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没想到陈阿娇一个瘦弱的姑娘,居然腿还很长。
  她被丫头们扶走的时候,一个不察,意外踹倒了刘彻的琴桌,连连抱歉。
  一张五弦琴就这么掉到了地上,摔了个目眦欲裂。
  刘彻看着一群人忙前忙后,居然就站在原地,仔细思考起她说的话来。
  最后没思考出来,只又一次发出了“咚”一声巨响,拍在地上,睡着了。
  ————
  陈小姐和太子殿下喝醉了酒,是被太后宫的姑姑们送上轿子,一路护送回府上的。
  迷蒙中她被晃起来喝了一碗醒酒汤,可总觉得自己还在轿子上颠簸。
  她一直没等到在路的末尾接她的人,于是那段宫路被无限延伸,漫长到看不到尽头。
  陈阿娇蜷缩成一团,绵长的呼吸渐渐急促起来。
  大概念念不忘必有回响,阿娇在梦里看到了比现在成熟许多倍的楚服。
  巫女穿着一袭男装,长身玉立。
  她背后燃起毁天灭地的火光,烟雾模糊了她的面容,侵蚀了她的肌肤,把整个人吞没。
  可是大约她的身子实在是挺拔,挥手告别的姿势又太过坚决,看起来不像是个即将被毁尸灭迹的刑犯,倒像是个浴血重生的凤凰。
  浓烟中,她的眼睛亮如北斗,唤她阿娇。
  不是小姐,是阿娇。
  楚服好像还说了什么话。
  她听不清楚,拼了命地想要凑近,最后听见了一声震天响的:“小姐你快醒醒太子殿下来府上送茶叶啦!!!”
  陈阿娇:“……”
  她睁开眼,看见季蓝、春枣并几个丫头,端着洗脸的水盆、新衣服,十分担忧的围在床边。
  春枣:“快快快小姐醒了给她换衣服不能让太子殿下等久了!”
  这小丫头不是一般的活泼,陈阿娇一直知道。但今天才发现,她的嗓门也是不一般的响亮。
  陈阿娇刚想发怒,宿醉的头才昏昏沉沉想起来,是她说的,太子殿下的话一定要第一个传过来,不能怠慢。
  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没了楚服的安抚,她只能压着火气换好衣服,梳洗完毕走向前厅,才发现这天刚蒙蒙亮,是皇宫早朝的时辰。
  陈阿娇从架子上取下来长鞭缠在手上:“这么早,太子殿下不去上早朝,来送什么茶叶。”
  身后两个丫头对视一眼:“太子殿下来放下了茶叶就走了,让手下的人在这儿候着小姐起床。听灵犀姐姐说,这是后宫早上请安的……时辰。”
  “是么。”陈阿娇攥紧了手中的鞭,冷笑一声,大踏步走向前厅,“我倒看看,刘彻派了个什么人来给我请安。”
  *
  “这茶是现在皇后宫里用的,算是贡茶,就连皇上都赞不绝口。太子殿下特地送来一箱,谁是滋阴补阳,最适合小姐这样年岁的女子喝。”
  “……”
  陈阿娇坐在主座上,有一搭没一搭喝着加了蜂蜜的藕粉,神情倦倦,并不想搭话。
  幕僚神情自然,依旧滔滔不绝:“小姐要是喜欢,回头太子殿下再送些过来。”
  “那还真是谢谢太子殿下的好意了。”陈阿娇摩挲了一下手中的鞭子,有点手痒,“我没什么东西回礼。春枣,拿几盒糖藕糕给这位大人带回去吧。”
  “小*姐不打算现在泡上么?”幕僚淡淡一笑,“一日之计在于晨,听说这茶就是清晨起来泡了才好。往后去了皇宫,自然也更加习惯。”
  陈阿娇反问道:“太子殿下送礼,既不问问我的喜好,又要管我怎么喝么?”
  分明就是要训诫、磋磨她的心性。
  擦过胭脂的唇此时气到微微发白起来。
  “小姐言重了。”那人寸步不让,“不过是一盅茶而已。”
  说完,他拿起了茶壶,就自顾自的当场泡起茶来。
  “既然不过是一盒茶,也就不劳烦日理万机的殿下分神......”
  那人把茶叶用热水一烫,也不顾是否泡好,就火急火燎地倒进了茶碗里,抬手递上:“话虽如此,也是太子一片赤诚心意,小姐不尝尝吗?”
  “难道你来长公主府,为的只是敬这一盅茶叶吗?”
  “属下是太子的人,不会”
  陈阿娇伸手接过,也不管他用的是滚水,低头就抿了一口,脸像是被烫白了:“那就多谢大人为我奉茶了。春枣,送客!”
  幕僚像完成了什么任务,长舒一口气,笑道:“就不麻烦陈小姐了,属下自己出去就行。”
  这人分明就是刘彻派来给她立规矩的!
  春枣追出去以后,陈阿娇瘫回椅子上,合住眼,指节不耐烦地敲着桌子。
  不能让他这么顺风顺水下去……
  刘彻热衷于出演权柄平分,认可未婚妻的戏码,那她就让他演到底。
  可惜陈阿娇的太子妃之位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再如何虚与委蛇,也都是她自己的事。
  长公主殿下一时间风头无两,也放任她自己决断。
  等到一切尘埃落定,深春悄然而过,已是楚服走的第十日。陈阿娇在御林军的陪同下,带着几个小丫头,坐上了前去胶东的车。
  ————
  “你来胶东已经第三日,我却今日才得见你,”
  “今日和景夫人一见如故,晚辈与夫人相见恨晚。天色不早,先行告辞。来日必将带着小姐和许大人上门拜访。”
  景夫人笑着应下:“老爷们回来也就是这两天的事,你若是想要去其余几家拜访,我可都帮你知会一声。”
  来胶东之后,各大家族的老爷们忽然要一起下江南,采买货物,说要十天半月才能回来。
  家中只有女眷,闭门不见外男。
  就连铸铁的景家的小县令都告病,只派了手下的人来接待。
  刘彻在此地没什么根基,派来的人是光杆司令,束手无策。
  最后是楚服出面,和这几家夫人打好了关系,才终于得了个见面的机会。
  第34章 小别(重逢)
  ◎小别胜新婚,白马入芦花◎
  胶东的初夏,槐花开了满城,随着风飘得满城甜香。
  王府里的槐花树下放着一张石桌,槐花落到桌上,就被一只夹着笔的手放走,送进嘴里嚼着。
  像是在磋磨什么人的嘴唇。
  楚服把请柬推到许诵面前:“景夫人方才送信来,说后天老爷才回来,你与我一同上门去拜访。”
  这位京城有名的探花郎泄气地拿过信件:“这次多谢你。”
  楚服冒出来一句不相干的话:“小姐还有四五天可就要到了。”
  “嗯。”许诵点点头,“嗯?陈小姐还有什么吩咐么?”
  楚服从桌上又拿起一朵花放进嘴里:“探花郎大人熟读兵法,难道就没有点自己的见解吗?”
  许诵绞尽脑汁:“难道是,暗度陈仓?”
  楚服高深莫测地摇头。
  “以逸待劳。”
  摇头。
  “笑里藏刀?”
  摇头。
  大约看他实在猜不出来,楚服阴恻恻笑了一下:“就不能是——借尸还魂吗?”
  天气晴朗,初夏阳光正好,许诵却被她吓得打了个哆嗦,感觉身上凉飕飕得。
  ————
  胶东物产丰沛,盛产鱼盐,十分富庶。
  而今正是捕鱼的好时候。
  景家是做铸铁生意的,家风森严,府中子女皆勤奋求学,得人赏识。严小公子最争气,已经是一方县令了。
  ——说是争气,其实一半是他们家花了大钱送礼,
  府邸格局中规中矩,并没有什么赏玩的地方。
  大片的地都拿来晒了鱼干,有长工拿着网,一遍遍走来走去,撒一些粉料,是下酒的好东西,到时可以拿去卖给城里的酒家。
  让她想起自己曾经在长公主府晾的牛肉干。
  正厅中,许诵还在和景家的老爷们推杯换盏,谈天说地。
  老爷们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说许诵这个长安城里长大、刘彻府中念书的探花郎,是自己素未谋面的亲兄弟,干了这杯我的兄弟。
  景家的小县令依旧称病,没有出席。
  楚服和许诵交换了个眼神,就说自己要去如厕,退了出来。
  她趁人不注意,拐进了一条不起眼的小路。
  这小路比别的地方都要难走,明明应该是第一次来,可她却像是轻车熟路,很快就到了一处分叉口。
  楚服见四下无人,从腰间拔出一把匕首,随后扎在一旁的树上,退后,俯冲起跳,手利落地抓住刀柄,一个翻身。
  “嘎——”
  楚服轻松跳到了一条隐蔽的路中间,抬头就能看到景家库房,周围一排排用于警戒的铃铛沉默地晃动着,像是在欢迎她的到来。
  她伸出手,神情颇为惋惜地刮了刮一只铃铛:“还是这么没用。”
  说完,她缓步走向严防死守的库房大门。
  *
  原本僻静的小路上,响起了一阵急促又慌乱的脚步声,越来越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