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什么?”沈昱惊讶:“你什么时候对生意的事感兴趣了?再说我们有固定的供货商号,哪用的着收别人的墨,什么墨呀?”
“就这个。”谢晏指了指桌上的墨条。
沈昱拿起来看了看,又闻了闻:“这墨算不上好,只能说一般。”
“是一般,可这卖墨的人不一般,再说了,这墨可比你店里最次的墨做的好。”
“怎么说?能让你感兴趣的,我倒是好奇了,以往也没见你对哪位姑娘露出这副表情。”沈昱笑的一脸兴味。
他这位表哥明明才华横溢,十八岁便考中探花,明明可以进六部或者翰林,偏偏自请离京,前年明明有意升他为临阳府的同知,以后有望升职入京,却又自请来了这安平县。
别人巴巴的想往顶上爬,只有他往下爬。
要不是家里那些糟心事,他至于不愿意回家吗?
谢晏不答,把李晚月写的那幅字递给他:“你看看这幅字。”
沈昱略带兴味的脸色,顿时一脸惊奇:“好字,好诗啊,卖墨的是位先生吗?”
“是一位年轻的农家姑娘。”
“年轻的……姑娘?还是农家姑娘?”
沈昱一脸惊讶:“这安平县至今只出过一个举人,读书人本就不多,竟然还有女子会制墨,又能写出这样字词?确实不一般,不过既然是你收墨,你自己拿走,我们店不缺墨。”
“三百文一块,你店里最便宜的六百文一块,你按最低价格卖,每块还能挣三百文呢。”
沈昱幽幽的腉了他一眼:“我开店是为了挣钱,你倒真是大方,给那么高的价。”
谢晏一笑:“冲这幅字,值了,若是那李姑娘再来卖墨,你也收了吧。”
“凭什么?我在这小县城已经够委屈了,父亲断了我的银钱,我的生活就靠这两家店了,要是经营不好,你管我吃住啊?本来书斋这两年的生意也不好做。”
“你这店生意不好,也不见你想个法子。”
“我怎么没想?这不是想的都没有用吗?”
谢晏不紧不慢的把李晚月的建议说了,沈昱顿时眼前一亮。
第49章买买买
沈昱两手一拍:“说的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
“那是因为你不需要自己去买笔墨书籍,且你也不缺银子,自然体会不到穷人家的心里怎么想。”
沈昱点头:“好,我马上让人去办,就冲这个,她再来送墨我也收了。”
说完,别有意味的盯着他:“哥,你不会看上人家了吧?”
谢晏腉了他一眼:“管好你自己。”
“你说说你,放着那些个如花美眷你不要,跑到这偏僻的地方来,真要是喜欢上一个农女,那些姑娘不得气死。”
谢晏无情的捅刀:“你先操心操心自己的婚事吧,还有,至少我是自己要来的,而你……是被舅舅‘发配’来的,你倒是想回去,可惜回不去。”
沈昱一噎,冲他翻了个白眼:“只要我表现好,父亲就能让我回去,倒是你,以后都不准备回去了?”
谢晏面色淡淡,放下笔,站起身向外走:“我还有事,先走了。”
“哎,祖父祖母让你晚上去家里用饭。”
“知道了。”
谢晏应声,径直下了楼。
---
另一边,李晚月姐弟俩去了粮铺买米,二十斤大米二百四十文,二十斤白面五百文。
她倒是想多买,但是太多了,会引人注目,反正吃完再去镇上买就是了。
路过一个卖手工编织品的摊子,买了六顶更舒适的草帽,摊主优惠了点,五十文。
家里的帽子旧了,这年代没有防晒霜,虽然她皮肤白,但长时间晒怕会晒出斑,老化的也快,防晒很重要。
又去杂货铺买了做墨条要用的配料,花去二两。
杂货铺买了五斤红糖,五百文,分了十份装,菜籽油一百文一斤,买了三斤。
三根彩色头绳,给小兰她们扎头发。
买了十二支牙刷一大盒牙粉七百文,家里人每人一支。
盐六十文一斤,买了两斤。
辣椒十斤。
看到角落里有一麻袋胡豆,她问道:“掌柜的,这胡豆怎么卖?”
“哎哟,姑娘,这胡豆前几天受潮发霉了,伙计也忘记查看,今天才发现,我正打算扔了,不如你买新鲜的吧。”
“没事,我就要发霉的,怎么卖?”
“买什么呀,你这么照顾小店生意,要是想要,直接都拿走,不过才五六斤,没多少钱,反正也是要扔的,你在我店里也没少买东西,只是你要是自己吃得注意了,别吃坏肚子。”
“多谢掌柜,我会注意的,给我装起来吧。”李晚月又指了指坛子:“那三个坛子也帮我装起来。”
老板立刻喜笑颜开,让伙计把东西装好,帮他们送到指定的牛车处。
去肉摊买了五斤五花肉,买下了所有的猪板油,老板给抹了个零,付了五百文,去酒铺买了一坛酒。
一通买下来,加上她出来的时候带的钱,手里只剩一两多银子了。
李三栋道:“姐,回去后娘肯定要打我,怪我不拦着你,这买的也太多了。”
“咱家这么多人,如果吃纯白米和白面,也吃不了几日,咱们现在不是还有银子吗?再赚就是了。”
“可是姐,你要那胡豆做什么?”
“做豆瓣酱。”
“什么是豆瓣酱?”李三栋好奇宝宝再次上线。
“一种调味品。”
“哦。”
因为买的东西多,李晚月直接租了辆牛车,付了二十文。
听到不远处的卖包子的叫卖声,李晚月道:“三栋,你去买几个包子吧,想来晓兰他们长时间没吃肉包子了。”
“买几个?”
“二十个吧,吃不完的明儿早上当早饭,你去买包子,我去点心铺买几份点心。”
两人分头行动,李晚月去点心铺,让掌柜装了四份寻常的点心和一包糖块,花了三百五十文。
肉包子三文钱一个,五文钱两个,二十个包子,花了五十文,掌柜还送了一个。
回到牛车时,人也齐了,两人坐上牛车晃晃悠悠往家走。
---
老槐树下,一堆孩子围着李安和李晓荷玩游戏,不禁好奇道:“小安,这是什么游戏啊。”
李安昂着头,一脸得意道:“这叫官差抓小偷,我姑姑教我们的。”
“那你能教教我们吗?”
“没问题。”李安应声,就叭叭地讲起了游戏规则,不一会,大槐树下的孩子顿时两两一组的开始玩起来。
平时喜欢满山疯跑的小子,这会儿也不跑了。
玩的兴起的李安听到一声牛叫,立刻站起身,高兴的喊道:“二姐三姐,姑姑和三叔回来了。”
老黄牛到了树下,三人迅速围了上来:“姑姑,三叔,我们帮你们拿东西。”
“不用了,直接让牛车送到家门口就好,给你们带了好吃的,回家。”
“太好了,谢谢姑姑。”几个孩子笑的灿烂,一溜烟的往家跑。
李晚月姐弟俩人和大槐树下的人打了声招呼离开了。
大槐树下的大娘婶子们见状,纷纷好奇。
“这李家姐弟看样子买了不少东西啊,得不少钱吧?他们家不是还欠着债呢吗?”
“嗐,你多长时间没出门了,消息这么差,人家已经把欠的钱给还了,你没见这些日子他们家早上总是拎着几个木桶出门吗?想来是出去送货了。”
“拉的啥东西?”
“笋子。”
“那东西那么难吃,也能卖钱?”
“说的是呢,咱村里不少人都跟着去山上掰了些笋子,有的自己吃,有的拿去卖,可是全都白忙活,也不知道大山家是咋卖出去的,明明是一个山上的笋,还能两样味道了?”
“我前些日子还瞧见李家姐弟在山脚下挖了个窑,把几个缸子放在洞口烧,不知道在做啥,听说是想做些东西拿去卖,这两样加起来,看来是真的挣到银子了。”
不远处的杨周氏听到这话,心里不屑,借钱的那几个都是李家的族亲,本来就跟他们走的近,还没还的谁知道呢,就算没还,人家还能上门要去啊。
再挣钱也只能在这乡下,能有在镇上开铺子挣钱吗?果然都是一群眼皮子浅的。
她转身回家了。
……
李家院里
全家人看着地上一堆东西,又是米又是面还有那么多油和肉,心里都在震惊,他们那墨条这是挣了多少银子?居然买了这么多东西?
孙秀芹看着东西,两眼放光,心下暗暗算着这些东西花了多少钱,能买这么多东西,那挣的肯定不少。
第50章先学《三字经》
赵素英骄傲女儿聪明的同时,又有些心疼钱,虽说他们现下有些钱了,可再有钱也不能这么花呀,不过她没说出来,自家女儿挣的钱,想咋花咋花,但还是想提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