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捧瓜子我在四合院吃瓜【七零】 第235节
报名表上要登记家庭出身和社会关系,等单位审核盖章才能生效。
再参加预考,这一系列流程走完之后才能领取准考证。
招生办法
招生对象、条件
报考条件当中提到具有同等高中学历的也可以报考,各省市就用一次预考来筛选“高中同等学历”。
预考合格,才能拿到参加高考的正式准考证。
只有真材实料,才能获得走上考场的资格。
正所谓,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漫漫亦灿灿。
报名的人实在太多了,写到最后笔都没墨了,纸张也不够了。
实在忙不过来了,马保国也被小胡拖进来帮忙,接下来一整天屁股就没落到板凳。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大院一行人报名结束,正要往回赶,就听到何翠翠的惊呼声。
“常安,我…好像要生了。”
“赶紧的,送医院去。”
林筱彤搀扶着人就往医院赶,夏月把自行车推了过来。
二能子终于回过神,连忙在前面开道:
“让一让啊,拜托让一让啊,谢谢大伙儿了,谢谢各位准大学生了。”
折腾了好几个小时,何翠翠生了一个六斤重的男娃,哭声大到在走廊那头都能听见。
金巧凤乐得笑开了花。
……
大院里参加高考的白天都要工作,复习时间基本上都是在午饭后抽出一个小时和晚饭过后的绝大部分时间。
他们中有的人理科好,有的人政治好,有的人是个会写稿子的笔杆子。
大家都相互学习,彼此答疑解惑。
林筱彤是当中基本功最为扎实的,因为起步早,准备充分。
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能熟练运用、灵活进行知识迁移。包括说最难得分的语文。
中学生有一句顺口溜:
“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
她每一个周末都会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提炼一个主题,写一篇作文。
写出来的稿子,规避敏感话题,还会用笔名向报社投稿。
有的时候运气好还中了一两篇,当然这事儿她也没往外声张。
高秀兰和谢大脚也没有往外显摆,不过所有的报纸都捋平整细致放好。
写的多了,她会形成自己的一套模板。
“筱彤,这道题怎么写啊?”
“我想想,可以从这个思路出发……”
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她慢慢会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越来越牢固了,有的时候还会冒出新的思路。
大院里面集中学习的时间是在晚上七点之后,借用了老夏家的一间空屋子。
周志文特地去废品站找了块黑板,洗刷干净之后挂在墙上。
刁玉莲去街道办找马保国薅了几盒粉笔,别别扭扭地到谢家塞给了林筱彤。
大院里的后勤保障工作有高秀兰同志带头,张大嘴同志担任副手,于阿芬同志担任监督员。
虎头和吴家宝两个小屁孩也不玩抓鬼子了,忙着给哥哥姐姐端茶倒水。
乐颠颠的,一点也不无聊。
关腊梅没事干的时候就在大院门口转悠,防止有人进来捣乱。
她儿子和未来儿媳妇儿可是也在里面学习呢。
谁敢来捣乱,她就把人腿打断!
大院里的男人也没闲着,老谢同志负责带好大孙女。
手艺好的钱宝柱时不时做些硬菜,给孩子们补补身体。
这吃得好,大脑才能转得快。
吴胜利也没叽叽歪歪了,闲着没事倚还在门外偷听。
不过每次都是坐在门槛上就睡着了,最后被刁玉莲揪着耳朵领回去了。
……
很快就到了预考的时间。
预考的卷子中规中矩,绝大部分都是初中知识,筛选掉了一部分人。
大院高考小分队全都顺利通过了预考,拿到了准考证。
第263章 参加高考
这次高考是在深冬,十二月中旬。
这次考试分为文科和理科,必考的三门是政治,语文和数学,各一百分,总分三百。
文科还有一门历史地理合卷,共一百分。理科则考物理化学合卷,也是一百分。
最后一门英语作为参考,不计入总分。
也就是说四门总分只有四百分。
林筱彤选的是文科,因为她物理不咋好。
谢羿选的是理科,这小子地理烂透了。
这次大院里参加考试的前院有关腊梅家的冬瓜、金巧凤家的二能子和何翠翠。
听赵大黑说,赵静香和小李两口子也报名参加了。
后院人也不少,东边的老谢家两个、老夏家的夏月、于阿芬家的钱钰。
经过两个月左右时间的突击补习,至少把重点内容过了两遍,能吸收多少就看个人了。
谢羿报名之后就回南方了,每天晚上和熊川雷打不动地做卷子。
十二月上旬的时候,部队后勤部还特别大手笔地每人发了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着重普及数理化知识。
岛上也有不少年轻人报名了,邱连长清点人数之后,让萧指导借着政治学习班开了一个考前学习班。
自由组队,形成学习互助小组,取长补短,相互学习。
一直到高考前几天谢羿才赶了回来,这次不用请假,连队直接放行了。
上船之前,邱连长还特意拍了拍他的肩膀,让他全力以赴,争取让岛上多出一个大学生。
临考试之前才能拿到准考证,薄薄的一张纸,上面写着姓名、报名号、报名科类、考试地点。
盖着红戳戳,但这个可千万不能丢,不然连考场都进不去。
考场基本上都打乱了,分散开来。
林筱彤、谢羿和何翠翠三人在一个考场,二能子、冬瓜、夏月、钱钰四人在一个考场。
考场是在中学里面,从大院骑车半个小时的路程。
大院小分队又要兵分两路,各自奔赴考场。
考试科目及时间表
早上九点开始考试,第一科是政治,两个小时一张卷子。
第一门考试考的是心态,万事开头难。
只要第一场考试正常发挥,保持接下来的几场保持这个劲头就可以了。
……
总算到了考试的这一天,天气冷得很,大伙儿都穿着厚实的棉袄,戴着帽子,迎风而上。
“赶紧的,都快七点了,再不走都快赶不上了。”
前院金巧凤六点半就起来敲小两口的房门了,在厨房里面叮叮哐啷的。
“哎呀妈呀,离上班还早着呢,我再睡半个小时。”
二能子头还往被窝里缩了缩。
“儿子,你是不是忘了今天考高考啊!”
“哎呦我去,媳妇儿赶紧起来!”
金巧凤倚着门,扶着额头,感觉血压都快上来了。
动静大了点,她宝贝大孙子都被吵醒了,小孩子被吵得哇哇大哭。
“不哭啊,奶的大孙子。”
何翠翠和二能子的孩子是在十月的最后一天出生的,取名字的时候字典都快翻烂了,也没个好想法。
最后还是金巧凤一拍板,她大孙子就叫国庆了。
一个十月头,一个十月尾,也差不离了。
再说了,这名字好啊,常国庆,听着多喜庆。
二能子嘴上嘀咕:这孩子幸好没取名叫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