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夏窃神权 第236节

  今天看了莫天恒的战斗,崔玉自然理解什么是精气神三剑,忽然他意识到一个问题。
  “八品是气剑?罡气?”
  莫天恒点头,“我转修这法门,乃是不得已而为之,我当初已经武道六品,采纳了天清正朔罡气,所以虽然丹田被击破,但是仍然保留了一部分罡气,凝聚八品气剑并无大碍……我原本想着……但没想到他自己有机缘,居然领悟了浩然正气。”
  莫天恒看向李剑湖,“你当时怎么领悟的浩然正气?”
  李剑湖眼神迷离,回想当时的状态,按照熊猫老先生的吩咐,如实回答道,“当时生死之下,我一边有着崔先生的浩然正气加持,一边准备决死反击,然后自己就进入了一种奇妙的状态,就像是做梦一样的状态,只感觉到自身与浩然正气相容,这段时间崔先生教授的道理也都想通了,等我回过神来,只觉得心中浩然正气勃发,按照老师教授的法门,顺势就凝聚了第二柄气剑。”
  顿悟。
  李剑湖描述的状态大家都听懂了。
  但顿悟本身就是一个难以论证的东西,同时每个人顿悟,每次顿悟都具有不可重复性。
  施雨彤算是听懂了一半,她指向还在沉思的莫天恒,“你居然教你徒弟一个还没有完整推演过的修行之道?”
  随后施雨彤手指落在李剑湖身上,“而且这傻小子居然还真敢修,还出乎你预料的自己走通了第二步。”
  一个不完善的道统,好处就是千变万化,未来有无数可能性,而坏处只有一个,那就是稍有差错就粉身碎骨。
  或许前面的道路有一两千条不同的变化,但可能只有一条或两条能够修行到上三品,其余都是死路,只不过看死在哪个阶段而已。
  “不过他才八品,也不应该领悟六品的力量啊……”
  施雨彤还是用自己的‘常识’判断,若莫天恒推演的道路真的有这么厉害,她实在是不敢想象以后修行剑道的人会有多少了。
  “不,浩然正气不是六品的力量。”
  崔玉打断道。
  施雨彤,连带莫天恒,李剑湖都好奇地看向崔玉,这毕竟是儒家修行的根基和秘辛,他们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但崔玉作为鹿林书院的高徒,既然敢这么说,自然有崔玉的道理。
  崔玉想了想,模糊地解释道,“孟子言,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正气存在于人心之中,每个人俯手即得。”
  施雨彤本来还以为崔玉会讲出什么秘辛呢,结果说得是一句儒家都说烂了的话,于是嘟囔道,“不说就不说呗。”
  崔玉摇了摇头,没有再解释浩然正气的事情。
  他看向李剑湖,“你领悟浩然正气,除了你天资聪颖,机缘巧合之外,其实还有第三个可能性。”
  李剑湖心中紧张,“什么可能性?”
  崔玉注视着李剑湖的眸子,认真地说道,“你有天命在身,当你决定上京告状的同时,你身上的大运就已经激发了。”
  他看向莫天恒,又看向李剑湖,再想到自己,这一个个巧合串联起来,除了李剑湖身上有天运在身,他实在是想不到更好的解释了。
  总不可能是某位儒家高人有感于李剑湖天资聪颖,给他隔空灌注道统吧?
  若真是这样,老师也应该知会我一声啊。
  ······
  棋盘空间内,周铁衣笑着看完了今天这幕戏,顺便写好了第二章 ,《剑开天门》化作一道剑光环绕自身,李剑湖得到了多少好处,他就得到了多少好处。
  至于崔玉会不会通过李剑湖想到自己,周铁衣一点都不担心,你们儒家好不容易找了个‘天命之子’,为儒门补充了一条道统,那是你们儒家气运勃发,圣人降世的前兆,你们不是一直都这么宣扬着吗?
  怎么能怀疑自己啊!
  要知道浩然正气可是人的信念聚集,只有将人心喜怒哀乐放大到极致,再配合儒家的法门或者说道统,才能够领悟浩然正气。
  而李剑湖领悟的时机恰恰就体现了浩然正气的特性啊。
  崔玉教导了李剑湖一部分儒家的道理,又以浩然正气加持在身,李剑湖在生死之间,勘破大恐怖,顺势领悟一部分浩然正气,结合自己有着无数可能的剑道道统,顺势走出一条新路,你让大儒来分析,也是这个理。
  或者他们顶多再加一个猜测,那就是有位儒家自己都不知道的隐世大儒忽然看重了李剑湖这个小子,隔空传下道统……
  反正不可能猜到我这个儒家钦定的祸害身上,不然岂不是说你们的浩然正气其实我这个‘奸佞小人’也随意掌握驱使,这才是违背了你们儒家的本心啊。
  “有的道理,重复一千遍,一万遍,结果自己就先信了,所以想要骗过别人,最好先骗过自己。”
  周铁衣感叹地说道,“只要自己抓住这些道理的破绽,未必不能够骗过上三品的修行者,以假乱真……”
  真切操纵了李剑湖这件事,周铁衣顿时对小说家的道统领悟更深。
  ······
  六月初二。
  趁着天空中巨大的熔炉还没有炙烤大地,正是赶路的好时机。
  玄武城靠着洛河的码头上,一群身穿锦衣的青年说说笑笑地走下船,为首的中年诛神司百户提醒道,“以前在地方上,我还有自信能够罩着你们,但来了天京,你们都将招子放亮一点,别惹了不该惹的人!天京藏龙卧虎,我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百户,在真正大人物眼中,如蝼蚁一般的存在。”
  青年之中,一位笑道,“青叔,这话你说了几遍了,是不是人老了就会这么啰嗦啊,你带着我们斩杀五品神孽的时候,可都没有这么慎重过。”
  被称之为青叔的诛神司百户微微摇头,“你们不懂……”
  这时候一个少年笑道,“就算要弄懂,也得先去吃个饭吧。”
  青叔想了想,颔首道,“这码头有家望来居,我五年前来过,味道不错。”
  作为诛神司百户,青叔领着众人前去的酒楼自然不普通,平日里都是招待富商所用。
  刚刚走进望来居,有个小二带着歉意上前,恭敬地说道,“不好意思,今日望来居被邱公子包场了……”
  青叔想了想,这也是正常的事,所以准备带着众人去另外一家店,不过他还没有转身,里面就急匆匆地跑出来一位富贵公子,对着小二就是一巴掌,“你想死别拉着我啊!”
  然后这富贵公子居然当着青叔的面,先扇了自己一巴掌,陪笑道,“小的不知道诸位诛神司的大人们今天要用餐,实在是罪过,罪过,大人们请,大人们请,今天吃喝,全记在我头上,算是我给诸位大人们赔罪。”
  这是什么转折,诛神司众人惊愕地看向这滑稽的场面。
  青叔不才说自己自己是蝼蚁吗?
  您老平日里藏得可真够深的啊!
  仅仅只是一个名号,就让对面先不管不顾地赔罪起来。
  青叔也被弄懵逼了,指了指自己,“你认识我?”
  对方也没招惹自己啊,干嘛赔罪?
  邱公子陪笑道,“这位大人说笑了,我虽然不认识大人们,但如何不认识大人们身上这身衣服?诛神司的大人们请。”
  第255章 天京所见,诛神司所闻
  酒足饭饱从望来居出来之后,邱公子知道众人是这次前来诛神司总部进修的小旗,总旗,还贴心地安排了马车接送,当然这个过程中,邱公子也借着敬酒的机会,与众人拉上了关系,至少互相交换了名刺,混了个眼熟。
  亲自送诛神司的小旗和总旗上车之后,跟在邱公子身旁的一位同伴才小声嘀咕道,“还以为是总部的小旗呢,结果是外来的。”
  他的声音难免带着鄙夷,这是天京人对天下人自然而然的看法,是三百年形成的固有认知。
  邱公子瞥了对方一眼,对方也是一位商人之子,只不过家里生意小,没有牵扯到之前的烧仓案之中,而邱公子的父亲可是被抓入了诛神司内关了几天,自然想法不同。
  他也没有提醒对方的想法。
  诛神司总部的小旗?
  你也不看看现在能够留下来的是些什么人?
  连武勋子弟和文官子弟都被清除出去了一大批,剩下的也是你能够巴结到的?
  反而是这些外来的小旗,总旗,听说有不小的机会能够留在天京。
  他们在天京没有根基,也缺钱财购买修行资源,刚好是自己这个层次能够够得上的人。
  诛神司的威势已经无两。
  现在整个天京,谁还敢挑衅有周铁衣在的诛神司?
  至少在这几个月的手段下,连户部和言部的老爷们都选择夹着尾巴做人。
  既然无法对抗,那不如加入。
  上了宽敞的马车,一众小旗,总旗们仍然沉浸在刚刚的酒局恭维之中。
  虽然说地方上的诛神司的权柄不小,但是平常时候也没有受到过如此恭维。
  原本也听说过天京诛神司的状况,那是人嫌狗厌的清水衙门,但现在一看,似乎变化有点大,以至于青叔这位五年没有回京述职的地方百户,也没有转化过来。
  进入了玄武城中,车辆逐渐拥堵起来,马车也行驶得缓慢起来。
  当马车完全拥堵之时,立马有报童大声叫卖,“号外,号外,《新奢侈税法》将定,正在司律府核定,天京豪商踊跃交税!”
  今天虽然不是《天京报》最新一期,但是天京报三日一版,又因为价格大幅降低,已经降到了三文钱,而产量因为机器的调试,工人的培训,还没有完全扩张起来,所以即使过了首日,仍然有人愿意购买。
  听到号外,青叔探出头,“报纸!”
  在船上的时候,他就听同行的商人们提过《天京报》的事情,知道这《天京报》是诛神司督察院使周铁衣所办,严格来说《天京报》也是诛神司督查权的核心权柄,是了解现在天京变化的重要一环。
  报童立马上前,“这位先生,《天京报》,《法治报》三文钱一份,《醒世报》五文钱一份,您要几份?”
  青叔想了想,“你有往期的报纸吗?如果有,一起都给我各来十份。”
  说罢,他十分大气地拿出一锭二两重的小银子,“若有,这银子就不用找了。”
  报童立马眉开眼笑,对着在周围贩卖的小报童们大叫道,“这有大主顾!”
  报童们立马蜂拥而至,十分迅速地挑拣好报纸,一起递给青叔。
  这段时间报童们贩卖报纸就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多地方商人这次来天京,对于之前刊发的报纸也很感兴趣,即使上面的消息都已经过时,但对于绝大多数离天京有上千里远的地方,仍然是最新的消息。
  所以在报童们强烈的建议下,内务府印刷局还会刊发一小部分之前的报刊。
  不一会儿,几捆报纸就被送上了几辆马车。
  青叔先打开最新的《天京报》。
  “新奢侈税将定,东南商会会长钱光运表示商会将全力配合诛神司工作,认真纳税,做到应缴尽缴,绝不拖延。”
  “烧仓案首恶核定:粮商谢珣等243人罪大恶极,抄没全部家产,于秋后问斩。”
  “周督查上疏《奏请兴建紫霄道宫议》,彰显圣上道德。”
  “火车商会第一批蒸汽印刷机样板机出炉,若有意者,可至朱雀城火车商会处参观购买。”
  “古文运动的兴起,这是否是对今文运动的阻碍?”
  “自行车:一种新型的个人交通工具,物美价廉。”
  ······
  一个个标题都蕴含着大量信息,以至于青叔很快就看入迷了,等到了诛神司总部,马车夫在外面恭敬地拉开车帘,他也只是看了不过一半的报纸。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