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借壳上市,是通过各种方法收购股权,达到一定的比例成为最大控制人后,再资产重组等完成上市。
  但不论买壳还是借壳,最大的困难在于这些壳,去哪里找靠谱的,便宜的?
  姜宜之前给许月辉列的预计出售的壳名单,姜宜在真正去找对方谈的时候,才发现,这些壳已经被同行踩烂了门槛,很多像吴羡这样的企业早就找他们谈过,所以竞争激烈,这些壳也随之水涨船高,要求的条件越来越多,越来越苛刻。
  一壳难求,好壳更难求。
  姜宜刚入行一年多,实操时就知自己经验缺乏,到了找壳这一步就推进不下去了。
  她找许月辉请教,她会面临的问题,许月辉早预料道,“你能找到的壳,所有人都能找到,都在谈,这种壳坐地起价,甚至有的像钉子户,不是诚心出售,你去谈,当涨涨经验,别抱太大希望。”
  姜宜:“那真正优质的壳去哪里找呢?”
  许月辉怒斥:“这种白痴问题,你问我?浪费时间。”
  姜宜:“我知道有些中介通过交易所或者证监局,在长期监测那些连年亏损又没有能力扭转的上市公司,这些中介的手中能拿到第一手想卖的公司信息,但是中介的收费上千万,成本过高,所以我想是否有别的渠道可以了解到这些数据?”
  姜宜想节约成本。
  许月辉讽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其实他有一些证监局的关系,但他不觉得姜宜有足够的能力去和证监局的人打交道,拿到重要的数据。
  这些坑,姜宜得自己爬,这是许月辉带新人的规矩,新人不爬到头皮血流,他沉得住气,绝不插手帮忙。
  姜宜沮丧几秒之后又斗志昂扬,方法比困难多,别人能做到的,她也可以。
  许月辉也不是完全不帮忙,给她发了一个邀请函:“这个讲座,你陪我去听。”
  是一个交易所和财经大学联合举办的金融论坛,探讨如何规范运行整个金融市场,会议冗长无趣,许月辉以前不爱去,因为在那样的场合,他排不上名号,能接触到的只能是同级层的,纯属浪费时间。但现在不一样,沈鹰州带他认识了最高层惠老,有了惠老牵线搭桥,他再参加类似的论坛,能接触的人便完全不一样。
  姜宜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论坛,占了许月辉的光,被安排在第三排的位置,放眼望去,前面全是耳熟能详的行业知名人物,第一排是证监的几位高管,还有财大的几位教授,第二排是一些财经专家。
  庄群的身影赫然出现在第一排偏中间的位置,穿着职业套裙,妆容,仪态都优雅得夺目,难以忽略。旁边的几位证监高管不时和她低声交谈,关系熟稔。
  周边全是专家级别人物,姜宜端坐着,目光落在第一排最角落坐着的证监局管理处的王处长。她做足了功课,可以从王处长这获得真实有效的数据。
  许月辉看出她的想法,不由泼冷水:“王处长出了名的公正不阿,油盐不进,你想从他这拿到信息异想天开。”
  王处长一脸严肃,严苛,一副生人勿进近的模样,姜宜确实有些胆怵。
  前面优雅端庄笑意盈盈的庄群忽然回头,和姜宜的目光撞了一个正着,她似没料到姜宜在,眼神顿了一秒,随即朝姜宜浅浅点头。
  姜宜起身,在许月辉诧异的目光之下,主动走向前,弯腰半蹲在庄群的面前,模样乖巧却又热情真诚打招呼:“庄老师,我也来了。”
  这个论坛的规格很高,坐在第一排最中央的是惠老的下属,也是二把手。
  姜宜打完招呼不走,和庄群很亲昵似的,任谁看了也知是庄群的学生。
  庄群在业内以爱惜学生而出名,所以不得不介绍道:“这是我学生姜宜,现在在明禾投行。”
  第131章:经济论坛
  有庄群的介绍,坐在中央的二把手,包括王处长都看了眼姜宜,露脸,混脸熟,便是姜宜的目的。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姜宜和几位高层打完招呼之后又亲切道:“庄老师,水凉了,我给您换杯温水。”
  从旁边路过王处长的位置时,王处长有些老干部的做派,自带保温杯,姜宜刚才就看她喝过好几口,便说:“王处长,我给您添点水吧。”
  因着庄群学生的这层身份,王处长也没有拒绝,把保温杯递给她。
  此时论坛马上要开始,台上的灯亮起,主持人出来正在调整麦和嘉宾的位置,会场逐渐安静。
  姜宜给庄群端完水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主动把自己当成了庄群的助理,站在第一排的角落,关切着庄群的一举一动,像是随时等待她的差遣。
  庄群旁边的一位高层夸赞:“你今天带的这学生不错,很懂事。”
  庄群勉强笑着:“还行。”
  角落那个位置,坐着的正是王处长。
  论坛真正开始,今天主讲的嘉宾是庄群还有证监的二把手,两人在掌声中上台,主题是对未来经济形势的预测,以及作为监管部门如何加强管理,会尽快出台一些新的政策等等,外行看热闹,内行听门道,看似官方的场面话,但其实透露了未来的风向标。
  姜宜一边听,一边留心观察着王处长,他始终坐的笔直,一脸正派和严肃,在姜宜给他保温杯装满水之后,连一声谢谢都说得十分吝啬。
  姜宜是这次为了吴羡的灯具厂找上市的壳,才去查了王处长的相关资料,一查,才知道他太太曾经是她们财经大学金融院的讲师,只是姜宜上学的那四年,他太太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停薪留职了四年,对外宣称是身体不好在治疗。
  大约是涉及到金融院,所以姜宜异常敏感,通过学校的旧官网找到了他太太以前的简历,虽然简历上只是一张二寸照片,但能看出其明艳的五官,是个很漂亮的女人。
  而王处长正是那一年从科长升为处长的。
  姜宜几乎不用任何怀疑,以她对庄群的做事风格,便知道这其中的不简单,只是她还不知,王处长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他太太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庄群在台上侃侃而谈,三年前的金融地震对她的影响似已彻底过去,她现在依然能够活跃于大众的视野,能够备受尊重,不知是因她“庄教授”的身份,还是因为她是沈鹰州母亲的这个身份。
  但有什么关系?她和沈鹰州本就是一个利益团体。
  论坛持续了两个小时,中间陆续有被邀请的嘉宾上台沟通,姜宜这期间,替王处长装了两次水,并且主动介绍了自己两次,王处长都无动于衷,不知是否记住了她的名字。
  论坛接近尾声,还有一位压轴嘉宾,主持人热情介绍道:“接下来的神秘嘉宾,也是行业的领军人物,有请沈鹰州,沈总。”
  不仅姜宜诧异,连台上的庄群都诧异,他从来不屑参加这样的论坛,更不屑和他同台。
  姜宜余光看到王处长在沈鹰州出场时,调整了一下坐姿,比之前坐得更直了,严肃的表情里隐隐透着一股寒意,姜宜顺着他的目光看向台上的沈鹰州,而沈鹰州也在同一时间目光扫过她,在她的身上定了三秒,毫无避讳,以至于王处长稍稍转身看了眼一直站在旁边的姜宜。
  主持人问:“沈总是第一次和庄教授出席活动。”
  庄群:“毕竟我们领域不同,我只负责研究理论教书育人,鹰州是冲在第一线去实战。”
  主持人:“庄教授,那么沈总是您最得意的学生吧?”
  庄群:“应该说他是我最爱的人。”
  为人师,为人母,庄群自认做得无可指摘,在这样的场合说得自己都感动,全是发自内心,毫无煽情。
  主持人:“沈总呢?庄教授是您最好的老师吗?”
  不论台上的嘉宾,还是台下受邀来参加活动的同行,在这样庄重的场合,全是一本正经的。
  唯独台上的沈鹰州,坐在单人沙发上,大长腿交叠着,衬衣的领口敞开两颗纽扣,露出若隐若现的喉结,说不出的闲适风流,在哪都会第一时间成为焦点。
  听到主持人的问题,他不答反问:“这个问题,请庄教授回答更合适。”轻而易举把问题推出去。
  庄群笑盈盈:“我想当然是,生活上最好的老师。”
  沈鹰州不反驳,只有姜宜看出他眼底那抹玩味的笑,带着一丝嘲讽。
  主持人难得能采访到沈鹰州,原想继续寒暄一些私人问题,但见沈鹰州看似闲适的状态下,眼神看向他时的那股凌厉,主持人就知再往下问是越界了,眼前这个男人会让他下不了台面,所以马上把话题引到了本次论坛的主题上,问沈鹰州对未来三年金融市场有什么样的预测,是好是坏?
  台下坐着的许月辉陪沈鹰州之前见过惠老,知道很快就会出台各项高压严苛的政策,市场必然会有很大的波动和震动,至少未来几年,整个行业都会进入寒冬,日子不好过,许月辉猜想沈鹰州既然来这样的论坛,也许会给同行一点提示或者暗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