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孙秀芹皱着眉,二湖方才看她的眼神让她发颤。
心里不由埋怨起自家老娘太心急。
她道:“娘,当初不都说好了吗?先带着表哥来跟小姑子见一见,我再探探小姑子的口风,别直接说出来。
只要小姑子同意,我公婆基本也就同意了,可方才我小姑子看都没看大柱哥一眼,明显没看上他。
我婆母那话也是婉拒,您听到那话就不该再提婚事了,这下好了,闹的不愉快,您也得为我在这个家的处境想想啊。”
孙母白了她一眼,转头安慰张大柱:“大柱啊,姑回去后再跟村里打听打听,以后找个更好的,找个黄花闺女。”
张大柱脸色也拉的老长,一个别人不要的破烂货,还敢拿乔,给脸不要脸。
不过他还指着姑姑帮扶呢,只好点了点头。
孙母又道:“秀芹呐,我们大老远的来,又带了那么多东西,总不能让我们空着手回去吧,你在这吃好喝好的,家里面我跟你爹和你大哥他们都多长时间没沾过荤腥了,你几个侄子侄女都饿瘦了。”
孙秀芹被说的心里愧疚,起身去房间拿了三百文钱给孙母。
孙母皱眉:“才这么点?你不是说你家每天都有进项吗?这又送了两个侄子读书,又有牛车,想来挣的不少啊,你是不是不想给我们钱?”
孙秀芹心里不舒服,谁家儿媳总拿家里的钱贴补娘家啊。
娘家大嫂拿家里一个铜板,自家娘都要甩几天脸子,三百文还嫌少。
她道:“娘,我们还没分家呢,挣再多钱也是婆母收着,我能存这些还是自己省出来的呢,大嫂要是拿这么多钱给娘家您愿意吗?”
“她敢?”孙母瞪眼。
随后把钱揣到布袋里,才缓和语气道:“娘也是为了你好,你帮衬着你哥和弟弟他们,将来遇到什么事,他们也能给你撑腰啊,娘家人才是你血脉相连的亲人。”
孙秀芹也不再说什么。
这边,赵素英跟李晚月说了孙家的心思,李晚月无语望天,午饭连面都没露。
李二湖问孙秀芹这事她知不知情,她连忙否认,李二湖的怒气才没冲她发。
午饭做了两荤三素一汤,对于庄户人家来说,算是拿的出手的。
孙家人上次吃肉还是孙秀芹给他们带回去的,眼下看到肉,也不管自家女儿的面子,风卷残云的往嘴里巴拉。
看的李家人都不好意思动筷子了。
孙秀芹气的脸都红了,娘和大哥这是一点都不知道在婆家面前给她留脸。
心里再气,也没当着婆家的面说教娘家人。
吃过午饭,李二湖驾着牛车送他们回村。
到底还要顾及是亲家,且孙母后面没有再提这件事,也就算了。
……
这天,李晚月算着时间,想着镇上的货架应该都做好了,准备和李三栋去趟青石镇。
她把买来的一身灰色道炮递给李三栋。
李三栋一脸懵的接过:“姐,这是啥啊?”
“道炮。”
“你是让我假装道士啊?”
“对啊,很多人认定了咱们那铺子不祥,阴气重,自然要做做样子,消除人们对铺子的这种心理。”
“我明白了。”
李三栋立刻回屋换上衣服,戴上道士帽,又贴上小胡子,接过李晚月给的木剑和手摇铃铛。
李晚月又带了一坛豆瓣酱和十个松花蛋,一直说要拿去给醉仙居的吴掌柜看看,一直没时间。
刚好今天拿给他。
一切准备就绪,两人去了镇上。
两人先去了醉仙居,吴掌柜看到两人,直接把两人往后院领。
“晚月啊,我正想着去稻花村找你呢。”
“找我?”
“是啊。”吴掌柜点头:“我们县里的酒楼跟我说,百味楼新出了一道菜,叫松花蛋,还有一些菜,里面加了一味调料,味道很是不同,我正想着去问问你,是不是你给他们提供的。”
李晚月笑了:“的确是我家提供的。”
吴掌柜故作伤心的叹息一声:“唉,看来吴叔对你不够好啊,有了新吃食没有先给我们醉仙居送来。”
李晚月解释:“真不是,吴叔,那松花蛋制作周期至少一个月,我不知道做出来有没有人喜欢吃,所以第一次只做了几十个。
也是赶巧了,百味楼的掌柜打听到我给你们提供春笋,特意跑去我家谈供货的事,刚好看到了松花蛋,他就把那几十个买走了,那豆瓣酱总共做了几坛,也被他们买走了。
这不,第二批刚做好,我就立刻给您拿来了。”
说着,拿出一篮子松花蛋和一坛豆瓣酱放到石桌上。
吴掌柜让后厨的人按李晚月说的方法,做了一道简单的凉拌松花蛋。
又用豆瓣酱炒了一道菜。
尝过菜后,果然味道新奇。
第123章铺子开业前的准备
吴掌柜问:“这个什么价?”
“松花蛋六文一个,您可以问一下百味楼,给他们的价格也是六文一个,豆瓣酱的话,二两银子一坛。”
吴掌柜当即拍板:“好,先给我们醉仙居送六百个吧,豆瓣酱五坛。”
“可以。”
吴掌柜快速拟好契书,两人签好,月底一块结算。
李晚月顺道把春笋的处理法子和找冬笋的法子写了,交给吴掌柜。
吴掌柜看到,愣了:“晚月,你这是……”
“吴叔,这春笋马上就过季了,我现在有别的挣钱营生,您和秦少东家也帮了我很多,这个就送给你们东家了。”
吴掌柜一脸感动:“你放心,我一定转告给少东家,也替我们少东家谢谢你,那笋,以后只要你家来送,我们都收。”
李晚月笑了笑,接着道:“吴叔,我在主街街尾那块买了间铺子,就是之前那间闹鬼的铺子,准备后天开张,想跟您借个人等会儿跟我去帮个忙。
当然,您若是有合适的人,也可以介绍给我,我铺子里想再请个人。”
她暂时还不想让人知道这是她的铺子,又怕白思勉一个人顾不过来。
何况他还小,遇到事不一定撑的住。
所以另外再找个人,两人也能互相监督。
吴掌柜惊讶:“你胆子够大啊,那间铺子听说不怎么吉利。”
“我已经查过了,确定不会有问题。”
“那就好,你要做什么生意?”
李晚月拿出六块香皂和两竹筒洗头水。
“就是这个,这些送给吴叔,香皂用来洗脸洗手洗衣服,竹筒里的洗头用,您试试好不好用。”
吴掌柜笑着接过:“你真是个聪慧的姑娘,叔就不跟你客气了,你若是信的过我,我就给你介绍个人,我一个侄儿,读过两年书,之前在一家铺子做伙计,三个月前搬货的时候摔伤了腿,丢了活计。
现在伤好了,正找活计呢,你要是想见见他,我就让人把他叫来,他就住在镇上。”
李晚月笑着道:“吴叔推荐的人,肯定错不了,麻烦您让他来一趟。”
“好。”
一柱香的时间,人就到了,一位约莫二十左右,长相周正的青年。
吴掌柜介绍:“晚月,这是我侄儿吴忧,吴忧,这位是李姑娘,她的铺子要招人。”
吴忧拱手:“李姑娘。”
李晚月颔首,聊了一盏茶的时间,她觉得这人很机灵,懂察言观色,是个不错的。
她道:“吴忧,我先说一下在我铺子做工的待遇,每个月固定八百文,另外有奖金,奖金的多少,根据你的表现来定,上六天有一天休息。”
吴忧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不确定的问:“上六天还能休息一天?”
“对。”
吴忧看向吴掌柜,吴掌柜也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规定。
他道:“看我做什么?晚月怎么说你就怎么做。”
“是,谢谢东家。”吴忧一脸欣喜。
李晚月知道,这个朝代,官员每个月也才有两天休沐。
底层老百姓也就冬天不用种庄稼,能歇着。
其他的,一天休息时间都没有。
她改变不了什么,但她自己的铺子用人,给他们一点休息时间陪家人还是能做到的。
两人签好契书,随后,李晚月姐弟带着吴忧去了自己的铺子。
来到铺子,白思勉打开门,见到李晚月,激动地打招呼:“东家。”
李晚月笑了笑:“以后叫我李姐姐吧。”
“是,李姐姐。”
“你爹娘身体怎么样了?”
白思勉感激道:“爹身体好多了,大夫说再休养一个月就没大问题了,娘的精神头也比以前好了,多亏遇到了姐姐,您是我们一家的大恩人。”
李晚月问:“钱还够用吗?”
“还有一些。”白思勉声音有些虚。
李晚月听出他的心虚。
她拿出几张纸看向白思勉:“这张是咱们雇佣契书,这张是你预支酬劳的字据,估计你手里也没多少钱了,我允许你再预支二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