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见大家还是很茫然的样子,他补充:“就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演的那一版。我这么说你们应该明白了吧。”
“噢!”不少人发出恍然大悟的声音。
乔纳森没说什么,只是拨了拨自己的头发。他的确听从了造型师的建议,把它们拉直了,本来他还想换个颜色,但是造型师非常喜欢他的红发,根本舍不得上色,最后在乔纳森的劝说下只是在额前挑染了一缕白金色。
他很喜欢这个,因为他觉得这一捋偏白的头发就像一片羽毛。
“你是怎么想的,乔乔?”皮雷难掩眼里的惊艳,“跟我们说说你的心路历程好吗?”
“其实也没经过多少心理斗争。”乔纳森搬了把椅子和威尔希尔一起坐下来,“早上我刚去的时候,想要贝克汉姆2002年的莫西干发型来着。但是造型师提醒我,我发质比较软,如果再那么烫可能用不了几个星期就会变成小羊。”
“呃——”
莫西干?
所有人同时想象了乔纳森配公鸡头,然后又非常整齐划一地被那个画面吓到,打了几个哆嗦。
“后来呢?”威尔希尔问。
“后来造型师给了我一本画册,都是她手绘的造型,我又看上了猫王的复古飞机头。”乔纳森点了点下巴笑着说,“但是这个发型需要很多发胶,平时稍微一不注意打理就会变成鸡窝。”
飞机头?
所有人又同时想象了乔纳森配猫王发型,这个比莫西干还要让人难以接受,不少人嫌弃地吐了舌头。
“再后面我们还考虑过汤姆·克鲁斯在《壮志凌云》里的造型,但是造型师说我是天然卷,想要弄成那样至少要做一整天,并且也要在平时注意打理,否则最多保留一个星期。”乔纳森说着露出遗憾的神情。
看得出来他是真的很喜欢那部电影。
“在试了几次后,我们最终选了现在这个。”乔纳森换回笑容,额前的一缕白金色头发随着其余红色的一起晃动着,格外吸引眼球,“这个比较折中,还有一点弧度,但不像之前那么蓬松,也烫了3、4个小时呢!”
亨利做了个‘哇-哦’的口型。
“那么,你能保持这样多久?”他问。
“3个月吧。”乔纳森回答,造型师告诉他想要一直维持就要隔几个月烫一次,毕竟他是天然卷,而且卷得恰到好处,“后面怎么样我还不能确定,如果大家都喜欢,那我就多留一段时间,如果不喜欢——”
“喜欢,怎么可能有人不喜欢。”永贝里打断他说道,随后瑞典人发出一声感叹,“真不敢想象,你这样回到伦敦,媒体一定会炸锅。”
“何止啊。”皮雷笑道,“这下全世界的少男少女都要陷入疯狂了,你根本不用学贝克汉姆的发型,你已经超过他了!”
超过贝克汉姆?
这个乔纳森真不敢想。
此时的他还不知道,在他带着新造型从工作室走出来的那一刻,就已经有狗仔进行了抓拍,现在他的照片已经传回英国,就等着上所有日报的头版呢。
第二天一早,英国媒体果然炸了锅。
然而他们的重点却放在了一个此前从未有人想到过的地方上,那就是乔纳森竟然信任美国理发师胜过英国理发师!太过分了!而且对这件事美国人竟然抢在他们之前进行了报道!太可耻了!
不过好消息是,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一家媒体批评他的新造型。所有人一致认为这是个令人惊喜的选择。
而他额前那一缕白金色更是引领了潮流。
在随后的7月份,如潮水般的年轻人涌入理发店,表示他们要乔纳森同款发色同款挑染。
而且这个风潮不分性别。
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在时尚方面,乔纳森的确超越了贝克汉姆。
第115章 欢迎常驻民凯文!
两个星期转眼过去, 阿森纳此次美国行完美落下帷幕,球员们即将从迈阿密返回伦敦。
或许是因为最近实在没有新鲜事,媒体谈论最多的竟然还是乔纳森的头发。
bbc电视台邀请了几位教授录制了一期访谈节目, 专门针对乔纳森改变发型引发的‘流行地震’进行讨论。
镜头里,头发都已花白的高龄学究们围坐在一起, 认真且严肃地探讨年轻人流行文化, 看上去颇为滑稽。
不过结果是好的。
这档访谈节目最终得出结论:乔纳森的流行风向号召力是正向的,有利于英伦文化重新在世界舞台上扮演关键角色。
隔着几千英里,节目主持人连线到了乔纳森,现场给他颁发了‘英格兰之心’奖章。
这是个bbc原创奖项, 奖杯是临时定制的, 是个巴掌大的金色爱心, 正面贴了两个金鱼眼和一个微笑嘴, 后面还有两个可爱的小翅膀。
看着那个奖杯,乔纳森险些没忍住笑出声。
这个‘英格兰之心’充分证明了bbc的业务能力, 只要他们想, 也是能把节目做得很幽默,很有看点的。
*
飞机上,乔纳森习惯性拿出笔记本电脑处理邮件。距离5月份夺冠后的商业活动小高.潮过去没多久,因为造型事件,乔纳森的广告邀约再次以火箭升空的速度增长。
他敢说, 在明年德国世界杯期间,他的脸会在电视和广告牌上频繁出现,直到最后人们厌倦他为止。
“往好处想想,至少你有在赚钱。截至目前, 你的额外收入已经是阿森纳给你开的年薪的二倍了。”
坦普曼在回复的邮件里安慰了乔纳森,还附带了一张他在乔纳森家里, 和凯文波波以及猫咪一家的照片。
照片里,丹尼斯·坦普曼反手拿相机只露了半张脸出来,猫窝里猫妈妈在给孩子们洗澡,后面波波在和猫爸爸玩追逐游戏,而一旁的凯文则懒洋洋坐在沙发里,怀里抱了颗足球,腿翘在茶几上,满脸酷酷的对着镜头比耶。
这的确给了乔纳森非常大的安慰。
就在这时,新邮件的到来吸引了他的注意。这封邮件来自阿森纳青训营教练组,是凯文·德布劳内的试训报告。
里面详细记录了他的身体情况和每一次的测试结果,并附上了一个压缩包,打开后里面是凯文所有的录像资料。
「亲爱的乔纳森,我们对你推荐的小球员凯文·德布劳内进行了多次测试,报告在第2、3页。关于是否吸纳他为青训球员,结果仍在讨论中。」
邮件开头,阿森纳青年队技术总监是这样写的。
随后他简单概述了凯文的情况:作为中场球员,脚下技术较为粗糙,但胜在体能好,且爆发力强。善于观察,对教练的要求能够立刻理解。有情绪问题,曾和队友在一场比赛中发生争执。
乔纳森把整个报告仔细看了一遍,发现技术总监给他发这封邮件并不是单纯为了让自己知道情况,而是在侧面征求意见和投票。
分歧点主要来源于传球准确度。
教练组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分别对凯文进行了测试,结果数据相差较大——当他面对假人和障碍物时准确度会比面对真人队友时要高出15%。
这就导致团队中认可他和不认可他的教练各占一半。
如果凯文是个英格兰小球员,那么反对的声音不会像现在这么大,但他是个比利时人,培养价值自然有所下降。
按照规定,这样的情况会再进行一次测试,而投票者也要加上各梯队主教练和助理。
可考虑到他是乔纳森推荐来的,技术总监留了个心眼,想先来问问乔纳森的看法。
本着公平公正的态度,乔纳森打开了凯文的测试视频。
和邮件里说的一样,面对假人障碍甚至是移动假人他都能传出不错的球,但在和真人队友——教练组从u17挑选来的球员——配合时效果就大打折扣。
这是为什么?
乔纳森托着下巴反复观看凯文和真人队友配合的那十几秒视频,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难道是性格原因?
因为凯文不爱说话所以和队友交流出现了问题?
还是说因为假人不如真人有压迫感。
突然,亨利从旁边探头过来,看着屏幕随口评价了一句,瞬间点醒了乔纳森。
他说:“这球传得真不错,可惜队友意识不到位,没接住。”
噢!
原来是这样!
乔纳森几乎是立刻意识到,他将注意全都放在接受测试的凯文身上,从凯文身上判断哪里出了问题,甚至想出了假人没有压迫感的角度……可要是出问题的不是凯文呢?
这就清晰多了。
他熟悉凯文,所以很自然地从他这里出发看事情,但亨利不认识凯文,也不认识那个配合测试的球员,所以他更能从全局出发,评价视频里那次传球进攻。
乔纳森换了个全新的角度再看这几次测试。
他发现,如果自己是站在凯文身前的前锋,这几个球给的非常舒服。不需要怎么跑动就能轻松接到传球,省去了不少无效传递,是快速反击中的一把利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