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在梦里,她身子很轻,如魂魄般游离,黑暗围绕的四周里,时不时会窜出一些她所陌生的画面。
  在黑暗之中,唯有手中短刀隐有一丝光亮。
  浅浅的幽芒从银雕刀鞘上流出,那是扶光送给她的银绣。
  自从困堕入这黑暗后,她试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想要出去,可最终都于事无补,随着黑暗的不断笼罩,她只能攥紧银绣,漫无目的地游走着。
  待她不知走了多久,眼前又突然浮现出一点画面来。
  那是一处河畔。
  氤氲着轻烟的青灰色河水上,暗红色灯笼随风摇晃,素雅古朴的拱桥蜿蜒,带着一丝说不出的神秘与肃穆。
  星星莹光的河水中,时不时有人撑船而过,船桨荡开潺流的河水,青波漾起的水流声传来,孟姝抬头一看,却下意识屏住了呼吸。
  眼前的一幕实在太诡异了。
  河边两岸来往之“人”众多,可它们都无一例外的,面露恐怖,长相各异,有的青面獠牙,血舌长挂,有的死不瞑目,白眼戚戚……
  再观它们的脚……皆是足不着地,半浮于空。
  孟姝一阵心骇,有股寒意直窜大脑。
  她这是,来到了地府
  有人撞开她,从她身边穿过。
  孟姝下意识转头,发现那“人”竟是刚从河里上岸,素黑色小船被它停在岸边,上头孤灯幽幽,于河畔闪烁着异光,而那“人”更是诡异。
  身形高大得异于常人,四肢却瘦小如柴,穿着一件漏风的马褂,衣襟之上露着的不是人脸,而是凶狠的牛头,随着它的走动,手中钢叉摇晃,发出刺耳的哐当声响。
  孟姝被吓了一跳,倏然又有些恍惚。
  那人莫不是传说鬼界阴差中,牛头马面之一的牛头
  有凉风吹拂过女子斑驳的素色衣裙,孟姝彻底反应过来,她眼前的这条河水并非寻常河流,而是忘川河。
  至于前方那弯拱桥,莫不是奈何桥……
  寒意密密麻麻爬上她的后背,握着银绣的手不禁泛上冷汗。
  她这是死了吗?
  孟姝的心忽地沉下,沉默地站在原地,仍由来往不断的魂灵鬼怪穿过她。
  在忘川河畔,于风中摇晃的红色灯笼洒下微光,河水泠泠间,奈何桥上过路的魂灵飘荡无依,手中碗里的热汤照映出它们无悲无喜的面容。
  孟姝从中穿行,第一次感到这么孤独无依。
  她下意识地跟上它们的步子,来到奈何桥头,在那里,有个布衣荆钗的老婆婆正低头舀汤。
  “着急的魂灵,下辈子可投不了好胎咯。”
  孟姝飘荡的身影一顿。
  她怎么觉得,这句话好熟悉,好像曾经听过无数次……
  她看着那人的身影,就在老婆婆即将抬头的瞬间,孟姝忽地感到后背传来一阵强大的抓力,紧接着,她被重新拉回那片黑暗中。
  “这是怎么回事”孟姝蹙眉,垂眸看向自己的手。
  方才那个,莫非是幻象可幻象怎么会这般真实……
  眼前的黑暗还在无限延伸,孟姝依旧握着银绣向前走,可越*走她便越觉得自己的身子越来越轻。
  遭了,看来不能再耽搁下去,要尽快找到出去的方法,否则就只能永远困在这。
  孟姝眼神一敛,手心不断爬上冷汗。
  她被困在这黑暗中良久,耳边时不时传来嘶哑的哭喊,如同那地狱里的恶鬼要来向她索命。
  有好几次孟姝觉得自己就快撑不下去了,可手中冰冷的银质刀鞘在提醒着她,她不能死。
  她还有未完成的事,未找出的答案。
  她想知道,她自己究竟是谁。
  就在孟姝沉思间,眼前忽然传来一阵光亮,紧接着,黑暗场景陡然一转。
  这一次,她又来到了那座宫殿。
  白玉栏石间,云海缭绕,似泛银光。
  孟姝再次看见了那人。
  轻悠的风吹拂过他的月鳞仙袍,紫玉冠下,青年身姿挺拔,分明身处巍峨神宫,却比玉雕白石更为夺目。
  只是这一次,他并没有背对着她。
  孟姝清楚地看见了他的脸。
  “扶光”她不可置信地喃喃出声。
  与孟姝不同,眼前的青年却好似看不见她。
  不管她怎么叫,他却好似浑然未觉,孟姝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穿过她的身体,从她身前走过,继而于一处殿门前停步。
  有一仙侍打扮的男子从里头走出,手里还拎着什么东西,朝扶光拱手:“神君,殿下她刚走,要不要我去唤她回来?”
  青年的目光落在他手中熟悉的清紫檀食盒,隐有淡淡甜香从中飘出。
  仙侍反应过来,将手中食盒举了举:“这是殿下刚刚送来的,我见她模样本是想找神君,可不知为何,知您不在后,她便将东西留下先走了。”
  “知道了。”扶光将目光从食盒上离开,率先迈进了殿门:“日后再见到殿下时告诉她,让她以后不必再送。”
  站在不远处的孟姝将他们的对话尽收耳中,心下突然明白,或许这宫殿便是扶光在神界的居所,可他们话中的“殿下”又是谁
  莫不是九天之上哪个爱慕神君的女仙
  孟姝有些奇怪,她先前所碰见的场景多少都与自己有关,可为何眼下会看见扶光呢?
  就在她狐疑间,四周黑烟漫上,她重新落回了黑暗中,但这一次格外不同的是,她听见了一道熟悉又陌生的声音。
  “阿姝……”
  那人在唤她!
  孟姝倏然抬眸,这声音分明是一男人,听上去并不年轻,带着几分苍老,可却不是穆如癸的。
  她蹙眉望向四周:“你是谁,为何会知道我的名字”
  良久的沉默间,她听到了那声仿佛从远方传来的叹息。
  “阿姝,你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这一步又是哪一步”孟姝攥紧了掌心:“你们每个人都奇奇怪怪的,好像都在故意瞒着我,只有我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哪怕死,也得让我死个明白吧!”
  这股怨气在她心底积压已久,孟姝终于将它说了出来,对着的竟是那道陌生的声音。
  就连孟姝自己都没发现,她早已在不知不觉间放下了戒备。
  面对女子的控诉,那道声音忽地一顿,仿佛在沉思些什么。
  当他再度出声时,却带上了几分无奈。
  “孩子,你想知道什么?”
  “我到底是谁”
  她毫不犹豫地,坚定道。
  那人一顿,轻轻叹息:“你心里,不是早有答案了吗?”
  这一次,轮到孟姝迟疑。
  她不自觉地蜷缩指尖,清亮的眸子垂下,遮住了眼底汹涌的情绪。
  “可是为什么我不明白,我怎么会是她……”
  黑暗中那人再次回答:“神鬼的一生要走过很远的路,每条路都是自己的道,而眼下,你并非迷失了道,只是在重塑道。”
  重塑道
  就在孟姝迷惘抬眸间,却听见那人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连他自己都有些意外的感慨:“只是人的一生只有一次机会去证道,但你不同。”
  “有人帮你多争取了一次机会,现如今你就在缘分里,可究竟要重塑怎样的道,答案只能由你自己来寻。”
  “你既已走到了这里,那吾就帮你一次。阿姝,接下来的路,就只能靠你自己了。”
  就在眼前的黑暗即将消散间,孟姝突然觉得眼皮变轻,在意识重新回笼的那一瞬,她听到有声音在说:“待到枯木逢春之时,故人自来。”
  枯木逢春。
  在孟姝睁眼的那一刹那,这四个字深深地刻在她脑海中。
  她手指轻动,忽地触到一抹温暖。
  青年的手仍紧握着她的,似察觉到什么,他半垂的双眸忽地抬起,在那双疲惫中带着血丝的双眼里,孟姝清楚地看见了她。
  她朝他轻轻一笑:“扶光……”
  她话音未落,眼前的青年突然俯身抱住了她。
  他抱得很紧,紧到孟姝险些不能呼吸,紧到她甚至能感受到他传来的颤抖。
  有温热滴入脖颈,孟姝下意识愣住。
  微凉的风从窗楣小角透进,拂过床榻四角垂下的帷帐,四周静得出奇,纱帐轻动间,竟也吹动了孟姝的一缕青丝,她只要稍加低头,便能感到那股令人安心的菩提香萦绕在鼻尖。
  孟姝抬手靠上他的背,轻拍了拍,从扶光紧抱的怀中稍稍退出,看向他的脸。
  “你哭了”
  四目相对间,许是一切来得太突然,失而复得的庆幸涌上,让他还未来得及伪装,她清楚地看见他眼中暗涌的情绪。
  莫名的,似有什么悄然改变,孟姝却下意识地想逃离。
  她将眼神移开,故作轻松地笑了笑:“我还没死,还好好活着。”
  可孟姝不知道她现下这般强颜欢笑看着有多没说服力。
  她刚醒,脸色亦是苍白着的,看上去虚弱的随时又会倒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