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王英和陆忠鸣说起这事时,陆忠鸣说:“别是他们又倒卖到别的地方了?”
  “应该不可能。”王英说,投机倒把是犯罪啊!
  王英叫跟货去南崇的人问了一下才知道,南崇很多低年级的老师,把这饼干带到课堂里辅助教学了,而且南崇那边本来吃食就没北崇多,有了个新鲜玩意,大家都乐意买。
  到六月底,所有铺货的城市都传来好消息,数字饼干卖得特别好,都要求补货。而且,带包装的,卖得比散装的更好。
  六月底的总结会议上,王英向厂里领导提出,给数字饼干单独建厂房,升级生产设备,扩招职工。
  “会不会太急了些?”钱同生说,数字饼干卖得好他知道,但这就急着扩张,他觉得风险有点大。
  王英说:“厂长,马上就暑假了。”
  “放暑假所以呢?”钱同生说。
  “放暑假,孩子们是会流通的……”王英说。
  “嗯?嘶……”钱同生想到了问题关键。孩子们一流通,会把数字饼干带到没有铺货的地方。
  “厂长,我们就是得快,得抓紧,您要知道,这个饼干,别人是可以学的。”王英又说,“等别人学走了,人家可能比我们先卖往全国。”
  现在还没有知识产品和专利一说,只要人家想生产,人家就能生产。
  这话把钱同生给点燃了:“那怎么行!这是咱们先弄出来的!”
  “人家可不管,我能想到,别人就想不到吗?就像我们学人家沪市的五香豆腐干一样。所以我们得快啊!说不定现在已经有别的地方的工厂在加紧研究配方了。”王英又说,“而且我们不但要占先,还要占优,得让人认我们厂的产品。让人家想到数字饼干,就买熊猫牌!”
  王英的话,得到了领导们的支持。
  陆忠鸣说:“我们还得防止人家以次充好,冒充我们。”
  “正是这样没错。”王英说,“而且,除了会有以次充好的,还有大厂家的抢份额。不用想也知道,咱们这产品一旦到了沪市这样的大城市,立马就会有厂家能生产出来,人家说不定比我们用料更好,包装更精美,口味更丰富。”
  王英的一番话,让钱厂长有了危机感。这些事,只要用心一想就能想到了。
  钱厂长想了一会儿说:“既然照你这样说,别人也能做,我们就不能随便扩张啊,人家都能造出来了,肯定影响我们的销量啊。”
  “厂长,现在我们这饼干辐射的区域还很小,别人想要学我们,也要有一个时间。我们就在这段时间,尽可能把产品辐射到更多地方,同时提高口碑,打造品牌,后续,我们还可以继续更新口味。”王英说。
  “这事得和领导商量呢。”钱同生说。
  “我知道,我报告已经写好了,您只管拿去给领导看。”王英说着把一个文件袋推给钱同生。
  钱同生打开文件袋,自己把王英的报告看了一遍,又让郑副厂长,赵主任他们都看了一遍。最终副食品厂的领导们一致同意王英的提案,就看上面领导审批不审批了。
  钱同生把报告交上去的第三天,厂里收到一个重大好消息!省城那边的百货商店主动要求进货!而且,只要带包装的。一个月,已经够让熊猫牌数字饼干,走出北崇,走到省城。
  这个消息,无疑给市里的领导打了一剂强心针。王英的方案通过了,她还被派到省城出差。
  王英这次出差很顺利,双方签了长期供应合同。
  整个暑假期间,又有几个地方来订货,再加上北崇这边主动联系的,熊猫牌数字饼干已经卖向好几个省市。同时,正如王英他们所料,别的地方也开始生产数字饼干。但他们的配方和包装一时都赶不上熊猫牌的,识货的还是认熊猫牌。
  数字饼干的大热,让王英在北崇又涨了一波知名度,很多人都知道,北崇副食品厂出了个能人,能把饼干卖到省城去。
  王慧家的欢欢已经一岁多,王慧买了数字饼干给闺女当磨牙棒。每次欢欢没吃几个,一大半下她肚。
  数字饼干出来后,王慧终于确认,她大姐和她一样重生了。
  王慧原本想着欢欢周岁时找王英坦白,偏偏那会儿王英正好去省城出差,只有赵云升来杜家吃席。
  王英没来杜家,王慧鼓足的勇气也泄了。她现在内心无比煎熬,一边想去找王英坦白,一边又害怕见到她……
  第130章 结束和开始“但在那之前,让我多你抱……
  七六年发生许多大事,收音机里每天都播报着大新闻。赵主任每天都要听广播,王英也经常听。
  转眼又到国庆,也是王英和赵云升结婚两周年的纪念日。结婚两年,王英成了副食品厂举足轻重的领导,赵云升还在文化站做小职员,他不求上进,赵主任和陈秀琴也懒得说他了。只有王英知道,赵云升一直没有停止创作,还在等待机会。
  今年的国庆节,赵云升依旧很忙,他们要组织纪念伟人的诗朗诵,还有各种纪念活动。赵云升每天挥舞笔杆子,指腹的老茧都厚了一层。
  赵云升和王英商量好了,他们今年就在家拍一张纪念照。王英平时上班已经够忙,难得今天她休息,赵云升也不想折腾她。
  两人就站在院墙边的一株月月红旁边拍了纪念照。这花是陈秀琴退休后养的,一年多的时间,养得枝繁叶茂,花开不断。
  七六年发生了一大串的大事,就在十月,又发生了一件大事,历时十年的运动结束了,收音机里每天都在播放“xxx倒台”了。一时间,社会上讨论的都是这事。
  项主任最近的情绪不太对,他每天数学题也不做了,工作的事就更不管,只是呆呆地坐着,愣愣地发神,开会也不去,有时候干脆请假不来上班。
  王英明白项主任的心情,却没有办法去开导他。项主任在这十年,失去得太多了。还有很多和项主任一样的人,比他更惨。
  但日子还是要过,副食品厂各个车间照常生产。数字饼干的销量不断攀升,已经辐射到了周边五六个省份,订单还在源源不断地到来。
  王英不管外面有天大的新闻,一心埋头处理手上的工作,逐步完善“熊猫牌数字饼干”在生产销售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某天,发呆中的项主任,侧头看了好长一会儿正在全心投入工作的王英,心里好像一下子就想通了似的,久违地又把自己的草稿纸拿出来了。
  一晃到七六年底,十二月初的一天,赵云升突然收到一封白桐的来信。白桐在信上告诉赵云升,一本停刊多年的小说月刊七七一月年要复刊了,他向赵云升征稿。
  赵云升看完信,一蹦三尺高!
  “英子!英子!你快看这信!你快看!”赵云升激动地把信递给王英。
  王英接过信,快速扫过之后,笑道:“大作家!属于你的时代,终于来啦!”
  赵云升看着王英此时的笑容,没来由地想起去年除夕夜,王英那时候的笑容与眼神与当下如出一辙。他心头一跳,英子怎么好像能未卜先知啊?
  一旁的陈秀琴说:“什么事啊,高兴成这样?”
  “是编辑和云升约稿呢,云升的作品要发表了。”王英笑着说。
  陈秀琴犹豫片刻道:“现在发表,没事吧?不会后面又闹起来……”
  “不会的。”赵云升忙说,“一定不会的。”
  王英说:“妈,您放心,云升的作品没问题的。”
  “我也不懂,回头再问问你们爸。”陈秀琴说,“保险起见,最好再观望观望。”
  赵云升当然不会听陈秀琴的,王英也鼓励他给白桐投稿,能上杂志的复刊号,说不定要名垂文学史呢。
  赵云升当晚就把自己先前写的稿子,全都翻了出来,摊在书桌上。
  “我竟然有这么多作品了,除了小说,我的这两篇散文,到时候也要投出去。”赵云升说着心潮澎湃起来,“肯定不止这一本小说月刊复刊。”
  王英也很开心,赵云升在提起自己的作品时,与平时是两样的。
  赵云升忽然转身,双手抓住王英的手,王英感觉他在颤抖,眼圈也发红,他紧紧握住王英的双手说:“英子,多亏了你。”
  王英浅笑:“多亏我什么,是你自己没有放弃梦想啊。”
  “不,没有你的支持,我可能早就放弃了。”赵云升连声音都带着颤。
  王英想起前世,觉得自己其实当得起赵云升的谢。赵云升也想起他的那个梦,那个娶了王慧,结果稿子被付之一炬的梦,如果那个梦是真的,那他的人生,可能全毁了。
  赵云升把王英拥进怀里,王英轻抚着他的后背,问道:“你准备给白桐投哪一篇?”
  “我要再看看,再改一改。”赵云升说,“但在那之前,让我多你抱一会儿吧。”
  王英由赵云升抱了好久,直到赵云升内心渐渐平静下来,他才放开王英说:“你先睡吧,我再改会儿稿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