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宁知序拿起酒瓶凑在鼻尖嗅嗅,神情没变,似乎对此不是很在意,默然替她重新倒满一杯,而后将酒瓶放回原处,道:“你绣工那样好,应当打小也有学着画些样子?若是给纸笔,想必也不是一点都不会画,回头从市上买点纸笔回去,想写字还是画画都随你。”
  一听要买纸笔,苏静蘅惊得不知道该说什么,连忙端起酒杯装作要喝酒的模样,嗫嚅道:“这好像不大一样。”
  画倒是会画一些,从小学习刺绣描花样画底稿,但大多数时候都是照现成的样子绣,很少有机会在纸上正正经经地画,画技肯定比不得那些工于书画者。
  “不一样?我瞧着倒是差不多。”
  宁知序拿了他面前的空酒杯递过去同苏静蘅碰了碰杯。
  他捧着空杯子喝空气,苏静蘅说:“有茶啊,你怎么不喝茶?”
  “不喝。”
  宁知序又笑笑,却在小二来上菜时打声招呼,向他要了壶开水。
  “茶我也喝不得,喝了心里不舒坦,只能喝点白水。”
  这也喝不得,那也喝不得,苏静蘅心里直道奇怪,但转念想到要买纸笔的事,便顾不得太多,脸上尽是掩不住的好奇与高兴。
  趁着饭菜没齐,她将那几封信拿出来,挪到宁知序旁边的位置上给他看。
  “这封,是我三岁的时候我姨母叫人送来的,喏,这个名字,岚英,是我姨母的名字。”
  “可以啊,你这不是认识字吗?”宁知序紧盯着信,听见她磕磕绊绊照着信里的内容认字,不由挑眉。
  苏静蘅见自己的目的达到,乐呵呵地哼道:“我是不识几个字,但是不是一个字都不识!这信上有些字我还是认得的,单拎出来我也能认。”
  宁知序“喔”道:“那很厉害。”
  苏静蘅连忙一只手指着信上的字认给他看,最先认出来的是几个人名,姨母沈岚英,舅舅沈风英,还有她娘,叫云英,这个“英”她绝对不会认错。
  “我读过《三字经》,还知道点《千字文》呢,我自己的名字也能认得,不仅认得,我还会写!给你看——”
  她用手指沾了水在桌上写自己的名字,除了有些歪歪扭扭,一笔一画都是对的,宁知序瞧了眼,赶忙捧场:“这样好,所以你还是很有识字天赋的,该买些纸笔回去学写字,今天买纸笔的钱就算在我身上,咱们多买些!”
  苏静蘅抿着嘴满面欢喜。
  她竟还有这么不好意思的时候……
  宁知序欲笑无言,拿着那几封信简单看了一遍,说:“这些信最近的已经是八年前的了,我看了眼,上面写你娘家原在穆阳城上水巷,姨母早些年就已经嫁人,有个孩子,比你大两岁,你舅舅也早就成亲,这封信上写他打算举家搬到学塾附近,不知后来有没有搬走,不过即便是搬走了,肯定也还在穆阳城,按照信上提到的地方去找,很快就能找着。”
  他将信都收好还给苏静蘅,“你要是着急把信送出去,待会买了纸笔咱们就找个地方把信写了,然后找我朋友将信给他,不过宁家往穆阳城的商队——”
  宁知序轻嘶一声,在桌子上拿手指算算日子,接着道:“宁家过穆阳的商队估计至少要等十天过后才出发,迟些送其实也行……”
  “那今日就先算了,回去写,改日进城再送,我还没想好要怎么说,等回去你帮我参谋参谋吧。”
  他能断文识字,肯定知道怎么写更好,有他参谋,她也不至于说错话,表错意。
  “好。”
  宁知序自是愿意,谈完,叫的饭菜正巧上桌,于是两人都不再说这些有的没的,心思登时都放在面前的菜上。
  先上的是宁知序点的玉蝉羹,菜名听起来是个虫,实际说的是像蝉翼一样薄透的鱼片,苏静蘅原不清楚这道菜是由鱼做的,以为他口味特殊,进酒楼第一件事是点个虫吃吃,因此心里惴惴不安许久,直到菜端上桌才知道自己想错了。
  宁知序看她望着菜恍然大悟的样子,笑道:“你不会真以为这菜是蝉虫做的吧?”
  “……”
  苏静蘅心思被猜透也没觉得糗,白他一眼,说,“是又怎样?你看我对你多包容,以为你要吃虫,我都没阻止你,心想你一定有自己的道理,有我这么通情达理的人当朋友,你就偷着乐吧!”
  宁知序闻言笑个不停,脑门子上挨了一筷子才收敛。
  他连忙给苏静蘅盛了一碗鱼羹,道:“尝尝看,我娘喜欢吃这个,刚才瞧见牌子,想起来好几年没尝过他家的玉蝉羹了,今日既然有机会我们两个就一块儿尝尝,你要觉得好吃下次再来吃。”
  苏静蘅舀了勺羹汤送入嘴中,乍一尝汤汁浓稠,口感顺滑,鱼肉浸满汁水,清透鲜甜,忙不迭点头,对他娘的口味表示赞同:“还真挺好吃的!”
  鱼羹竟也能做出这般花样,要是能每天都能吃到就好了。
  一天吃三顿,顿顿都吃肉,白肉红肉她都要吃,这简直是神仙过的日子啊!
  苏静蘅做着白日梦,没几口就把碗里的鱼羹吃了个精光,宁知序又起身给她盛了一碗,嘱她慢些吃,留点肚子给下面的菜。
  风雅斋的特色羊头签,肉丝酱瓜糟萝卜,蒿蒌菜,笋蕨小炒,都是她想吃的。
  小二上齐了菜,道了声“二位客官吃好喝好”,连忙退出去,他们虽然是在大堂用饭,但每桌之间有屏风相隔,因此瞧不见其他桌的客人,用饭时也无人打搅。
  苏静蘅一口酒一口肉地吃着,看起来饿得发狂,宁知序看了想笑,又自知一旦笑出声定然要得她一记白眼,或许还要挨一筷子打,于是努力憋着。
  对面的人从碗里抬头,看他一眼,他以为自己笑得露馅了,立刻正襟危坐,然而苏静蘅只是嚼嚼嘴里的菜,咽下去,然后认真问他:“你怎么不吃啊?”
  “在吃在吃。”
  宁知序连忙动筷子,苏静蘅却忽然动手搛了一筷子肉放到他的碗里,随后继续吃面前碗里的菜,嘴巴塞得鼓鼓的,冲他一笑:“多吃些,好不容易来一趟,咱俩可都要吃饱!”
  第21章
  苏静蘅恨自己没有两个肚子,才这么几道菜,吃了大半竟然就饱了。
  没能吃个三大碗本就让她心里不痛快,更气愤的是好不容易吃完了菜,休息的工夫,小二又端上来一盘瓜果,说是送的饭后点心。
  虽然是不要钱的东西,小二介绍起来却依旧十分卖力,说他们店里瓜果有多甜,外边轻易吃不到,定要他们好好品尝,说得天花乱坠,那么好吃的东西她怎么能不尝呢?可偏偏肚子已经没有一点隙儿来盛放瓜果了。
  宁知序问她还能不能吃得下。
  苏静蘅摸着撑得又圆又硬的肚子对着那点甜瓜甜果干瞪眼,咬咬牙说:“能。”
  “真能?”
  “真能!”
  较真的模样瞧得宁知序想笑。
  他自然不会让她将这些东西硬撑进肚子里,叫她先歇会儿,自己去问问送的瓜果能不能带走。
  那小二听了他的话,只点头哈腰,连忙叫人拿了个干净的竹筒出来,如此恭敬弄得宁知序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忙说:“不必你们动手,我自己来就好。”
  小二也不多事,道了声“您拿好”,就去做自己的事。
  宁知序拿着竹筒回到苏静蘅身边,将送的那点瓜果都装进竹筒,塞到她手里,说:“回去路上累了解渴吃。”
  苏静蘅眼睛一亮,同他道谢。
  宁知序连连摆手,笑嘻嘻地说:“客气客气,不是为你一人要的,我也要吃。”
  风雅斋的甘瓜最是清甜可口,听说是南边特供,市面都还没上,先仅着他们酒楼送,偏偏他们是白送给客人吃的,就凭这点心意,这不大不小的酒楼,在洛城的名声也挺响亮。
  苏静蘅之前没来过风雅斋,只听说这儿待客周到,今日一见才知道他们周到在何处。
  日后若是还有机会来洛城酒楼吃饭,那肯定还选他们。
  又歇了一会,两个人离开风雅斋回到市上,未时市上人比不得上午,但卖东西的小贩大多都还在,初春天候正好,风轻轻吹,日头也不毒辣,才过晌午没多久暂时没什么生意,一群小贩围在一起聊天说笑,也算得上热闹。
  苏静蘅牵着宁知序袖子在道旁窜来窜去,这儿瞧瞧那儿看看,有人认出她,指着她同身边的人嘀咕几句,但没凑近冒犯,苏静蘅瞧了便当没看见,继续拉着人闲逛。
  “你打算买些什么?”
  各处她都瞧了瞧,却什么都没买,宁知序忍不住发问,苏静蘅沉思片刻,道:“我觉得我们应该先买个架子车。”
  宁知序提着那桶走了一路,也不知他手累不累。
  待会儿还要买许多东西,他们两个人两双手铁定拿不动,更别说还要走半个多时辰一个时辰回去。
  刚才四处看了眼,倒是有木匠拿了自己打的东西来卖,不说那些箍的大大小小的木桶在道边摞得整整齐齐,就连靠着歇息的架子车也是明码标价,吆喝得明明白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