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他待她百般好,但她想要的,他终究给不了。
随意寻了个借口,韶锦无意再与玄寂多说什么,径直出了内殿。
她抬头望着碧落川的永夜,袍袖被风扬起,喉中咽下寒凉。
她并不需要玄寂的愧疚,即便到了如今,为救他落下这身伤势,她也不曾后悔。就算她不曾歆慕他,凭他是她的至交好友,她也会这么做。
韶锦想,她只是不该在玄寂出于愧疚向她求亲时,为心中妄念应下。
原来愧疚只能是愧疚,不会是爱。
渺渺茫茫的云烟缭绕,酆都罗山中,还没有息棠腿高的一串小鬼灵蹦蹦跳跳,哼着调子不明的歌谣,引着她和景濯向山巅行去。
山巅湖泊如镜,其中却空茫无物,在永夜下不曾映出任何景色,数枚如同星辰的石种正浮在湖面上,没有沉下。
这些便是尘寰种。
眼前湖泊是经六道轮回的幽魂残留执念所化,是以其中蕴养出的尘寰种得以超脱于六界,也只有这样的灵物,才能承受混沌浊息力量。
鬼灵负责引路,却不会替息棠取尘寰种,以他们的修为当然也做不到这一点。
无论是谁,要取尘寰种,都需凭自己的力量。
息棠半蹲下身,指尖没入湖水,丝丝缕缕的灵力延伸,卷向浮在湖面的尘寰种。
但就在她的手触及湖水的刹那,原本空茫无物的湖泊光影扭曲,虚空中忽然映出模糊景象。
景濯抬眼望去,只见漫天风雪中,耀目箭光亮起,随着弓弦振响,破空而出。
这一幕,于他而言,实在再熟悉不过。
心口恍惚传来锐痛,景濯恍惚望向湖面上方,身形久久不动。
执念所化的湖水,会映出心中执迷之事。
息棠手中握住尘寰种,随着她的动作,湖面景象已然破碎,消失得没有影踪,她却没有立时起身,神情有些怔忡。
离开酆都罗山的一路,景濯都没有再开口,直到碧落川边界,在落向轮回井的幽冥黄泉旁,他突然站定,向息棠道:“阿棠,你对我,可是问心有愧?”
息棠没想到他会突然这么问,身形微滞,抬头对上景濯目光,一时无言。
其实有的答案,也不必她说出口。
自河面吹来的风从身侧卷过,无数盏祈天灯悬在永夜之下,这是生者不该涉足的轮回之地,长夜静寂,幽魂的哭声从远方隐隐约约传来,尽是不能消解的执念。
就连神魔,也难免为执念所困,景濯自嘲地想。
这么久以来,他似乎只顾向她逼近,却忘了考虑她对自己的纵容未必是出于欢喜,而是出于愧怍。
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息棠,景濯收紧手,心头像是有凶兽叫嚣不止,随时都会挣破锁链。
既然知道她对自己心怀有愧,他大可以凭着这些愧怍,让她永远留在自己身边。
既然她对自己有愧,又如何不能被利用——
可愧疚不会是爱。
韶锦的话响在耳边,心上陈伤像是又有鲜血汩汩。
这真的是他想要的吗?
景濯伸出手,将息棠拥入怀中,在她耳边轻声道:“倘若不爱,便不要为了愧疚纵容我。”
是愧,还是爱——
听着这句话,息棠怔怔靠在他怀中,眼前魔族,于她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
可什么才算是爱?
无数破碎记忆淹没心绪,她想了很多,却什么也说不出。
数息沉默后,景濯在风声中收回了手,向后退了一步。
接下来,息棠要去紫微宫。
这枚尘寰种,本是她为重嬴所求,如今自是要去紫微宫交给他。
景濯没有随她离开,而是留在了碧落川,如约和玄寂大醉一场。
碧落川王宫中所藏琼浆被尽数呈上,玄寂不知他心事,只为旧友重逢开怀,举盏相庆。
也就在景濯滞留碧落川的数日,紫微宫中忽传来消息,昔年紫微宫丹华上神死因存疑,或为太初氏所害。
收到承州传讯,景濯手中一松,斟满酒液的犀角樽摔落在地,发出声沉重闷响。
他面上泛起的浅淡酒意悉数褪去,来不及与玄寂解释什么,拂袖踏出殿外。
他要赶去紫微宫。
第六十二章
“啊啊啊——”
三道惊叫声重叠, 黑暗中,陵昭感觉自己的身体正在飞速下落,体内灵力不知为何动用不了分毫, 他手脚乱划, 没能阻止半点下落之势。
和他一样的倒霉蛋还有两个,在陵昭身边自由落体的怀炽难得有些抓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上一刻他们还在藏书楼中, 转眼就不知道掉哪儿来了。
按理说, 紫微宫的藏书楼,该是这世上一等一安全的地方, 怎么还能撞上意外。
陵昭简直想迎风落泪了:“我也不知道啊!”
他记得自己好像就是拿了一卷玉简而已。
这么危险的东西就不要乱放啊。
不知过了多久,他们终于先后砸落在地,身形交叠, 惨遭压在最下的怀炽只觉受到重击。
灰头土脸地爬起身,只见周围一片黑暗,素一感知扫过,不太确定地开口:“这好像是一处洞府?”
怀炽若有所思:“难道方才是意外被触动的传送阵法?”
“这会是谁的洞府?”
不太习惯这样的黑暗,感觉已经能动用灵力的陵昭掐诀点亮了洞府,他打量过周围:“这里看起来,好像很久都没有人来过了……”
不过这也不是重点, 重点是……
“我们要怎么出去啊?!”
三张脸面面相觑, 他们连怎么来的都迷迷糊糊,何况要怎么出去。
另一边,紫微宫太章殿中, 两鬓已有雪色的青年坐在上首,面上透出掩饰不住的苍白,像是久病未愈。
不过便是如此,也并不影响他举手投足间的沉稳气势, 看起来颇为叫人信服。
如今任天载掌尊的听榆坐在他身旁,一向不见什么情绪的脸上难得有了写波动:“大师兄,你能醒来,真是再好不过——”
坐在太章殿中的青年,正是昔年紫微宫丹华上神门下首徒,天载一脉曾经的大师兄褚麟。
听榆也师从丹华,与褚麟是同出一门的师兄妹,自少时便在一处修行,情分当然不同寻常。
当年褚麟在大战中重伤,险些神魂溃散,如今经数万载蕴养才得醒转。只是因伤势太重,他的修为终究有所损伤,以至于黑发中都已经染上了刺目雪色。
听榆心中充斥着说不出的情绪,大师兄本是师尊门下资质最出众的弟子,甚至有望上神境界,如今却沉疴难愈,有迟暮之像,如何不令她伤怀。
对于自己如今情形,褚麟倒是称得上安之若素,时移世易,他还能活着见到在场同门,如何不是幸事。
不知有多少仙神,已经永远沉眠在昔年神魔的战场上。
看向褚麟,正在殿中列坐的数十仙神抬手行礼,面上多有欣然之色。
他们俱都出自天载一脉,与褚麟颇有交情,原本早已出师,离了紫微宫,也是听闻褚麟醒转,才会来此,只为与他一叙。
“这些年,还要谢过你们为我寻来诸般灵物。”褚麟温声开口,这些事,在他醒来后,已经从麒麟族口中听说。
“当年我等皆受大师兄教导,如此行事,原是应有之义。”下方有仙君开口,并不居功。
只是话说到这里,不免让在场仙神回忆起许多旧事。
听榆眼中黯了一瞬:“师尊意外陨落后,紫微宫天载一脉多赖师兄支撑,我等也是因师兄庇护,才能安心修行。”
不必受天族风雨袭扰。
褚麟放在膝上的手微顿,神情也显出两分怅惘。
近六万载前,时任天载掌尊的丹华上神意外陨落。她的突然陨落,可谓令紫微宫上下措手不及,也是在这前后,天宫又传来先任天君或将陨落的消息。
那时先任天君闭关日久,多年不曾过问九天之事,天君权柄也就逐渐旁落身为太子的神秀手中。
他已晋位上神,又有煊赫声名,九天仙神理当从其命,除了没有正式继位,其余已与天君无异。
随着先任天君迟迟不见出关,他将陨落的传言也甚嚣尘上。或许是不再担心父亲掣肘,神秀在大权独揽后,渐渐显露出专断得近乎暴虐的一面。
他并不满足于九天仙神奉他为尊,而是要他们对自己言听计从,令行禁止,不能有半个不字。
对于他的转变,初时还有许多仙神加以规劝,毕竟在从前许多年间,神秀都是光耀昭昭的天族太子,行事任谁都找不出错处,这便让诸多仙神都对他抱着期待。
可惜,事情终究未能如他们所愿。
紫微宫在天族地位超然,加之有上神坐镇,就算太初氏天君也一向对紫微宫礼敬有加,是以就算面对天族太子,紫微宫也不必摆出俯首称臣,誓命效忠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