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下山后村长邀请他们去家里吃饭,程应晓婉拒了,今天已经答应了余晖住他家,狗崽子肯定做好晚饭了,他格外珍惜两个人在小山村独处的时光。赵天旻直接去工厂接上王经理,麻溜儿地去招待所了。
  进了余晖家的小院,程应晓就闻到一阵浓郁的香气,做什么了,这么香。余晖把他冰凉的手放进外套里,贴着自己的毛衣捂着,去邻居家杀了只土鸡,给你好好补补。
  程应晓被余晖拉着走进卧室,看到了余晖从小到大的房间──一张窄窄的单人床,老式的木质床头,铺着一套蓝白格子的床单,千禧年间最常见的款式,床边是一个装满书的旧书柜,看起来不像家具店里的成品,像是找木工打的,书柜连着一张桌子,铺着一张浅绿色半透明的塑料桌布。仔细一看,桌下还连着一个踏板,程应晓认出这是缝纫机。书桌对着窗口,有些生锈的铁架窗框,窗外可以看见许多连绵的山脉。
  程应晓仿佛看到一个小少年坐在桌前学习,趴着窗口眺望,他看到了余晖走出小村庄的来时路,魁梧的大山兀立在一个孩子面前,可他没有退却,一步一步地往前走着。这一路是什么滋味,他没和任何人说过,只是默默地走,像溪流,像许许多多同路的孩子一样。
  余晖搂着他坐在床边,把下巴搭在他肩上,半晌才开口:晓哥,你知道吗,我能有今天全靠我妈,我爸靠不住,我妈一个人拉扯我长大,她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思想很开明,只要我肯读书,她说她就一直供我。我们村条件不好,但我刚上小学就有自己的书桌,她还找人给我打了书架,就连那个台灯都是她专门去县城挑的,对眼睛好的。
  余晖指指桌上一盏旧旧的小灯,程应晓顺着他目光看去,小灯已经被太阳晒得褪了色,按钮被磨去了标识,一看就陪伴余晖很多年了。程应晓揉着他硬邦邦的发茬说:阿姨真的很爱你,她是特别好的妈妈,你也是特别好的小孩。
  程应晓看他眼眶红红的,又在他耳边说:我们小雨特别好,很坚强,但是在我面前可以当不用这么坚强,我陪着你,好不好,嗯?
  余晖点点头,明天可以陪我去看看我妈吗?
  当然了,上午要去工厂说一下分工培训的事儿,下午咱们去,晚上再开车回家,好不好。
  嗯。
  晚上余晖炒了两个家常菜,蒸了米饭,两个人依偎在一起喝了热腾腾的鸡汤。吃过饭后,余晖让程应晓进屋休息,自己麻利地洗碗打扫卫生。村里洗澡不方便,余晖烧了一大锅水给程应晓兑成温水冲洗,然后用带了的浴巾立马把他裹住,免得着凉。
  晚上两人躺在一张小床上,贴得紧紧的。程应晓气血不足,精力不济,没说两句话就被余晖拍着哄睡了。
  第二天一早程应晓让村长把待业的村民全都叫到工厂,果林占了家里地的可以继续在果林种植,之后按照沙棘的利润分成,其余人都可以来工厂培训,培训过后择优上岗,综合来看果林和工厂的收入是差不多的。如果有村民想要调动可以和村长私下协商。
  余勇在果林有地,他也懒得参加培训,有这时间他更愿意喝酒打牌,干脆就没露面。程应晓还在私下里问过余晖,他爸想去果林还是工厂,都可以商量,余晖的意思是别折腾了,就去果林吧,干老本行,他知道余勇的尿性,偷懒不爱学。
  一上午总算安排完,看着大家按部就班的分工上岗了,一行人才从工厂出来。随便吃了点午饭,程应晓和余晖就撇下其他人单独行动了。一路开车去了刘丽墓前。和煦的阳光洒在墓碑上,余晖拿出一块手帕擦亮墓碑,在墓前磕了三个头。
  几个月没回来,周围长了不少杂草,墓前的景象和余晖上次走时几乎没有变化,只是更荒凉了,余勇一次都没来看过他,余晖并不意外,这样一个自私的人,他早不抱有什么期待了。
  程应晓站在他身后不远处,没有太靠近他,余晖需要一些自己的空间,程应晓觉得他应该有话要和妈妈说,在一旁默默地等他。
  妈,我现在挺好的,在晓哥他们公司实习了,学习也不耽误,对了,我还在学校参加篮球队了,新交了好多朋友,你给我说的话我都听进去了,我会好好生活的,不让你担心。余晖一边说一边拔去周围的杂草,他还是很伤心,有时想起母亲已经不再了还是难以接受,但是此刻他在诉说这些心里话时,内心却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宁静。
  仿佛母亲还陪着他,听他倾诉,陪他成长。
  你给我交待的事,我没忘记,手链已经找着了,我也去福利院打听了姐姐的下落,还没得到回复,如果有结果的话我一定立马去看她,你放心。
  余晖转过头朝程应晓招招手,程应晓走到他身边。余晖站起身来牵住他的手,妈,今天来还有一件事要告诉你,我和晓哥在一起了,我知道这条路很难,你可能很难接受,但是他真的对我很好,我现在又有家了,我知道比起别人的眼光,你最在乎的还是我幸不幸福。
  夕阳洒在他们身上,在山坡上烙下两人牵着手的影子。
  第18章
  回程路上依旧是程应晓开车,余晖坐在副驾默默的看窗外的风景,看出他情绪低落,程应晓主动开口问:晚上想吃什么?今天带你出去吃,天天做饭太累了。
  你带我去你觉得好吃的店吧,我不挑食。
  好,那就听我的。
  两人来到一家门头很小的餐厅,从外面看装修很简约,甚至路过都很难注意到它,推开门走进去,里面别有洞天,翠竹沿着石子路排的整整齐齐,石子路延伸向一座小拱桥,桥下是一个小池塘,不知道从哪里连着活水,种着几丛荷叶,鱼儿在其中穿梭,影影绰绰。
  过了桥看见一柄屏风,穿过去,几个独立的小包间分布在小院里。老板一见程应晓立马迎上来,程先生好久没过来了,今天还是坐盼春园吗?
  嗯,不用菜单了,老样子吧。程应晓微一颔首,带着余晖走进了一间雅致的包房。包间里的吊灯是画着柳叶的纸灯笼,竹编的灯笼架很是精致。包间不算大,适合三五好友小聚,他们俩挨着坐。
  不一会儿就上菜了,龙井虾仁,芋艿煲,冬笋烧排骨,很地道的杭帮菜。尝尝吧,这几道都是招牌,这家店一般人我不带他来。程应晓给他夹了一片笋放盘子里,看他吃进嘴里立刻满怀期待地问他:好不好吃。冬笋鲜嫩,搭配排骨的肉香,肉汁顺着油渗进笋中,浓郁而不腻味。余晖点点头:真的很好吃,难怪一说吃饭你立马想到这家店呢。
  程应晓看他一口接一口吃得津津有味,心里特别高兴,每次余晖吃饭的时候他都喜欢盯着他看,感觉他吃饭特别香,特别能勾起别人的食欲。
  对了,你马上要期末考试了吧?程应晓又给他夹了一块排骨。
  嗯,还有十几天。怎么了,你有什么安排吗?
  考完试寒假跟我去公司,有个项目,你跟着一起干,和设计部的人一起画图去,具体内容到时候再跟你说。没问题吧?
  那肯定的呀,我顶头上司都发话了。余晖捏捏他的手,冲他挑挑眉。
  少得瑟了,赶紧吃你的。程应晓笑着把他的手扒开。
  一顿饭下来,程应晓感觉到余晖的情绪好多了。
  第二天回到学校,余晖就开始复习,进入到魔鬼期末周,毕竟对于他来说,奖学金是一笔很重要的收入。每天寝室、图书馆、教室三点一线,这学期已经落下不少课程,忙得不可开交。晚上回寝室时,室友都睡觉了,余晖不方便打电话,只能在吃晚饭时和程应晓开视频聊一会儿。
  周末也跟公司请了假,留在学校继续复习,一连十几天没见到程应晓,余晖心里惦记得不行,思念盘踞在心头挥之不去,好在总算熬到了期末考试。
  余晖下了很大功夫复习,考试的时候答得很流畅,最后一门考试答完后,他立马举手交卷。出了校门直奔公司,他一刻钟都等不下去了,恨不得瞬移到程应晓身边,紧紧抱住他。
  程应晓这些天也不好过,不管在公司还是在家,似乎到处都是余晖痕迹,他觉得自己的工作效率大大下降,尤其是独自在办公室时,思绪不知不觉就飞走了。此刻突然在公司见到余晖时,他竟有些没反应过来。
  一颗毛茸茸的脑袋埋在他肩窝里,贪婪地吸允着他身上的气味。程应晓拍拍他的背,余晖就乖乖抬起脑袋问他:哥,想不想我。我可是很想你呢。
  能不想吗,快半个月没人暖床了。
  余晖又贴在他身上,从背后抱着程应晓,那你这个周末什么都不许干,专心陪我,好不好。温热的呼吸打在程应晓侧颈,冒出一点点头的小胡茬刺 激着他的肌肤,程应晓哪禁得住他这样撒娇,干脆早退回家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