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下意识咽了咽口水,他在岳家也没有天天吃这么好的时候。
  李有山站起身走到堂屋正桌坐下:“是不巧,我们这都吃完了,总不好让你一个读书人吃我们剩下的,就不给你让座了。”
  李祥宇移开了视线,把手里的两把字帖拿出来:“这是我平日里练字时写的,送给小康他们练字用吧,以后他们在书院若是有事,尽管来找我,咱们都是一家人,再怎么也比外人关系近不是。”
  李二湖撇了他一眼,就算敷衍也没这么敷衍的,他写的字很好吗?
  还没妹妹写的好呢,这也好意思拿来送人?
  他来这里不就是二房一家子想通过他从自家打听出什么吗,还是没死心。
  李康走到李祥宇面前,举起手里的字帖道:“谢谢二叔,不过爹已经给我买好了,买了两本呢。”
  李祥宇一看,是书法名家的印刷字帖,跟这本比,他手里那字帖就完全不够看了。
  第110章水车
  李祥宇觉得脸热,轻咳一声:“那就好,我下次再买别的送你吧。
  大伯,大伯娘,我回来后听说了一些事,阿爷和我爹他们岁数大了,可能会做些糊涂事,我已经劝过他们了,也希望你们不要跟他们计较,咱们是一家人,哪有多深的仇怨,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去老宅找人就是。”
  “嗯。”李有山敷衍的应了一声。
  眼看其他人没什么好说的,李祥宇也不好意思再待下去。
  他打了声招呼起身离开。
  没关系,关系僵了这么长时间了,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好的。
  实在不行还可以从那两个小的入手。
  在书院里多找他们说说话,还愁套不出处理笋子的法子吗?
  李家众人也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趁天色没黑透,各自收拾去了。
  ……
  李晚月接下来的两天,一心扑在熬洗头水上面。
  谢晏送的那两瓶她研究过了,但只能闻出其中几样成分。
  毕竟谁家生财的东西也不可能随意让人琢磨出来。
  不过她也不走高大上的贵妇路线,只是乡村路线的话,自己做的这就足够了。
  她想要让洗头水味道好一些,也减少一些别人能猜出药材成分的可能。
  打算用花瓣蒸过的水来煮药材做洗头水,或者加一些买的薰香用的香料,味道应该会好点。
  经过尝试,终于熬了三种不同味道的洗头水,味道明显比之前熬的好闻。
  并让李大川他们砍了一些大小号的竹子,分别锯成段用来装洗头水。
  准备过两天去县城订一批瓷瓶和陶瓶,毕竟总有不差钱的人买东西会看包装。
  洗头水的事做好后,听到自家老爹说又要开始往田里挑水,这才想起来试水车的事。
  当天晚上就去赵大发家说了第二天试水车的事。
  赵大发父子三人都在县城做桌子,听说她想试水车,特意让大儿子留下来帮忙。
  若是哪里有问题,方便及时修改。
  翌日上午,李村长指挥着不少人合力把水车往河边搬。
  他有些激动,真要是像月丫头说的那样,那他们以后给田地浇水可就省事了。
  村里人十分好奇这是个什么东西,纷纷跟上去瞧。
  “村长,这是啥呀?”
  “水车。”
  “干啥用?”
  “若是调试好了,咱以后浇水就不用费力挑水了。”
  村民们将信将疑,有这好事?
  众人把水车顺着河流的方向架好,固定牢靠,然后把木槽固定好,接着是竹管引水。
  一个多时辰后,经过几次调试,修改,李晚月让李大川搬开卡住水车的大石块。
  水车随着水流开始转动,一个个小竹筒随着水车的转动,灌进水再随着水车转向高处。
  将竹筒里的水倾斜倒进水槽,水槽里的水顺着架起的竹管引向远处田地的水渠。
  李晚月笑着看向水车,以后浇水能轻松些了。
  村长及村民们两眼放光,这样把水引到地里,再把沟渠挖过去,他们得省多少力气啊。
  李村长走到李晚月面前,激动道:“月丫头,你可真是帮了咱村大忙啊,咱村里的人都该好好谢谢你。”
  “您客气了。”
  李村长想到什么,问道:“对了,你做这个水车,花了不少钱吧?”
  “大发伯做的,因为是第一次做,做废了一些材料,那材料都是好的,为了耐用还刷了桐油,前前后后的,花了六两多吧
  现在有经验了,以后再做,应该四两就差不多了。”
  李村长点头:“既然是咱全村受益,那就不能让你们一家出钱,这钱咱们村里平摊。”
  李晚月没说什么,知道李村长是不想让村民们生出理所应当的心理。
  真要平摊下来,每户一百多文钱,却省了不少力气,还是很值的。
  村长站到一块石头上扫了一眼在场的人。
  村里没什么消谴,基本有热闹都会凑上去看。
  几乎村里的人都来到河边了。
  他抬手往下压了压,还在不停讨论的众人顿时安静来了。
  李村长道:“咱村里几十户人家,我看来的差不多了,那我就趁着这个功夫跟大家伙说一说。
  咱们以往给田里挑水有多累,大家伙都是清楚的,尤其是田地的地势原因,不方便从这里挖水渠到田里,还有部分田地势偏高,更没办法挖渠引水,这个水车解决了这个问题。
  你们也看到了它的用处,到时候咱们直接在田里挖水渠,引到各家地里就可以了,不用挑水浇田。
  有了这个水车,咱全村都受益,我的意思是,这水车是李家想出来的,人家既然想出了法子,那就不能再让人家出银子。
  我方才问了月丫头,这个水车花了六两多银子,你们要是不信的,可以去大发家问,我个人出一两银子,剩下的五两多,你们大家伙平摊,算下来的话,每家也就一百文,你们觉得呢?”
  村民们面面相觑,李有田李有根铁牛张梅他们最先表态。
  李有田:“我觉得挺好,不用全家费时费力的挑水,省下来的时间去县城扛大包,几天就能挣回一百文,以后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工,我家支持村长的说法,愿意出钱。”
  “说的对,大家都知道,要是不下雨,把家里的地浇一遍要多少天,有多累,这下可太省事了,我家也支持村长。”
  赵大发的大儿子表示,零头算是他们家出的钱。
  村民们陆陆续续表态,也有一小部分不愿意出钱的。
  “村长,这一百文也不是小数目啊,李家靠笋子挣钱,我们又没挣到啥钱。
  他家用上了牛车,又做新衣裳,想来挣了不少钱,既然是他家出的主意,他把这钱付了不行吗?我们都感谢她。”
  李晚月看过去,是周家的人。
  立刻有人附和道:“是啊村长,本来他家收笋也不带我们,我家家旺还因为李家给醉仙居供笋,丢了瑞福楼的活计,我们没找她赔偿就算了,他们好意思让我们出这份钱吗?”
  李村长气的瞪眼:“你们说的这是啥话?谁家没有用竹山上的竹子编背篓竹筐拿去卖?没有用竹子编藤椅竹床?要不你出这钱,大家伙也感激你。”
  说完又指着周家旺的娘:“还有你,你家家旺丢活计也要怪到大山一家身上,你咋那么大脸?
  你们有谁不想出钱可以,那到时候这水车和修的水渠你们也不要用,自己家继续挑水吧。”
  第111章平摊费用
  周家大娘撇嘴,到时候水渠也避免不了从她家地里过,只要水从她家地里过,她就把水引到自家去,谁能把她咋样?
  李村长不理他们,直接问道:“愿意出钱的,举一下手。”
  陆陆续续的有人把手举起来,李村长看了一下,愿意交钱的占九成。
  他点头道:“好,剩下的几家都是不想交钱的对吧,行,这几家你们不要用水车了,到时候挖水渠也会绕开你们家。”
  李有山这时走上前,他们自家已经提前商量过了。
  在村里生活,不光让他们知道自己家在帮大户人家做事,有靠山,还要给他们些好处,共同发展。
  也是看在村子里的人大部分都不错的份上,能帮就帮一把。
  但也要让他们知道这好处不白来。
  以后有人嫉妒惹事,大部分人才会站在他们这边,也会少一些麻烦。
  他道:“村长,咱们稻花村的人大部分都很善良,我家近来也的确挣了些钱,正是因为大家乡里乡亲,所以我也愿意让大家跟着一起挣,这水车的钱,我家愿意出一半,剩下的再由大家伙平摊。”
  李福爷爷赞道:“大山真是有情有义啊,他们家挣了钱那是人家有本事,可他却想着咱们帮衬咱们乡里乡亲,试问你们,换作是你们挣了钱,你们愿意少挣点,帮衬大家一把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