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辛弃疾被他拉来打下手,临摹临得昏昏欲睡,给自己灌了一杯浓茶,强打起精神。
  他看向茶盏,忽然来了灵感:“本朝茶道盛行,冠绝古今,公推「茶圣」陆羽为宗,说来这位茶圣和你也有点关系——”
  谢晦惊讶道:“他也是我家后人?那他为何姓陆?”
  “算是对了一半”,辛弃疾道,“他的好友诗僧皎然是你家后人,同样在本时代深受追捧。”
  皎然自称是谢灵运十世孙,但实际上根据考据,应该是谢安一脉的后裔。
  不管是哪一脉,反正是陈郡谢氏的后人。
  他与陆羽既是方外之交,契阔四十载,同居杼山妙喜寺,一同清游山水、考察茶园。
  皎然亦善茶,以茶入诗,融合禅茶至味,更是在陆羽创作《茶经》期间,提供不遗余力的帮助,每一次都帮忙搜集资料,修订新的文稿。
  可以说,《茶经》名义上是陆羽一人的作品,实则是这一对挚友共同的心血。
  谢晦想了想,对着天幕双手合十:“小诗僧和他的朋友请帮帮忙,给我一些新颖的茶谱茶经茶道艺术品。”
  杼山妙喜寺中,白衣如雪、青色斗笠的隐士捧着杯盏,轻轻含笑:“好呀。”
  他已不再年轻了,然而气质温文、风华缥缈,自有一种「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从容风度。
  皎然坐在他对面,也笑了:“宣明小祖聪颖过人,咱们也算是为他的计划出一分力。”
  ......
  那么问题来了……
  作品们都已经拿到手了,也经过一番做旧,变成了符合古董模样的产物。
  该怎样将这些东西成功推出呢?
  对此,谢晦的方法是…….
  “长这么大,我还是第一次去当<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tags_nan/daomu.html target=_blank >盗墓贼”,辛弃疾被谢晦拉上贼船,连夜将新写好的王羲之书法送到会稽城的王羲之墓里,心情很复杂。
  对此,谢晦表示:“没事,一回生二回熟,我家这么多长辈都靠你挖坟呢,多挖几次就习惯了。”
  辛弃疾:“……”
  听我说,谢谢你小玉。
  谢晦轻飘飘地瞥了他一眼:“大不了挣到的钱分你一些,你练兵不需要钱的吗?”
  辛弃疾沉默了一会,带着几名禁卫军扛起了锄头,毅然决然地说:“不就是挖坟吗,我最擅长挖坟了,你说吧,从哪里开始挖!”
  万朝观众:“……”
  你小子,一说到军费就支棱起来了是吧。
  时隔这么多年,昔日的故人坟茔早已荡然无存,于是他们决定现场挖一个新的,再把东西丢进去。
  这里离皇陵山倒不是很远,这段时间,大江南北不断有人来围观宋徽宗的坟墓爆炸,来一段坟头蹦迪。
  加上他们布置得也不是很严密,很快就被人发现了踪迹。
  数日之后,一条消息疯传在江南每一处:“王羲之/谢安/顾恺之/卫夫人/陆羽……的坟被挖了,出土了一大批真迹,现在只需去翰林院领取一个号码牌,就能参与数日之后的拍卖会!”
  旁人不免要问了。
  好端端的,这坟墓一千年都没人动,怎么忽然间就被挖出来了呢?
  那人便理直气壮地说:“肯定是最近轰倒了徽宗陵,本朝气运大改,天佑大宋,所以这些先贤遗迹便争先恐后地重现人世了!”
  众人深以为然,争先恐后地涌向翰林院,查看书圣真迹。
  然后发现,噫,这精妙的笔法,这洒脱的风骨,这飘逸的气度,很显然就出自王羲之的手笔!
  但也有格外谨慎的人,制作了一个拓片,前来请教谢晦,态度格外尊敬。
  谢司马是王羲之亲外孙,不知见过多少书圣作品,他的意见很权威,一定不会有假!
  一旁的辛弃疾:“……”
  天幕前的观众们:“……”
  家人们谁懂啊,请教都请教到贼祖宗头上了,这是何等的绝世大憨批!
  谢晦给了他们肯定的答复,是的没错,这就是我曾外公的亲笔,千真万确!
  众人如打鸡血,一股脑挤进了拍卖会,报价与吵闹齐飞,赞美与惊叹同堂,霎时就拍出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天价。
  书圣作品过后,书法爱好者的韭菜收割完毕,又到画绝作品,绘画发烧友们又瞄准了谢晦。
  谢晦再度点头,没错呢,是画绝的作品。
  大家放下心来,谢司马可是顾恺之晚年收下的小弟子,就连衣服上画的鹤都出自顾恺之亲笔,怎么会认错老师的真迹!
  于是,又一群大冤种开始咣咣掏钱。
  谢晦本想派几个托加入拍卖会,结果根本没派上用场,价格就直接一路飙升,上天和太阳肩并肩。
  “没想到本朝官员这么有钱……”
  饶是他做足了思想准备,也被众人的富庶程度震惊到了。
  拍卖会终究是价高者得,只能有最后一个赢家,该怎样举办一个全员参与的活动,让所有人都乖乖掏钱,在其中争相出个高价呢?
  谢晦灵机一动,又来了一个新点子。
  …….
  翰林院的主事人杨万里,听谢晦说完来意,顿时毛骨悚然,连连后退。
  “谢司马,你饶了我吧,这个榜单贴出去,翰林院会被天下愤怒的学子击穿的!”
  “那就要看你们如何引导了”,谢晦微笑着说,“我这是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杨万里还要再说什么,谢晦已经掏出诏书,往他怀里一拍,他只好跪地接旨。
  连夜召开会议,杨万里越想越气,恨不得一头撞死。
  翰林的命也是命,真不把他当人看!
  第二日,一名太学生路过东华门外,忽见那里张贴了数个金光闪闪的巨大榜单。
  分别写着「千古诗人榜」、「千古词人榜」、「千古才女榜」、「千古曲艺榜」等名目。
  旁边,一名翰林学士顶着两个巨大的黑眼圈,有气无力地宣布道:“榜单每日子时更新一次,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太学生还没想明白,为什么是明码标价,哪里来的「标价」,却见千古诗人榜上,元稹赫然名列第一位。
  太学生:“……”
  元稹虽然还不错,但何德何能压过李白杜甫白居易,高居榜首?
  他十分生气,挽起袖口,就要给自己的偶像李白讨个说法。
  结果,翰林学士告诉他:“谢司马金口玉言,说元相有一句诗,特别符合赵宋旧时代的精神,故而列在榜首,给大家品鉴品鉴。”
  太学生道:“愿闻其详。”
  翰林学士:“曾经沧海难为水饺,除却巫山不是云吞,谢司马还为此加了一句横批,如虎添烤翅。”
  太学生:“……”
  神特么「难为水饺,不是云吞」。
  这也太儿戏了,之前赵宋的时代精神是什么,吃吃喝喝当饭桶吗?
  太学生忍无可忍,正要开吵,却见翰林学士将一块牌子递到他面前:“每票惠诚一两银子,欢迎投票。”
  太学生怒道:“你粗鄙!文人的风雅事,岂能用区区阿读物来衡量!”
  “谢司马说了,吵吵闹闹有伤和气”,翰林学士冷冷道,“所以凡是对排名有异议者,统一购买票数进行投票,如果你坚持闹事,少不得要下狱走一遭。”
  太学生秒怂,小声说道:“谢司马英明。”
  谢晦的威名是杀出来的,那么多大佬都落马了,何况他区区一个小太学生。
  他掏出了一两笔墨钱,旁边立即有一名计票官员扯着嗓子道:“李白加一票!”
  太学生眼看着李白后面出现了一个“1”,而其他选手依旧是鸭蛋,于是点点头,心满意足地离去。
  第二日,太学生上学又路过东华门,再度看了一眼榜单。
  ……元稹怎么还是第一,后面的票数已经两万票了,是谁给他氪的金、充的钱?
  这可不是别的,是二万两白银啊!
  疯了吧投这么多钱?!
  东华门外,排队投票的人早已挤满了里三层外三层,浩浩荡荡,一眼望不到头。
  众人虽觉元稹这个票数高得离谱,但毕竟谢晦的威名摆在那里,旁边还有刑狱司的人站着,也无人敢大声议论喧哗。
  好在,经过李白的粉丝们一天一夜的集资努力,终于达到了两万一千票,赶超了元稹。
  然而万万没想到,第三天早上一看,第一名又变成了谢脁。
  因为这榜单当代人不参与,谢晦本人、以及辛弃疾、谢灵运他们都是不上榜的,故而陈郡谢氏唯一入选的就是谢脁。
  投票者有意讨好谢晦,特意在最醒目处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乃是当朝的京湖制置使沈
  复。
  李白/粉丝遇见这种氪金大佬,也是无语,暗道晦气。
  好在谢司马为人公正,很快便传来消息,杜绝了这股歪风邪气,将谢脁从名单上删去,不参与评比。
  消息传出,人人欢呼,然而有第一个氪金大佬下场,自然就有第二个,大家都是读书人,谁还没个偶像了,为了争夺一个排名打得不可开交。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