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你们在谈皮耶罗吗?”
“不是弗朗切你凑过来干嘛!”
阿莫斯回头就看着蠢狼的脸,满脸嫌弃地伸手推他:“米兰话题,米兰话题。”
“什么米兰话题,现在都是意大利话题!”
托蒂理所当然地坐在一众米兰球员中间:“你们知道吗?一件大事!”
“嗯?斯帕莱蒂出新战术?”
“怎么可能,咱们是去录音棚录《azzurro》!意大利国家队官方推广!”
这是深入每个意大利人骨髓的歌名,那是1970年由adrianocelentano演唱的经典名曲,旋律简单上口,也算是意大利足球的象征。
内斯塔重复一遍:“azzurro?蔚蓝?”
“没错!就是那个!”托蒂兴奋地拍了下大腿,“足协觉得这歌太经典了,旋律又适合球迷合唱,正好借欧洲杯的热度重新制作,由我们——现役的国家队成员来演唱!想想看,葡萄牙的夏天,我们的球迷高唱着我们录制的《azzurro》……”
确实很让人向往。
阿莫斯想了想,还是忍不住开口:
“好吧,如果要录音唱歌的话,幸好皮波不在……”
这不是假话,嗯,这属于队友之间的小小玩笑罢了。
【作者有话说】
我开始写更新上号一看才发现存稿时间又抽了……我服了……
接下来这个剧情算是我为啥坚持写04欧洲杯的初心,我在学意大利语之前就会唱《azzurro》了,真的很喜欢这首歌
某站有视频,搜索意大利队azzurro就有,可配合食用[垂耳兔头]
第212章
几天后,国家队训练基地附近的一个专业录音棚里,挤满了穿着休闲装的国家队球星。
气氛和训练场截然不同,轻松、好奇,甚至有点笨拙的欢乐。
——但在正式录制开始前,这份欢乐简直要掀翻屋顶。
制作人还没到场,棚里已经超级喧闹。
不知是谁起了个头,雄浑走调的《喀秋莎》突然响彻空间。
加图索是唱得最起劲的那个,不仅扯着嗓子,一条腿还像上了发条似的猛烈抖动,打着自己的拍子。
托蒂和阿莫斯站在他身后,被这他的架势逗得大笑,捂着肚子几乎要弯下腰去。
内斯塔全程试图隐形,身体语言还是挺抗拒的,一会儿假装整理耳机线,一会儿低头研究根本不存在的乐谱,甚至想缩到皮尔洛身后。
可惜,无处不在的镜头和队友的热情根本没给他机会,一个长镜头还是精准地捕捉到了他略显窘迫却带着无奈笑意的脸。皮尔洛和内斯塔两人站在角落,耳机松松垮垮地挂在脖子上根本没戴上,抱着手臂,在这里扮演着背景板。
然后制作人来了。
制作人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对着一群身价不菲的足球巨星,却拿出了指挥合唱团的架势:
“先生们!先生们!安静!我们不是来踢球的,是来唱歌的!想象你们在在光明球场的看台上,和八万球迷一起!”
阿莫斯和内斯塔站在一起,努力憋着笑看加图索被单独拎出来纠正发音——他那带着浓重卡拉布里亚口音的意大利语把“estate”(夏天)唱得像“estatè”,那斩钉截铁的尾音上扬,再次引爆了全棚的哄堂大笑。
托蒂自然是焦点,他站在前排中央,对着麦克风试音时还即兴来了段罗马方言版蔚蓝——当然被制作人严厉制止了。
当那熟悉的、带着淡淡忧伤却又无比温暖的《azzurro》旋律前奏终于如溪流般缓缓淌出,录音棚里鼎沸的人声才像退潮般渐渐平息下去,被一种混合着紧张、兴奋和专注的寂静取代。
“我寻找了一年的夏天,
“而突然之间,她(夏天)就在这里……
几十个男人的声音,或浑厚、或清亮、或带着地方口音,生涩地汇聚在一起——音准或许飘忽,节奏可能微乱,声部更谈不上和谐,但那歌声中蕴含的情感却沉甸甸的,无比真挚滚烫。
这是属于他们的蓝色,属于他们的夏天,属于即将到来的战场。
阿莫斯唱着,目光扫过身边的队友。
他看到皮尔洛闭着眼,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敲打着节奏;他看到内斯塔唱得很水,不知道走神在想什么;他看到加图索涨红了脸,努力想把每个音都唱准;他看到皮耶罗微微侧着头,歌声优雅流畅;他也看到托蒂,完全沉浸在“主唱”的角色里,手臂挥动着。
当唱到那句标志性的副歌时,所有人的声音都不自觉地拔高了,带着一种近乎宣泄的激情:
“蔚蓝,对我来说这太过蔚蓝,漫长的下午
“我意识到我没了你就没了意义
“然后我差一点,差一点就坐上火车去找你了
“可载满我愿望的列车却在我的思绪中反向开走了……”
最后一句歌词的余韵在麦克风的捕捉下微微颤抖着,带着一种集体倾泻后的轻微喘息,缓缓消散在隔音良好的空间里。
录音棚里陷入了一片短暂的、奇异的寂静,只有设备低沉的嗡鸣。
几十个刚才还放声高歌的男人,此刻都有些怔忡,胸膛起伏,眼神发亮。
他们终于在花园里的夹竹桃和面包树之间找到了非洲的感觉。
而他们即将前往葡萄牙去寻找夏天。
————
葡萄牙灼热的阳光,带着大西洋特有的咸湿气息,扑面而来。
而意大利全体球员还都穿着西装戴墨镜。
阿莫斯快热死了,但是还得保持风度,旁边托蒂正咧开大大的笑容,朝着球迷挥手。
他们在这种场合下通常来说是找不到内斯塔的。
训练基地设在里斯本近郊,环境清幽,但大赛的紧张感如同无形的藤蔓,悄然缠绕上每个人的脚踝。
战术板上的线条变得更加密集,斯帕莱蒂的声音也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不过在某个训练结束后的傍晚,加图索不知从哪里摸出一个小巧的便携音箱——大概是从哪个工作人员那里“征用”来的——随手按下了播放键。
熟悉的、带着点粗粝质感的旋律瞬间流淌出来,填满了更衣室的每个角落。
“嘿!是我们的歌!”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带着点惊喜和难以置信。
加图索得意地咧嘴一笑,把音量又调大了两格:“我特地找人要来的磁带!”
大家一边听一边吐槽谁破音了,后来和德国国家队比较了下还是觉得自己唱歌好听。
6月15日,丹麦对意大利。
阿尔瓦拉德球场。
现在的温度高达33摄氏度。
丹麦开场便利用两个边路向意大利施压。
第6分钟,一次看似普通的左侧边线球掷入意大利半场。
丹麦球员的跑动简洁高效,球经过两次快速传递后,突然交到禁区弧顶外围无人盯防的球员脚下。
没有丝毫犹豫,一记力道十足的远射炮弹呼啸着撕裂空气,直奔球门死角!
然而,门线前伫立的那抹蓝色身影——詹路易吉布冯——如同定海神针。他舒展身体,移动迅捷,稳稳地用双掌将来球摘下。
布冯落地后,甚至没有多余的表情,只是冷静地挥手示意队友压上。
第10分钟,托蒂踢中达尼尔延森脚踝,引发小口角……嗯,阿莫斯和内斯塔赶过来才发现没打起来。
13分钟,机会来了。
托蒂在禁区外右侧距离球门约28米处找到机会,他调整一步,右脚轰出一记势大力沉的怒射,皮球带着强烈的旋转直飞球门远角。
丹麦门将索伦森展现了惊人的反应和弹跳,飞身单掌将球堪堪托出了横梁。
“ohhhh——!”意大利球迷的叹息声相当大,相当惋惜。
这是意大利开场后最具威胁的一次进攻,可惜被门将的神勇化解。
丹麦人毫不示弱,迅速还以颜色。
第16分钟,边后卫赫尔维格内切后突然起脚劲射,布冯再次展现世界级水准,双掌将球稳稳击出。
攻防转换快得令人窒息。
阿莫斯在中场不断跑动、接应、试图梳理,但丹麦中场的绞杀力度极大,尤其是对托蒂的限制,让意大利的进攻核心运转得异常艰涩。
他自己也多次陷入贴身肉搏,北欧球员强壮的身体和不知疲倦的奔跑让他每一次触球都倍感压力。
比赛在一种失衡的节奏中进行。
第20分钟,维埃里一次精妙的挑传找到皮耶罗,却被边裁无情地举旗示意越位,慢镜头显示判罚相当勉强;第22分钟,皮耶罗在禁区线上被赫尔维格抬起的腿结结实实地撞到胸口,痛苦倒地!
阿莫斯看得真切,那绝对是一次犯规。
然而,主裁判冈萨雷斯却面无表情地示意比赛继续。
“什么?!”阿莫斯难以置信地看向裁判,皮耶罗也摊开双手表达着愤怒和不解。
一股不祥的预感开始在意大利人心中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