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夏窃神权 第312节

  他连忙说道,“下官唐突。”
  周铁衣收回目光,看向众多官吏中仍旧沉吟不语的法家崔万霞,“崔尚书认为该怎么办?”
  崔万霞捏着颔下胡须,目光不断在矿工和周铁衣之间逡巡。
  他判过很多案子,一直以来他也认为自己很会判案。
  但跟着周铁衣这次来山铜府,墨石案还没有开始审,周铁衣接连问了两次判例,都让他难以回答,甚至让他这个法家之人对自己断案能力都变得不自信起来了。
  思考了片刻,崔万霞开口道,“若是我来处理,除开缉拿神孽之外,在场祭神者都应该处死,避免动摇国本,但祸不及妻儿,只要他们妻儿不知情,那么就法外开恩。”
  周铁衣没有立刻反驳崔万霞这么判案。
  站在大夏国以前的角度,祭祀神道,就是最大的罪,因为这确实关乎国本,会动摇所有民众的基础认知。
  余文如果查出来情有可原,确实是为了救人,但他也必须要死。
  因为放过余文,那么以后‘情有可原’的案例就太多了。
  就比如丈夫为了救妻子去祭祀神道该不该继续判死刑?
  能够在明知祭神是死罪,甚至诛九族的情况下还去求神,除了自己这种野心家,就只有真正陷入绝境之人才会这么做了。
  当然像自己这种野心家也不会求神,而是自己想要当神!
  自己如此,大夏圣上也如此,甚至很多人都如此。
  而后崔万霞在周铁衣沉吟不语的时候忽然笑道,“不过神孽的事情周侯最会处理,就不劳我多言了。”
  山铜府官员们眼前一亮,这确实是处理办法。
  崔万霞说如果只是他自己处理,他会判死刑,这肯定是实话。
  但周铁衣这么问,结合他刚刚对墨石司主事的态度,以及周铁衣在黄金楼表现的气度,崔万霞几乎肯定周铁衣会拦着自己判死刑。
  与其自己和周铁衣在这里相争内耗,耽误查神孽的时间,还不如将这件事就交给周铁衣这位诛神司督查院使处理,自己协助,看周铁衣怎么将这件事做出不同来。
  因为这件事最后一定会捅到大夏圣上耳中,改立如今的国策,最大的阻碍不是自己,而是大夏圣上。
  楚圣言疑惑地看了一眼儒家总宪邓振全,从前天开始,这位邓总宪就冷着脸,一副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样子,虽然这和邓振全原本的性格相符,但到现在为止还不说句话,就有些太奇怪了。
  ‘邓振全’咳嗽了一声,冷声问道,“周督查准备如何处理?”
  周铁衣看向‘邓振全’,思考了片刻,回答道,“道可道,非常道。”
  在场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听懂,只有崔万霞等少数人听懂了。
  ······
  从白芷山矿区出来,此时天色正在最暗之际,矿区内墨石灯照耀下,除了从矿洞中出来的十几位官吏和余文等矿工,谁也不知道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余文等矿工跟在周铁衣身边,自然不敢说自己在内祭祀邪神的事情,而山铜府的官员们也不会随意嚼口舌,因为这件事暴露出来,就是他们治下无方,犯了大失察之罪!
  既然周侯揽过了这件事,尚书和总宪也同意了,那么在周铁衣思考出对策之前,大家都装成鸵鸟。
  于是一件比墨石案本身还严重的窑主私祭案就在无声无息之间被从上到下隐瞒着,甚至不少官员会产生阴暗的想法,那就是如果大家都装作看不见,这件事是不是就可以到此为止了。
  当然那些窑主要缉拿,但周铁衣完全可以说是另外有人举报,甚至他们山铜府的官员可以先找到线索举报给周铁衣,这样周铁衣既能够保全这十位窑工,又可以解决神孽,反正那些窑主一死,谁也不知道究竟是哪些人在祭神,大家都可以装糊涂。
  山铜府初步梳理后,情况比自己想得要复杂得多,要处理的事情也很多,周铁衣也没有心思和这些官员们继续拉扯,他今天带这些官员来,第一就是让他们看看真正的底层是怎么回事,第二就是让他们明白问题严重,明白很多事情只要查就根本藏不住。
  而自己却能够帮他们压住儒家和法家的意见,展现出自己无与伦比的价值,让山铜府的官员们靠过来,与自己形成一个暂时的利益共同体。
  墨石案不行。
  因为这是自己下来审他们,天生就和他们有着敌我矛盾。
  所以要用窑主神孽案来做。
  这也是周铁衣一开始就构想到的。
  在敌我矛盾之下,只有塑造一个更大的对外的敌人,才能够团结到百家,百官,让他们暂时为自己所用。
  这也是周铁衣为什么将邓振全先调走的原因。
  从一开始,山铜府的墨石案就是儒家和自己的党争延续,虽然崔万霞也是下来查案,但他更多的是起到监督作用。
  在很多核心的利益上,自己和崔万霞并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只需要找一些让崔万霞难以处理的案子,那么崔万霞就很有可能退一步,从旁观者的角度先看自己怎么处理,当然前提是自己真的要从国事出发,让崔万霞这位尚书看到解决事情的办法。
  第332章 两个世界技术的初步结合
  山铜府的夜色阴暗无光,一个个巨大的矿洞口就像是匍匐的野兽,张开血盆大口,将无数矿工吞噬进去,但是却从中迸发出墨石的辉煌灯光。
  “周侯,邓总宪,崔尚书,镇上已经准备好休息之所,请三位阁下下榻。”
  一位山铜府的官员小心翼翼地说道。
  周铁衣衣袖一拂,“事情都没有处理完,休息什么!”
  ‘邓振全’冷哼一声,“民不安,何以安吏?”
  崔万霞思考了片刻,说道,“本官倒是有些累了,你们带本官到镇上歇息,对了,其余没有事的人返回自己的岗位上,这案子还没有开始查,总不能够让整个山铜府的官吏都陷在这里。”
  三位查案官员化作了两种不同的态度,山铜府的官员们看向楚圣言,楚圣言思考了片刻,点头道,“谨遵三位天使吩咐。”
  官员们跟着邓振全离开之后,周铁衣先被领到矿场中管事们休息的地方,这里稍加整理了一下,算是能够住人。
  周铁衣看向面前的宅子,冷声说道,“这住的地方不好,得换,去找个合适的位置建一栋新的房子。”
  闵火容微微一愣,从进入这个矿场开始,周铁衣都没有天使的傲慢,甚至愿意留在矿场中继续查案,但怎么官吏一离开,他就显得傲慢了起来?
  还没有等闵火容继续思考,就见周铁衣从白玉棋盘中拿出一摞纸,“照着这上面的图纸修建一栋房子出来。”
  闵火容接过这摞纸,他下意识翻看了一下。
  上面是一种奇特的房屋结构,一共有四层,每一层有八个大的房间,而大的房间之中又套着小的房间,就像是精巧的蜂窝。
  除开房屋结构之外,上面还写着一种名叫做‘新型水泥’的泥浆配比之法和地基,钢筋结构等概念。
  水泥是这几个月周铁衣在建造火车商会炼钢厂的过程中,让公输家专门改进过的,主打就是一个低价。
  而山铜府各类矿产丰富,又不缺墨家和公输家修行之人,建一栋四层楼高的新式住宅楼,会比预想中要快得多,特别是在修行者加入建设的前提之下。
  这也是周铁衣留在矿场的原因,他留在这里,那么白芷山矿场就没有人敢怠慢。
  他不在乎官员们想要展示给他看什么,他在乎的是他想要给山铜府的所有人看什么。
  一个新型的矿场建设,这是山铜府的根基之一。
  这个矿场必须要围绕技术革新,以工为本以及生产盈利三个方向。
  只要完成上述三点,那么这个模式就可以推广出去,而不是自己像无头苍蝇一样去查案,查一批贪官污吏,还有更多的贪官污吏。
  只有从生产制度上做出改革,然后借助制度的改革的春风,再完成官吏的整顿。
  吏治绝对不只是思想道德的建设,更应该和不同时期的生产制度结合,确定新的核心,不然都是换汤不换药,从上到下大家都觉得在整治贪官污吏,但过几年,又会变为老样子,因为整个制度结构已经老化,利益链条顽固,除非改革制度的人上去,不然就算有清官上去,也只能够保证自己不贪,或者查一些小贪小污。
  周铁衣思考了片刻说道,“两个月,我两个月内要看到楼盖起来,按照我的标准,你懂我的意思?”
  闵火容神色凝重,立马躬身说道,“周侯请放心。”
  闵火容离开之后,周铁衣让秦羽这个麾下小旗去将李剑湖,崔玉,莫天恒留下,又将墨家孙士恒请过来。
  山铜府的改革自己可以定个框架,处理主要矛盾,但是改革绝对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完成,自己在山铜府待着的时间也有限,所以需要在山铜府培养出能够接替自己工作的人。
  这也是周铁衣当时问秦羽愿不愿意继续当他麾下小旗的另外一个原因。
  而除了秦羽这个主事之人外,周铁衣还要培养李剑湖,当然不只是因为李剑湖事关自己的修行手段,同时这也是留在山铜府的制约。
  他可以想象,自己如果完成了这次山铜府的改革,那么留下的政治势力会有多大。
  他不能够因为自己离开山铜府而人亡政息,也不能够完全相信秦羽的道德和能力。
  所以他需要留下一个制衡的人。
  这个人不仅要有足够的力量,还要懂自己这一套理念的逻辑和手段,这样才能够起到在野制衡秦羽的作用。
  孙士恒被请到房间内的时候,这里已经泡好了茶。
  孙士恒穿着粗布衣服,先是认真对周铁衣一礼,作为墨家四品,又驾驭飞鹏往来天南地北之间,他太清楚真正想要做事的官吏和不想要做事官吏之间的区别了。
  虽然周铁衣第一天来山铜府的时候,还是一贯他奢侈的名号,甚至传出了千金杯买酒与民同乐的雅事,但仔细思考,就明白这是法家‘徙木立信,取信于民’的法子。
  而后周铁衣下了矿场,不仅查出了牵连的神孽之事,还没有如酷吏一样,逮着这件事大做文章。
  如果周铁衣这样做了,那么他在孙士恒眼中可以称得上是能吏,或者法吏,但绝对称不上仁官。
  面对十位普通的矿工,周铁衣没有用他们的头颅作为自己的政治武器,并且准备为他们改变现在的制度,与中央周旋,这就是真正的仁。
  周铁衣手掌按了按,“孙大匠不必多礼。”
  墨家虽然提倡兼爱非攻,但是墨家本身却不是一个无组织无纪律的松散组织。
  从墨者自己要交一笔‘兼爱税’就可以看得出来,墨家的组织能力甚至在诸子百家中都排在前列。
  所以墨家内部有着明确的称呼,就比如每一代墨家只有一个首领,那就是墨家巨子,不会出现儒家这种多位魁首同时在世的情况。
  墨家巨子之下,墨家三品以上的修行者,可以称之为‘天工’,中品修行者可以称之为‘大匠’,以技艺高低来明确身份等级和领导,这也完美的复合了墨家乌托邦式的社会构造体系。
  孙士恒坐了下来,犹豫片刻开口道,“周侯今天找我来,必有事要教我。”
  今天跟随周铁衣下矿,除了最后底层矿工祭神之事让他纠结之外,他更多的是喜悦。
  因为周铁衣展现了两种对墨家而言至关重要的技术。
  第一个技术就是周铁衣探矿的本事,虽然周铁衣口中说他只是运气好,但是随意两下能够准确无误地点出墨石矿脉,这肯定不只是运气。
  第二个技术就是周铁衣手握的那轮圆月,这轮圆月能够轻易抚平暴乱的精气神,治疗底层矿工的精神伤势,如果这技法能够让人学习,即使绝大多数人达不到周铁衣的层次,对于整个矿场的价值也不言而喻,对于成百上千万矿工的意义也非同寻常。
  周铁衣笑道,“我找你来,第一件事是为了飞鹏。”
  乘坐了飞鹏之后,周铁衣对这个世界的技术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墨家研究的飞鹏,如果用现代科技术语来讲,应该是高空飞艇,这和蒸汽飞艇是两个概念。
  首先飞鹏的飞行高度都在万米高空之上,也就是对流层之上,所以才能够保证飞行速度的同时又保证飞行安全。
  在这个高度,空气极为稀薄,所以墨家以墨石为燃料动力驱动,不用考虑蒸汽锅炉燃烧的问题。
  但是周铁衣要研究的蒸汽飞艇,都是低空飞艇,这才能够节约成本,让普通人用得起。
  低空飞艇虽然成本更低,但是危险性却远远大于高空飞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