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前几天差点就把它们全拔了,这玩意长得太凶了,种下一棵能长一大片。”陆忠鸣说。
“那我运气真好。”王英笑道。
陆忠鸣哼了一声:“你真有工作热情,副食品厂就那么值得你拼命啊!”
“拼命谈不上,也是做点自己想做的事罢了。”王英说。
陆忠鸣把王英带到水缸旁,指着水缸周围的薄荷说:“喏,你薅吧,全薅走也没事,你们找不到货源就自己弄点枝叶回去扦插,薄荷糕里也用不着多少。”
王英蹲下薅薄荷,一边和陆忠鸣说话:“你吃过薄荷糕啊?”
“又不是什么稀奇玩意,好歹我们家以前是食品厂。”陆忠鸣提起以前,语气多少有些失落。
“那你有配方吗?”王英说。
陆忠鸣看看王英:“你别说,你连配方都没有就开始弄了。”
“嘿嘿,还真没有,等下拿别的方子试,我们有桂花糕,绿豆糕,马蹄糕……这些方子,应该能试出来。”王英笑嘻嘻说。
“你还真是……”陆忠鸣一时想不出话来说王英。
王英薅了一把薄荷放在脚边,又继续薅:“你有没有配方啊,我跟你买啊。”
“没有。”陆忠鸣说,“我是看在赵主任的份上才帮你上次,看在你给我送了桃酥的份上,才给你薄荷,你不要得寸进尺的。”
“真没有啊?”王英又问,好像没听到陆忠鸣的话。
“真没有,快点薅!一个姑娘家到单身汉家里来,你也不怕的!”陆忠鸣站得远远地看王英。
“大家都在上班,我也没办法么。而且,我怕我带人来,打扰你的清净。”王英继续薅薄荷,脚边已经放了一小堆,“对了,我忘了带装的东西,你能不能给我找个网兜,借我用一下。”
陆忠看了王英三秒钟,转身进了屋,没多久,拿着两个网兜出来,丢在王英脚边。
“喏,拿去。”
“哎哟,两个呢,嘿嘿,等我用完了,肯定过来还给你。”王英笑着说。
陆忠鸣想说不用还,想想又没吱声,他跑去西墙角也蹲下开始薅薄荷。王英抬头看了他一眼,心想以后要是有机会,让他跟着自己工作,不知道他乐意不乐意。
王英把水缸一圈的薄荷薅得差不多了,陆忠鸣也从墙角过来,抱着一大把,塞进了王英的网兜里。
“够了吧,不够过几天再来弄,浇点水涨得很快。”陆忠鸣说。
“够是肯定不够的。”王英说。
“你还真不客气!”陆忠鸣没好气地说,赵主任挺实诚的人,他这个儿媳妇真的滑得很。
王英没想到在陆钟鸣心里,自己成了个滑头,她自认为自己是很老实的那一类呢。
王英装了满满两兜的薄荷,清香扑鼻,这些薄荷可以做很多薄荷糕了。
“我也不要你们厂的钱,薄荷糕做出来给我尝尝就行了。”陆忠鸣说。
“行呀,等我就用这个网兜给你装两兜。”王英说。
陆忠鸣只当王英开玩笑呢,没当回事,开口赶王英走。
王英向陆忠鸣道了谢,提着两兜子薄荷离开陆忠鸣这。陆忠鸣站在宅子外头,看王英出了老街,才转头进去,关上院门。
王英带着两兜薄荷回厂,两个兜子看着不多,但那是压得实,往清洗台上一倒,可真不少,组员门都惊呆了。
“组长,你下乡去了啊?摘这么多回来!”周前进惊道。
王英笑笑:“没下乡,城里就有,你们要争取利用这些吧薄荷糕给试出来,我答应给人家两兜子糕呢。”
“没问题!”周前进和吴海洋异口同声道。
“绿豆糕做得怎么样了?”王英问道。
“马上第一锅就要出炉了。”周前进说,“我觉得可能一次就能成。”
“那你们可得加油了。”王英笑道。
王英从配料区调了两个人来给周前进和吴海洋打下手,先把薄荷洗出来。然后她又去蒸炉旁,等着第一炉的绿豆糕。
正如周前进所说,这个绿豆糕第一炉就很成功,味道清甜爽口,要是等凉了甚至冰冻一下,肯定更好吃。
王英照例用小托盘拿了一些新出炉的绿豆糕,准备给领导们尝尝鲜。她先回了小办公室,项主任雷打不动地算数学题呢。
“来,主任,尝尝新鲜出炉的绿豆糕。”王英说。
项主任头也不抬:“新鲜出炉的绿豆糕又不好吃,绿豆糕要吃的凉的。”
“尝尝嘛。”王英说,“说不定不同的味道,能给你带来解题灵感呢。”
“胡说八道。”项主任这么说着,还是抬手拿了一块还热着的绿豆糕,“用点冰镇一下才好吃呢。”说着他把绿豆糕放进嘴里。
王英看着他吃完,问道:“味道怎么样?”
“及格。”项主任说,“你弄到薄荷了?”
“嗯,弄了两兜。”王英说,“希望薄荷糕也顺利出炉。”
项主任看着王英,她个子小小的,人瞧着也不是那种十分外向的,但一旦涉及到工作,她好像就有用不完的热情和韧性。
王英见项主任打量自己,笑着说:“主任,这糕您是总负责,您拿去给别的领导?”
“不去,自己去!”项主任无情地拒绝了王英,他这个总负责可什么都没做。
王英也没有坚持,端着小托盘先去送给了赵主任。
赵主任没在办公室,他就留了两块,又去找钱同生。
钱同生见王英这就把样品做出来了,很是惊讶。
“这么快啊。”钱同生说。
“绿豆糕有现成的方子,同志们又有之前的经验,做起来就是快。”王英笑着说。
钱同生知道,那些人都是王英教出来的,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他尝了快绿豆糕,口味很好,完全可以直接售卖。
钱同生到底夸了王英几句,王英呢,也很乖巧,上说项主任领导得好,下说同志们操作得好,她自己什么功劳都没有。钱同生不管她真心还是假意,总之他喜欢看到王英谦虚的样子,又夸了她两句。
王英把剩下的绿豆糕都留在钱同生办公室,让他分给别的领导,她带着空托盘回车间。
回到小办公室,王英就和项主任说:“主任,我看您对包装设计感兴趣,要不,这次的绿豆糕和薄荷糕的包装设计就交给您?”
项怀民看出来了,这个王英就是不想让他闲着,非要给他找点事。
“没兴趣,你找文化站那个谁给你画。”项怀民说。
“真没兴趣啊?”王英说,“别人家画了,您又挑三拣四的。”
“什么叫挑三拣四,我是给他完善设计稿!”项主任反驳。
总之项主任坚决不肯画。王英就又念叨着沪市,还是想让项主任带头,跟领导提议让他们去沪市学习先进经验和技术。
项主任心里想去沪市吗?当然想,他有同窗好友在沪市呢,但是他不想和王英一起去,更不想和她一起去沪市的食品厂学习……
项主任被王英念叨烦了就跑了,留王英一个人在办公室。王英也不气馁,反正念叨念叨也不费什么。
第一天,绿豆糕做出来了,薄荷糕没做出来。虽然没做出来,他们几个已经照着之前做沙琪玛和改良桃酥的方法,记录了不同的方案,王英觉得离成功不远了。
果然三天后,薄荷糕的试生产就成功了,和王英前世吃过的薄荷糕味道几乎一样。问题是厂里还没有找到薄荷的货源。王英只好又去了一趟陆忠鸣家,又薅了一些薄荷回来。陆忠鸣家的被王英薅完了,他还带着王英去邻居家弄了一些。
第二次从陆忠鸣家回厂后,王英提议直接去乡下收购一些,反正也就夏天几个月生产,应该用不了大批量。如果没有,就委托老乡扦插一些,长得也很快。
厂里一边找货源,一边和上面申请下乡收购,终于弄到了一批薄荷。
五月底,绿豆糕和薄荷糕顺利在北崇上市。还是邱振华给画的包装,如今第四车间所有点心的包装都出自邱振华之手,都有统一的标识,十分精美醒目。
这天王英休息,她和赵云升一起去百货商店扯布,上次答应给赵云芳家未出生的孩子做衣服,一直忙着,终于有空了。正好过两天她要“交生日”,陈秀琴给了她一百块钱,叫她来买衣服。
王英买好布,想着去副食品柜台这边,看看绿豆糕和薄荷糕的售卖情况。正好听到有顾客在柜台前说:“咱们北崇副食品厂最近真不错啊,出的点心都好吃得很!”
“可不是么!我家孩子就要吃个沙琪玛!哪有那么多票买!现在新出的这个,他也喜欢,真是一点票都留不住!”
“我家老太太从来不肯吃这些的,最近吃了薄荷糕,把自己压箱底的票都拿出来了,要买这糕吃。”
副食品柜*台的售货员正好看到王英了,便说:“这都是他们厂的王主任的功劳!过年的福利品,你们还记得吗?就是她弄的,这些点心也都是她带着职工们做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