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王郎”,谢晦一顿,微笑着看向王镇恶,“做个表率嘛。”
  在这一瞬间,王镇恶想起自己的宝库,简直心痛到无法呼吸,用一种难以置信的受伤眼神看着他。
  你你你,还是人吗!
  谢晦眉眼盈盈道:“你往好处想想,这笔钱就当入股了,日后北伐破金,金人皇室的宝藏你有优先选择权。”
  王镇恶:???
  谢晦继续说道:“战争才是最快捷的赚钱方式,灭国就是最大的生意。”
  “你想想,咱们虽然军纪严明,从来不动百姓财产,但灭蜀,灭南燕,灭后秦,每次洗劫对方王室,都能满载而归。“
  辛弃疾虽然觉得这样好像不太好,但转念一想……金人的钱从哪里来?
  难道不是搜刮的江南江北的朝野奇珍、民脂民膏吗?
  他当年亲历过金主完颜亮在山东的暴政,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可谓水深火热至极。
  金朝宝库里的每一个铜板,大约都沾满了汉人的鲜血。
  抢回来完全没毛病!
  他隐隐猜测着谢晦的意思:“你是打算让百官都入股?”
  直接让官员们掏钱,肯定心不甘情不愿,很可能会闹出乱子。
  但如果按照捐献比例,到时候瓜分金朝皇室的资产,想必大家都愿意分上一杯羹。
  谢晦道:“是,也不是。”
  单纯想要集齐北伐所需的钱财,方法有很多。
  他这段时间闹出那么大动静,再加上泉州那边的贸易,吕宋的金矿,其实很快就攒齐了。
  他要做的,是集中力量干大事,把所有人都绑上对外征伐的战船。
  世人皆逐利。
  那些心怀民族大义,愿为克复中原舍生忘死,追逐崇高理想别无所求之人,毕竟少之又少。
  唯有以重利许之。
  所有家产都投资进去了,难道还能不出工、不出力么?
  当然......
  王镇恶不属于这部分重利之人的范畴,但他毕竟是北府主将,如果他不带头以身作则的话,事情将会变得很麻烦。
  王镇恶:“……我捋一下这笔账,所以,我不仅要花钱赞助,还要出力北伐,完了之后换回我作为灭金主将本该得到的金人宝库中的一部分?”
  谢晦点点头:“是的呢。”
  王镇恶终于忍无可忍,上前一步,摸了摸他的心口:“这里难道不会痛吗?”
  “完全不会呢”,谢晦理直气壮地说。
  ......
  “先来用宣明的方法,打个大理国试试水吧”,刘裕做了决定,“正好也练练新火.器。”
  辛弃疾道:“大理国与本朝相安无事许久,贸然出兵,恐怕需要一个合理的借口。”
  “还要什么借口?!”
  刘裕惊讶道,“大理自古以来就是我大宋领土,大理若是知机,理当迅速奉表称臣,示意归顺,如今竟然还敢负隅顽抗,不灭何为?”
  辛弃疾一愣,心悦诚服地道:“陛下高见。”
  大理古称宁州,连同交州(越南)一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都是实打实的汉人领土。
  即便是最弱小的南陈,也没有丢失这两块土地。
  反观赵宋……
  唉,真是不提也罢。
  ……
  翌日,北伐功德碑准时伫立在皇城门口,使者们进入各处官署,要求官员们捐款!
  百官被前段时间的铁血杀伐吓破了胆,都不敢违逆。
  好在一万两的价格门槛也不算太贵,几乎每一名京官咬咬牙,都能拿出来。
  如右相魏杞等舍身忘家之人,甚至捐献了八成以上的财产。
  刘裕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不久之后,从南方传来了一条噩耗。
  我朝使者进入大理交易马匹,竟被正康帝段正兴悍然斩杀!
  如此消息传入临安,可谓群情激愤。
  从前是弱宋的时候被人欺负也就算了,现在新皇都来了,他们不要面子的吗?
  老大人们怒火空前高涨,纷纷叩阙上书,表示蕞尔小国欺人太甚,胆敢侵犯本国天威,必须出兵给他们一个教训!
  面对高涨的请战热潮,刘裕一挥手:“打!”
  众人齐呼天子圣明。
  在他们的目送中,刘裕将天子之剑交给了辛弃疾,送其率领舰队,挂帅出征:“此战有胜无败,定要扬我国威,直破羊苴咩城!”
  辛弃疾将这一战视为一次重要的练兵,当即将长剑高举过头顶,铿锵有力道:“臣定不辱使命!”
  舰队出发了,舰队破敌了,舰队毫无意外地大胜了。
  当捷报传回临安,大批战利品被车船载回。
  百官欢天喜地,原来我们还是能打胜仗的嘛!
  也有人发现了不对……
  嗯?
  怎么之前那些捐款多的人,都得到了丰厚的奖赏?
  大家去问魏杞,本次除了王镇恶以外,就数他捐得最多。
  本来还觉得他是不是傻,没想到经历大理一役,直接连本带利地赚回来了,莫非知道什么内幕?
  魏杞一脸正气,任谁来了都是一副官腔:
  “我辈捐身为国,庶竭以报,乃是为臣子的本分,赏罚臧否俱是君恩,岂是我们该计较的!”
  他越这般坦荡,百官越觉得有问题。
  总有些聪明人觉得自己已经猜透帝心,想要赶快上车。
  灭国不可能只灭一个大理,接下来还有好多地方等着去征服呢,必须加入。
  但现在开局已经有点晚,第一批捐款都已经完成了,哪还有空出来的座位?
  只好另辟蹊径。
  这日,京湖制置使沈复给刘裕上书,慷慨激昂地说:
  “陛下,臣愿尽捐禄米,以济国战。”
  “另有京湖军力五万余,虽然战力远不及北府,但长期从事商业活动,贸易经验丰富。”
  “臣请派大量下属易装为民,分批渡江进入金国境内,开设酒楼。我江南美食博大精深,洋洋洒洒千百种,定能迅速征服金人,变成大型连锁商铺。”
  “届时,既可以打探江北讯息,了解情况,亦可以结识达官贵人,伺机搞策反、暗杀,此事大有可为!”
  身为制置使,成闵就是前车之鉴,此刻不表忠心更待何时!
  他已经提前向谢晦请教过了,谢晦让他牢记十字方针,「不仅要交钱,而且要交人」!
  就不信这波还不让他上车!
  刘裕:“……”
  在金国境内开酒楼,一边赚他们的钱,一边要他们的命?
  这小子是个人才啊。
  【作者有话说】
  谢小玉:搞钱搞钱搞钱,搞钱使我快乐!
  幼安:挖坟,但开开心心拿分红
  镇恶:谁懂啊,我又成了大冤种!!
  关于文中提到的谢玄涂鸦,我以前真的在王导谢安纪念馆看到一个画风如此奇葩的东西,作者不详,风格异常魔性,不知是当年哪个小朋友画的,被珍藏下来当成了文物(x)
  25
  第25章
  ◎就你是叫门天子?斩了!◎
  得到刘裕的首肯,沈复踌躇满志,充满干劲地去执行他「以美食征服金国」的大计去了。
  刘裕将计划稍微改了改。
  从开设连锁酒楼,变成了开设连锁娱乐山庄,吃喝玩乐全包,一站式消费一应俱全。
  大宋的娱乐生活极度发达,繁华如梦,在整个时代都属于遥遥领先的水平。
  金人什么时候见识过这个?
  迟早要被腐化在糖衣炮弹中!
  刘裕就当是下了一步闲棋,落子之后,便不再管了,眼下最重要的还是练兵筹备,以及正面战场上的对抗。
  “唉,也不知宣明和幼安在大理那边,情况怎么样了……”
  刘裕想到这里,顿觉茶饭不思,充满了牵怀挂念:“宣明还是第一次离开朕这么久呢。”
  又开始了。
  一旁,暂时接替谢晦接管京城禁卫军的北府小将柳元景,眼观鼻鼻观心,抱刀立在墙角,假装什么也没有听到。
  陛下一天要念叨七八回。
  吃饭也说,朝会也说,披公文也说,简直恨不得飞到大理亲自去看看。
  大理疆域广阔,等于六倍的燕云十六州,人口更是多达三百万之众。
  加之地形崎岖,气候多变,民族掺杂,权臣高氏和众多当地土司家族盘根错节。
  文化更是与中原地区长久隔离,甚至语言都不是很流通。
  攻打下来已是不易,想要顺顺当当接手,纳为己用,更颇有一番难度。
  辛弃疾作为主帅,初次进行灭国操作,难免有些手忙脚乱。
  好在谢晦十分仗义,表示这种有趣的事怎么能少得了我呢,当然要去给好朋友帮忙了!
  他素来智计卓绝,算无遗策,虽然比辛弃疾还小好几岁,之前却已经打过三场灭国战争,这是第四场,经验可谓相当丰富。
  然而,这事对于刘裕来说,真是一个晴天霹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