他解释的机会,露着标准微笑脸,伸出一根纤纤玉指,轻轻点了点身边的绿豆小山。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不如帮我品鉴品鉴,看这些绿豆,到底该如何挽救。”
看着那道写满“别想跑”的眼神,裴雪樵老老实实跟着瑾玉进了厨房。
“五十斤呢,白白糟蹋多可惜,”厨房里,瑾玉头疼道:“我做几样绿豆制品,帮我尝尝哪种味道不错,好在美食节上推销出去。”
裴雪樵乖乖点头,没坐远处的木椅,而是拖来专属小马扎,位置紧挨灶台,眼睛亮亮的看着瑾玉,像个等待投喂的大型犬。
瑾玉全然没接收到大狗的热情,围好碎花围裙,乌发松松挽着,神情是前所未有的专注。
“是个不小的挑战呢,第一道,便做绿豆糕吧。”
绿豆糕最考校豆沙细腻,瑾玉忙活一阵,看着那盆已经蒸熟、捣烂的绿豆泥,颜色果然偏暗沉,颗粒感肉眼可见。
“这豆子,过筛三遍,还是不够细滑。”她语气平静,像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不带抱怨。
只见她又加了一小碗澄澈的蜂蜜,手腕翻飞,用力在石臼里捶打、揉搓那盆豆沙泥。
在这样的工夫里,豆沙泥终于显出几分油润的光泽,勉强抱团。她取过木模,填满,压实,手腕一磕,一块小小的、方方正正、颜色暗绿的绿豆糕便落在白瓷碟里。
“尝尝?”
裴雪樵接过,仔细看了看。虽说绿豆太硬,但毕竟制作者是瑾玉,卖相还是很不错。
咬一口边角,糕体入口微凉,带着蜂蜜的天然清甜,甜度也把握得极好,不齁不淡。
然而,就在舌尖准备进一步感知豆沙的细腻甜润时,一丝极其细微的、如同细沙砾般的颗粒感,顽固地嵌在绵密之中,随着咀嚼若隐若现。
像是上好的丝绸里混进了一根断丝,虽不致命,却破坏了整体的完美顺滑。他咽下去,皱眉试图确认那点不适感。
“如何?”瑾玉盯着他,虽是询问,可神色有着早知结果的平静。
“……很香,很甜。”裴雪樵斟酌着用词,“就是……豆沙若能再细滑一点,就完美了。”哪怕是皆知绿豆质地坚硬,他还是尽量用词委婉。
瑾玉了然点头,忽而挑眉一笑,“舌头刁了不少嘛。”说罢,她思忖着,“质地太密会凸显缺点,再稀释些,做绿豆凉粉试试。”
她又转身忙活,独留裴雪樵微愣,下意识摸了摸肚子。
这段时间他的三餐基本被山神庙包圆,胃炎安分守己至今,现在居然嘴巴也被养刁,竟能咂摸出几分火候和食材的优劣?
“……你是大功臣。”他耳根微热。
“什么?”瑾玉转过身,一手托着块颤颤巍巍的凉粉块,一手拿着把薄如柳叶的刀,看着裴雪樵询问,头也不回地下手。
“小心!”裴雪樵惊到起身,却见条条均匀、晶莹剔透的凉粉落进碗底。
“没事的,”瑾玉说着,往绿豆凉粉上淋入特制的蒜泥醋汁,在撒把新鲜的葱花,“来,试试这个。”
裴雪樵舒一口气,想着是不是该研发一款可以切菜的手套,手上接过碗。
绿豆凉粉有着天然的清爽微弹感,蒜泥的辛香和醋的酸爽瞬间在口中炸开,极其开胃。可就在凉粉滑过喉咙的瞬间,那熟悉的极其微弱的粗粝感反馈回来。
本该消暑爽口的凉粉,莫名多了点拖泥带水的浑浊感。
他吃个干净,叹了口气,没说话。
瑾玉没什么沮丧情绪,接过空碗,她转身揭开粥锅。粥已熬得稠糯,米粒和绿豆几乎不分彼此,她撒入一小把红艳艳的枸杞,如同雪地点梅。
“来,第三款,绿豆粥。”
这碗粥熬得火候十足,米粒几乎划开,绿豆……绿豆也终于开了花。
裴雪樵怀揣着莫名的感动,舀起一勺送入口。嗯,豆子煮得极烂,但问题恰恰出在这“烂”上。
好的绿豆粥,豆子煮烂后是沙沙的、粉糯的,带着豆香。而这碗绿豆却烂得有类似“糠”的松散感,缺乏绵密口感。
瑾玉见状摇头,“怪我不死心,想着万一能做出炮制的法子呢。”她对先前那锅嘎嘣脆的绿豆汤始终耿耿于怀。
“来吧,第四道,豆米煎饼。”
泡好的绿豆和大米倒入石磨,加少量水,缓缓磨成略带颗粒感的米浆。
米浆呈灰绿色,能看到明显的豆皮碎屑。她切了一把翠绿的小葱末,撒入米浆,又加了少许盐。
平底锅刷上薄薄一层油,舀起一勺米浆,手腕一转,均匀地摊开,动作行云流水。薄饼迅速定型,边缘翘起,散发出谷物和油脂混合的焦香。
“这个趁热。”她利落地将一张圆圆的、边缘焦脆的煎饼铲起,直接撕下一小块,塞进裴雪樵手里。
饼很烫,裴雪樵小心地咬了一口。
外层是令人愉悦的焦脆,咬下去“咔嚓”轻响,内里则是软糯中带着颗粒的触感。
绿豆和大米混合的香气被高温激发,朴实而浓郁。
因为保留了豆渣,那点绿豆的粗糙感反而成了煎饼独特口感的一部分,混合着米粒的软糯和焦脆的边,形成了一种粗犷的、带着锅气的香。
裴雪樵细细咀嚼,点头道:“这个好吃,粗粝感反而成了特色。”
瑾玉露出个略带小得意的笑,“总算找到个扬长避短的解法。”
一张饼吃完,裴雪樵摸了摸喉咙,开口时,嗓子有些沙哑,“就是有些干。”
瑾玉适时递来一杯饮品,笑眯眯道:“来来来,最后一道,清和绿豆饮。”
他的目光落在这杯看起来最平平无奇的绿豆饮上。仅抱着清口润喉的打算,端起来喝了一口,却得到了意外之喜。
预想中的沙砾感没有出现。
入口是温凉的,带着明显的、属于绿豆的清淡香气。
甜味很淡,似乎是只加了一点点冰糖提味。口感算不上多顺滑,微微有些豆粉的沉淀感,但奇妙的是,这种沉淀感在冰镇后,反而形成了一种质朴的、略带颗粒的“沙沙”口感,像喝到很细的绿豆沙冰。
感受着口中绿豆本身的清香和淡淡的甜味,他惊喜抬眼,又喝了一大口。
冰凉的液体滑过喉咙,冲淡了前几样食物划过口腔的颗粒感。
他放下杯子,迎着瑾玉带着询问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的目光,长长舒了口气,指了指这杯清和绿豆饮。
“就它了,”他语气肯定,“虽然没有你之前做的那种入口惊艳感,但……清爽解渴,豆味也正,正好压住那点瑕疵。”
瑾玉如释重负,看着那堆绿豆,嘴角弯起狡黠的弧度,“看来这五十斤绿豆的归宿,就是化作这清和绿豆饮了。”
“但是,”裴雪樵用顶级商人的目光给出一个致命缺陷,“单独的饮品,放在繁若群星的美食摊上,很难引人注目。”
瑾玉一愣,也明白过来。
山神庙的食客是冲着美味来的,哪怕前面质疑,也还是会买。
简单来讲,就是“来都来了”。等美味一入口便出分晓。
可现如今,她要在几百个摊位里竞争,可选择度大大降低。
瑾玉垂下眼,没再说话。
裴雪樵看不清她情绪,却也看不得她这般低落,大脑飞快制定解决方案时,他掏出手机,试图转移注意力。
“郊市聚焦已经在直播美食节的进展,要看看吗?”
瑾玉的心神果然被吸引过来,她接过裴雪樵的手机,上面的直播页面划分成八个区域,分别是郊市的八个大城区。
这是全市的活动,每个区都划分出专属美食区,以供大家就近游玩——这也是瑾玉收到许多邀请函的原因,都想让她的摊位离自己近点。
“真热闹呀。”
山神娘娘看着画面里宛如蚁群的人流,有些期待。
忽然,画面划过一家排队甚长的摊位,桌上菜品皆红亮油润,吃得食客个个满头大汗,举着饮料吨吨直喝。
瑾玉眼睛一亮,霎时来了灵感。
【作者有话说】
▌山神娘娘的伏天小锦囊:
“老话讲:‘小暑晒霉,大暑晒谷’,小暑节气里,找个合适的大晴天,把箱底的衣物、书籍搬出来晒晒吧。阳光会赶走积攒的潮气和霉味,人也跟着精神爽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