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筒子楼吃瓜看戏2.0 第92节

  吴建国笑着接话:“都说外甥像舅,有你这么聪明的舅舅,你外甥不吃核桃也肯定是个聪明娃。”
  王艰苦嗔怪:“别外甥外甥的,说不定是外甥女呢......”
  王自力和王更生刚开始还在一旁听着,见两人越说越多,便蹦跶过来,和姜*楠说话。两人是临时工,今天没什么事儿,蓝所就让他俩早回来了。本来以两人的性子,是宁愿全天上班也不早退的,可大哥好不容易回来过年,两人没犹豫多久,还是走了。如今又怕沈所和蓝所对他俩有意见,这是想偷摸打听呢。
  姜楠弹弹两人的额头,笑着说:“沈所和蓝所知道奋斗哥回来,你俩就别乱担心了。上次在公厕发现大黄鱼,你俩功劳可都报上去了,转正是早晚的事儿,不用担心。”
  两人这才嘿嘿傻笑。
  他们九个人呢,都堵在楼道口不像话,姜楠四人便主动打招呼告辞。
  上到四楼,路过程家时,恰荆爱华和父母推门出来。三人是来程家提亲的,过完年程改改就十八了,荆爱华也满二十了,都到了可以成亲的年纪。两人交往的时间不短了,再不谈婚论嫁,别人就该说闲话了。
  因是谈论婚事,程改改作为大姑娘,便没主动送出门。荆家人和姜家三人走个过脸,彼此点点头,算是招呼了。荆爱华有一个做涂书记大秘的小叔,自然知道姜家的背景,很自然地笑笑,不过分热情,也不显疏离,很会拿捏分寸的一个人,怪不得今年就转正了呢。
  初一都要上班,之后更是跟平日一样,全员上班。全国各地都在提倡过革命化的春节,但几百上千年的习惯,还是让大家一时改不过来。特别是医院这种地方,春节期间,医生护士全员在岗,可真正正月去看病的,寥寥无几。周家大伯周元庆每日按时上下班,可见这时候春节医院的悠闲了。
  这年代不像后世,什么查酒驾啦、喝酒闹事儿啦、过年赌博啦,那过年的花活儿比平时多多了,很多部门过年反而是最忙的。但这个年代呢,一没那么多汽车,二没那么多钱买酒喝,三嘛,前一段儿油田刚查了赌坊,就是想赌博,都没地方喽。
  本来以为过年会一直这么悠闲下去,却没想到,迎来了姜楠从警以来最大的案子。
  大过年的迎来报案,还要从油田招工说起。
  这次招工,对周边大队影响巨大,特别是一些偏僻的、平时很少跟外界交流的大队,例如靠山屯大队,那影响简直可以说是深远。
  靠山屯地处大山深处,坐自行车骑到油田,都要四五个小时,更别说走路了。平时靠山屯的人很少出来,买东西也是好几家凑一起,让出来开会的大队长和支书帮着捎带。渐渐地,屯里的人愈来愈和外界失去交流,也越来越怕走出去。
  这次靠山屯考上了十个工人,虽然不多,但这不是油田补偿的工作名额,而是孩子们实打实考出来的,靠山屯人觉得扬眉吐气,当上工人的家庭,也不再惧怕走出来了。
  走出来的靠山屯工人之家,慢慢和外界交流后,发现大家都是一个鼻子两只眼,没什么可怕的,渐渐生出了些胆子,想着和之前‘外嫁’到油田的女儿联系联系,说不定能帮衬娘家呢。可按照当初媒人给的地址,找上门后才发现,里面住的竟然不是女儿和女婿!
  如果一家是这样,还能说是女儿女婿搬家了,可‘外嫁’出去的五六家,家家都是如此,不得不让大家觉得蹊跷。靠山屯的大队长是个谨慎人,在吸了三管旱烟后,毅然带着大家来派出所报警。
  于是大年初五一大早,派出所就迎来了靠山屯报案的众人。
  “警察同志,俺们村的闺女,可能被媒人卖了!”
  嗷一嗓子,让平静的派出所炸开了锅。
  事关妇女拐卖,如果顺利破获,将是新年乃至全年的大功。沈明光兴奋过后,第一时间召集蓝青山,蓝青山又招来五组队长邵勇和周知行,让大家一起听取事情经过。
  大队长苦着一张脸,介绍了村里‘外嫁’闺女的六户人家。
  “这几家,都是当初听了那个黄媒婆的话,收了两百块彩礼,将闺女嫁到油田的。当年给的说法是彩礼高,但十年内不许和娘家走动。我当初就觉得这要求有点儿奇怪,可这几家觉得前几年闺女刚嫁过去,帮衬不了娘家,十年后闺女在婆家站稳了脚跟,那时候再联系也没啥,就答应了这个要求。”
  他吧嗒吧嗒吸了两口旱烟,继续道:“这不是今年家里都出工人了嘛,他们想着让闺女帮衬帮衬兄弟,就找去了女婿家,谁知道找去了之后,人家根本不认识他们,连那几个女婿的名字都没听过,俺们村的女娃娃也都不见人影儿。警察同志,你们说,这是不是拐卖妇女,那个黄媒婆是不是拍花子的?”
  沈明光脸色十分严肃,他详细问了六家‘女婿’的地址,又问了当初媒人提亲的过程:“你们怎么确定他们说的就是石油工人?你们去夫家看过没?参没参加婚礼?”
  “没有嘛。”其中一个老汉苦着一张脸,回忆道,“当时黄媒婆说我家小翠长得好,嫁去油田肯定能过好日子。小翠这丫头心野,谁的话都不听,就是一门心思嫁到油田,我们也没得办法。就想去女婿家看看,可女婿家说他们城里房子小,不能都去,当时小翠她娘自个儿跟着去的。说是住在一个铁皮房子里,家里小得很,连转身的地方都没有,招待了一顿饭就走了。小翠她娘,你快说,你当时都见到啥了。”
  被叫到名字的中年妇女瑟缩了一下,吭哧半天,小声道:“俺......俺就在屋里坐了一会会儿,连句话都没说上,就被媒婆带走了,说是亲家家里人都要上班,不让俺留。他们一家都穿着石油工服,肯定是石油工人!”
  老汉气得嘴唇颤抖:“那你说你跟亲家说了可多话,还留下吃饭了?你都是瞎说的?”
  小翠娘塌着肩膀:“我......我那不是为了面子上好看嘛。”
  老汉起身,想打人却不好跟儿媳妇动手,气得在大厅直转悠。
  沈明光上前扶住老人,劝了几句,继续问小翠娘道:“你没跟那家人说过话?那媒婆说了什么,你听到了吗?”
  女人摇摇头:“我没说过,黄媒婆说了,不过她是小声跟人家说的,我啥也没听见。”
  沈明光和蓝青山对视一眼,心里直叹气。这可不好办了,那黄媒婆儿能想出这个法子骗人,明显是个老手,为了应付这种情况,肯定会事先买通一家人。对那家人而言,让人去家里坐坐就能拿到钱,那有什么不愿意的?八成连黄媒婆是干什么的都不会问,就能答应。油田虽然福利待遇好,但哪里没穷人呢,玻璃钢小区那里,符合条件的一抓一大把。
  两人安抚了一下小翠娘和老爷子,又问了其他人的情况。
  小翠家已经算谨慎的了,还知道去男方家看看,有些人家干脆连男方都没见过,就收了彩礼,让闺女随媒婆走了。当然,也有见到男方的,无一例外都是穿着工服,态度傲慢。大家也是简单地从工服判断,他们是石油工人的。
  至于婚礼,这年头只要说一句国家提倡简办婚礼,结婚不摆酒,对着主席像三鞠躬,就算完成仪式了,连花生瓜子儿都不用准备。靠山屯人之前长久不和外界联系,和城里人说话腰杆子不直,自然别人说啥他们就信啥。
  沈明光:“那黄媒婆呢?你们是怎么认识的?大队里的人说亲,都是找的黄媒婆吗?”
  大队长摇头:“黄媒婆是枣花公社的,之前没来俺们村说过媒。她是在公社见到小翠,说小翠长得好,能嫁去油田,这才来俺们村说媒的。小翠娘又跟着去过油田,村里人就信了。之后黄媒婆带着几个工人来过两三次,大家才渐渐找黄媒婆说亲了。我去公社开会的时候特意打听过,黄媒婆不止在俺们靠山屯说亲,另外山坳子那边也说过几门,我没发现啥问题,就没再管了。”
  蓝青山赶紧问:“黄媒婆有说成的人家?你见了?”
  大队长摇头:“我没见,不过大家都说见到那女人和婆婆一起买菜,应该是好好嫁过去了,我这才没管的。四年前黄媒婆搬走了,我们就更没见过了。”
  第77章 过大年办大案
  听说嫌疑人已经搬走,蓝青山五官都皱在了一起。人贩子案本来就难查,更别说这种四年前的旧案了,说得不吉利点,被卖的女性还在不在都不确定。就算在,天南海北的,去哪儿找人?
  众人录完口供,已经是下午四点了,中间沈所还去食堂打了一份饭,招待大家边吃边录口供。等把人都送走,沈明光和蓝青山召集两组人开会,神情前所未有的严肃。
  “大家也都看到了,这不是个小案子。”蓝青山叹口气,“事关六名甚至更多妇女被拐卖,大家一定要重视。下面我分配下任务,五组去这六个地址再走访一遍,将最近三年内该地址的所有住户都查清,看看那些‘女婿’是真的搬走了,还是根本就没有住过这些地方。”
  “六组,负责去枣花公社和山坳子大队,重点调查黄媒婆的社会关系,以及她曾经撮合过的所有亲事。还有,山坳子大队有多少人家通过黄媒婆说亲,这个也要排查清楚。这个案子黄媒婆是重点,周知行,你们组人手多,排查任务重,一定要细心走访。”
  他拍拍手,鼓励道:“能经办人口拐卖大案,对大家以后的发展都是有好处的,大家一定要加油。好了,各组安排好详细分工,明天星期天,很多同志大年初一都没回老家,明天就不让大家加班了。但后天大家可得加把劲儿,下班前咱们开个碰头会,讨论下各自调查的结果,散会!”
  能这么干脆利落地周日休息,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是个旧案,人贩子都搬走了,被拐妇女也早不知去向了。早一天晚一天的,影响不大。要是人贩子还在,就算是凌晨一两点,他们都得熬夜去抓人的。
  姜楠没想到,这年头,还有利用嫁人拐卖妇女的,这么拙劣的骗局,大家竟然这么轻易就信了,甚至连女婿家都不去一次,就敢嫁闺女。她心里怪不是滋味儿的,第一次下班了还没精神,拖拖拉拉走在后面。要知道,以前下班,姜楠可都是抢在前两个走人的。
  出了派出所,周知行翘起嘴角,扬声道:“不是想买条绒布料?走着。”
  上次姜楠问过邹立,纺织厂的条绒布料已经在年前清空,她想给姜桐凑足至少六尺布料做外套的愿望落空了。此时听到周知行有办法,姜楠来了点儿精神,问:“你有办法淘换到条绒?去哪儿?”
  周知行无奈:“去年淘换的确良的兰奶奶,你忘了?她是供销社主任的表姨,纺织厂没办法,供销社可是从全国各地拿货的,不至于缺布料。走,去看看再说。”
  姜楠笑起来,两人并排骑向玻璃钢小区。
  期间路过下班回家的白顺、王六等人时,白顺和王六对视一眼,忙低头赶路。赌坊案后,参与赌博的修井队队员都被降了级,每月工资少了十几块,还禁止去大队值班。不过没蹲笆篱子,也没被开除,两人已经谢天谢地了。此时见到两位警察,心里还有些发怵,怕再被拉去问话,那才真是丢人丢到家了。
  还没过元宵节,两人见了兰奶奶热情地拜年,进屋才敢说吉祥话。如今春节革命化,可不兴说什么‘恭喜发财’,一律是愿对方‘在新的征程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只是老人家嘛,还是更愿意听‘开门见喜’,‘长命百岁’这种吉祥话的。
  这不,一番祝福下来,兰奶奶笑出了一脸褶子,听说姜楠想要条绒布料时,笑容更加灿烂:“有,奶奶这里啥都有。”
  说着,在地上的袋子里扒拉,找出一个小些的麻袋,掏出卷儿咖啡色的条绒布料,笑着说:“这是省城布料厂的货,也是有瑕疵的,不过不影响做衣服。这一卷儿是十尺,你要是能全要了,我就给你便宜一点儿......”
  姜楠眼睛都亮了,这可是咖啡色的!重生这么多年,她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个颜色的条绒布呢。她狠狠点头:“要,我全要,兰奶奶,您给我便宜点儿呗。”
  一番讨价还价,姜楠花了三十五块钱,买了一卷十尺咖啡色条绒布。这可快赶上供销社好布料的价格了,不过兰奶奶这里不要布票,而且布料颜色难得,姜楠讲了好久,才讲到三十五块。
  她记得杜荷花在大集上交易的那块条绒布,是棕黄色的,她可得好好设计一下,最好做个拼接设计。一共十三尺,应该能做两件衣服,给姜桐一件外,另一件正好给陈金花做生日礼物。
  陈金花是正月二十的生日,应该还来得及。
  姜楠心里乐开了花,顿时觉得拐卖妇女案也没那么难了,她一定能破案,给人贩子以致命一击!她才不做无谓的忧伤呢。
  下班有了新消遣,第二日,姜楠又以十分饱满的精神,投入到了回西河岸拜年的事业中。
  因着年前送了礼,年后四人就没带太多东西,一人一包一斤的糕点,给小姜河和姜松甜甜嘴儿。对,周知行又又又跟着一块儿去了,连曹老太都忍不住吐槽,男生外向。
  因着大年初三那天下了大雪,一路上四人骑车很是费了一番功夫,到姜家院子时甚至出了一身汗。大伯娘尹文娟煮了姜汤给四人喝,这才缓过来。
  姜楠虽然有了工作又定了亲,但毕竟没结婚,过年可以不用给红包的,但家里就小姜河一个小辈儿,姜楠十分给面子的给小家伙包了个大红包,里面装了整整一块钱呢。她蹲下身,晃着红包,诱惑小家伙:“小姜河,知道这是什么吗?”
  小家伙一身红衣服,戴着虎头帽,脚踩虎头鞋,胖乎乎的十分可爱,见到红包乐得直蹦:“红包包,过年包包。”
  一看就是过年没少收到红包。
  姜楠坏心眼儿地将红包举高,笑着说:“想要红包要说什么?”
  周知行有样学样,也掏出一个红包,笑眯眯地冲着小家伙晃悠,跟诱惑小红帽的大灰狼似的。
  小姜河显然训练有素,拱着小胖手,嘎嘣脆地来了一句:“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惊得姜楠差点儿以为小姜河被穿了,还是新二嫂罗桃女士笑着解释:“这是看唐夕唐知青这么给奶奶拜年,学会了。”
  姜楠疑惑:“唐夕什么时候和奶奶关系这么好了?还来家里拜年了?”
  马红花翻个白眼儿:“村里哪家她没拜年?心眼儿多得很,你们以后少接触这些知青,特别是唐夕,邪性得很,就不是安心扎根农村的。那个田家光,把裘家那盼儿忽悠得找不着北,我看这唐夕也差不离,忽悠得牛棚里那个任小子死心塌地的。”
  姜楠心内疑惑,问系统:“唐夕和任凭阑的恋情是公开的?”
  【不是,两人是偷摸来往的,不过村里没秘密,大家都知道罢了。】
  好吧,农村就是一个大的筒子楼,姜楠不再逗小姜河,给了红包后,去屋里和奶奶杜荷花聊天。
  因着回去还想去蓝所、沈所他们家里正式拜年,四人吃了午饭,稍微歇了歇,又急匆匆回去了。姜楠和周知行都是刚参加工作,作为小辈,去两位所长家还有同事家走动一下,都是很有必要的。
  这年头,工作流动性不大,这些同事很有可能要相处几十年,可是要处理好关系的。要知道,人际关系也是升迁考核的重要内容。
  两人也没带什么礼,就是很简单的黄桃罐头,这种明晃晃的不会让人误会的礼物,才是最合适的。
  蓝青山今年四十一了,妻子郭翠芝在作业处妇联任职,平时工作比较轻松,家里都是她在打理。两人育有一儿一女。儿子今年二十一,子承父业,在油田总部任外勤组组长,专门负责刑事案件,整日忙得不着家,这不,今儿周日也没回来,还是儿媳妇带着刚一岁的小孙子,回来看望蓝青山。女儿刚十八岁,在第十作业处小学任数学老师,还没结婚。
  姜楠和周知行到的时候,儿媳妇和孙子已经回去了,蓝家只剩三人。
  见两人带着礼物上门,蓝青山脸色十分严肃,瞪眼道:“年纪轻轻,怎么来溜须拍马这一套?”
  周知行莞尔,晃了晃手里的六瓶黄桃罐头,喊冤道:“蓝所,哪儿有送黄桃罐头溜须拍马的?”
  蓝青山妻子郭翠芝是个爽利妇人,在蓝青山瞪眼时就轻轻打了他一下,此时更是笑得一脸慈祥:“小楠和小行吧?青山经常提到你俩,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以后前途不可限量。”
  姜楠傻乐,这种场合她一贯不太会应付,还是周知行游刃有余地接话:“哎呀,终于听到实话了。阿姨,您不知道,蓝所藏得太深了,我和小楠一直以为,他对我们不满意呢。幸亏今儿来了,不然我们这心得一直提着。”
  郭翠芝被逗得嘎嘎乐:“放心,你们蓝所就是这个脸,在家也不爱笑,其实对你们满意得很。”
  蓝青山板着脸,恍若没听到一般,跟周知行聊起了工作。明天就得调查妇女拐卖案了,这些人贩子都是丧心病狂的,须得尽快破案才行。要不是今儿很多人都有亲戚上门,或者要去走亲戚,他可是不想让大家放假的。
  郭翠芝也知道丈夫工作辛苦,全程笑眯眯地听着,没再开口。姜楠和周知行听了半个小时的调查叮嘱,还是郭翠芝看两人瞄了眼墙上的挂钟,这才开口打断了蓝青山的话;“哎呦,大过年的,你不用去走动,人家小年轻还得去拜访其他领导呢。行了,小楠,小行,阿姨知道你们忙,就不留你俩了,有时间过来玩啊。”
  姜楠和周知行乖乖点头,蓝青山咳了咳,端起茶杯道:“行了,你们有事儿就先走吧,明天咱们再说。”
  从蓝家出来,姜楠和周知行大大舒了一口气,蓝所什么都好,就是一点,这人是个工作狂,说起工作来滔滔不绝的,两人就够能说的了,愣是插不上嘴。
  两人对视一眼,噗嗤笑出声,都有种逃出生天的感觉。大年初六,供销社、百货商店都开门了,两人也没回家,直接又买了六瓶黄桃罐头,去了沈明光沈所家里。
  沈所家人大部分都在油田总部,家里就老两口两个,见两人上门,沈明光倒是没逮着两人聊工作,反而问起了两人婚礼的事儿。姜楠还没十八呢,今年肯定办不了,她也没这个时代女孩子的娇羞,大大方方地表示十八再办婚礼,听得沈所两口子直乐。
  从沈所家出来,就是邹立、温强和王自力、王更生四人了。因着在医院帮过邹立孩子,两人在邹家受到了热情招待,走的时候更是被塞了一兜子礼物,两人推都推不掉。
  温强家,除了温强外,都是厨子,给两人好一番投喂,晚饭都不用吃了。
  王自力和王更生哥俩那儿坐坐就行。王奋斗已经回乡下了,两个半大小子自个儿过的糙得很,姜楠和周知行都不好意思久呆,实在是屋里太乱,下不去脚啊。
  领导和亲近的同事家走了一圈儿,两人回到一号院时,天都黑了。
  两人怎么也没想到,董娇娇竟然等在门口,看样子是专门等他们的,他俩一出现,董娇娇就抱胸冷哼:“人贩子这么大的案子还没破,你俩做警察的,还有功夫放假?真是一点儿也不爱岗敬业,还为人民服务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