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筒子楼吃瓜看戏2.0 第89节
她抬眼,忍不住惊呼:“哎呦,曹大姐,你这走礼送白面馍馍啊。”
曹老太昂着头,十分的得意:“那可不,我家和满城家可是亲家,能和一般亲戚一样吗?”
陈金花在屋里纳鞋底子呢,闻言放下针线,起身迎客道:“曹大妈,您快进来,这哪儿能让您亲自送过来啊,我还想着等一下去你家呢。”
曹老太端着盘子进屋,不在乎地说:“这有啥,我闲着也是闲着,这不是来你家坐坐嘛。小楠忙着呢?”
有人来,姜楠自然不能再坐在缝纫机前面忙活,早起身去倒水了。家里有她爸买的高碎,姜楠捏了一撮放进茶杯,边倒热水边说:“曹奶奶,我在给姥爷和舅舅他们做棉袄呢。要过年了,我妈想给他们做两件衣服。”
曹老太笑得脸上都是褶子,虽然姜楠不太做家务,可针线手艺好啊,她家小行说了,小楠身上的衣服都是自己做的呢,以后和小行结婚,那小行全身上下不都得换成新的?她越想越乐呵,拿起茶杯,吹着茶叶沫子,笑着说:“小楠可真能干。”
她指着端过来的花馍馍:“这是你大伯娘蒸的,你也知道,你大伯娘是陕甘那边过来的,她们那儿的规矩,过年过节的都得蒸花馍。这阳历年也是年,你大伯娘就蒸了一锅。你们拿过去吃,馍馍里放了红枣,吃着对身子好。”
陕甘那一片石油资源也很丰富,当年朝阳油田建立,从陕甘调过来一批人支援建设,后来留下来,大伯娘黄毓秀就是其中之一。那时候还是主刀大夫呢,只是后来她结婚,以家庭为重,调到药房了。
陈金花笑应着,她家也备了给曹老太的礼,她起身去碗柜处,拿出早上姜满城包的小馄饨,整整一盖帘儿呢,熟了能有两碗的样子,这又是白面又是肉的,不比白馍馍差。她端过来,放到茶几上,笑着说:“曹大妈,这是早上满城包的馄饨,您拿回去吃。”
曹老太笑得十分慈祥,因着大过节的,心里的顾忌少了几分,她轻声问:“我怎么听说今年过年不放假的?金花,你在工会,消息最灵通,是不是真的啊?”
陈金花无奈地点点头,这年头也不知道怎么了,竟然说春节是封建糟粕,要不过节坚持工作。这国人千百年来都过春节的,怎么就成糟粕了?她搞不明白,不过形势如此,她也不敢说什么,只低声道:“谁知道怎么回事儿呢,不过八成是了。这事儿咱们不好评价的。”
曹老太心里开始不得劲了。谁不盼着过年,就算她年纪大了,也喜欢过年啊。以前小行爸妈还在的时候,虽然不常回来,但每次回,也都是过年前后,一家人团团圆圆地过节,多好多热闹啊。
如今人没了,节都不让过了,曹老太叹口气,没了说话的心情,干脆起身道:“那我也不多坐了,家里还有一堆活儿呢。小行就让他在你家蹭饭吧,金花你别嫌弃他就行。”
陈金花笑:“瞧您说的,我喜欢小行还来不及。曹大妈您慢走,以后常过来坐。”
曹老太抱着一盖帘馄饨,点头表示知道了,笑呵呵地回家继续忙活。
虽然是阳历新年,没春节隆重,大家伙儿也都应景地做了好吃的。家家户户飘着香气,孩子笑大人乐的,十分热闹。
姜楠特意换了些鸡鸭鱼肉,趁着过年,姜满城干脆都剁成肉泥炸成丸子,以后想吃了热热就行。不然平时总是做肉吃,太打眼了。本来姜楠还想换点儿海鲜的,可商城里的海鲜都是半成品,他们筒子楼的厨房又在外面,家里人怕露馅儿,就都换成了朝阳油田能买到的鸡鸭鱼肉这些,海鲜就没换。
别说海鲜了,就连牛羊肉,姜楠都没敢多换。这年头,城市居民一个月也没一斤肉的供给,大多都是猪肉,牛羊肉都是供给少数民族的。汉民想吃,都得出高价去黑市淘换,姜满城也是装着去了几次黑市,这才给一斤牛肉一斤羊肉找了个出处。
因是大冬天,姜满城特意做了羊肉汤,热乎乎地喝起来就舒服。四人中午做了五菜一汤,六个菜呢。汤就是羊肉汤了,炒菜有小炒黄牛肉、红烧肉、辣白菜炖豆腐、酸辣白菜再加虾仁炒蛋,比楼里大多数人家的伙食都要好。
炒牛肉的时候,孙巧莲那个习惯了占便宜的,还想让方南笙和方南海过来讨肉吃呢。还是姜满城眼疾手快,飞速地装盘儿回屋,才没让两个熊孩子得手。
等菜都上桌,姜楠小口小口地喝着羊肉汤,舒服地喟叹:“爸,你这手艺可是越来越好了。”
姜满城得意地挑眉,抬起下巴点了点山楂汁。这山楂汁是姜楠特意在系统商城里买的,就是为了过年这几天健胃消食的,买了好几箱,都在仓库里放着呢。
周知行会意,给每个人的杯子里添满,乖乖坐好等着岳父大人训话。
嗯,十分训练有素了。
姜满城还算满意地点点头,端起饮料,笑着说:“我来说几句。今儿是一九六八年的第一天,是个大喜的日子。去年是丰收的一年,咱家小楠找到了工作,当了警察,还定了亲,家里即将迎来新成员,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咱们走一个,希望一九六八也能像去年一样,硕果累累,越来越好!”
陈金花:“越来越好!”
姜楠:“必须的,越来越好!”
举起杯子的周知行:“......”
这直白的期望哟,他还有点儿不习惯。
三人齐齐看向周知行,周知行轻咳一声,附和道:“姜叔说的对,一九六八,越来越好!”
四人大口喝干了山楂汁,姜满城拿起筷子,一声令下:“开动!”
姜楠嗷一声,夹了大大一筷子牛肉,随即眯起眼睛:“好吃,好久没吃牛肉了。以前都是买酱牛肉,今儿吃现炒的,还真是不一样。”
姜满城得意:“那可不,再吃点儿虾仁,这可是新鲜货,好吃着呢。”
“羊肉汤也好喝,真鲜啊。”
姜家这里一团和气,楼里其他人家可不这么乐呵。
就说林家,按说林兵今年新婚,该是高兴的,可谁让佟丽丽说到了去涂书记家走礼的事儿呢。婚礼的时候,林有粮林大叔因为救涂书记受伤的事儿,露了出来。其实说起来也简单,无非是涂书记去井上视察,因着钻井压力没掌握好,出了事故,林有粮阴差阳错救了涂书记,从此两个没什么交集的人有了交集,就是这么一回事儿。
可再怎么简单,这也是救命之恩!佟丽丽可不像林有粮,假清高,有这么硬的关系都不走动。她可是憋着劲儿要去领导院儿里露脸的。她没考进油田,保不齐就能通过其他途径进去呢,可她好说歹说了大半天,林有粮愣是没答应!
“我当初救涂书记也是阴差阳错,不能仗着这个就去挟恩图报。我不是那样儿的人!”
林有粮的话硬邦邦的,堵得佟丽丽胸口疼。她觉得自己犯了个天大的错误,走礼这么大的事儿,就该来个先斩后奏,看她公公这人还能说出什么!
佟丽丽低着头,眼珠子乱转,想着月末就是新年,到时候就有机会了,她也不用急于一时,遂深吸几口气,劝着自己放下了。
林家这边气氛渐渐和乐起来。隔壁的方家就有些怪了。方家不是不高兴的,起码成美娟是高兴的,她今年是第一年在方家过元旦,能和心爱的人一起,自然是千好万好。可孙巧莲就有些碍眼了,谁让这个婆婆不检点,名声不好呢。
还有两个不懂事儿的孩子,方南笙和方南海。自从她和方南山结婚,她爱屋及乌,一开始对这两个孩子还是很耐心的。可两人都九岁了,还屁事儿不懂,在家里什么活儿也不干,就连内裤都扔给她这个嫂子洗,成美娟就不高兴了。
她在家好歹也是受宠的,哪里受过这个气。她虽然能为方南山洗手作羹汤,却不是每个人都乐意伺候的。好在南山疼她,跟婆婆说了几句,之后两个小叔子的事儿她就没管过了。
今天元旦,她特意回了趟娘家,拿了些带鱼、猪肉过来。成美娟是很自得娘家给力的,就冲这有三指宽的大带鱼,她就自信楼里其他人拿不出来。可她看到了什么?!婆婆孙巧莲,竟然让两个小叔子去姜家讨肉吃!
这跟要饭有什么区别!
成美娟娘家给力,又自小在领导院长大,就没见过这么丢脸的事儿!她脸都羞红了,一度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姜楠见了心内直乐,这成美娟嫁过来这么久了,对方家了解还是不够啊。这是方阿婆被抓了,要是没被抓,这种要肉吃的戏码,能天天上演,还不带重样儿的。
方南山还算了解成美娟,厉声呵斥两个弟弟:“好了,家里又不是没做肉,你们嫂子就在炸带鱼和肉丸子呢。你俩要是不听话,中午吃饭的时候不给你俩吃肉!”
方南山一向得宠,他的话两个弟弟还是听的,这才没撒泼打滚的闹。要不然,姜满城就算手脚再麻利,也得和两个孩子口头掰扯掰扯,才不会这么轻松就将肉端进屋呢。
孙巧莲眼神儿闪了闪,带着两个小儿子进屋。
方南山柔声哄着成美娟:“美娟,我家情况你也知道,自从我爸走了,就我妈一个人养家,家里一个月也难吃一次肉。两个弟弟难免嘴馋,以前奶奶......不说了,以后他们要是不听话,你就教训他们,没事儿的,娘不会生气的。”
成美娟脸红扑扑的,别误会,不是羞,而是被两个熊孩子气的,她深吸几口气,低声道:“南山哥,我不是嫌弃两个弟弟,我是觉得这样不好。不论是对你,还是对咱们这个家的名声,都不好。家里又不是吃不起肉,哪儿能要别人的东西,这不成要饭的了嘛。”
方南山眼神儿有片刻的不善,只不过很快被温柔取代,他点点头,很善解人意地说:“我知道,美娟你是为我好。哎,我跟娘说说,你都是好意,娘会说南笙南海他们的。”
成美娟嗯一声,将锅里的带鱼捞出来,脸上带着笑容,邀功道:“南山哥,这是我爸他们发的带鱼,你看,可肥了,供销社都买不着的。你放心,有我爸他们看着,咱们以后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方南山低下头,想到了赌博案后,岳父大人偷偷叫他过去,他嗤笑了下,威胁警告又怎样,你女儿还不是对我死心塌地的。他很快调整好表情,抬起头笑着说:“对,你说的真好,有爸看着,咱们日子差不了。菜都做好了吗?走,咱们吃饭。”
有成美娟去娘家搜刮,方家的午饭也是很丰盛的。同样丰盛的还有裘家。裘家虽然只有裘盼儿和田家光两个人,可小两口才不会凑合呢,裘盼儿有工资,早早就和田家光去供销社抢了肉和菜。这是她和田家光过的第一个元旦,裘盼儿可是很期待的。
“家光,你看,竟然还有鱼,咱们炖豆腐,你不是最爱吃了嘛?”
“呀,还有大骨头呢,家光,回去我给你炖骨头汤,多给你补补。”
田家光全程笑眯眯,好话也是不要钱的往外撒。
“盼儿,你可真是我见过的最人美心善的姑娘。”
“盼儿,你怀着孕呢,才该多补补,哪儿能光想着我。我一个人在家,平时凑合凑合也就行了,可你不同,你可得吃得好点儿。这骨头就留着,等你上班的时候咱们再吃。”
裘盼儿自小帮着裘老太和陶美玉做饭,手艺还是可以的。她挺着已经显怀的肚子,跟打了鸡血似的,麻利地炸着肉丸子,起锅炒菜。
田家光心里瞧不起,表面却半点儿没露,笑嘻嘻地提供着情绪价值。
说起来,田家光心里是瞧不起裘盼儿的。这么蠢笨的女人,要不是命好,他才不会娶呢,要知道,他当初的第一目标,可是姜楠。可惜啊,姜楠没上钩,他才退而求其次地选了裘盼儿。
虽然心里不得劲,但却忍不住开始谋划。年后裘盼儿的肚子肯定越来越大,她的工作得早早打算起来了。
田家光翘起嘴角,心里打起了小算盘。
至于程家、吴家和周知行大伯家,算是难得的气氛还算可以的。吴家虽然有老吴头反复横跳闹心,可至少没真正做什么违法的事儿,大过节的,一家人还是其乐融融地吃了一顿。
元旦过后,派出所陷入了空前的忙碌之中。因着今年过年早,元旦一过,就进入了腊月,过年的气氛也越来越浓。随之而来的,就是活儿越来越多,供销社哄抢年货的事情时有发生,有时候甚至需要出动警察去维持秩序。
实在是,这年头物资太紧张了,不抢不行啊。
派出所年前抓小偷大比武也到了白热化的阶段。六组有王自力和王更生两个卷王,元旦都不忘去街上义务巡逻,小偷没抓着,倒是顺手解决了一波儿吵架。
这吵架说起来也离奇,竟然是因为过年要吃饺子还是汤圆吵起来的。就跟后世豆腐脑分甜咸党似的,过年要吃什么历来也是有不同的风俗的。两拨人吵得那个凶哦,要不是两兄弟穿着军大衣,强势插入,两拨人出于对这身儿衣服的敬畏,都吵脸红得脖子粗了,愣是没打起来。
要知道,这可是“你瞅啥”、“瞅你咋地”就能打起来的东北啊。
北方省份,大部分新年吃饺子。而南方部分省份,过年是要吃汤圆的。不过殊途同归,都是讲究一个团团圆圆。
按说朝阳油田都要靠祖国的最北边了,应该是北方人多,其实南方人也不少。油田当初建设时,从全国各地都抽掉了人才,南方人自然也不少。而且前朝末年,南方比北方富庶,很多调过来的南方人都是读过书的,话语权还不轻呢。就拿涂书记来说,就是南方省份过来的,还是大学生呢。
所以在油田,天南海北的方言都能听到,这也是油田普遍都说普通话的原因,因为大家方言不同,你说方言别人也听不懂啊。
说远了,就说这吵架,因为油田人员杂,南北方习俗差异又大,吵起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年前,派出所忙着抓小偷,油田这边,因着油田今年发现了高储量油井,又举行了一次大的招工,和周围生产大队的联系愈加紧密,地方政府为了和油田深度绑定,也为了缓解过年期间物资供应紧张的情况,特意举办了年前大集的活动。
当然,打的是‘工人农民一家亲,交换物资过大年’的旗号,其实本质上就是大集,只是大家不能用钱买,只能以物易物,觉得划算的就交换,不划算就再找别人。农村缺布和糖,城里缺粮,如此互相交换,大大缓解了年前物资紧张的情况。
大集正好在西河岸和油田中间,从腊八一直开到大年三十,每天都是人山人海,就连油田总部,都有不少人过来赶集。
姜楠四人打算趁着周末,也去凑个热闹。出发前一晚,姜家特意商量好了年礼,想着逛大集的时候要是遇见杜荷花他们,也能顺便给出去,这样儿也省得过年请假回去了。
哦,不对,今年过年可请不了假,得上班呢。
油田已经发了通知,前线工人放假,油田会趁着放假期间检修机器。但在办公楼工作的,都要上班。这也就意味着,过年他们都回不了家。这年礼可不就得提前送嘛。
当晚,姜满城叫来陈金花,商量道:“今年家里都有人当上工人了,年礼想来都会重上几分,咱们今年也多给点?”
陈金花点头:“那就多给点儿。小楠今年吃瓜币多,可以多换点东西。”
这一年,因着吃瓜币呼呼呼往上涨,姜家的存款都多起来了。实在是系统里啥都有,他们根本不用买啥。不过该买还是要买的,不然凭空拿出东西,别人不好奇才怪呢,万一遇上个坏心的来个举报,虽然他们不怕,也够喝一壶的。
所以姜家该买还是买,做做样子嘛,不过大头儿都是用吃瓜币兑换的。
姜楠嗯嗯嗯地附和:“可以啊,我现在吃瓜币都五六千了,可以换好多肉呢。”
姜满城沉吟:“那就换六斤肉,娘和爹那里各三斤。再买点酒、点心和糖块,也就差不多了。”
陈金花:“小楠那的衣服也快做好了,娘和爹都有,你家那边,我都做成了鞋,一人两双。我大哥二哥那里,我各做了一身衣服。”
其实陈金花心里有些小忐忑的,毕竟衣服比鞋子用的布料多,也更贵。就算一人两双鞋,也比不上一身衣服的。别说什么瑕疵布不瑕疵布的,那鞋子还是布头拼的呢,说起来还是陈家占了便宜。
不过姜满城却没在意,他知道陈金花是因为不常见到人,这才格外挂心的,他笑着说:“行,大哥二哥他们经常在外面跑,即费衣服又费鞋的,给什么都行。”
不止是双方的父母亲人,陈金花教拳脚的师父,也是要送礼的。这可是磕过头正经拜师的,跟子侄一样,过年过节都是要走礼的。前两年老人家跟着儿子,去了别的省,不然过年该去拜访才对。不过双方经常通信,联系还是很紧密的,年礼也不能薄了。
商量好了年礼,三人又收拾好包袱,一家人这才洗漱睡觉。
一大早,三人早早就起来,匆匆吃过早饭,先去邮局寄了包裹,这才骑车,准备去大集上凑热闹。当然,周知行也是要同行的。
在姜家,周知行不需要藏着掖着,能够自由自在,他就跟长在姜家一样,除了睡觉在大伯家,其他时候都来姜家这里。反正他和姜楠定亲了,其他人只以为两人关系好,时刻都要黏在一起。
哎,这甜蜜的误会。
四人骑着车,飞速朝大集进发。前几天永久大杠到货,姜满城也是有车一族了。四人到时,大集上已经围满了过来置办年货的人,远远还能听见孩子的笑声。
远远望去,灰蓝色的海洋绵延二三里,还有不断延长的迹象,蔚为壮观。
这年头大家的衣服多是灰色和蓝色,偶尔女同志会用稀少的红布或者黄布绑头发,万灰丛中一抹红,鲜艳又明亮,看着就让人心情好。姜楠和陈金花今儿特意带了红色的围脖,走在人群里简直是鹤立鸡群,回头率百分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