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皇后为幼安取名时,特意绕过荣华富贵,便是期盼她健康快乐,不要卷入权势风波。明帝却高调的赐了“荣华”二字做封号,不知是真心爱护,还是有意试探。
林妙音怀揣着福祸未知的心情,抱着小家伙接旨,“谢父皇恩典。”
此时的她,乃至明帝都不知道这道圣旨竟一语成谶,在二十年后会将北宫幼安推至怎样荣华,又会让她登至何等高位,成就怎样惊天霸业。
孙长海宣读完圣旨,恭贺完后便离去了。
皇后看着林妙音手上的圣旨,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让她不要想太多,“拿到手里的才是最重要的。”
她与明帝夫妻二十几载,何尝看不出他这道圣旨背后的深意。
但那又如何呢?
宁王将要去了,不值他多费功夫。
“你有一品诰命在身,幼安又被封了郡主,往后的日子,还是有盼头的。”
“姨母,我知道的。”林妙音收起了圣旨,一脸淡然。
她不再去揣摩明帝的心思。
如今北宫攸生死未卜,只剩下他们孤儿寡母,还怕什么?
想起被张妙春吊住一口气的北宫攸,她微微抿住嘴角,如果有可能,她还是希望自己可以治好他。
“姨母,我想见见安美人。”
那日她提前发动,手忙脚乱下没顾上安美人,但生完过后还是禀报了皇后,让人去寻安美人,并将人带到了甘泉宫安置。
“好,本宫让人去传。”
皇后知道安美人还活着时大为震惊,看到她的样子后更是吓得脸色苍白,险些没维持住皇后的体面。
她身为皇后,居然对安美人被做成人彘一无所知。
竟然有人如此恶毒,如此胆大包天!
除了愤怒,她心底更多的是对安美人的怜悯。安美人得幸前一直在甘泉宫伺候,到底与她有几分主仆情。
她当时只看了一眼,便不忍再看。
与其这样毫无尊严的或者,不如死了痛快。
她能理解安美人的一心求死。
只是她不能做这个主。
依着北宫攸和林妙音的缘故,她本想把人安排在就近的偏殿,谁知安美人拒绝了,她担心自己这幅模样吓到别人,便央求自己将她安置到了偏僻处。
没多久,负责照看的宫人便倏然跪地,“皇后娘娘饶命,宁王妃饶命,安美人……安美人她不见了。”
“不见了?”皇后神色一凝,“怎么会不见了?”
“奴婢……奴婢也不知道。”宫女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安美人的模样实在太吓人了,她不敢多看,每次只把膳食放在房间门口便匆匆离开。
前几日都没事,没想到从昨天开始,膳食一直没动,她担心出事,叫了两个宫人一同跟她进去,这才发现人不见了。
皇后几息后便想到了其中的内情,有心想训斥宫人,但更怕安美人出事,只能吩咐道:“快派人去找。”
宫人急忙离开。
皇后温声安慰林妙音几句,让她不要操心这些事,先好好坐月子。
林妙音点点头,没有多言。
但心里隐隐有些不安。
皇后离开后,她悄声吩咐玉竹,“你去御花园寻一寻。”
安美人大多时候都是神志不清的,经常为了口吃的到处乱跑,尤其爱去御花园。
没准在那里能找到人。
一连几天过去了,安美人仍然没有半点消息。
玉竹在榻前宽慰她,“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您别担心了,免得忧思过重,落下月子病。”
在她心里,不论是安美人还是宁王,都没有自家小姐的身体重要。
林妙音心中的不安更甚。
就在这时,医疗系统传来了“滴滴”地提示,她有些惊喜。
自从她生产那日,医疗系统便进入了休眠,不论她怎样开机都没有反应,一直到今日,终于有了动静。
看了眼医疗系统的液晶屏,林妙音了然。
安美人的血型检查结果出来了。
看着上面醒目的红字“ab型血”,林妙音愣住。
她记得之前给明帝看诊时,曾测过他的血型,是a型血,根据血型的遗传规律,ab型血和a型血生出来的孩子通常是a型血,ab型血,或者b型血。而不可能是北宫攸的o型血。
一些被刻意隐藏的宫廷秘辛瞬间在她的脑海中炸开。
安美人并非北宫攸的亲生母亲。
林妙音难掩震惊。
可是……这怎么可能呢?
第302章胎记,你才是我的儿
别说她不信,便是宫城中任何一人听了都不会信。
安美人当年胎大难产,独自一人在漪兰殿生下四皇子,几乎去了半条命。
此后,明帝下旨封了漪兰殿,不许人靠近,也不许里面的人擅自外出,自此漪兰殿和冷宫无异,而安美人和刚出生的四皇子,便被困在里面自生自灭。
安美人为了养活四皇子,顾不上坐月子,更顾不上大出血的身体在冷宫乞时。
没有奶水,她就咬破手指,以血喂之。
后来为了给北宫攸多要口吃的,更是多次被阉人亵玩。
她将北宫攸看得比自己的性命和尊严还要重,若说她不是北宫攸的母妃,谁会相信呢?
皇后得知此事时,也狠狠吃了一惊。
“这怎么可能?”她喃喃着看向林妙音,看着她眼底的肯定,便知此事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既定的事实。
她朝乾清宫的方向看了眼,“这件事可还有人知情?”
林妙音摇头,“安美人身份尴尬,宁王又昏迷不醒,此事自然不宜声张,这件事只有我与姨母知情。至于宁王的身世,姨母决定要不要调查,我都听姨母的。”
皇后顿时明白了她的意思,点点头道:“这件事交给姨母吧。”
当年她一直沉浸在丧子之痛中,对后宫诸事不闻不问,没想到当年竟然有人在她的眼皮子底下上演了一出移花接木。
二十三年前,安美人是的的确确生下了一个皇子的。
如果她不是宁王北宫攸的生母,那她生下的那个皇子又会是谁?
是远在大燕为质的魏王,还是心思都在吃上的安王,亦或是被骄纵成草包的景王?
这四人可都是同一年出生的!
……
这段时间宫城和宁王府都忙翻了天,安王北宫逸却悠闲极了。
眼看着就要过年了,他也不慌不忙,什么都没有准备,解了禁足便满盛京寻找好吃的,对旁的事一概不上心。吃遍盛京后,便借着给太后请安的由头天天去后宫折腾明帝的御花园,显然丝毫没将上次的惩罚放在心上。
但这次不是吃叫花鸡了,而是吃烤红薯。
红薯是个稀罕玩意儿,听说是番邦进献给大燕的,被称作番薯,后来又从大燕传到北凉,因为红色的外表,又被叫做红薯。但目前还没有被广泛种植,小小一块便价值千金。
北宫逸不知从哪得来了一小筐,直接揣进怀里,直奔宫城。
他在御花园忙得热火朝天,孙长海在御书房不停地为明帝按揉太阳穴,心底止不住叹气。
这位小祖宗就不能换个地方研究吃食么,次次都跑到皇上的后花园放火,这不是存心给自己找事么,如今朝堂上参他的折子都快堆成山了。
明帝看着这堆折子也是头疼的紧,他忍不住捏了捏眉心。
关于安王在后花园烤鸡烤红薯一事,他骂也骂了,罚也罚了,甚至前段时间还禁了足,但是这小子屡教不改,仍然我行我素。
若说他以下犯上,不将他这个父皇放在眼中吧,他每次研究美食时也不吃独食,都会给他和太后送上一份,表明孝心。别说,他的手艺还真不错,就连太后都念着这一口。
“罢了罢了,只要太后开心,随他去吧。”明帝摆摆手,示意孙长海将桌上参奏北宫逸的奏折拿走。
孙长海了然。
只要安王不将御花园烧了,皇上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懒得管了。
皇上这般放纵安王,想必是为了前些日子收回兵权一事进行补偿,谁让他才是皇上真正的心头肉呢,只是这事若是传到景王耳朵里,可有的闹呢。
说曹操曹操到。
孙长海正在心里腹诽着,外面便传来一阵急切的脚步声。
待他抬头,就见一道蓝色的身影进了御书房,“父皇,安王三番五次在御花园纵火,昨日还烧死了儿臣前些年为父皇种下的梅树,您可得为儿臣做主。”
明帝看见北宫瑜顿时觉得刚缓和下来的太阳穴又突突疼了起来。
北宫逸对御书房的情况一无所知。
此时,他正趴在御花园梅林深处,毫无形象的撅着屁股,对着火堆扇风。
不多时,随着炊烟袅袅升起,香甜的气息传遍了整个梅林。
北宫逸陶醉般的深吸了一口,“嗯,就是这个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