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捧瓜子我在四合院吃瓜【七零】 第248节

  这赚钱那本来就不是容易的事!”
  摆摊儿那吃的就是手脚勤快、脑袋活泛、嘴皮子能干的一碗饭!
  “去摆摊儿,那岂不是丢死人了?我才不去,就那点小生意能赚几个钱?”
  刁玉莲还是不大乐意,自从她嫁到大院来之后,就没干过抛头露面的活。
  在家里伺候上男人,守着几间屋子,盘算着工资,一家子过着普通小日子。
  金巧凤挪了挪屁股,开口搭腔:
  “主要是这政策也说不准啊,谁知道能放开到哪一天?”
  她其实也算是有工作的人,毕竟这一片儿做媒的业务都是她给承包了。
  自从二能子结婚之后,她的事业线就跟井喷似的,更加红火了。
  她还偷偷去算了一卦,大师说症结在新媳妇儿身上,也就是说何翠翠旺她。
  自那以后,金巧凤对这个儿媳妇都是满意得不行,从没摆过脸。
  就连小两口结婚四五年就生了一个国庆儿子,她也没管闲事。
  她业务忙着呢,哪有时间带孙子?
  于阿芬点点头,她也是有这个担忧的。
  她家钱钰今年才和前院老关家的冬瓜领证了,现在小两口分配在单位上班。
  最近出差去外地了,今天也没法子赶回来。
  关腊梅在边上磕着瓜子自娱自乐。
  她现在小日子快活得很,三天两口下馆子,或者有时候干脆买点菜在亲家搭伙。
  大院里就她一人不瘦反而胖了,体格子直冲大院第一猛将周建国。
  “咱讨论这么多也没用啊,就算是摆摊儿都要自己去干。”
  她反正是没这个天赋,做个保镖,出出体力活儿还是不错的。
  78年之后市场上一下子就放开了,现在多了很多
  高秀兰之前还遇到了隔壁胡同打架斗殴的事件。
  “你还别说,现在好多知青回城,街上乱得很,总觉得要出事!”
  吴胜利也是眼馋得紧,他儿子以后要是也能考上大学就好了。
  “哎,筱彤,谢羿,你俩大学生是咋样想的?说两句呗。”
  被点名的两人懵了一瞬,平时像他们都是默认被划到小孩那桌的。
  换言之,也就是没有发言权。
  谢羿咳嗽了一声,挨了高秀兰一眼刀,先说一句铺垫的话。
  “婶子们,我觉得咱大院的人有这个意识已经是很可以了。”
  话还没说完,就被二能子打断了。
  “进了单位上班就是不一样,这车轱辘话张口就来。”
  还没笑几声,胳膊被金巧凤猛地拧了一下,倒吸了一口凉气。
  “妈,轻点儿,我错了,我这不是活跃活跃气氛吗?
  谢羿,你接着说。”
  国庆喝完了可乐,看到他爸这个样子,咯咯笑着,打了个饱嗝。
  连忙捂着嘴巴,乖乖坐在一边,听着大人说话。
  橙子又爬上了她妈的腿上,坐着当着乖乖女儿,让妈妈玩着头发。
  第276章 全院大会(下)
  谢羿喝了一碗茶水,继续说着:
  “照这个形势,咱还是要做两手打算。
  至于摆摊儿这个事,也不能一头热,毕竟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买卖。
  我看自由大市场卖啥的都有,卖菜、卖鸟、卖皮鞋……
  大家的摊位也没敢闹大,先从小买卖开始摸索,这样本钱也不会很多。”
  谢羿真是实话实说,街边的小摊子他平时也会光顾的。
  大爷婶子们的服务态度那都是杠杠的,你就算是买针头线脑,人家都是笑脸对你。
  这口袋里的钱花出去,那心里都舒坦。
  高秀兰觉得她好大儿说得不错,果然上大学后脑瓜子都变聪明了。
  钱宝柱揉了揉自己的肚子,脑袋里也有个想法。
  国营饭店日子也不好过,现在上头搞什么孬什子改革,换了个门外汉来当领导。
  脑子里都不知道在想什么,没两把刷子,整天就知道指手画脚。
  饭店里二师傅都被挤兑走了,他现在都不大乐意去做菜了。
  他有手艺,还有人脉,为什么不自己单干呢?
  “谢羿说的有道理,我这人一看就不适合和人家做生意,摆摊儿还是算了吧。”
  金巧凤很有自知之明,她还是更喜欢撮合人的事。
  刁玉莲也跟着点点头,她肯定拉不下脸面,现在这日子也能过的下去。
  瞎倒腾干啥,指不定把家底都给败了。
  “筱彤咋说啊?”
  张大嘴伸头问了一句,这丫头现在都是什么研究生了,比谢羿还要厉害。
  林筱彤莫名有一种上课摸鱼被老师抓包,喊起来回答问题的既视感。
  “咱大院婶子们走过的路比我吃过的盐都多,我的想法还是不太成熟。
  我觉得啊,咱厂里如果不进行相应的改变,可能结果会不怎么好。
  市场是非常无情的,步伐跟不上就会落在后面。
  退一步想,咱厂里以前也是数一数二的万人大厂,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那更下面的那些工厂是不是情况更加糟糕?
  这几年外国人来咱们这投资建厂,他们用的都是最先进的生产线,我们拿什么和人家比?
  现在商店里还多了不少的进口的外国货,电视冰箱什么都有。
  80年的时候糕点票都取消了,万一以后咱们买东西什么都不用票了。
  自由大市场里面的货和百货大楼的货质量一样,但是价钱更便宜些,
  都是一样的包售后,婶子们愿意去哪里买?”
  张大嘴直截了当地说:“那我还是愿意去外面买的。”
  可能是多种因素的顾忌吧,现在百货大楼的一些东西就没小摊上卖的时尚了。
  她上次还经大珍介绍去一家买了丝袜,听讲是羊城那边的时兴货,质量也是不错的。
  想到了家里的两个年轻秀美的儿媳妇,一口气买了好几双。
  提到百货大楼,不得不说一嘴,林筱彤这个工作在78年考上大学之后就没做了。
  本来是想着肥水不流外人田,高秀兰要是想去试试就不往外卖了。
  她最后一次去上班的时候,梅姐还悄默默问她,这个工作卖多少?
  梅姐是替她闺女问的,毕竟现在这个工作还是挺吃香的。
  一个萝卜一个坑,一有个风吹草动,人不少人都盯着。
  高秀兰想了想还是让她卖出去,之前代班的时候她不大喜欢在里面上班被束缚的感觉。
  最后这个工作卖给了梅姐,卖了六百,这是梅姐主动提的。
  高秀兰想想也觉得有道理,她平时也没少光顾小摊小贩。
  “你还真别说,我前几天在板车上买的菜还挺新鲜的,说是自家种的菜。”
  二能子点点头,他也有话要说。
  “我之前去翠花胡同那家悦宾饭店,味道吃着是真不错,人家还在工商局办了营业执照。”
  刁玉莲酸溜溜地说:“人家估计早就是万元户了吧。”
  “万元户”这个词早在七十年代末的时候就被报道了。
  放在现在人均年平均工资只有七八百,一斤猪肉六毛钱一斤,一万块钱那得买多少斤猪肉啊?
  想想就觉得不可思议。
  关腊梅吸了吸肚子,作为老常客,她很有发言权了。
  “那肯定的了,那家店生意好得很,我每次去桌子都坐满了。
  你这一提,我又想吃那家的蒜泥肘子了,肥而不腻,味道还倍儿惊艳!”
  她有几个闲钱都花在吃上面去了。
  人生在世,没有什么烦恼是吃一顿肘子不能解决的。
  如果有,那就吃两顿。
  “咕咚”
  国庆咽了咽口水,哈喇子还是没忍住,用口水兜擦干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