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第191章 卢布
  因扎吉控制不住自己表情地狂奔,队友们没有去阻拦他发泄自己内心的兴奋。皮波在场下的时候通常能够做到良好的表情管理,但只要一上场,什么微笑啊绷住脸这样的事情就都会抛之脑后了。
  只不过庆祝时间还是那么多,余光看看裁判就知道自己是时候回中圈了。
  比赛重开,莫斯科火车头的教练在场边开始了自己的手势表演,安切洛蒂神情比较放松,虽然只是1:0,但是对于米兰来说,胜利的号角已经被吹响了。
  事实也正是如此,莫斯科火车头那边做了几轮战术调整,但是没能带来什么变化,球员的硬实力在这摆着,差距够大,让环境因素变得没那么重要了——当然,这是对于最终结果来说的。
  0:1的比分,还是那样的稳健,一个进球杀死比赛,让人没话说。
  ac米兰的防守本来就是世界顶尖,不谦虚说的话就是世界第一,只不过这种不谦虚的话是肯定不能从他们嘴里出现的。
  伊戈尔看完了整场比赛,显然,进球之后的ac米兰防守架势顿时摆好,阵型收缩,比后来穆里尼奥的摆大巴还要不讲道理,但是讲道理就不是现在的ac米兰了。
  总而言之,米兰顺利地从火车头这里得到了分数,理所当然的。
  阿莫斯摸了摸自己的额头,其实他今天对自己的表现不太满意,倒不是说调位置的事,而是自己不太适应莫斯科的温度——太冷了,他的内衬也不厚,如果少了地暖的话,他觉得自己会被冻死在这里!
  据他的观察,其实队里大部分人也受到了环境的影响,一群南欧人!
  安切洛蒂带着他的助教还要在寒风凛冽中接受一会儿采访,这就和阿莫斯他们关系不大了,风一吹,把他们的汗水都吹走了,反正是不太暖和,索性浴室里的水滚烫,又差点把他烫下一层皮来,转动一下开关,水又冰的人直跳。
  “中间,中间!”
  “谁不知道要调中间?但是这很难操作!”
  “我觉得可以稍稍往左掰,热点也很舒服——等会儿还要吹冷风呢。”
  “赶紧回米兰吧……”
  ……
  赛后记者发布会,一名记者举手提问:
  “安切洛蒂先生,米兰又一次地击败了对手,而不败纪录也在延续,这大概都源于您对防守的重视,但在舍甫琴科受伤后,锋线上就只留了因扎吉一人,您有想法在今年夏天补强队伍的攻击性吗?”
  安切洛蒂思索片刻,慢慢说:“你是不是忘了里瓦尔多?他也是很有实力的球员。”
  记者不依不挠:“但是这位巴西球员似乎并没有在米兰贡献出和他的身价相符的实力,不说欧冠,他在联赛的出场也不是很多……”
  安切洛蒂沉默了一会儿:“瓦刀刚来米兰的时候,已经向我证明过实力了。”
  在场的记者能听出来安切洛蒂这话背后的深意:刚来米兰的时候能进球,但是现在进入了进球荒的时候了。
  而且,从里瓦尔多的年纪来看,进球荒的时期还不知道要延续多长时间呢。
  发布会现场的媒体记者也跟着安切洛蒂的话陷入了沉默,又听这位教练继续说:
  “至于夏季补强的事情,现在讨论是不是太早了?我们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是积攒实力,备战欧冠比赛!”
  而在另一侧,记者提问火车头的教练加萨耶夫。
  “先生,您怎么评价这场比赛呢?米兰把皮尔洛和阿莫斯做了换位,得到的结果和之前似乎差不多……”
  加萨耶夫皱了皱眉,打断了记者的说话:“是啊!得到的结果仍然是胜利!我们从来都将米兰视作强劲的对手,这样强劲的对手为了应对我们,甚至还做了战术调整……我们最后得到的结果虽然是失败,但也虽败犹荣,火车头的小伙子们个个都是好样的,米兰很擅长利用自身的优点,来攻击我们的缺点……”
  “皮尔洛和阿莫斯都是相当优秀的中场球员,而他们齐聚米兰,安切洛蒂必须要动脑子思考如何让两人安然地在球场共存,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通过这场比赛的调整,我们也能看到他的努力。”
  ……
  莫斯科的天气很烂,黑天之后也没有什么热情,不如说连太阳照在脸上的光感假热度也消失了,安切洛蒂没吩咐他们什么,只是又夸奖了他们一番,毕竟有马尔蒂尼看着他们,没事的。
  大概?
  阿莫斯、内斯塔、皮尔洛和加图索偷偷溜出了酒店,倒还真不是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只是去当地饭馆尝尝俄罗斯特色菜罢了。
  俄罗斯的特色菜式其实形成的比较晚,并且大多借鉴了西欧(法国、意大利)的菜式,只不过加上了自家的饮食特点,像是红菜汤、鱼子酱和黑面包(大列巴)都算特色菜。
  这四个意大利来的蠢蛋里面穿着内衬,外面裹着大衣——最蠢的是那个穿皮衣的妹妹头,皮衣是他老婆给买的,他难得想耍帅——皮尔洛里面穿了两层毛衣,外面是件立整的长款羽绒服,内斯塔也穿着羽绒服,加图索穿的棉服。
  不管穿什么衣服都冻得够呛,他们运气够差的,路上没遇到出租车,只能哆哆嗦嗦走在莫斯科的小路上,就差唱一首《喀秋莎》了。
  别说,他们还真会,意大利人唱《喀秋莎》的熟练度基本等同于苏联人唱《姑娘再见》(《bellaciao》),歌曲之间的性质甚至还差不多……咳,这地方不能多说。
  “克里姆林宫、红场、瓦西里勃拉任尼教堂还有普希金广场……”皮尔洛点了点数,转眼观察一下身边同伴们的状态,发现一个地方也去不了。
  “赶紧找个地方吃饭吧!”内斯塔不耐烦地说,“难道你想去克里姆林宫找总统接待你吗?”
  “好吧,那你告诉我,去哪儿找饭店?”
  “别看我,我可没有莫斯科地图。”
  “顺着路往前走吧,大不了就回酒店。”
  加图索的“建议”遭到了无情的讽刺,此时此刻转头回酒店是最不明智的选择,至少得去个餐馆吃顿饭,回去跟他们显摆显摆吃了什么好东西才可以,但是他们同意了加图索说的第一句话,于是冒着冷风往前走,总算是找到一个还开着门的餐馆,装修中档,不算豪华,至少有供暖。
  “鱼子酱和汤?什么的,我看不懂俄文菜单,你能听懂他在说什么吗?”
  “很明显,不可以。”
  “哦……偏偏舍瓦不在……”
  他们从来没有这么想念过那个乌克兰小伙子,于是他们胡乱指了几个菜,也不知道是什么,反正服务员说什么他们也听不懂,令人惆怅的巴别塔,让世界人民不能听懂彼此到底在说什么!多么令人绝望!
  服务员收好菜单,没一会儿就端着巨型的盘子,上面码着很整齐的生鱼片、香肠和鱼子酱,但是都摆在超级小的面包托上——大约就只有一欧硬币的大小——内斯塔闷闷地说:“这难道是个很出名的饭店吗?”话里话外都是嫌弃上的分量太少,但是服务员很快就上了汤,估计还真是挺出名的饭店,菜是按照顺序来的,他们不知道这个汤叫什么,但是汤里面有嫩羊排,这算主料,还有大米土豆番茄之类的配菜,喝着烫嘴,但是喝了几口之后,大家发现身体热起来了,很舒服。
  然后又上了典型的煎牛排,有点老,不算可口;煎鲟鱼块也不合阿莫斯的口味,大家得出的结论是:汤还行,其他都挺一般。
  这顿饭花了他们一万三卢布,他们没换钱,马尔蒂尼赶过来领走的他们。
  “真的不怎么好吃,”阿莫斯对安切洛蒂说,“我们不推荐。”
  【作者有话说】
  他们喝的汤是格鲁吉亚的一种特色汤,肉可以换,鸡肉、牛肉、羊肉都可以放
  我是中国胃,很多西餐都吃不习惯,尤其是不带肉的菜,就像我极其讨厌东南亚菜系(尤其是冬阴功),对生鱼片和红菜汤的评价也挺一般,不过大家可以尝试一下
  哈尔滨有几家俄餐厅,大多集中于中央大街,比起来普通餐厅是要贵一点,人均一百五左右,我吃了几次,印象最深的还是在旅馆没睡醒然后泡泡她们给我打包的残羹剩饭,嘿,那土豆还真好吃,估计是真饿了——但我还是不太推荐在中央大街吃饭,无他,又贵又不好吃……
  俄罗斯人很喜欢吃鱼子酱的(又是我不太习惯的),而且在苏联时期他们吃鱼子酱是那种,逮到鱼,杀鱼取卵,现在我们整鱼子酱是不用杀鱼,所以产量也上去了,价格也打下来了,我记得国内产地大多在浙江,大家可以网购尝尝,可以配面包吃
  虽然对于我这种穷人来说还是很贵就是了……
  ——
  更错地方了,我就说我最近很衰
  忙完了一些考试又来一堆考试,好烦
  第192章
  这几个人身上没有什么酒气,看起来偷摸跑出去就是为了吃一顿正宗的俄餐——还不太满意——关键是,还不带钱,就是刚上学的小孩,也知道出门吃饭得带钱吧?而他们的年龄加起来一百岁,结果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