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夫妇[先婚后爱] 第68节

  赵承何仍心存怀疑,“你在家干什么?”
  “我在家能干什么?”他拿起果盘里的一颗葡萄,“吃水果呗。”
  之后推着赵承何往楼下走。
  “你没事吧?”赵承何看他有点太正常了,反而有点担心。
  “我能有什么事?临死之前我会好好照顾你的。”
  忽然提起这个死字,赵承何完全受不了,往赵一何胸口就杵了一拳。
  “干什么?”赵一何捂着胸口,却是笑的。
  “你能不能也考虑一下我的感受?”
  “好好好,我不说了。”
  赵一何继续下楼。
  赵承何看着他的背影,“哥。”
  赵一何回过头,面带微笑。
  “你别放弃,不管还有多久,别放弃。”
  赵一何还是笑着,点点头。
  ……
  ……
  “放弃?”
  安莎不能相信这是周渔的词汇,她的词典里可从来没有放弃这个词。
  “就因为前面两次相亲失败就没信心啦?这可不像你风格啊!”
  “我最近的确挺忙的,我没办法停下所有的工作去谈恋爱,起码现在我做不到。”
  “哎,你也别想这么严重。你现在还没结婚呢,有大把的时间体验爱情。前面两个失败之后,你也空窗太久了,三年有了吧?这多浪费啊,你的青春可没几个三年啊!再说,谁也没让你停下工作去恋爱,你先见见嘛,后面的事后面再说。”
  安莎说的虽然有道理,但周渔还是提不起兴致。
  “我这朋友靠谱,他介绍的人肯定行。反正我是挺看好的,你们俩就见个面试试呗!”
  周渔转而又觉得在相亲这件事上的失败有点不寻常,她怎会接连失败呢?
  不就是相亲么?哪有那么难,能比工作难?
  “行吧,那你看着安排。”
  周渔就这样认识了魏巍。
  他们相约的地点还是跟第二任相亲对像去过的那个饭店,她还记得第二任相亲对像去了一趟卫生间后就脸色不太对,她的直觉告诉她,这里面有事。但结合第二任后续的表现,她又觉得自己多想了。因为他一直表现得非常绅士、礼貌,对她也很温柔。
  她完全找不到他们会分手的征兆,但他们就是分手了。
  到底哪个环节出问题了呢?她不知道,也猜不明白。中间人传话说是因为周渔太忙了,而对方想找一个安定的能照顾家的女朋友。
  这个理由有点牵强,因为他们刚开始认识的时候,周渔就已经说明了自己的状况,他是在接受的前提下才与她试着交往的。
  既然如此,也就算了,毕竟周渔从来都是个干脆利落的人。
  赵承何约人谈事,就近找了酒店。
  那人迟迟没来,赵承何看了眼手表。
  再抬头时,对面桌坐下来一对男女。女的背对着他,放下手包,撩了一把头发,往窗外瞧了一眼。
  这个背影就这样闯进了他的视线,撕掉回忆里缝缝补补的裂痕,在他忘掉她的三年后。
  再见的一刻,他竟一眼就认出了她。
  她又在相亲,又是同样的路数,完全像一场商务会面。
  “还没正式地介绍我自己,你好,我叫周渔。”
  第62章 新的刺激
  ◎但他并不认为他会因此而怎么样,除非他真的感觉到了什么遏制不住的冲动。◎
  桌上的电话忽然震起来, 赵承何接起电话,对方说今天来不了了,家里有急事实在走不开,光是道歉的话就说了不少。
  对待工作, 赵承何是一丝不苟的。他极其讨厌迟到, 爽约,不管什么理由。
  但今天, 他对电话里的人说了没关系, 还说了一些体己话, 对方有一时的错愕。这总裁不是特难搞吗,这么一听还有机会啊!
  赵承何挂断电话, 自己坐着吃了顿饭,全程听完了他们的相亲。
  他这人没有恶趣味,但他的确是一边听一边笑。
  这个路数能成功, 认真的吗?
  结果十分让人意外,两人气氛非常融洽, 饭后也是结伴而行, 看样子是对彼此都挺满意。
  赵承何往窗外望, 那个男的仪表堂堂,一身搞科研的气质。两人看上去的确般配。
  三年前,在他无数次出入那栋大厦以换取一次偶遇的时候,若是有幸遇到这个场景,他多半会顺带着使点招数。但今天, 在整理好自己的三年后, 他冷静地看着他们俩离去, 只当自己是个旁观者, 虽然他心里还是觉得这两个人成不了。
  至于他会不会是下一个, 谁知道呢?
  如果还能遇见她,如果还能继续受这份莫名其妙的缘分牵引,那就到时候再说。
  赵承何开车回家,音乐声开得很大。
  他把车篷敞开,让风吹着他。
  他看着前路,莫名露出笑容。
  zh正在策划一档大型怀旧主题的音乐节目。
  这档节目是赵承何早就想做的,现下的音乐风向多少有点让人失望,好音乐不是没有,只是缺少了百花齐放的那股子味道。
  时下热播的音乐节目,唱的也都是二三十年前的经典金曲。那些正是一何最喜欢的东西。
  一屋子人绞尽脑汁地琢磨怎么把节目做出新意,难就难在这。现在人什么没见过!科技,网络,自媒体如此发达,不缺内容,不缺爽点,只要你想看,就没有看不到的东西。
  说白了,花样太多,难免眼花缭乱,看过就忘。
  不如踏踏实实,做一档朴实的,直通情感深处的节目。在这个什么都不新鲜的时代,真情反而是最珍贵的。
  难免又想起了赵一何,他对那些经典音乐如数家珍,如果他在,一定会给他很多建议。
  赵承何叫上助理阿哲立刻动身。
  阿哲开车,在赵承何的指引下来到了一条街。
  这条街很有意思,什么老门脸都找得到。
  裁缝铺,修鞋铺,修表铺,粮油铺,还有音像店。
  这家音像店是阳城仅存的一家音像店了,赵承何在网上看到网友推荐才发现了它。它已经开了三十多年,成了许多音乐发烧友的打卡点。
  推开音像店的门,一股泛着黄的熟悉感便扑面而来。
  一何一定会喜欢这里的。
  助理阿哲在赵承何身后跟着,低声说:“市场部有关z世代怀旧消费的报告,还有流媒体复古歌单的分析我都发您邮箱里了。这小店,数据样本可能不具有代表性。”
  赵承何一边看货架上的cd,一边说:“数据只是数字,是什么撑起了这个数据是我们要发掘的。”
  “在这里发掘?”
  “在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你摸到,看到你想要找的宝贝时,你得到的兴奋感,雀跃感,只有实体才有,这就是实体的魅力。”
  阿哲推推眼镜,点头。
  店里除了他们俩还有两个四十来岁的男女,他们拿着一张碟片,激动地探讨起来,最后老板也加入了。
  “你们可真会挑啊!这张里面有导演的访谈,没公开过的。”老板说。
  “是吗?那这张一定要买回去,太珍贵了。”
  三人因为一张电影碟片热聊起来。
  赵承何对阿哲说:“看到了吗?这种感受跟你在网上点击下载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他们在找一种味道,一种数字世界里没有的味道。”
  阿哲在身后一边听一边说:“模拟‘淘碟’的随机惊喜感和‘发现宝藏’的视觉冲击。ui设计要借鉴实体店的“货架”和“海报墙”概念。嗯,有点意思。”
  从音像店出来,阿哲去开车,赵承何却让他先走,他还要在这里逛逛。
  他走进地铁站,跟着拥挤人潮一起上了地铁。这是一何经常出入的车站。
  一开始人挤人,没有座位。几站地过去之后,终于有了空座,赵承何坐下来,用手机打开阿哲发来的邮件。
  身边坐下来一个人,一开始他并未在意,但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他忽然瞧过去。
  是她。
  她一个人,身边没有男伴。
  她就坐在他身边,肩膀只要稍稍挪动就能靠上他。
  他又闻到了那股青草香,刚刚也正是因为这个味道他才去看人的。
  她拿着手机点来点去的,看样子也是在工作。
  赵承何转回头,继续看阿哲的邮件,嘴角却露出一个不易察觉的笑容。
  下一站报站时,赵承何肩膀忽然加了点重量。
  地铁一停,她的头跟着晃了一下,就这样靠上了他的肩头。
  她睡着了。
  赵承何没有叫醒她,也没有动。默默地当她的靠枕,当了好几站。
  一动不动的结果就是,他的胳膊酸痛极了。
  地铁再次报站,她忽然张开眼睛,朝门口奔去,赶在关门前跑出车站,头都没回一个。
  缘分,倒是有几分莫名其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