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夏窃神权 第552节
于洪和周敏敏心脏扑通扑通地跳,他们从小到大是第一次做贼,但没想到第一次就这么刺激。
倒是崔玉,十分正常地行礼,“遵命。”
夫子院的人也不觉得奇怪,大人物们有事情商量,将后辈留在偏厅十分正常。
当然,这个过程中后辈们坐累了,到花园中散步一下也十分正常,反正这里离桃李园就几百步的距离。
另外一边,李克功烧着水,他也十分好奇姚沁,吕山清带着沙幼成来的原因。
他的消息自然比姚沁和吕山清多,所以知道周铁衣下令佛法南传的事情,但是他一时间没有联想到沙幼成身上。
互相拜见之后,入了座,两边的人都不着急,两边都是大儒,不讲实际的,自然是讲儒学,这话题一开始,那就真的是坐而论道,不着边际。
李克功平日里也算是十分沉得住气,若是平常的时候,让他谈论几天几夜的儒经也轻而易举,但是今天他总感觉心里面沉不住气,他知道姚沁,吕山清肯定有事,他想要知道这事是什么,但是又不好直接开口,因为大儒们凡是讲个‘礼’字,别人上门的都没开口,只是给你谈论圣人学说,你妄自打断,就很失礼,显得你修养不够。
崔玉带着于洪坐了半盏茶的时间,这半盏茶他也和那接待的夫子院书生谈天说地,崔玉的儒学修养自然让对方佩服得五体投地,只差恨不得今天就要结拜为兄弟,心里对崔玉更是没有一点防备。
毕竟这里是夫子院,来了一位学识渊博的谦谦君子,怎么会让人心生防备呢?
于是崔玉开口说去花园走走,这夫子院的书生也欣然答应,崔玉来过夫子院,甚至作为优秀儒生,他是吃过桃李的,知道桃李的位置,这一路上他顺带请教一下这书生艰难的儒学问题,不知不觉间就来到了桃李林。
书生指着面前姹紫嫣红的桃李树,“这桃李林一共八十一株大树,一千株小树,那八十一株大树是儒圣亲自栽种,汇聚天下儒道气运,一千株小树乃是儒家大儒在此地坐化时栽种,可惜现在是冬天,不然小树开花结果,我为诸位摘几枚尝尝也可。”
桃李树的小树也有神异,但是比不上大树。
“这倒是不用。”崔玉笑着说道。
书生还以为崔玉谦虚,只想要称赞这位谦谦君子,但下一刻,他后颈一凉,不敢置信地看着崔玉,只见崔玉手中凝聚一根浩然正气汇聚的教子棒,一下子就打到了他的昏穴,他伸手,但是却天旋地转。
崔玉伸手接住昏倒的书生,对两人说道,“他至少要昏半个时辰。”
于洪,周敏敏目瞪口呆,忍不住指了指崔玉手中凝聚的白色棍子,“崔先生您是不是太熟练了一点?”
崔玉不好意思地笑道,“这是跟别人学的一招,第一次用,还怪好用的。”
他想起了那晚在望舒楼上见到王明义的场景,晚风习习,他当时也很惊诧王明义如此熟练。
他亲自将这书生背在身上,然后带着崔玉两人进入了桃李林,踏入林子的一瞬间,三人的视野都完全变化了。
这桃李林在外面看只是一座林子,但是进入之后却是一座以纯粹的浩然正气组成的大阵,每前进一步,都是对儒学的拷问,不然就算是二品也不要想走多少步。
一个个艰深的儒家学问落下,但是崔玉对答如流,轻而易举就带着几人越过了前面一千株桃李,但是在儒圣亲手栽种的八十一株桃李之前,他却停下了脚步。
“义从恶,恶越恶,可为义否?”
这个问题显然就是说的他今天的行径。
如果义行偏离了原本的轨道,需要用恶行来伸张,那么还是原本的义行吗?
这也是儒家困扰了千百年的问题,书面上的正义与现实中的正义总归是两件事。
崔玉思考了片刻,手中凝聚浩然正气,答道,“大礼不辞小让。”
第642章 李克功进京告御状
浩然正气凝聚成的问题如同水波一样消散,崔玉放下那夫子院的书生,带着两人再前进一步,进入了八十一棵儒圣亲自栽种的桃李林中。
踏入桃李林的瞬间,于洪和周敏敏只觉得耳畔蝉鸣之声忽然大了起来,这蝉鸣从一株株四五丈高的大树树梢中传出,极为嘈杂。
但现在是隆冬腊月,虽然夫子院靠近南方,但是此时蝉鸣之声也不该怎么大。
“是春秋蝉!”
崔玉神色凝重。
前面的关卡都是小考验,若是儒学积累足够,自然能够过,但夫子院传承了几千年,怎么可能没有考虑过儒家自己人来吃果子的情况,所以在此地养了春秋蝉。
史家在玉京山国子监书院建了一座历史回廊,夫子院在桃李林这么重要的地方怎么会不建一座历史回廊呢。
而这座历史回廊的根基就是春秋蝉的鸣叫声。
蝉鸣声越发大了起来,周围的景象虽然依旧,但是时光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后退流转了千载,于洪怀中的玄黄莲花绽放出光辉,笼罩住三人,防止三人被时光冲刷。
于洪只能够在恍惚之间,看到一株株大树之下,一道道人影来去,每一位都气息宏大,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儒家之人,只需要一根手指就能够按死他们三个小贼。
但春秋蝉似乎还不满足,时光继续倒退,让八十一株参天大树都重新化作了刚开花结果的模样,而树下,一位身材高大的老者,身穿简单的白衣,雪白的头发被打理得整整齐齐,头戴通天冠。
于洪仔细打量老者的样貌,不过当看到那张脸的瞬间,他脑子嗡嗡作响,好像是被无数信息塞入脑海之中,这给他的感觉就像是直望天尊!
这一瞬间,于洪就知道面前是谁了。
崔玉已经低头上前,恭敬地行礼道,“见过儒圣。”
春秋蝉回转了近万年,时光是一重屏障,这儒圣的历史影像也是一重屏障。
儒圣隔着万载的时光看着他们三人,仿若活人,他首先看向崔玉,问道,“是何大礼,竟然不辞小让?”
崔玉老老实实回答道,“如今天下大乱,人族皇帝欲身登圣位,若成自然天下大喜,若不成,需要再定天命,此为大礼。”
儒圣微微颔首,感叹道,“确实是大礼,但你如何确定你做的就是对的呢?”
崔玉皱眉,定天命这事谁能够知道自己一定就对?
儒圣是说这个过程中自己会不会偏离儒家的道德学问?
崔玉一时间难以回答,因为他们现在的学说好像早已经偏离了儒圣的教导。
反倒是于洪,见儒圣没有直接动手,而是询问他们,他灵机一动,“知我罪我,其惟春秋,儒家学说到最后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大一统的盛世,至于这个过程中的错误,如实记录下来,让后人警示就是,过程重要,但大一统的盛世更加重要,所以要以己心代天心,圣心独断!”
儒圣反过来看向于洪,露出笑意,“看来这几千年来,人族成长起来了。”
他伸出细长的手指,在于洪胸口上一点,那朵玄黄莲花飞出,落到他掌心之中,一只石猴七窍九色,模样憨态可掬。
儒圣目光看向石猴,看向莲花,他轻声道,“原来是祂重新出世了,地母也愿意支持祂。”
儒圣重新看向崔玉三人,他知道进入这桃李林显然不是三人可以谋划的,于是问道,“祂这次想要确定的盛世是什么样的?”
儒圣是人族三圣五帝里面对神道敌意最大的,所以他反而是最支持周铁衣的,作为当初的人族高层,他才明白如果不是周铁衣这位最古之神锚定了人族大兴的未来,整个过程会有多么艰难。
崔玉回答道,“炎黄神尊立下莲花世界,暂时堵住了诸多神脉的窥视,在人族内部,祂似乎想要统合神道,佛法,儒教,道法,墨家,公输家机关术,从而完成大一统。”
儒圣仔细思考了片刻,他笑道,“这个时候我除了相信祂,好像也没有别的选择了。”
他已经陨落了几千年,而且当初为了镇压神道,立下人族天命,他是陨落得最彻底的,因为他没有利用圣人跌落圣位的机缘,为自己谋求复活的手段。
现在若如同崔玉所言,天下乱象已现,他要么选择支持周铁衣,要么就在这里使一个小绊子,但他和周铁衣无冤无仇,周铁衣还塑造了人族大兴,他自然愿意相信周铁衣。
于是对三人说道,“这猴子我亲自教导几年,你们去摘些果子吧。”
他衣袖一挥,三人再觉得天旋地转,等回过神来,已经重新回到了桃李林中,树上的果子稀松,并不算是密集,但都异香扑鼻。
得到儒圣准许,于洪当机立断,爬上一棵树,先是问崔玉,“这果子摘取有没有说法?需不需要特别的宝物,或者规避五行之物?”
崔玉摇了摇头。
于洪立马动起手来,既然儒圣他老人家都同意了,于洪一点都不客气,先摘了七八枚落在地上,“你们先吃!”
他不确定等会儿果子能不能全部带走,所以吃拿结合,好的,个头大的先吃。差的,个头小的看能不能带出去。
周敏敏拿起两枚桃李,先递给了崔玉一枚,然后自顾自地吃了起来,这桃李入口即化,化作一道清气,清气与周敏敏修行的武道秘法结合,直接形成一枚枚龙章,让她处于顿悟之中。
崔玉吃过桃李,此时儒圣又已经同意了,他更是没有一点心理负担,也拿起果子慢条斯理地吃了起来。
于洪一边吃,一边摘,忽然他看到另外一株树上有猿猴摘得比他还快,他试探着问道,“猿通?”
那猿猴一跃,跃了过来,“你是何人,怎么来我家摘果子?”
此时猿通一身金灿灿的毛,五官更像人而非猴。
儒圣在数千年前教导猿通,所以对于现在的时光而言,并没有过去多久。
于洪露出苦笑,还真是猴子的性格,明明是我带你进来偷桃子的,怎么一下子就变成了你家的桃子。
他怕猴子将他像七仙女一样定住,连忙说道,“是儒圣让我摘些桃子的。”
猿通恍然,也没有多想,“你说老头啊。”
他又看了看于洪怀中那些大的桃李,嘟囔道,“虽说我家请客,你也得客气一点啊,哪有要将桃树搬走的感觉。”
于洪被训得有些哑口无言。
另外一边,茶室之中,当于洪他们开始摘桃子的时候,李克功心中躁动越发安耐不住,他没有再和姚沁论道,而是神飞冥冥,下一瞬间,他脸色铁青。
一时间整个夫子院上空雷鸣百里,乌云密布,空气凝固得仿佛是一堵墙,压在每个人胸口,让人喘不过气来。
“好啊,我还说你们三人今日来此是干什么来的,原来是来当贼!”
李克功这位道儒乃是道家二品守虚,他也在桃李林中种了自己的桃树,而此时于洪等人摘桃子已经摘到了他的头上,这让他如何不怒!
姚沁早就准备好这种状况的发生,他好整以暇,“李主讲这话就错了,读书人的事情如何能够说是贼呢?”
李克功见三人有恃无恐,喝道,“姚沁,你当贼还能说出什么大道理来不成?”
姚沁笑了笑,“这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李主讲修道,对这事肯定不陌生,我这是在为我儒家窃取天命,自然不能够算是贼!”
姚沁说得义正言辞,这反而让李克功怒不可遏,这套说辞他怎么不熟悉,他以前都是这样说别人的,他们儒家拿着天命说事也不是近几年的事情,只不过李克功没想到有一天居然发生在自己身上!
李克功如此大动肝火,自然引起了在静修的嗣圣公的注意,他来到了书房,见到剑拔弩张的两人,皱眉问道,“发生何事?”
李克功将姚沁伙同外人盗取桃李的事情说了一遍,嗣圣公没有直接咒骂。
放在以往,盗取桃李肯定要重罚,但是桃李这东西虽然长得慢,但毕竟还是要长的,他更在意姚沁背后的目的。
“是莲花世界那位让你们做的?”
嗣圣公立马猜测到了周铁衣。
只不过现在周铁衣身份尊贵,他既不愿意称呼天尊,又不直呼其名,所以说莲花世界的那位。
姚沁没有说周铁衣,而是将那天命说又拿出来说了一遍,“儒家桃李本来就天下儒生皆有一份,今日自然要用来搏一个天命。”
嗣圣公听后,也一阵犯恶心,他终于知道儒家恶心别人有多厉害了,但这桃李已经摘下,还有儒家内部天命说学派支持,他和李克功如果此时拿下姚沁等人,会不会让周铁衣找到借口收拾夫子院。
现在周铁衣已经是真正的天尊,不是圣人,胜似圣人,找到借口出手,或许才是周铁衣真正的目的,而后以天命派学说为核心,堂而皇之地给夫子院来个‘分家’,那个时候就更加恶心了!
他转头看了一眼李克功,小声说道,“当日你阻祂建立三十三天,今日也算是有因有果。”
李克功面色阴沉,周铁衣在太乙观上建立三十三天,他当时参与了,也成功阻止了三十三天直接建立,今日周铁衣让儒家天命派学说的人来盗果子,也许真的是想要借机发挥。
他咬牙道,“来人,将这些不速之客给赶出去!”
他一挥手,来了个眼不见为净,姚沁得了便宜,也施施然起身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