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夏窃神权 第370节

  除了在才智上外,第二个原因就是纯粹的利益,其他势力是因为没有解决墨石病的方法,所以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支持智和尚的‘断恶根,结智果’的法门,最终越陷越深,但是周铁衣已经研究出明月系统,推广实验,连他身处在矿洞之中,都有县府的官员下来专门拿着山铜府自己办的报纸讲解。
  这说明明月系统已经有效实验,结果是能够治疗墨石病的精神病变,比智和尚研究的方法安全得多,所以周铁衣才敢大张旗鼓的昭告天下,获得天下人,包括大夏圣上的支持。
  既然周铁衣有了一个成功的,先进的方法,自然不可能支持智和尚这种老旧的,危险的方法,周铁衣从来不是为他人作嫁衣之辈。
  想清楚这两点之后,神秀不再犹豫,向着山铜府而去,一路上新月近乎隐没,山区厚重的乌云遮蔽天空。
  第407章 箪食壶浆
  飞鹏缓缓降落在小石镇外的一大片空地之上,在降落的过程中,周铁衣就已经透过落地玻璃看到下面一栋栋新式建筑。
  白芷山的钢铁厂新的烟囱已经竖起,并且修建大半,顺着钢铁厂,向外又平整了一大片土地,上面铺设了简单的铁轨,从矿场直接延伸到钢铁厂,铁轨之上,小型的蒸汽火车发出呜呜的低鸣,将一车车煤炭拉往钢铁厂,整个过程简单高效。
  更远一点的地方,在小石镇,矿场的交汇处,一栋栋新式的楼房拔地而起,与周围低矮的瓦房形成鲜明对比,楼房粉刷地煊白的墙面,让普通百姓乍看一下还以为是某些大户人家新修的豪宅,而这新式的周公楼和小石镇之间,原本小石镇武院的地方,也有一片新型楼房搭建起来,里面传出朗朗读书声与外面广场上一位位武道弟子的低喝声交相辉映。
  周铁衣身边,三位儒家大儒与众人也亲自看见了眼前的变化,山铜府的人忽然转向周铁衣,拱手行礼道,“谢过周公。”
  只有亲身经历过山铜府的愚昧,才能够感受到今日教化之功的不易,虽然眼前的变化只是从白芷山开始,但是那种勃勃生机就像是春天盛开的第一朵鲜花,纤细,脆弱,但顽强,不可阻挡,必将开遍整个天下。
  周铁衣负手看向下方的景象,这是他第二次有一种和这个世界血脉相连之感,这次甚至比在天京之时更强,彻底改变一个时代,缔造文明新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就像是看到自己的孩子从襁褓之中到蹒跚学步一样自豪。
  他略微颔首,认真说道,“我只是开启了这个时代,山铜府的大家伙做得不错。”
  飞鹏悬停,扶梯落下,外面同样是一辆辆官员们调集的豪华马车,周铁衣当仁不让地坐上了首位车,这次再没有人质疑周铁衣奢侈了。
  邓振全和另外两位大儒坐上了第二辆车,第二辆车中有法家崔万霞,当初三人在飞鹏上兵分两路,周铁衣和邓振全各自选择突破点,到如今崔万霞作为旁观者,已经可以公证地说周铁衣赢了,赢得光明正大,这次山铜府的墨石案儒家输了,但输得不冤。
  邓振全和崔万霞同为朝臣,儒法两家又相交甚密,两人的私交不错,虽然从山铜府的儒家官员们口中,邓振全已经大概拼凑出现在山铜府的变化,但他更想要从崔万霞这位三品口中,用一个更冷静全面的旁观者视角,看看如今山铜府的改革成效。
  不过话刚到嘴边,邓振全一时间不知道该从哪方面先问起。
  看到邓振全的模样,崔万霞笑了一声,知道邓振全是关心则乱,于是拉开马车的窗帘,马车穿行于道路之上,不断有矿民的家属听闻周铁衣来了,拿着篮子,跟着马车小跑着往第一个视察点,也就是新修的周公楼而去。
  不过一会儿的车程,等马车停在周公楼面前的时候,里面的家属们也纷纷出来迎接,绝大多数人都提着篮子,篮子里面放着周围山坡采摘的一些可食用野果,蘑菇和鸡蛋等物什,等周铁衣下车,百姓们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围了上来,而维护马车的秩序已经交给周铁衣的亲卫营们在做了。
  当时周铁衣离开天京的时候,阿大他们正处在凝罡的重要阶段,需要借助兵原内的兵煞,所以周铁衣没有带着阿大他们出行,一个月前,阿大他们成功凝罡,作为周铁衣的亲卫,自然要第一时间赶过来。
  不过山铜府的工人学院初期建立扩招,周铁衣为了表示看重和支持,直接让阿大等五十亲卫们前往山铜府支教,并且如果可行,他想要将这种支教的制度固定下来,这种制度已经被验证了,是一种相当不错优秀的制度。
  面对许久未见的少爷和周围迎接少爷的百姓,阿大既自豪,又履行着自己的职责,用身体挡在面前。
  周铁衣一皱眉,对阿大骂道,“怎么,没跟在我身边一两个月,连事情都不会做了?”
  阿大赶忙讪笑着让开,然后在人群中迅速挑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亲自扶着老太,走到周铁衣面前。
  周铁衣轻轻踹了阿大一脚,阿大狗腿子般呵呵笑着,给周围的百姓们道不是,这一个红脸,一个白脸唱下来,众人顿时觉得周家门户教养高。
  周铁衣也在心里给阿大比了个大拇指,果然拍马屁阿大是专业的,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
  他又看向面前的老妇,和大多数这个时代的普通老妇一样,她身上的袄子缝缝补补,纵横的皱纹下,裂开的嘴里牙齿稀松,唯一好的东西是手里篮子,精心垫着一块没有裁剪过的布料,布料上有着几个不知名的野果,一篮鸡蛋。
  被单独带到周铁衣面前,老妇神色略显紧张,也不知道该怎么说话,毕竟她面前身穿蟒袍的周铁衣看起来就像是神仙中人,和她身处在两个世界。
  但她却真的从心里面感激周铁衣,虽然她没有读过书,但是从儿子的嘴里,她知道因为周铁衣的存在,所以儿子以后可以不用再担心疯魔病,原本辍学的孙子分到了肉食,可以继续在武院里练武,孙子每天回来说得最多的就是如今武院的老师有多么多么厉害。
  老妇当然不知道武道如何划分,但她知道现在教授孙子的老师是天京来的,是周铁衣的亲卫队,放到地方上,都是能够当将军的人,那自然是好的。
  不过两个月的时间,从儿子到孙子都完成了蜕变,他们还已经分到了第二批周公楼的入驻名单。
  如果老伴还活着,没有得疯魔病死去……
  想到这里,老妇一时间望着周铁衣,竟然无语哽咽起来,万千话语都化作一场心酸泪。
  周铁衣静静地等着,等老妇止住哽咽,他接过老妇耳朵篮子,从中拿出一枚果子,用袖子擦了擦,咬了一大口,野果虽然汁水多,但极为酸涩,他笑着对老妇说道,“果子好吃,以后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过!”
  周铁衣说完,百姓们安静了一阵,紧接着传来如同浪潮般的欢呼声,回荡在一座座山丘之间。
  邓振全和其他官员下车看到这一幕,他脑海中忽然浮现出一个词,箪食壶浆!
  他微微眯起眼,看向周铁衣头顶的气运云海,他作为儒家三品,知道周家人血脉的一部分隐秘,之前也不乏有相师暗中看过周铁衣的气运云海,但都看不出个所以然,但今天邓振全还是想要勉力一试,借助如今汇聚如同潮流的民心!
  天地之中,一缕缕浩然正气向上升腾,萦绕整个山谷,民心汇聚,如同一道灿烂至极的光辉,映射到周铁衣身上,从外牵动周铁衣的气运变化。
  邓振全用五品‘安民’之法,借助那个老妇,悄悄推动了一下民心演化,下一刻,炽白色的浩然正气从中间拨开,露出一只五彩麒麟,麒麟在青赤白黑黄五色祥云中安适自在,忽然感受到异样的目光,对着邓振全这里发出了无声的怒吼,民心的潮汐也开始向着邓振全这边反噬,让邓振全不得不切断窥视周铁衣的目光。
  他双耳耳膜内渗出鲜血,不过在最后一息,他还是把握住了一点关键,他隐隐看到了那五彩祥云之下,更深处隐藏着若隐若现的龙影,身躯盘旋,随着气运流动,不见其首,不见其尾,望之如渊。
  ······
  周铁衣又一一确定了自己在白芷山改革的另外两项功绩,等和主持铁厂的主事韩林,工造局主事,工人学院校长崔玉,莫天恒一一交流之后,他们给出了山铜府如今进一步改革的一些问题,而周铁衣根据自己的见识一一给了解决的思路,等商议完毕的时候,夜色已经深了,就在周铁衣准备休息的时候,忽然阿大带进来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周铁衣临时的书房中,周铁衣亲自从旁边拿了一罐茶,一边烧水泡茶,一边指了指面前的座位,示意来人坐下,同时他嘴里也没有闲着,“真是稀客啊,怎么不去画画,反而去挖煤了,是因为现在挖煤赚得更多了吗?”
  周铁衣面前的神秀穿着一身矿渣染黑的粗布衣服,再俊秀的五官在煤炭的掩盖下,也灰暗无光,加上一头短短的头发茬,半只干枯的手掌,任谁也想不到这是当初法华寺那位秀外慧中的天下行走。
  “几月不见,周二少爷倒是越发光彩夺目了。”
  神秀和周铁衣似敌非友,但是此时再见周铁衣,见到周铁衣在山铜府做出的改变,神秀一时间竟然有种老友重逢的舒适。
  他双手合十一礼之后,坐在周铁衣对面,水壶缓缓加热,周铁衣看向神秀,嘴上调笑之后,他神色认真起来,“你这么风尘仆仆赶来,是因为什么事情?”
  神秀思考了一下,开口说道,“我和赵佛儿潜入了大智禅院,大智禅院有大问题。”
  周铁衣颔首道,“我知道。”
  神秀知道周铁衣的本事,来查墨石案,肯定也查到了大智禅院‘断恶根,结智果’的法门,估计以周铁衣的性格,已经在思考怎么给大智禅院挖坑,让大智禅院主动跳进去了。
  不过这次大智禅院的坑真的很大,他担心周铁衣自己陷进去,于是又思考了良久开口道,“赵佛儿是辟支佛转世。”
  周铁衣抬了抬剑眉,露出笑容,端起已经烧开的水壶,给神秀的茶碗中加水,干枯的茶叶在沸水中快速莹润,丰盈,袅袅茶香四溢开来,而后他才说道,“这么大的秘密都愿意告诉我,看来赵佛儿已经深陷危局了啊。”
  神秀说出赵佛儿是辟支佛之后,从怀中拿出一副画卷递给了周铁衣,“这上面有赵佛儿的神,所以我能够联系赵佛儿,但是当赵佛儿进入幽冥之中的大智根界之后,我就无法再联系上赵佛儿,而赵佛儿最后一句话是不要着了大智根界的表象。”
  周铁衣拿过神秀的画轴,先是当着两人的面打开,里面画着一副奇怪的画,画面之中的赵佛儿形神具备,但所有人在看到画卷的第一眼,就知道赵佛儿只是一具‘空壳’。
  因为在这具空壳的里面,一尊佛陀端坐,眉目慈祥,一笔一划间都充盈着佛性,无形的佛光仿佛要从画面中跃出,照射入人心。
  周铁衣眉头紧锁,果然带着宿慧转世这种违背天地规律的事情本身就很邪异,即使在做这件事的是佛门宝相庄严,已经完成自我解脱,但暂时还没有解脱众生的辟支佛。
  “大智根界?”
  周铁衣声音略微抬升,带着些许疑问的语气。
  神秀用尽量简单的话语解释道,“大智根界就是大智禅院试图制造的佛国,隐藏在幽冥之中,他们将成功修行了《大智本论经》的僧人们引入其中,建设整个佛国,而《大智本论经》就是‘断恶根,结善果’的法门……”
  周铁衣微微颔首,示意自己知道什么是‘断恶根,结善果’的法门,随着神秀透露出众多的信息,他神色也变得凝重起来,因为‘佛国’这个词让他想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虽然是欢喜天主动对自己出手,功败身死,但难免不会怀疑西方极乐世界将这口锅扣在自己头上,特别是西方极乐世界一共有二十四重天,因为大明宫主出手,欢喜天主动入灭,所以导致西方极乐世界不全,那群和尚一定会想办法补全西方极乐世界,而大智根界就是补全的一种方法。
  神秀见周铁衣神色,明白周铁衣已经理解了事情大部分的因果,于是说周铁衣不知道的事情,“赵佛儿想要摆脱前世束缚,所以他已经进入了大智根界,我无法联系到赵佛儿,但你能力比我强,可能有联系赵佛儿的办法,我希望你尽可能保护赵佛儿。”
  “为什么?”
  “因为他是辟支佛,他有能力从内部破坏整个大智根界。”
  第408章 计谋将成
  墨城,墨家巨子的院落之中。
  天空中新月虽然无光,但是墨家巨子仍然眺望着六环机关城的方向,他全身上下,唯一精致的玳瑁眼镜镜片之上折射出一轮月光。
  这轮月光从真实世界的地脉之中,通过墨家搭建的虚数桥沉入梦境世界中,巨大的明月系统之中,胡文郎手持墨笔挥洒,连接一个个百姓的梦境,让月光从机关城蔓延到墨城来,从十万人上升到百万人之数!
  这巨大的明月梦境已经完成了某种质变,浩瀚的伟力轻轻荡漾在虚幻的梦境之中,掀起一轮普通人看不见的明月潮汐,潮汐起伏,缓慢平息改变人们的梦境,让他们在梦境之中更好的安眠,些许太阴之光洒向魂魄,帮助魂魄舒缓,让墨石产生的精气神紊乱中的‘神’先定下来,然后再反补到精气二象之上。
  尽管这已经是墨家巨子田父重复十几次看到的画面,如今他仍然忍不住露出会心的微笑,当明月系统扩展到百万人的时候,其中无数众生命运的改变也已经足以影响到田父这位天下一品的道统。
  一条崭新的道路在田父眼前形成,不过此时仍然处于绝大部分虚幻的状态,同时前路不明,但就像是那沉入梦境世界中的明月一样,这是一条通天之路,至少有机会将墨家道统推导到亚圣的地步。
  田父身旁,与田父打扮极为相似的弟子墨俭微微躬身道,“老师还在犹豫吗?”
  田父收回目光,在这位跟随自己近百年的弟子面前,他没有摆出一点墨家第一人,天下绝顶的样子,反而坦然露出自己心中的犹豫和虚弱。
  他叹息道,“多事之秋,我不放心以自身道统凌驾于整个墨城的安危之上,因此这一步犹豫不定。”
  墨俭微微皱眉,他知道田父的意思,田父如果决定改易道统,即使明月系统已经有了初步的成果,但道统之间的磨合期仍然需要时间,这个时间段内,田父的战力下降,他会失去对很多外部势力的威胁力。
  墨俭思考了一下,说道,“老师,我反而认为如今是最适合改易道统的时机。”
  田父微微偏头,“为何?”
  “道统不仅争天下民心向背,也争一人独步天下!”
  墨俭的话有些违背墨家‘兼爱’的道理,不过田父仍然微微颔首。
  到了他这一步,已经分得清楚什么是理想,什么是现实,所以在周铁衣提出‘人心如渊,当不断解放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的时候,他没有第一时间呵斥,而是在这句话之后再加上一句,以实现人的进步和社会的完善,来作为自己新的道统的核心观点。
  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像墨俭说的一样,不仅需要天下民心向背,同时也需要出现一位能够带领民心,完成变革的独步天下的人,所以才有‘圣人’这个称谓。
  时势造英雄,英雄也在造时势。
  墨俭走到旁边的书桌上,拿起一份报纸,递给田父,“老师。”
  田父看了一眼报纸的标题《天下书院立圣人像疏》,上书的人是柯黯然这位儒转道的天才。
  普通人看来,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在儒家书生看来,这更是柯黯然心向儒家的表现,虽然道尊,佛陀,儒圣,圣皇,连同大夏皇帝,都统称为圣人。
  但是在书院中立圣人像,似乎更代表儒圣,而非其他人。
  但田父作为墨家巨子和天下绝顶一品,他比普通人了解得更多,特别是大夏皇帝在知道明月系统取得了决定性的成功之后,一方面派出太子去北面监军,一方面开始接受柯黯然的《天下书院立圣人像疏》。
  这种具体的圣人像本身就是巨大的信仰汇聚之法,特别是墨家已经接到了具体的执行政策,在政策上朝廷写明了,为了平衡儒释道三家,所以圣人像不做精细的面部雕琢,也不做具体的衣服处理,只留下大概的轮廓。
  这在天下有心人眼里,简直就是想要在夜色中隐藏的太阳一样,大夏圣上已经决定了道统,并且开始实施了!
  而这也是墨俭给田父说田父应该当机立断的原因!
  墨俭继续说道,“圣上无法直接诛杀周侯和您,这样只会导致拖慢他修道的速度,最终陨落于顽疾之中,但他毕竟是大夏的圣上,您和周侯做得一切,他都会得到不菲的反馈,再加上有人精心为他设计道途,他这是要和您,周侯争谁能快能够抵达‘对岸’啊。”
  “如今圣上已经开始进入三品,我们谁也不知道他会在三品,二品之间停留多久,毕竟周侯做出的改革越多,大夏越富强,理论上他的进步也更快,如果老师再不争的话,可能就再也追不上了。”
  田父轻微地叹息一声,徒弟墨俭说的有理,大夏圣上已经过了‘损道’的阶段,而自己还在一条已经走不通的道路前停留,这个时候每耽误一天,那么之后就更难应对大夏圣上的攻势。
  一旦大夏圣上获得了完全属于他自己的亚圣之力,不用达到圣人的位置,他和周铁衣都会险死还生,绝对不会像现在一样,用诸方力量牵制住大夏圣上。
  叹息之后,田父玳瑁眼镜中,那轮光辉四溢的明月之光变得黯淡起来,从圆满充盈变得黯淡晦涩,田父看向墨俭,认真地说道,“如果我验证了这条道路走不通,那么以后墨家道统的重任就要交到你手上了。”
  墨俭恭敬地低头说道,“是,老师。”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