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那我放一百个心。”陈秀琴自信满满,她们的婆媳情牢不可破!
晚上睡下后,王英跟赵云升说起了王慧夫妇的事,把赵云升听得哈哈直乐。
“杜建国这个人,怪有意思的,他这性格,倒是可以大书特书一番,将来可以把他写进书里。”赵云升说。
王英有点嫌弃地说:“把这种人写进书里,不是恶心读者么?”
“文学作品,就要有各种各样的人么,而且性格越复杂、越扭曲、越极端越好。”赵云升说。
王英想想,好像是也。
“对了,你的书,什么时候出版啊?”王英问道。
“等白桐的信呢。”赵云升感慨,“真没想到,我还能有今天,我以为,我那些稿子,要么永无天日,要么付之一炬呢。”
“会好的。”王英说,“以后只会越来越好。”
赵云深目光深沉看王英,英子对未来总是冲满希望,她不是那种不切实际地幻想,而是十分笃定。英子到底为什么这么笃定未来一定会光明,只是单纯的性格因素吗?赵云升总觉得不完全是,但是他也没有追问,只是附和一句:“对,以后会越来越好。”
王英怀孕后,在单位就基本上只坐在办公室不去车间了,厂里还有厂房在扩建,王英也不去工地。项主任主动把很多事情揽过去,像一个真正的车间主任。
转眼又到国庆,王英他们结婚进入第四个年头,王英肚子已经显怀,这次两人的纪念合照还是在家中院子拍的。
国庆这天,王永仁和李凤菊来看王英,带了不少东西。李凤菊给王英做了孕期可以穿的衣服、鞋子;又给未出世的宝宝做了小衣服、小鞋子、抱被、斗篷,看得出来用的都是好料子,针脚也走得很细,一看就是用心做的。她还给准备了不少尿布,也是新买的棉纱布做的,缝得厚厚的,做得很讲究,不像人家用旧衣服随便改改。
陈秀琴见了李凤菊准备的这些东西,真心满意,把李凤菊狠狠夸了一通,只说自己这个当婆婆的,到底不如亲妈想得周到。
王英也是满意收下,李凤菊带着东西和王英上楼。
到王英他们房间,李凤菊看到墙上的相框,相框里头是王英从省城带回来的那张报纸。李凤菊看到了报纸上的王英,心里感慨,英子是真的有大出息了,还上报纸呢,旁边一看就是大领导。
然后她又在旁边另一面报纸上,看到了赵云升的名字。
“英子,这是云升写的文章吗?”李凤菊指着报纸问。
“嗯,是他写的。正好跟我同一天登报了,挺巧的,云升就把这份报纸保留下来了。”王英说。
“哎哟,这真是巧了,云升也有大出息,成作家了。”李凤菊感慨。
王英笑笑:“你看他桌上一摞书,里面也有他写的小说。”
李凤菊翻翻,真的翻到赵云升的名字。
“好好,真出息。”李凤菊连连感叹,现在她真心觉得,大女儿和大女婿是真心般配,心里再也不惋惜没能把王慧嫁给赵云升。
楼下,王永仁和赵主任聊天,他这才知道,闺女几乎把饼干卖到全国去了!桃酥也卖到了好多地方了。
赵主任说:“亲家,你该为英子感到骄傲,她非常优秀!”
“是,是,我为她骄傲。”王永仁说着,想起之前的事,心里有些愧疚。
赵主任在夸完儿媳妇后,也没忘记显摆一下自己儿子,他说:“我家云升也不错,他发表了不少文章,马上还要出书了。”
“哦唷,那真了不起!”王永仁道,“也为云升骄傲!”
赵主任笑笑:“对,为他们骄傲。”
老王两口子回家路上,互相把今天在王英家看到听到的事一说,越发觉得大女儿和大女婿以后前途无量,以后可不能再和他们离心了。
老两口到家后,发现王慧带着欢欢已经在家了。
王慧带着欢欢迎到院子里,有些酸溜溜地说:“妈,你们去大姐家,待这么久啊?”
李凤菊没有回答她,只问:“怎么就你和欢欢,建国呢?”
“没来。”王慧说。
“又和建国吵啦?”王永仁一边停车一边问。
王慧没吱声,欢欢说:“嗯,吵了。”
“你个丫头!”王慧拽了一下欢欢的小羊角辫。欢欢被她拽得头一歪,立马跑到李凤菊旁边,抱着李凤菊的腿。
李凤菊弯腰把欢欢抱起来,说王慧:“你拽孩子辫子干什么!”
“你们娘儿吃了没啊?”王永仁问道。
“吃过了。”王慧说。
“又为什么吵的。”李凤菊问。
“没为什么。”王慧说。
欢欢说:“为大姑。”
王慧瞪欢欢:“你这丫头讨打。”
王永仁把欢欢抱过去:“欢欢来,外公抱。”
欢欢虚岁四岁了,不但长得好看,还特别伶俐,能说会道。孙巧玲把大孙女真是当个宝,就王慧那两个难缠的姑子也喜欢她。一家子,也就王慧那个公公对欢欢一般。
“文秀又怎么的。”李凤菊问道。
“还能怎么的,和于飞闹不痛快呗。”王慧说,“我就说了句,自己耍手段得来的丈夫,怪得了谁,一家子就冲我发起火了。”
“你是不该说这话。”李凤菊说,“你也没嘴说这话,真说起来,建国也是你自己非要嫁的。”
王慧一听这话就炸了:“建国怎么啦!建国最起码没把自己家东西往外面扒拉!不比于飞好啊!”
李凤菊本来想说赵云升现在有多出息,比建国出息多了,想想还是没说,只说:“那你还老和建国吵什么。”
“一码归一码。”王慧说,“我今天不回去了。”
李凤菊倒也没赶她们娘儿俩,主要是欢欢太招人稀罕了。
傍晚时分,杜建国又找了过来,把娘儿俩接回去了。王永仁两口子已经不想说王慧他们,也就随他们去了。
十月下旬,一个重磅消息砸向全国——国家要恢复高考了。
这消息一出,立马在社会上引起广泛讨论。
王英手下几个人,徐莉莉就很激动地说自己想考,田玉兰也说自己要考,这两位女同志态度最坚定。几个男同志倒是在犹豫,他们进厂几年,工作已经很稳定,而且周前进和吴海洋也都定亲要结婚了,觉得没有精力,也没有冲劲去考,罗文书比较纠结,还在考虑中。
王英是支持他们都去考的,但是她自己不准备考,她觉得没有必要,副食品厂这一摊子也丢不开手。而且,她想学的东西,前世社会都已经教她了。
休息天,顾梅两兄妹来王英家,他们两兄妹都要参加高考,是来劝说王英和他们一起考的。顾梅一个劲儿地劝说王英,就想跟王英当同学。
但王英拒绝了,她不考,这是王英重生后早就决定好的,她要按照自己计划好的人生来。
顾梅和顾轩见劝不动王英,只好作罢,两兄妹很遗憾地离开赵家。
白桐也写信给赵云升,除了说书的出版进度,也劝他参加高考,赵云升也不考。他不考,只有一个原因,他不想离开家、离开王英。
“你真不考啊?”项主任问王英。
“真不考。”王英说。
“也行,就算大学毕业了,你又不搞学术,还是要出来工作,你现在的工作能力已经足够。”项主任说。
“主任您呢?有什么打算?”王英问道。
项主任目光回避:“我早就读过大学了,能有什么打算。”
王英认真说:“黑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您这样的人才,不该埋没在这间小小的办公室里。”
项主任哼了一声,来了句:“你这是小看车间主任啊!”
王英笑道:“那不是,只是觉得,您该有更高的学术上的成就。”
项主任没吭声,他是不想吗?但是他也怕,怕黑暗卷土重来,怕恶势力的反扑……他做不到王英那么乐观。
“您还是好好考虑一下吧,如果有好机会,千万不要错过啊。”王英说。
“知道了,就你操心。”项主任嘴上这么说,心里还是很受用。这两年和王英相处下来,他对这个晚辈是真的喜欢,说是当自己女儿待也不为过。王英对他呢,虽然在生活上,两人并没有多少接触,却给他一种精神上的鼓励。
机会很快就上项主任,十一月上旬,就有省城的高校找到副食品厂,想让项主任去他们学校任教。
项主任一口回绝了。
王英知道后,急得嘴上都冒泡。
“您为什么不去啊!多好的机会啊!”王英痛心疾首道。
“你管我!”项主任直接摆起长辈和领导的款来。
“您真的就甘心在这儿算一辈子吗?您应该去高校,去到有学术氛围的地方,去实现您的理想……”王英说着竟然哽咽起来,她真的觉得太可惜了。
项主任没想到王英这么激动,忙说:“你怀着孩子呢,这么激动干什么。我没那么不值钱,他们请一次我就去啊,这么着也得三顾茅庐来请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