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吴嬷嬷转身,看向一旁的府医,目光中满是郑重:“府医,姑娘的身子可就全仰仗您了,您务必用心照料。”
  府医连忙拱手,恭敬道:“嬷嬷放心,在下定当竭尽全力。”
  待吴嬷嬷与府医一同走到房门外,吴嬷嬷停下脚步,警惕地环顾四周,见无人后,压低嗓音,冷冷地对府医说道:“有些事儿,我不说你也明白。姑娘这儿,你能得些好处便罢了,可若是做得太过分,哼,长公主殿下那儿,你可交代不过去!”
  府医正想着刚刚摸到的肌肤的丝滑,这会听到吴嬷嬷的话,心中一凛,忙不迭地点头:“嬷嬷教训得是,在下心里有数,断然不敢逾矩。”
  吴嬷嬷深深地看了他一眼,这才转身,迈着沉稳的步伐离去。
  长公主处
  天色才刚刚泛起鱼肚白,晨曦的微光透过窗棂,洒在屋内的青砖地面上,勾勒出淡淡的光影。
  吴嬷嬷早已候在屋外,竖起耳朵留意着屋内的动静。
  当听到那细微的响动,她便知道,长公主已经醒了。
  于是,她轻手轻脚地推开房门,迈着细碎的步子走进屋内,准备伺候长公主起床后的梳洗。
  “她说了吗?”长公主坐在床边,微微眯起眼睛,眼神中透露出探究的意味,一头乌发随意地披散在肩头,几缕发丝垂落在白皙的脸颊旁,更衬得面色冷峻。
  “回主子,老奴问过了,”吴嬷嬷连忙上前,微微欠身,恭恭敬敬地回道,“她什么都不知道!好像县主既没有给她留人,也没给她留东西!”
  长公主听闻,眼神中满是怀疑与不信:“不可能,这可是安阳最看重的女儿,又特意送到我身边,怎么可能不给她留底牌?”
  她一边说着,一边缓缓站起身来。
  吴嬷嬷见状,犹豫了一下,又小心翼翼地开口:“可是老奴看余姑娘那样,似乎真的不知道!会不会是县主在其他地方为她做了打算?”
  长公主停下脚步,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她微微仰起头,目光落在远处的墙壁上,眼神有些空洞,仿佛透过那面墙,看到了遥远的过去。
  安阳与她的交情,她自是清楚,如此看重的女儿,怎会如此轻易地将她置于毫无依仗的境地?
  “再去查,”长公主突然开口,声音低沉而坚定,“给我把她身边的人一个一个都查清楚,我就不信,安阳能把事情做得滴水不漏!”
  “是,老奴这就去办!”吴嬷嬷连忙应下,又行了一礼,这才转身匆匆离去。
  北苑
  午后,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楚幼安的闺房里。
  玉竹小心翼翼地端着餐盘,快步走到林妙音身边,神色略显紧张,压低声音说道:“小姐,奴婢刚去膳房取膳,听闻那余姑娘又病了。”
  说着,还警惕地看了看四周,生怕隔墙有耳。“您说,她该不会又把这事儿怪到我们头上吧?”
  林妙音正悠闲地翻着书卷,闻言,微微皱了皱眉头,语气平静:“这与我们有何干系?”
  玉竹一听,着急地放下餐盘:“上次您好心给她熬药祛热,她一醒来,就嚷嚷着您下毒。这次请了府医,还是连夜看诊,指不定又要说是您暗中动的手脚呢!”
  林妙音轻嗤一声,眼中满是不屑:“这般荒谬的话,说出去,谁会信?”
  这时,一直坐在一旁的楚幼安,睁着水汪汪的大眼睛,好奇又带着一丝愤怒问道:“娘亲,是你救了余秀灵,她却恩将仇报吗?”
  林妙音刚想脱口而出承认,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她看着天真无邪的女儿,想到这深宅大院环境复杂,孩子不能太过善良单纯。
  于是,稍作停顿后,神色淡然地说道:“本来也并非真心救她,不过是有些事情想从她口中问出,总得让她保持清醒罢了。”
  楚幼安想到那个姓余的,想到先前她对自己的算计,心里对她的警惕更深:“那以后还是别见面了,免得她胡乱攀咬!”
  第418章质问
  林妙音正坐在那古色古香的雕花椅子上,手中端着一盏冒着袅袅热气的茶,刚要开口和女儿楚幼安说话。
  然而,话还未说出口,一阵轻盈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此刻的宁静。
  吴嬷嬷那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门口,她微微欠身,脸上挂着一抹恰到好处的微笑,恭敬地说道:“王妃,长公主有请。”
  这声音虽轻柔,却仿佛在这小小的房间里掀起了一阵波澜。
  楚幼安原本正安静地坐在一旁,听到这话,瞬间警觉起来,她那明亮的双眸中闪过一丝戒备,警惕地看着吴嬷嬷。
  她站起身,向前走了两步,急切地问道:“找我娘有什么事情?”
  吴嬷嬷见状,脸上依旧保持着尊敬的笑容,微微弯下腰,耐心地解释道:“小主子放心,长公主只是问些王爷的伤势,并无其他的事情。”
  可楚幼安哪会这么轻易相信,她皱着眉头,眼神中满是怀疑,又向前迈了一步,挡在了母亲身前,一副要保护母亲的架势,还想要继续阻止母亲前去。
  就在这时,林妙音伸出手,轻轻拉住了楚幼安,轻声说道:“幼安,莫要如此。”
  林妙音心里清楚,楚幼安自出生以来,便承蒙长公主诸多照顾,这份恩情她一直铭记在心。
  她不希望女儿因为自己的事情,而得罪了长公主,毕竟长公主在这府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若是因此结下梁子,日后怕是会有诸多麻烦。
  林妙音一边想着,一边轻轻地拍了拍楚幼安的手,安慰道:“长公主向来是个和善的人,此次想必真的只是关心你父王的伤势,你不必如此担忧。”
  楚幼安虽满心不情愿,但母亲的话她又不敢不听,只能咬着嘴唇,一脸委屈地看着母亲,小声说道:“娘……”
  她的话还未说完,便被林妙音打断。
  “幼安,我知道你的心意,你放心,娘会小心的。”林妙音说着,又深深地看了女儿一眼,这才转身,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随着吴嬷嬷向外走去。
  林妙音跟随着吴嬷嬷踏出房门。
  刚走出几步,吴嬷嬷突然停下脚步,微微侧过身,嘴角挂着一抹似有若无的冷笑,阴阳怪气地说道:“夫人可真是好手段啊,才来这府上没几天,就把这些年对小主子关怀备至的长公主给忘到脑后了。”
  她的声音不大,却带着几分尖锐,在这安静的庭院里格外刺耳。
  林妙音闻言,脚步顿了一下,眉头微微皱起,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
  她心中虽对吴嬷嬷这番话感到不悦,却也深知与她争执毫无意义。
  她只是淡淡地瞥了吴嬷嬷一眼,没有理会她的挑衅,问道:“长公主此番寻我,究竟所为何事?”
  吴嬷嬷见林妙音没有如她所愿地生气反驳,脸上的冷笑更甚,她轻轻哼了一声,却并未回答林妙音的问题,只是甩了甩手中的帕子,继续向前走去,那故意放慢的脚步,似乎在宣泄着她心中的不满。
  庭院里的景色依旧如往常般秀丽,花草繁盛,蝶舞蜂飞,可林妙音却无心欣赏。她的目光始终紧紧盯着前方吴嬷嬷的背影,心中暗自戒备着。
  不多时,便来到了长公主的居所。
  吴嬷嬷伸手轻轻叩响了门环,门“吱呀”一声缓缓打开。
  林妙音踏入长公主的居所,屋内的气氛瞬间仿佛凝固。
  她微微欠身,行了个标准的礼,抬眸间,便对上了长公主那审视的目光。
  长公主慵懒地靠在椅背上,手中的茶盏轻轻晃动,发出清脆的声响。“许久不见你在宁王身边伺候了,却还住在这府里。本宫记得,你之前可是说对我儿并无兴趣,怎么,如今这态度是改了?”
  长公主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几分威严与质问。
  林妙音心中一紧,面上却依旧保持着淡然。
  她清楚,长公主向来对她的去留十分在意,只是没想到会在此时发难。
  她没有慌乱,却并未以女儿幼安离不开她为借口,只是恭敬地开口:“公主殿下,不知此番唤妙音前来,所为何事?”
  长公主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不悦,她放下茶盏,坐直了身子,表情变得严肃起来:“昨夜,余灵秀腿上剧痛难忍!吴嬷嬷说,余姑娘怀疑是你对她的腿动了手脚!你作何解释?”
  话音刚落,吴嬷嬷便疾步上前,神色凝重地禀报道:“府医说,余灵秀姑娘的腿,以后每逢阴雨天气,只怕都会疼痛难忍,甚至严重时连站立都成问题。”
  听到这话,林妙音只觉荒谬至极,差点忍不住笑出声。
  她满心无语,怎么无端就被安上了这样一个莫须有的罪名?
  听吴嬷嬷的说法,那明显就是痛风。
  大部分痛风患者是由于尿酸排泄障碍,还有因嘌呤代谢相关酶缺陷而导致代谢障碍,这些病因导致的称为原发性痛风。
  而嘌呤升高,可能是肉类、动物内脏及部分海鲜吃多了,或者喝多了酒产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