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陈秀琴笑笑:“到沪市,看上什么喜欢的就买,别舍不得钱。”
  “我知道呢。”王英心里本来也想买的,她把自己所有的钱都带在身上了。
  “钱要小心放好,火车上有扒手呢!”陈秀琴又叮嘱。
  “好,我贴身放。”王英前世就在火车上被扒过一回。
  王英把钱放好,抬手看一眼手表,已经快四点了。
  “走吧。”赵云升提起行礼。
  天蒙蒙亮,赵云升载着王英往北崇火车站去。
  一路上没什么行人,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到火车站时正好五点。
  时间紧,两口子忙朝站台跑去。王英看到项主任他们三个人已经到了,周前进和冯云朝她挥手。
  王英一到,四个人就立马上火车了。
  赵云升看着王英和同事们一起上火车时,心底有种说不出的柔软,英子正朝着她的梦想奋力前行呢。
  火车准点出发,赵云升和王英隔着窗户挥手道别。
  赵云升骑车回家,他骑车到家门口时,正好看到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
  赵云升心里突然来了灵感,回家后立马铺开稿纸,奋笔疾书。
  一个小时候后,一篇送别的散文写好了,一气呵成。
  赵云升回头把这篇散文看了一遍,他心潮澎湃,真想现在就给英子看看,或者读给她听……等她回来,一定要第一时间给她看!
  王英这会儿正在火车上,和同事聊天,她本来想趴会儿补觉的,但周前进和冯云都过于激动,一直叭叭说个不停,王英被他们的激动感染,一直和他们说话。
  尤其是冯云,在厂里时肖主任就叮嘱她,这次和王主任一起出差,一定要多学多看多问,从王主任身上学些本事。遇到不懂的事,要多请教,想想当初的林芳华!于是一上车,冯云就开始请教王英工作上的事了。
  王英本来就有工作热情,也愿意带人,独木不成林,想要做事,她肯定要多培养一些人。哪怕这些人以后不跟着自己,那也是在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嘛!
  冯云问,王英答,周前进一时替王英回答冯云的问题,一时又跟冯云一起问王英。他们三个一直不停小声说着话,只有项主任一言不发,他双眼闭着靠在椅背上,不知道在闭目养神还是睡着了。
  坐长途火车很累人,王英坐了两个多小时,也说了两个多小时的话,觉得腰背不舒服,还口干舌燥。她拿出茶缸去接茶,顺便再上个厕所,冯云也和她一起去。
  王英对冯云感观还不错,她年纪比王英大,已经结婚,家里有一儿一女。
  冯云和王英站在茶水间外头,两人都捧着茶缸,一边喝茶一边说话。她们俩单独在一起,冯云就和王英说起她的两个孩子。王英其实不太喜欢这样,本来一起聊工作聊得好好的,两个女人单独在一起,就开始说丈夫、说孩子。好像女人之间就只能说这些似的,明明她们是出来出差的,是为工作。
  “平时睡得跟小猪似的,雷打不醒,今早我和我爱人轻手轻脚起来,欸?两个小东西竟然自己醒了!抱着我不让走。”冯云叹了一声,“我走的时候还在哭呢,不知道我婆婆哄多久才能哄好。”
  王英一直听冯云说,偶尔喝一口茶、点点头,但一直没有接话。
  冯云见王英一直不接话,心里觉得自己话多了,尴尬笑笑:“不好意思啊,王主任,和你说这些家长里短的。”
  “没事,挺好的。”王英说,“我能理解,当妈的不放心孩子,很正常。”她现在虽然没有孩子,但前世有。她确实不喜欢说这些,但也真的能理解。
  冯云听王英这么说,又继续说道:“我们车间这次其实最先选的人不是我。是我另外一个同事,她平时也挺能干,但她丈夫死活不同意她出差,说家里一摊子没人问,最后这事落在我头上,好在我家里还是支持我的。”
  很多本来可以成功的女人,最后失败了,都因为后面有个拖后腿的男人。王英想起赵云升来,赵云升肯定不会是拖后腿的丈夫,他的思想前卫。
  王英和冯云又站了一会儿,说了会儿闲话,感觉筋骨都松快了,才回到座位。她们一回去,项主任和周前进也拿着茶缸去茶水间了。
  冯云看得出王英不想聊私事,之后就再也没说,又开始请教王英工作上的事。果然,一说工作上的事,王主任就有话说了。
  十来个小时的火车,坐的是真累人。早上刚出发时,他们还一直聊天说话,后来就轮流休息、看行李,到沪市时天已经完全黑透。但沪市的夜晚也比北崇要亮堂一些的。
  周前进和冯云都很激动,谁第一次到沪市不激动呢。
  下了火车,四个人就在火车站附近找了个招待所住下。沪市不是南崇,王英去南崇出差有人接她,到沪市可没有。
  几个人出示介绍信和工作证,成功入住。
  到房间后,冯云东看看细看看,有些激动地说:“我还是第一次住招待所呢!这里还挺干净的。”
  王英问:“你睡哪张床?”
  “我都可以,主任先选吧。”冯云说。
  王英选了靠外面的床,然后躺倒在床上,狠狠放松了一下四肢。冯云也躺下去,两人躺下就不想起来了。
  王英感觉自己眼皮打架,挣扎着爬起来,说:“我去浴室洗澡,你先在这看行李?”
  “好。”冯云也是困得不行。
  “不要睡着了啊。”王英叮嘱一声。
  冯云索性坐起身,说:“主任你快去吧。”
  王英拿着换洗的衣服去招待所的公共浴室洗澡,这个时间浴室里已经没人,王英迅速地洗了个澡,身上的疲乏也洗净了,一身轻松地回了房间。
  王英回房后,换冯云去洗。
  招待所送了一壶热水过来,王英倒了一杯,拿出自己的干粮,就着热水吃。王英一边吃一边想,这会儿赵云升不知道睡了没。
  赵云升躺在床上,还没睡着,在想王英。这次英子出差可要一个星期呢,一个星期啊!结婚一年,这是两人分开最久的了。
  王英晚上睡得挺香,第二天早膳六点,王英她们起床了。两人洗漱了一下,来到招待所的大堂。
  周前上前说:“主任,我已经打听到了去胜利器械厂怎么走,咱们吃了早饭就去吧。”
  “好的。”王英应了一声。
  冯云问:“我们怎么去,做电车吗,公交车?”
  “嗯,坐电车。”周前进说。
  四个人在招待所旁边的小馄饨摊子,一人吃了一大碗馄饨,然后带着他们北崇副食品厂的特产,出发去胜利器械厂。
  沪市人多,早上的电车格外拥挤,王英和冯云被乘客挤在一起,冯云不觉得难受,还有点兴奋。
  “主任,人好多啊!电车跑得真快,我们北崇什么时候能通电车就好了。”冯云小声和王英说。
  王英看到冯云身边的人,朝她看了一眼,笑笑没有没回话。
  沪市这时候有电车,还有公交车,北崇一直到八十年代初才有第一条公交线路,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啊。
  胜利器械厂离火车站不远,坐电车半个多小时到了。下电车后,冯云还朝远去的电车看了看,她真喜欢电车。
  下电车后,周前进说:“朝南走。”
  四个人朝南走了大概有一里多路,看到胜利器械才的招牌。
  王英用胳膊怼了一下一路上都没什么存在感、没说过几句话的项主任,说:“主任,接下来就看你的啦!”
  项怀民嗯了一声,不像在厂里时,一开口就和王英呛声。
  胜利器械厂铁门紧闭,门旁边有一个传达室,可以看到里面的门卫。
  四个人来到器械厂的传达室窗下,传达室里老同志打开小窗户问:“你们是干什么的?”
  这人说的是沪市方言,不过他们都听懂了。周前进上前,递上他们的介绍信,笑着说:“同志,我们是来考察的。”
  传达室的门卫看了介绍信,和另外一个人说:“你进去问一声。”
  里面有个稍微年轻的同志走出来,朝厂子里面走去。
  “你们在这稍微等一会儿。”传达室内的老同志换成了标准音和王英他们说。
  王英他们等了十来分钟,刚才去喊人门外,带着一男一女穿着器械厂制服的同志过来了。
  两人都是面带微笑,两人快要走到王英他们跟前时,传达室的门外把铁门打开,放王英他们进去。
  “北崇来的同志们,欢迎欢迎!”两人和王英他们一一握手,态度很热情。
  两位同志把王英他们带进了一间办公室,入座后,一人给他们倒了一杯茶,然后直接开始互相介绍,了解基本情况。
  一番寒暄过后,器械厂的男同志韩群说:“听说你们是看了报纸上的报道知道我们厂的,真是不容易呢!还不知道你们厂现在是什么情况呢,不如先介绍一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