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夫妇[先婚后爱] 第17节

  *
  周渔此番来港,是作为口译员来参加一个跨境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合作谈判。
  周渔对香港最初的感受来源于九十年代的港剧,她最喜欢看的是陀枪师姐,鉴证实录等影片。在她心里,香港一直是一个令人向往的东方明珠。但来往数次之后,梦幻的色彩稍稍有些减弱,有些东西果然还是在不曾拥有的时候才美妙绝伦。
  入住湾仔附近的商务酒店之后,周渔就来到了喜帖街,在蓝屋建筑群拍照打卡。
  每到一个地方,她都会这样留个纪念,把所见所闻用镜头记载,然后拿回去给楚楚看,或者听。这也是她曾经的愿望。
  正拍着照,主办方会议资料包已经进了邮箱。
  回酒店后,她第一时间把资料过了一遍,中午又与客户团队午餐简会,下午把术语整理完毕,测试设备,傍晚去修顿球场观看街头篮球赛。
  她把拍到的照片发给安莎,也发给了赵承何。
  安莎很快发来语音,但赵承何没有动静。
  第二天中午十二点半以前,周渔完成了第一轮谈判同传。
  中午和同事们简单吃了顿便饭,下午两点半到四点半是技术研讨会的交传。
  忙完一天下来,周渔只感觉脑袋里面嗡嗡响,她太久没有休息过了。
  晚上七点半,周渔和两个女同事乘坐天星小游轮夜游维港去了。她不时拿出手机,解锁,刷新,什么也没有。
  “周渔?”
  是她听错了吗?周渔回过头。
  “于淼?”
  “正是在下。”
  于淼一行三人,都是男的。
  三男三女,于淼打趣说像在联谊。
  寒暄一番过后,于淼和周渔聊了几句。
  “还追赵承何呢?”
  “是啊。”
  “怎么个程度了?”
  “挺难追的。”
  “那就算了呗,还非他不可了?”
  “没合适的,还是先追他好了。”
  于淼摇摇头,“行吧!来,拍个照,我发给他,替你出出气。”
  于淼拿出手机跟周渔自拍了几张,欻欻欻地发了出去。但赵承何迟迟没有回应。
  看来是真在忙,否则不可能连于淼的信息也不回应。
  几个年轻人一起吃了顿饭,人多热闹,又都爱说话,场面倒是十分热络,不像是刚认识的。
  周渔没有参与他们的对话,专心地拍照,录像,喝酒。
  于淼好奇她这一路为什么拍个不停。
  “你在拍vlog吗?”
  周渔端着酒杯,镜头转向于淼,于淼顺势比了一个耶。
  周渔:“差不多。”
  “你是博主?”
  “不是,我拍着玩的。”周渔把手机放下,和于淼碰杯。
  自打高中毕业之后,于淼和周渔就没了联络。因为上次同学聚会两个人才重新有了交集。
  这次又在香港偶遇,谁说不是一种缘分呢?
  于淼:“哎,对了,我大学的时候认识过一个中文系的同学,他居然是你同学,叫蒋志伟,你记得这个人吗?”
  世界可真是小啊。
  “这么巧,你们一个大学?”
  “嗯。”于淼搓着膝盖,说:“不过不是一个系,也不经常见面。有一次一起打篮球,他在我相册的一个角落里看见你了,你说巧不巧,我们就这么认识的。”
  周渔:“什么相册?”
  于淼:“就是以前高中运动会的时候拍的。不是故意拍你啊,是你刚好入镜了。”
  周渔笑了一声,喝口红酒,“我又没说你是故意的。”
  于淼挑挑眉毛,脸有些红。他搓搓脸颊,“听说你以前还是个文艺骨干呢,校园十佳歌手,还有个唱跳组合。”
  “都多少年前的事了。”周渔给自己杯子里添酒,端起来就喝。
  于淼很惊讶,“你还真有这才能呢?那高中的时候你怎么从来没露过一两手呢?听说你还自己写,自己唱。”
  第17章 一箱子?
  ◎有必要买一箱子那种东西吗?◎
  周渔看着路上行人,心不在焉,“又不拿这个吃饭,就没再唱了。”
  于淼感觉十分惋惜,“你条件这么好,还年轻,要不你也去参加个选秀什么的,说不定会红呢。”
  周渔两根手指捏着酒杯,轻轻摇晃,“那不是我要走的路。”
  于淼哎了一声,“谁说的,人生的路那么宽,想走那条就哪条。”
  周渔笑笑,跟于淼碰杯,没有继续这个话题。
  晚上回到酒店,周渔在黑暗里坐了很久。
  她拿出笔记本电脑,打开空白文档。
  刚敲下两个字,她就转身去到阳台上。
  很久很久以前,那年她十四岁,她写了人生中第一首歌。她用吉他伴奏,演唱,第一个听众就是楚楚。
  那天下午,他们两个坐在草坪上,一个唱一个听。
  她还记得那天的阳光特别大,两个人鼻子都晒红了,但也没有人提出要走。
  楚楚崇拜地看着她,“你真厉害,怎么什么都会?”
  周渔把吉他给她,手把手教她弹了几个音。
  楚楚很聪明,一点就通,很快就能弹出 do re mi fa sol la si 。
  那天,她们一直弹到傍晚,天都要黑了才分开。
  楚楚问她,这首歌她可不可以唱,周渔说当然可以。
  楚楚用了一个晚上就把歌唱熟练了。
  她们时常在一起唱歌,跳舞。楚楚的笑容越来越多,再也不低着头走路了。
  初中毕业到现在,周渔再也没有写过歌,就连日记都很少写。
  一打开文档,她就发怵。
  往事一幕一幕,像在昨天一样。
  周渔在手机里翻啊翻,不知不觉又划到了赵承何的微博。
  周渔夹着香烟,上下划,没有更新。他已经很久不更新了,上条微博还是半年前的内容。是他参加一个电影颁奖礼的红毯现场。
  周渔很少抽烟,但今天路过便利店的时候,鬼使神差地买了一盒回来。
  她看着烟头上的火星。
  任何事物都是这样,存在,燃烧,熄灭,逝去。恰如人生。
  回过神,她又开始刷手机,这回打开了赵承何的朋友圈,也没有更新内容。
  跟微博内容差不多。
  这个人的生活状态很难从互联网上捕捉。
  周渔在他一年前的朋友圈留个言,只说:“你怎么不发朋友圈?”
  他没有回复。
  这一个礼拜,他只在第一天出发之后给她发了日程,之后就一直没有动静,不知道在忙什么。
  周渔坐在摇椅里,调出对话框,发了一条信息,“我今天遇到于淼了,晚上一起吃的饭。”
  还是没有回复。周渔放下手机,专心地抽烟。
  夜空璀璨,每颗星星都有它的位置,轨迹。
  她呢?也在自己的轨迹上吗?
  不多时,一支烟燃尽,她把烟头戳进烟灰缸。
  回到电脑前,在那个空白文档上敲了起来。
  敲着敲着她就出了一身汗,好似很累一样,不得不站起来活动活动。
  曾经那么简单的事,现在竟变得这般艰难。
  回来之后,周渔在床头靠着给安莎发信息。
  “莎,你的梦想是什么?”
  安莎很快回复:“怎么还搞上采访了?你回来了?”
  “还没,在香港。回答我。”
  “我的梦想嘛……有一个自己的事业,嫁个自己喜欢的男人,就这么简单,我很幸运,都实现了。”她还配了一个微笑的表情。
  “那很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