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而且他们要首先收拾掉宋理宗,介时,便可以使用南宋的军械库藏,自行调配,一切应有尽有。
  霍去病送货上门,将两颗长命百岁丸带给刘裕。
  一同前来的,还有数量庞大的凑热闹团队。
  大汉众人宛如背着书包出来春游的小学生,气氛喧嚣无比。
  一到大宋,便作鸟兽状散,一头扎进了熙攘繁华的大街小巷楼台华阙画舫香车仙乐霓裳珠翠冠朵,以及海量的美味小吃中。
  霍去病不过是望向临安皇城的秀丽轮廓,稍微愣了一下神,就发现自己身边已经没人了。
  “……”
  不是,你们一个个的至少和此地主人打个招呼吧?
  他看着霍光飞奔向临安美食街的背影,快得仿佛只见残影。
  沉默了一会,艰难道:“他们一般不这样的,都很有礼貌……”
  前来待客的沈庆之表示理解:“没关系,你们要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直到征伐蒙古,以后打交道的机会还多。”
  一边说着,一边目光往霍去病身后瞟,仿佛望眼欲穿。
  霍去病立即会意,提起一大口袋的金银,丢给沈庆之:“这是陛下缴纳的住宿费。”
  沈庆之露出一个灿烂如菊花的笑容,麻溜伸手接过:“哎呀,让你们破费了,那多不好意思哈哈哈哈哈……走走走,快进宫去,陛下等着你呢!”
  如果仅仅是霍去病卫青二人前来做客,刘宋帝国自然是无比欢迎,扫径待客,想住多久住多久。
  主打一个盛情款待,宾至如归。
  但是,大汉一次浩浩荡荡来了几百号闲杂人等。
  刘裕一贯布衣蔬食,勤俭治国,让他掏国库请这些家伙白吃白喝,基本和索命也没什么区别了。
  当然得叫他们自己花钱!
  此刻,刘裕正在宫中,被刘穆之逼迫着……练字。
  他写完了满满一张,搁下毛笔,铺到窗边晾干墨迹,神色中溢满了无奈:“穆之,写这么多可以了,朕的字也不难看啊。”
  这话倒是真的。
  虽然刘裕出身寒微,没受过什么教育,以前写字像野猫乱爬,十分狂野。
  但刘穆之是驰名当世的大书法家,作品被“书法圣经”的《淳化阁帖》推为刘宋王朝之冠,还在谢灵运、羊欣之上。
  从很久之前,他就一直教刘裕写字,还量身定制了若干小诀窍,比如——
  写大字!
  一张纸上就写几个字,主打一个狂飙突进,放飞自我,看起来自然就有气势了!
  虽然听起来很荒谬,但实际上……
  别说,你还真别说,确实有效果。
  后世甚至有书法家夸刘裕”书法雄逸”、“气势磅礴”,乍一看像模像样,骗骗外行还是没问题的。
  “不行呢”,刘穆之语气温柔。
  “你要给孩子做好榜样”,他从身后握住刘裕的手,带着写字,一笔一画地指正道,“书法这件事,至少要练到古今帝王中第一流的水平才行。”
  刘裕:“……”
  练到第一流?你不如鲨了我吧。
  别人养孩子都是鸡娃,你鸡我干什么?
  此刻,他一边奋力在纸上划字,一边心中暗暗悔恨,早知道就该留下完颜构一条狗命,打断腿关进牢里。
  好歹这厮书法顶尖,还能给自己当个枪手。
  一旁,幼崽刘义庆捧着书本,望见这一幕,就像偷吃到糖果一样,悄悄笑了起来。
  他不是刘裕的亲子,而是侄子,年纪还很小。
  父亲早丧,他本来该袭爵临川王一系,现在却成了精挑细选的新太子人选。
  天知道,刘裕看完《宋书》,发现全家歹竹当中,居然还出了这一根好笋的时候,内心有多欣慰。
  他那几个好大儿——
  什么北伐大败、杀害忠良、搞出数十倍「莫须有」的。
  什么关中内讧、害死王镇恶、丢失长安的。
  什么昏君即位、不出一年即被废的……
  个个都是卧龙凤雏。
  后世子孙更不得了,有人弑父杀母堪称血脉终结者,有人和亲姑姑□□还纳为贵妃,有人外号「猪王」被迫居住在猪圈。
  唯一一个年少英武的明主,振作江山、力挽狂澜,居然还短命。
  宗室叛乱更是一连爆发了数场,平均每三年就有一次,全家自相残杀的能力令人叹为观止。
  以至于好几回,年长的皇子都被杀绝了,不得不立小皇帝过渡,政局极其混乱。
  更有宋明帝这个大聪明。
  自己生不出孩子,居然纳怀孕女子进宫为王妃,生下的儿子就封为皇子,甚至对其身世毫不避讳,还给宫外的皇子亲父升了官。
  后来他儿子即位,自称“李将军”,李就是亲父的姓氏。
  这神一般的操作……
  无比令人窒息,放在诸天万朝都是独一份。
  刘裕是万万没想到,自己一向擅长养崽,亲手培养出那么多北府名将。
  结果直系后人中,却诞生了如此多奇形怪状的晦气东西。
  啥也别说了,全都废了吧。
  侄子刘义庆倒是很好,天资颖悟,心性纯良。
  历史上,他最出名的是创作了《世说新语》,文治能力也不错,素有政声,很受百姓爱戴推崇。
  但他其实天生膂力过人,骑射也很娴熟,是天生的将才。
  后来,为了避免被堂兄刘义隆迫害,这才选择了从文,永不拿起弓刀。
  简直就是一块亟待打磨的纯金璞玉!
  如今,刘义庆只是个幼崽,小脸软乎乎,十分可爱。
  刘裕和刘穆之给小朋友制定了一个成长计划,决定从头开始,一点一滴塑造出一个千古一帝接班人。
  第一步,当然是将他接入宫中,进行一些亲子活动,培养感情了。
  小团子幼年丧父,次年又丧母,很久没有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在宋宫生活了几日,他觉得超开心,这里超棒的!
  刘穆之检查完小团子的功课,摸摸他,给他投喂了一些好吃的糕点,换来一个大大的笑容。
  “他好可爱”,刘裕悄然伸出手,戳了戳小团子的脸。
  咦,手感很好,再戳一下。
  “陛下”,刘穆之顿时有些无奈,拍掉了他的手,“不可以将庆儿当成玩具的。”
  “自家孩子,玩一会又怎么了?”
  刘裕一脸理直气壮,甚至还想给小团子编个小啾啾,“等会唐太宗,周世宗,还有其他人到来的时候,可以顺便问问他们是怎样养小孩的。”
  他就不信了,真的有人会忍住不玩自己的孩子吗!
  “啊,别的陛下都要过来?”
  霍去病进门时,刚好听到这一句话,好奇地问:“那要不要让我们陛下也过来?”
  刘裕扶额:“孝武皇帝就不用了,真是一个典型的养崽反面教材。”
  霍去病很不服气:“怎么会!陛下养我就养得挺好的。”
  对面二人:“……”
  这话倒也没毛病。
  但刘裕自己养北府名将也养得挺好的,谢晦、檀道济、王镇恶、沈林子他们个个都是绝世星辰。
  结果到继承人这边,就开始疯狂掉链子。
  可见,养心腹名将和养接班人,是全然不同的两码事。
  霍去病递上长命百岁丸,并友情提醒道:“丸子的味道很古怪,每次随机一个口味,我吃到的是纯甜味,舅舅却是甘蕉涮醋的那种酸味,陛下甚至是雨后青草下湿润泥土的味道。”
  刘裕:“……”
  这什么奇葩味道,汉武帝看着人模人样,背地里居然悄悄吃土?
  他试探着捏起丹药,放入口中,眉头第一时间就皱了起来。
  刘穆之微笑着给他剥了一块粽子糖,又端起一杯水,送到他唇边,温声问:“好些了吗?”
  “还好”,刘裕缓过劲来,徐徐说,“朕是「练字到神智不清后一头栽进砚台还舔了两下」的墨水味。”
  霍去病:“……”
  刘穆之:“……”
  那确实是非常贴切了呢。
  续命丹药的效果很快体现出来。
  并非在原基础上增加寿命,而是时光倒回,将刘裕变回了弱冠青年时的状态。
  青山峻骨,霜天入眸,锋芒毕露,膝上静静横着一柄长剑,仿佛出鞘一寸,向半空中铮铮而鸣,电光拂云开。
  刘穆之伸出手,似乎想触碰他一下,却停在了半空中。
  “哎,你要摸就摸吧”,刘裕主动握住了那只手,在脸颊边胡乱蹭了两下。
  刘穆之忍不住笑了:“见陛下如此,倒让我想起了从前刚在京口起义之时,我们去找人摸骨测吉凶。”
  “那人还真有点本事”,刘裕想起这段往事,不由嘀咕道,“晦气得恰到好处,说的每一条不好的事几乎都应验了。”
  霍去病完成任务,干脆利落地伸出手,换来刘裕一个诧异的目光:“冠军侯,你不去参加宴会,还有事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