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在母亲眼里,我是无知小儿,会轻易别人欺骗吗?她的事我一清二楚,不劳母样费心。”谢晏说完不再理她,转头看向李晚月:“晚月,去前院接旨。”
  李晚月愣了,其他人也愣了。
  他们听到了什么?接旨?圣旨?
  李晚月快速往前院走。
  到了前院,院子里摆着几口大箱子。
  约莫二十位黑色劲装,侍卫装扮的人,站成两排,腰上挎刀,神色冷肃。
  前面站着身穿绯色官服的中年男子,李晚月记得,这是上次在县衙见过的那位韩大人。
  一侧还站着近两月未见的李三栋。
  李村长和李有山几人站在另一侧,手足无措。
  后面跟出来的沈瑾瑜和谢书妍也安静地站在一旁。
  李家快速摆好香案,韩大人站在香案前,道:“李晚月接旨。”
  院内所有人齐齐跪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李氏女李晚月,性本柔嘉,秉持淑德,聪颖巧思,博学广识,设计农具,献计农植,功在社稷,利在千秋,特册封为县君,赐封号‘安平’。
  另赐黄金百两,良田百亩,各色绸缎二十匹,各式首饰一盒,字画摆件数件,望尔敬慎恭俭,修德谨身,树范流芳,钦此。”
  宣读后,他合上圣旨,躬身往前递:“安平县君,接旨吧。”
  “民女接旨,谢皇上隆恩,吾皇万岁万万岁。”
  李晚月双手指过圣旨,丝绸的料子很是顺滑,明黄色布上绣着龙纹,象征着皇权。
  第一次经历这事,心里还有点小紧张。
  她平复心绪,随后站起身,心想着,一般是要塞银子,给辛苦费的,可韩大人又不是内侍。
  想了想,她看向韩大人:“辛苦韩大人跑一趟,不知可否赏脸,在家里用饭,也好让我们表示一下感谢。”
  韩大人笑呵呵道:“县君相邀,是本官的荣幸,刚好本官还想问问你关于那堤坝的事,对了,按规矩,是要进宫谢恩的,但是路途遥远,圣上恩准你不必亲自去谢恩了。”
  “多谢皇上体恤。”
  “还有,县君以后每月有禄银三十两,禄米三十斛,到时候县君直接去县衙领取即可。”
  “多谢大人告知,请大人到正堂用些茶点。”
  “好。”
  李有山还愣在那里,魂不知道飘哪儿了,李村长赶紧拽了拽人。
  李有山这才同手同脚的引着人往正堂走去。
  李村长擦了擦脑门的汗,心跳快的像要跳出来。
  天爷哟,他们李氏一族竟然能出这样的大人物,真是祖坟冒青烟了。
  想着,他赶紧跟着进了正堂。
  李三栋接过李晚月手上的圣旨,也跟着去了正堂。
  找了个托盘,把圣旨放在上面,摆到正堂桌子上。
  谢晏走到李晚月身边,微笑着道贺:“恭喜你,如今可是正五品且有封号的县君,以后我见了你都要行礼。”
  李晚月道:“我也要谢谢你,若是没有你在背后出力,我不可能得到这样的荣誉,最多能得到一些赏赐的物件,或许还有你舅舅他们的帮助,真的谢谢。”
  “我母亲的事,我很抱歉,她的话,你不要往心里去。”
  “我知道,有什么话晚些时候再说,你先去陪韩大人,我怕我爹和村长应付不来。”
  “好。”
  谢晏看以一旁的沈瑾瑜,走过去对谢书妍说:“妹妹,先带母亲回去吧,有什么事,等我回去再说。”
  “哦。”谢书妍应了一声,就和嬷嬷扶着沈瑾瑜离开了。
  李晚月转身看向还在愣神的赵素英和王桂香几人。
  提醒他们去厨房做饭。
  又让元宝几人在后院摆几张桌子,上些茶点,让院内的侍卫去歇着。
  院外还围了不少邻居,这队人马声势浩大的进村,所有人都来看热闹了。
  只是瞧着那些侍卫不好惹,又有官员在,他们只是在门口围着,没敢进内院,所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李大川拿了些糖分给大家,让大家先回去,众人这才散了,有的人仍然坐在一边等着看。
  第213章长见识了
  厨房内,李晚月让青绮和红袖去把平时缝的小荷包拿出来,每个里面装三两银子,给那些侍卫。
  两人立刻去做。
  心里狂跳不止,他们这是一下子跟了个金主子啊。
  居然还有圣旨下来,小姐以后跟官员差不多了。
  天呐,太不可思议了。
  赵素英和王桂香几人心里的激动也久久不能平复。
  原以为三栋回来就很高兴了,没想到还有这样天大的好事。
  他们家月月真是太出息了。
  元宝和顺子趁着上茶点的时候,把荷包分给侍卫,侍卫们一个个喜笑颜开。
  心里觉得不愧是得到皇上封赏的,会办事。
  这时,李三栋来到厨房,笑嘻嘻道:“姐,恭喜你呀。”
  “谢谢小弟。”李晚月问:“你怎么会和韩大人一起回来?”
  李三栋道:“到了京郊就先教种土豆和红薯育苗,过了段时间红薯出苗移栽后,把后绪注意事项告知他们,就可以回了,刚好韩大人要来咱家宣旨,我就跟着一起来了。
  在外的这段时间,多亏了谢大哥托人照顾我,韩大人的长子也负责种植的事,没事的时候我还跟着他学会了骑马,也见识了京中的繁华,真是特别震憾,姐,你有时间了,也去京城转转吧。”
  “嗯,闲下来了就去,到时候咱们全家一起去。”
  李晚月打量了一下李三栋,不错,果然人也多出去跑跑,这次李三栋跟之前不一样了。
  “三栋,这次出去,学到了不少吧。”
  “嗯,别看时间短,但是真的学到很多,还要多谢|谢大哥给我的机会。”
  李晚月道:“你先出去歇会吧,等有空了再跟我们说说你这一路的见闻。”
  李三栋听话的出去了。
  李晚月想了些菜式,方嬷嬷几人就开始备菜,李晚月负责炒。
  不到一个时辰做了十二道菜两个汤。
  趁着几人吃饭的时候,李晚月又做了几样点心。
  等人吃完,她把点心包好,装进小盒子里,里面放了一个小荷包,装了一百两银票。
  关系要维系好,对于韩大人来说虽然不算多,却是一份心意。
  送人离开时,李晚月把木盒递给韩大人,道:“韩大人,这是我亲手做的点心,给您尝尝。”
  韩大人瞬间明白了,笑着接过:“安平县君亲自做的,我定会好好品尝。”
  随后进了马车,打开盒子,看到荷包里的一百两银票,眉开眼笑的收了起来。
  这小姑娘会来事,出手大方,见识广,埋没在村子里可惜了。
  谢晏陪着韩大人来的,自然得跟着一起走。
  他看向李晚月道:“我先走了,有时间再来找你。”
  “好。”
  谢晏笑了笑,转身进了马车。
  他道:“韩大人,我舅舅他们在县城外的一处庄园安置,不如韩大人也在那里安置吧。”
  “好啊,听闻沈大人和谢大人是为了给沈老夫人祝寿,眼下也快回京了吧。”
  “是啊,准备这两日回京呢。”
  “刚好我们可以结伴一起回京。”
  “劳烦韩大人多加照拂。”
  韩大人摆了摆手,以谢晏做的这些,明年考核升职是必然的,就是不知道他愿不愿意离开。
  圣上这次记下了他的功劳,只赏了些金银玉器,古玩字画,以后再立功,不只升职,怕是封个伯爵都有可能。
  以后要多和谢晏来往。
  两人闲聊起来。
  马车轱辘转动,众侍卫骑上马,紧跟其后,一行人浩浩荡荡离开。
  院子里的人大大松了口气。
  而一直注意着李家动静的村民,见人走了,纷纷围了上来。
  李家老宅的李老头等人也挤了进来,等着听答案。
  “大山呐,这些人是干啥来的?”
  “对呀,我看还带了好几口大箱子,还有两位官老爷特意跑来。”
  “村长啊,跟我们说说呗,也让我们长长见识。”
  村长了下李有山,李有山点了下头,他现在还没缓过劲呢,还是让村长代劳吧。
  这是多荣耀的事啊,肯定要让大家伙知道。
  村长抬手压了压,笑呵呵道:“大家伙安静,听我说,咱们村子出了件特别荣耀的事,方才两位大人是来传圣旨的。”
  “圣旨?”众人倒吸一口凉气,一脸的震惊。
  这个词是他们平日里根本接触不到的。
  村长接着道:“对,月月那丫头……不对不对,如今该称为县君,被圣上封为安平县君了,这可是有品级的,比县令大人的品级还要高,大家伙以后见了,可要尊敬点,要行礼问好。”
  李有山忙摆手:“不用不用,咱们都是一个村子的,没那么多讲究,以前咋相处,以后还咋相处就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