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不过这次听讲她也得到了收获,隔日李秀宁收到来自妹妹的一只包袱,与柴绍笑语:“让我来瞧瞧阿盈送了甚么礼物。”
  揭开包裹,原来是李小六亲笔写的一本卷轴。
  李秀宁轻手摊开,视那卷轴之上,是气势澎湃,滔滔不绝的一首《木兰诗》。
  .
  问及今日白天从俗讲中学到了甚么,欧阳通答:“木兰聪慧有勇,事双亲至孝,为父不辞劳苦万里赴戎机,此心可嘉。”
  而李惜愿则道:“欧阳老师,我有个憋闷已久的疑问。”
  果不其然。欧阳询耐下性子:“讲。”
  “我姊姊有娘子军,女子也能入伍,那为何木兰不能以女子身份替父从征,非得易服为男子呢?”
  欧阳询道:“你问过主讲师傅了不曾?”
  “我问过了。”李惜愿老实地说,“师傅说善哉善哉。”
  欧阳询立时能想象到僧人为难的面庞。
  “并非所有君王皆如你阿耶那般开明。”叹声气,他还是亲自解答,“木兰所在北魏一朝女子禁止从军,惟男子方能服役,女子于沙场间唯能从事杂役、后厨等事项。况且诗赋作品未必如实反映彼时境况,亦不乏文学加工,实则自东汉末年起女子从军亦不罕见,而木兰男装参军更具冲突,故有此情节。”
  李惜愿恍然大悟。
  待她消化完,欧阳询宣布一则消息:他将不日出外临摹古人碑文,期间由一新老师来为李小六代课。
  “哪位?”
  “你见了便知,此人学识深厚,气度雍容,将来必为一时书法之冠。”欧阳询难得地对一人不吝赞扬,随即发出警告,“你不可折磨这位新老师。”
  “……”
  李惜愿本还质疑欧阳询“书法之冠”的评语,直至她见到了本人。
  “你是褚遂良?”她探前脑袋,往几尺外与哥哥年纪相仿的青年身上打量。
  “正是在下。”
  她倏尔激动万分:“我很喜爱你的字!我还练了好多年!”
  眼前女孩圆月般一张面庞,稚嫩的双眸里写满不谙世事的天真,偶尔滑过机灵如狐的狡黠,却又被本性里的淳朴所掩盖。
  然而褚遂良认为她到底还是刻意了。
  小姑娘怎可能愿意习练一个初出茅庐年轻人的字,更何况他方至京城,她不可能览过自己的作品。
  不过对方纯属客气,他亦谦和回敬:“那是在下的荣幸了。”
  他不相信。李惜愿直觉意识到。
  恐留给书法偶像不真诚的坏印象,她立即切换虚心求教形态:“褚老师,那我们今日从哪里学起?”
  “请六娘先练字帖。”
  褚遂良态度极佳,行事一丝不苟,提笔为李小六演示:“贴笔入纸,以方笔,细笔在后三分之一,前三分之二即需做好铺垫,待收笔,忽然收、提、走。六娘可明白了?”
  李小六懵懂摇头。
  褚遂良再演示一遍。
  李小六一头雾水。
  第十二遍讲演之后,李小六先失去了耐心。
  “褚老师能不能手把手教我?”李惜愿提问,“你光讲我寻不着感觉,写不出神韵。”
  褚遂良顿觉头痛。
  “六娘,在下不是欧阳公,亦非世南公。”他委婉提醒。
  他不比欧阳询,也不比虞世南,老者无需避嫌,而他不可逾矩。
  且出身钱塘士族,褚遂良自认此举有伤君子风度。
  可李惜愿不明白其中道理,只一遍遍埋头练字。
  “今日先下课罢,后日再谈。”他深叹一息,惊讶于女孩的刻苦,至于这欧阳询嘱托的教学任务,着实值得仔细思量。
  .
  西市新开了一家糕点铺,由于未能与杜楚客用上晚膳,李惜愿这回便邀请他来品尝最新出炉的荔枝酥。
  两人逛了圈西市,途中还遇上李敳立在肉铺前等待。
  稍顷,屠夫备妥货物,李敳身后随从牵了满满半车肉回家。
  “不是给我们自己吃的。”李敳视出李小六的惊讶,道,“我得拿去喂阿兄家的老虎。”
  “老虎?”李小六与杜楚客异口同声。
  李敳道:“我阿兄为了纪念舅父韩擒虎,是故于堂下养了只虎,如今阿兄征战,喂食便由我负责。”
  李惜愿听过韩擒虎的威名,曾是隋朝大将军,灭南陈擒后主,为平定江南,实现大一统立下赫赫战功。
  “你们有闲暇记得来我家摸虎。”李敳诚恳相邀。
  二人忙称有空一定拜问老虎大人,随后告辞,一溜烟跑掉。
  不约而同累了,便顺道在糕点铺柜台前的长椅上落座休憩。
  荔枝酥外脆里嫩,荔枝风味清甜,杜楚客意犹未尽地咀嚼着饼皮,与李小六闲聊。
  “你那褚老师教得怎么样?”
  “唔,不怎么样。”李小六啃饼,声音听来有些含糊,“褚老师应该从未教过书,可能也是被欧阳老师逼着来教我的,教学方法委实不敢恭维。”
  衣衫摩挲过的声音教人声盖住,一阵足步缓缓踩过地面,李小六却浑然未觉。
  “店家,要两斤玉露团,一杯饮子。”
  她咬一口酥饼,继续评价:“不过他书法没得说,人长得也清俊,那我就勉为其难忍忍罢。”
  忽然,对面的杜楚客袖下指尖捅了捅她,眼神示意她身后。
  李惜愿心头蓦地浮上不安。
  这股预感促使她胆战心惊地转过脑袋,穿着考究、身形修长的年轻男人站立身后,手中提着一叠糕点,一盏饮子。
  唇边慢悠悠地,从容不迫地牵出丝缕笑意:“多谢六娘的评语,令在下受益良多。”
  随即在李小六愕然的目光中,递来饮子。
  “想必评累了,也该喝口水了。”
  第34章 第三十四话“早知道……那我一开始就……
  李惜愿痛彻反思,深觉往后不能在公共场合议论任何人,只因永远无法预料谁会忽然站在身后。
  固然她一个劲儿地道歉,褚老师亦大度表示“评价得甚是中肯,虽忠言逆耳,在下全盘接受”,可这每一字皆如一把锋利的刀,精准无比地扎在李小六本就幼小脆弱的心上。
  隔日褚老师按约定来上课,她刚准备按照昨晚排练的动作,毕恭毕敬地弯出一百八十度大鞠躬以赔礼道歉,眼神却被褚老师捧出的一幅帖子绊住。
  “前日六娘嫌褚某讲得不妥,此乃王右军《快雪时晴帖》,今借予你临摹,以表褚某歉意。”
  李惜愿幸福地呼吸不畅了。
  原来是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褚老师非但不曾介意,甚至还慷慨地拿出压箱底的宝贝。
  王羲之的真迹可是连哥哥都舍不得拿出来的稀世珍宝!
  李惜愿愧疚之余,瞳珠环顾周遭,试图从自己藏品中找出一件以作回馈。
  拓本……褚老师一定不缺,字帖更休提,偌大一间书房,她竟然找不出有甚么可赠的。
  等等,她笔盒里有一支上好的湖笔!
  褚遂良格调高雅,用具务求完美,凡写书法必上等纸笔方肯落墨。
  果然,当李惜愿将舍不得动用的兔毫奉上,并加以好话附送:“褚老师,这是珍品紫檀笔,天下惟此一支!”
  皆是识货内行,褚遂良笑纳。
  .
  武德二年,秦王李世民平刘武周、宋金刚,夺回晋阳,收尉迟敬德,顺利凯旋。
  李世民来家里领人时,欧阳询府中长辈俱不在,惟欧阳通在家。
  “小郎君,小六在吗?”他微微俯身,展笑询问前来开门的欧阳通。
  “六娘在院子里。”
  顺着欧阳通指示的方向,李世民放轻手脚,踱入内院。
  但见院内花墙前,女孩一个人蹲在地上,扒着土壤,专注地栽一株小花。
  李世民于是悄然上前,撩袍半蹲下来,伸手添了一捧土。
  李惜愿认出手的主人,寂寞已久的一颗心宛若花苞猝然爆开,须臾,脸上掠过一瞬的难以置信,迅疾转动脑袋。
  这缕一闪而过的神情似根细针,轻而快地扎过他的胸口。
  耳边李惜愿已然开启话茬:“哥哥何时回来的?”
  “半个时辰以前。”李世民回神,捏揉她的面颊,“我不在家,小六可曾听欧阳老师的话?”
  为了以行动相证明,李惜愿当场朗声背了两首诗,表现学习态度之端正。
  精神可嘉,李世民竖起大拇指。
  “哥哥何时能不用再出征了?”李惜愿犹豫良久,胆怯地问出憋在心口的问题。
  俄而又补充:“嫂嫂一个人在家里很辛苦的。”
  “快了。”李世民作出承诺,“待天下大定,小六便能时时见到为兄。”
  “那哥哥会不会厌烦我?”
  李世民未作回答,他勾起唇角,一抹笑意爬上眼底眉梢,手上却毫不留情地敲了记她的脑瓜。
  李小六抱住脑袋叫了一声,他拍拍膝盖起身,拉起她满是泥灰的爪子:“走罢,我们回家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