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他破天荒解释了一番,最后,还拿出了刘裕的手书。
“宋祖有令,明帝重伤期间,由阁下代理主持国政,一应大事可自行决断。”
王彧一时错愕,总以为按照刘裕雷厉风行、眼里揉不得沙子的性子,是绝对不会将国柄托给宰相的。
何况宋明帝虽然智障了亿点点,骄奢了亿点点,但也是个成年人,丝毫算不上主少国疑。
朱厚照道:“宋祖说了,就算托付给宰相,导致大权旁落,总比给宋明帝一路作死,为亡国打下坚定的基础好吧。“
王彧:“……”
好像是这个理,根本无法反驳!
他默然,大约是意识到了事已至此,又想起这个不成器的弟子这些年来四处漏风,给自己添了不少堵。
半晌,他清俊面容上掠过了一丝叹息之意,敛衽一礼,随后让开了道路:“还望武宗皇帝手下留情。”
宋明帝感动得两眼泪汪汪,果然老师还是惦记着他的!
朱厚照却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挑眉道:“怎么一说?”
王彧以仪容俊美著称,被称作琅琊王氏这一代的冠冕,经常被拿去和谢晦、谢庄比较。
他摇摇头,语气温和而平静:“莫让他丢了性命,举办帝王葬礼得浪费好多时间和资源,本朝实在是耽搁不起。”
身后,宋明帝瞳孔地震,爆发出一阵凄惨的叫声。
王丞相,你可真是我的亲老师啊!!!
怎么能做出这种事来!!!
……
新的一天开始了。
周世宗继续直播带货,明武宗也继续直播代打,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然而,某些参赛者的心中,却是拔凉拔凉的。
“这可怎么办呀”,临安城中,小幼崽虞世南有点发愁,托着小脸,唉声叹气。
别人都在使尽各种手段拉票,本朝什么都不做,岂不是落后了?
“我也要问问舅舅……”
小沈婺华压低声音说,正写着今日份的文书作业,有点闷闷不乐,提笔在纸上画了一个圈。
两个小伙伴互相看看,凑在一起嘀嘀咕咕,心里都很着急,想要即刻冲出去见陈蒨。
可是,作业还没写完呀。
“喂,张珪你怎么看?”
“……”
张珪小团子不言不语,只是一味抱着毛绒玩具,在地毯上滚来滚去。
这个看来是指望不上了,小沈婺华灵机一动:“要不,我们等下抢了他的玩具,让他大哭一场,趁情况混乱起来,偷偷溜出去找舅舅?”
“不可能跑掉”,小虞世南使劲摇了摇头,“会被卫士捉住。”
他犹豫了一下,又说:“……先生也会不高兴。”
小沈婺华听到后一句,十分发愁地叹了口气:“是啊。”
他们现在住在临安禁宫最深处,和陈蒨一道,周围防卫无比森严。
此前吧,陈蒨业务繁忙,一直是侯安都负责看管三个小幼崽。
这位当朝的司空大人,虽然看起来像个文盲,作风也像,但其实还怪有文化的,擅长隶书、能弹七弦、博览群书。
很适合给孩子做一些文武方面的早期开蒙。
不过,这并不影响小幼崽们觉得他笨笨的,不太机灵的样子。
很好糊弄,随便找个借口就能忽悠过去,偷溜出宫去玩,逛一逛临安夜市什么的,侯安都甚至还会稀里糊涂地给他们当保镖。
可怜的司空大人,被小幼崽玩弄于股掌之中.jpg
然而,这样的“好日子”很快到头了。
侯安都只是个代班的,如今,幼崽们真正的老师抵达了……
门外,一阵脚步声传来。
“小陆先生来了!”小团子立刻嗖地一下,飘回到桌子前,坐得端端正正。
就连最幼小的张珪都不在地上爬了,打了个滚,把自己滚回座位前边,咬了咬笔杆子,低头写起了书法描红。
门敞开一线,照进来一地明亮温暖的岚光。
来人一袭青衣,风度清丽,仿佛亭亭静立的空山修竹,眉目轻轻垂落,看向案上的纸业,长睫似凤蝶轻轻摇动的磷羽,被日光洒落了一片金絮。
他的气质很温和,似乎看到了他,就自动理解了,什么叫做“陌上人如玉”。
声音也是极尽温柔明澈的,好似青山云溪、落花回风间,一声清淡的弦音:“今天的事都做好了吗?”
先前还在上房揭瓦的三个小幼崽,此刻,竟然一个比一个乖巧安分,排排坐,拿出作业纸。
小沈婺华露出了甜甜的笑容:“当然啦,请先生过目!”
小虞世南把书举得高高的,十分软萌可爱地说:“我已经把书都背完了,先生可以任意考我!”
小张珪慢吞吞地从袖中摸出描红纸,眨巴几下眼睛,大声说:“小陆先生,我写了好多好多呢,有这么——这么多!”
他竭力张开手臂,比划出了一个“这么多”的姿势。
而后,忽然失去平衡,摇摇晃晃,惊呼着向前一倒。
在他砸到冰冷的地面之前,小陆先生轻柔地伸出手,接住了他。
这只毛绒团子立即手脚并用,就像树袋熊一样挂了上去,把他抱紧了。又在对方怀中找了个舒服的位置,咯咯笑着,准备在那里扎根到地老天荒。
太心机了!
小虞世南和小沈婺华一齐对他怒目而视,飞奔过去,一左一右地伸出手:“先生,我也要!”
……
门外,来传旨的侯安都:心酸。
踏马的,这究竟是为什么!
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难道都纯看脸吗!
但本朝的韩子高也是知名美男子,怎么就没这么好的养崽效果……
陆秀夫是李庭芝在江淮当元帅时的故交,知之甚深。
此前,李庭芝三番五次,欲言又止,觉得陈朝反正人才短缺,正好可以推荐他去当宰相预备役。
奈何人算不如天算,张天纲临时插了一杠子。
这位金国老丞相素来作风严峻,立身持正,十分的雷厉风行,加上精通文武和各种城防技术,简直就是按照陈蒨的选材标准,用尺子专门量过一遍似的。
明君贤相一相逢,自然是皆大欢喜。
并且张天纲性情严惮,口碑甚好,平日的主持工作,也让陈朝上下一致敬服,就算毛糙如侯安都,都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李庭芝不由心里犯嘀咕,觉得陆秀夫肯定是没戏了。
少年陆秀夫与文天祥是同榜进士,比他还小两岁,今年甚至还未举行及冠礼。
这个年纪,宋祖刘裕会很热衷收留,而后亲自培养,来一套千古名相的养成流程。
但陈蒨不一样。
他以方隅之地,博弈天下,面临着种种激烈的内忧外患,远不似江山已然初定的宋武时。
所以吧。
文皇陛下更需要的是直接就能过来干活,当场走马上任的那种贤臣,而不是“养成系”。
——至少李庭芝是这么认为的。
他情真意切地写了一封信,劝陆秀夫慎重考虑。
不料,信还在半路上,陆秀夫已经来了临安城,面见陈朝的hr……吏部尚书(代行版)沈满愿。
沈满愿能当上这等高位,没有一点水份,全凭借真才实学。
虽然,她的背景确实很强大:族姐是陈蒨感情甚笃的皇后沈妙容,族叔是陈蒨一向青眼有加的“小沈郎”沈炯,族侄女就是沈婺华。
陈蒨就是吴兴人,队伍里,自然而然有许多吴兴沈氏的同乡。
沈满愿博闻强记,过目不忘,最擅长从一些犄角旮旯的奇怪地方挖掘人才。
她一见之下,对陆秀夫惊为天人,更是仿佛幻视了她过世多年的爷爷沈约(大雾)
当即火急火燎进宫,将人引荐给陛下。
没人知道,那天陈蒨将陆秀夫留下,从午后至深夜秉烛夜谈,究竟聊了些什么。
反正第二天,小幼崽们就多出了一个老师,暂时挂上了太子中庶子的官职。
这个职位看起来不是特别高,但在陈朝意义非凡。
本朝自建国以来,仅出过一位太子中庶子,那就是虞荔。
虞世南的生父,陈蒨的挚友,本欲托以后事却不幸英年早逝的良才。
小幼崽们一开始听说这个官位被人占了,还有点不服气。
又发觉蠢萌好骗的侯司空离开了(侯安都:???),要换成陆秀夫,更是颇为生气!
结果后来,很快就……真香了!
怎么会有小陆先生这么好的人!
他真的好温柔啊,永远清澈如朗月,温温和和毫无烟火气,从不说一句重话,而且是个十分博学的天才!
不管犯了什么错,他都会包容我们,绝不会不分青红皂白就一通指责,而是会陪我们一起解决问题纠正错误!
这一波,情绪价值直接拉满。
没有人能拒绝似水的温柔,没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