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见它星星之火勃然生发,见它燎原之势遍插军旗,见它剑势如虹气吞万里,见它轰然倾塌满地残红。
  所有人都逝去了。
  而他,成了那个废墟之上,对着最后一缕残余的风中劫火、灰后余烬,失声恸哭,还想着再将余灰捞起,重新补天裂的人。
  这样的日子,李来亨过了整整两年。
  在郑成功和李定国相继去世后,他明知自己孤立无援,已陷入绝境,不会再有人来救自己,外面的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地,却还想要试一试。
  他反攻过、突围过,也曾重创过清军,取得过几场胜利。
  但一切的一切,其实在兵败重庆城下的时候就已经注定。
  这两年,他便如同一艘缓慢滑入深海的孤舟,看着自己不住下沉,所有的尝试都终究成空,炽热的心火也终于一点一点被冷雨熄灭。
  如今,便是最后的时刻。
  冲天的火焰中,李来亨的话语一字一句清晰地响起,仿佛沉重的钟声,一声声敲打在心上。
  “忠贞侯,您知道吗——李晋王去世之后,有人为他写悼词:说「一身转战千里路,只手曾擎半壁天」,「华夏魂随大王去,怒江水共彩云飞」,又说,「诸葛无命延汉祚,武穆何甘止朱仙」。”
  多少年了,五丈原的明灯还在风前明灭,朱仙镇外的汴梁城郭已然在望。
  他手中的枪尖垂落,站在风里轻轻地说:“二位先贤没能实现夙愿,光复河山,而我辈亦然。”
  “我们难道是不想吗?是已然无力回天。”
  三百年汉家帝国的覆灭,华夏天倾,仅此一身如何能挽?
  都说「只手曾擎半壁天」,可是天数已定,战友皆亡,又岂是他一人能够独自擎木而支?
  秦良玉默然无言。
  她和李来亨站在赤红的烈焰边缘,苍茫间一对望,读到了这少年眸中的沉痛悲伤,哀莫大于心死,求死之心一片坚决。
  在这一刻,她知道自己已经无法说服对方离去,却更觉得万念俱灰。
  上天给了她一次机会来到后世,却要她亲眼目送最后一个大明人的灭亡,看着来日胡虏肆虐、神州沦丧,这是何等的天意弄人。
  可是,眼下的局势,确实不是她一人之力可以撼动的。
  就算整支白杆兵部队在此也一样。
  李来亨长枪支地,神色肃然,蓦然向她深深行了一礼:“此间危险,秦将军,你快离开吧,祝君来日武运昌隆,所向披靡,早日将建奴犁庭扫穴,消灭干净。”
  秦良玉灵光一闪,涌现出一个念头:“你跟我一块回天启年,白杆兵正在辽东与努尔哈赤鏖兵,等修养好,就带你去前线杀贼!”
  李来亨也是眼前一亮,但思忖半晌,最终还是摇了摇头:“秦将军,多谢你的好意,只是……我相信你既然已经来了后世一遭,知道了一切发展,则破敌之事,你一人足矣。”
  而且,他没有说的是——
  天启年间,民生极为混乱,距离闯王起义爆发的时间已经很接近了。
  李来亨并不是大明的纯臣。
  这一时期的众多抗清领袖,其实都不是。
  李定国曾为流寇,郑成功海盗出身,柳如是秦淮闺门,阎应元平民百姓,张名振早年甚至是亡命天涯的江湖游侠。
  余下形形色色、三教九流,更是不胜枚举。
  他们的立场是天下汉人,并非大明政权。
  作为农民起义军首领,李来亨会在面对异族鞑虏之时,联合大明,兵锋一致对外,却绝无可能去给明朝效力,镇压起义抗争的平民百姓。
  否则,他百年之后,还有何面目见爷爷李自成,与数十万阵亡的闯军将士?
  “可是——”
  秦良玉听到此处,眉头深锁,实在不知还能怎么救李来亨。
  李来亨倒是微微一笑,坦然道:“如若人死后真的泉下有知,来日忠贞侯大破胡虏之时,还请焚纸一封告知,已足慰我平生心血。”
  见他心意已决,秦良玉的眸中浮现出一缕叹息之意:“我尊重你的选择.......”
  话到半截,忽见评论区有一条消息飘出来,一下子蹦到眼前:
  【宋武帝刘裕:二位何以纠结走不走,秦将军莫要忘了,你只是许愿人,李来亨才是揭榜人,本次许愿已经完成,可以进行奖励结算。】
  【宋武帝刘裕:建议速速领奖,奖品中或许有能派上用场之物。】
  秦良玉:!!!
  万朝观众:!!!
  惊呆了我的宋祖陛下,你为什么思路总能这么清奇,但真的好有道理啊!
  这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秦良玉转眸看向李来亨:“试试?”
  李来亨深吸一口气,倘若事情还有转机,谁又愿意就这样赴死呢。
  他决然道:“那便试试!”
  很快,许愿墙传来了提示音:“恭喜揭榜人李来亨完成愿望!”
  “现在开始观众打分环节,请在十分钟内提交您对揭榜人李来亨、许愿人秦良玉的评分,过时不候。”
  万朝观众很快忙碌起来,这一次,众人因为急切等待着下文,反应都很快,飞速完成了打分。
  几乎九成以上的观众都打了高分。
  秦良玉的这个愿望本身非常简单,只是寻找张凤仪,已然圆满完成,本应得到高分。
  再加上众人都期盼着能把李来亨救回来,最好再将鞑子的嚣张气焰狠狠打击一番,故而,也给他们加了不少感情分。
  十分钟后,评分结果新鲜出炉:“李来亨得分【9.5/10】,秦良玉得分【9.5/10】,现在发放奖励——”
  “屏蔽贴纸一块:可以屏蔽某一势力所在位面的天幕一小时。”
  这个倒是很实用。
  虽说完成愿望期间,除许愿人、揭榜人双方以外,该位面所有人都看不见天幕。
  但现在许愿已经结束了,自然需要屏蔽贴纸的帮助。
  “便携包裹一个:最大能装下一座茅麓山,将其无限缩小,随身携带。”
  “传送门一个:一个时辰之内不限使用次数,可以瞬息抵达世界范围内的任何地方。”
  秦良玉:“……”
  李来亨:“……”
  我们要这传送门有何用,难道是直接进入皇宫刺杀鞑子皇帝?
  【作者有话说】
  本章李来亨提到的,一些后人悼念李晋王的诗:
  国破何堪独采薇,欲凭只手挽余晖。
  镇南泪眼千城破,征北雄心百事违。
  华夏魂随大王去,怒江水共彩云飞。
  黄泉料想多魑魅,藤甲挥戈不得归。
  读残明遗事漫记
  胡风南渡尽草偃,大义捐嫌王出滇。
  一身转战千里路,只手曾擎半壁天。
  诸葛无命延汉祚,武穆何甘止朱仙。
  板荡膻腥忠贞显,江山代代颂英贤。
  凛凛孤忠志独坚,手持一木欲撑天。
  磨盘战地人犹识,磷火常同日色鲜。
  老草坡前草树香,磨盘诸将墓堂堂。
  残碑读罢呼雄鬼,生死都从李晋王!
  11
  第11章
  ◎朱棣:今日带秦良玉洗劫皇宫!◎
  随着奖励发放,秦良玉获得了一个便携包裹。
  这个包裹作为奖励带回去,可以成为军械粮草的运输神器,从此在外作战,再也不用担心后勤补给不济的问题。
  甚至还可藏入一支大军,进行突袭,堪称神器。
  但在此刻,秦良玉却想不到能拿它来做什么。
  总不能把茅麓山装进包裹里,然后通过传送门送走吧?
  更糟糕的是,传送门一到手,立即就开始了一个时辰倒计时,留给他们思考的时间不多了。
  二人首先排除了刺杀皇帝这个选项。
  按照眼下局势,抗清势力已经基本全灭,鞑子朝廷对他们形成了压倒性优势。
  即使刺杀皇帝也不顶用,很快满清又能推举出一个新的帝位候选人,根本无济于事。
  秦良玉倒也考虑过,要不要将这一国皇室连根拔起,以绝后患。
  然而,皇室姻亲相连,支脉相托,关系众多,他们这边缺乏人手,而且传送门只有一个时辰,真的来不及杀。
  那就只能走另外一条路了。
  找一个地方,新建抗清根据地,积蓄实力,飞速发展,来日等时机合适再打回来收复河山,恢复汉家天下。
  只是,到底要前往什么地方,却很难选择。
  首先,要不受鞑子打扰,能够安安静静发展;其次,要物产丰富,不仅粮食能够自给自足,而且还得有矿产资源能够支持武器生产;最后,这个地方不能与世隔绝,必须保持着信息畅通。
  天下哪有这样的好地方?
  秦良玉陷入了沉思。
  “陆地上没有,那海外呢”,李来亨却灵光一闪,扬眉道,“去台湾郑家,让郑经派兵带我们出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