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这丫头是和别人不同的。
  至少现在,她已经不再是被封建礼教束缚的古代女性了。
  等到疫情结束,她便彻底恢复她的自由身。
  她已经伺候了她这么多年,也该去追寻她自己的人生了。
  ……
  不多时,主仆二人便入了宫。
  说明来意后,明帝身边的大公公孙长海直接将她领进了御书房。
  此时明帝身上的朝服还未除去,应是刚下朝。
  “可用膳了?”
  林妙音刚要说已用过,明帝便朝她招手,“过来,陪朕一起用点。”
  “是,父皇。”
  很快,宫女们便端着食盒鱼贯而入。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便摆完了膳,前几日早膳还是三十八道菜,四种粥以及各种小菜,今日桌上却只有八道菜。两荤六素,没有餐前开胃小菜,粥也是最平常的白粥。
  林妙音略略惊讶。
  明帝这餐标可谓是缩水严重啊。
  “怎么,没胃口?”她一举一动,一个眼神的都没有逃过明帝的眼睛。
  林妙音连连摇头,“没,没有。”
  明帝邀她一起用膳,她若是没胃口,岂不是太扫兴了。
  而事实上,她的确有些饿了。
  自从过了孕吐期,她便食欲大增,每日要吃上四五顿饭,人虽然累得憔悴,但却实实在在的胖了一圈。
  “坐。”明帝换了常服后,率先一撩衣袍坐了下来。
  林妙音近来虽然饿的快,但事情繁多,总是手边有什么就吃什么,从来不挑。
  即便清粥小菜,也吃得很香。
  相较于林妙音的好食欲,明帝却没多少胃口。
  他没吃两口便放下了筷子。
  还没吃饱的林妙音看到这一幕,也只能恋恋不舍地放下了筷子。
  陪这些大人物吃饭就这点不好,饭都不能吃饱。
  “不必管朕,你多吃些。”
  虽然明帝发了话,林妙音仍然不敢再用,直接起了身,“回父皇,儿臣吃饱了。”
  “现在不讲那些虚礼,吃吧。”明帝一眼看穿了她。
  而后,重重叹了口气,“盛京城里不知有多少百姓连饭都吃不上,如今既然还有的吃,就不要浪费。”
  林妙音只得再坐下。
  用过早膳,她才开口问,“父皇刚才说城内百姓吃不上饭?”
  明帝捏了捏眉心没说话。
  一旁捧着拂尘的孙长海道:“宁王妃没听说么,昨晚出了件大事。”
  林妙音一无所知。
  昨晚她忙完便睡了,今早也没听到任何消息。
  她刚想问,明帝已拂手,示意孙长海退下,“朕听说,你最近新配了天花疫苗,今日进宫,是来给朕接种的?”
  林妙音点头。
  有了上次的经验,这一次明帝对她带来的天花疫苗不再生疑。
  这次进宫,除了给明帝接种外,她还给一众宫人打了天花疫苗,足有三四百人。
  中午时,简单在甘泉宫用了几口饭,便继续忙碌。
  等忙完从宫里出来时,已是半下午光景。
  她又马不停蹄地去了肃王府。
  肃王,是明帝如今仅剩的手足,不仅拥有无上殊荣,还有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利。
  要知道,明帝当初登基时,几乎杀光了所有兄弟,就连年纪十岁的幺弟都没放过,然而他却独独留下了肃王。
  不是明帝心软,而是这位肃王当年坚定地拥护明帝,甚至还为明帝挡过剑。
  其实仅凭这些,并不能保住肃王这么多年的荣华富贵。
  更不会有今天这般地位。
  肃王能有今日,靠的是知进退。
  当年明帝一登基,他便将唯一的儿子扔在盛京,自己和王妃去了封地。
  这些年,明帝不知派人去接了多少次,他始终不肯来盛京。
  直至世子年及弱冠,他才带着王妃回京。
  这一回来,便将世子赶去了封地。
  多年的父子分离,让二人如同仇人般,见了面总要大吵,即便如此,肃王也从未想过弥补。
  肃王这么做,无非是想让明帝放心。
  通过他这些年的行为来看,他的确无心权术。
  因此,明帝对这个弟弟也十分照顾,特意吩咐林妙音要将肃王府上下都接种上天花疫苗。
  忙完,外面的天色已经黑得不见五指。
  回到一品锅,她倒头便睡。
  第二日,她又依次去了盛京城中的官宦之家,皇亲国戚之府,挨个儿接种。
  短短两天时间,系统内的天花疫苗便用去了一千剂。
  林妙音肉疼地紧。
  狠狠攥紧了手中的户籍单子。
  相较于普通百姓,这些大户人家安全性更高,有些女眷甚至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根本不与外界接触,感染天花的几率极小。
  可是这天花疫苗还要紧着他们。
  只因他们是官,是皇亲国戚,他们的命便比普通人金贵。
  多不公平啊。
  林妙音虽然不愿,但也无可奈何。
  只能用限量的办法,每家只给二十针剂,尽可能地为百姓争取更多的疫苗。
  第186章救命!狗官草菅人命了!
  从宋国公府出来时,顾老夫人周氏拉着林妙音的手请求,“宁王妃,务必请您为老身那几个孙儿接种天花疫苗,他们现在都在盛京街头送米送药呢。”
  “好,我答应您。”林妙音点头。
  顾老夫人这才放了心。
  这几个孙子是国公府的希望,更是国公府的未来。
  他们万万不能出事!
  林妙音带着玉竹前往天润大街,发现原本空旷的街头如今支起了三三两两的米面铺子。
  有的铺子旁,还放着一些药材和瓜果蔬菜。
  每个铺子前都排着长龙。
  林妙音只看了眼,便转了视线,四下查看宋国公府的人。
  很快,一抹靓丽的身影便吸引了她的注意力。
  陆云安今日穿了一身水蓝色罗裙,面上戴着同色面纱,微风吹拂而过,眼前仿佛泛起水蓝波澜,清凉之感扑面而来,瞬间消弭了午间的暑气。
  离得近了,她吩咐玉竹停车。
  刚下了马车,陆云安便注意到了她,忙上前相迎,“四表嫂。”
  “云安郡主。”
  林妙音打过招呼后,便示意玉竹将天花疫苗的针剂从马车上搬下来。
  “我来给郡主接种疫苗。”
  陆云安昨日便听说林妙音挨家挨户接种疫苗一事了,今日一早,母亲告诉她,今日便轮到他们宋国公府了,让她不要出门,安心在家等待。
  她不想让百姓失望,还是出来送米送药了。
  本以为会错过此次接种,没想到林妙音竟然到街头来寻她,她不禁有些感动。
  但她素来清冷惯了,即便感动,也说不出客套话来。
  最终,这份感动化作了一句谢谢。
  “云安郡主不必客气,如今街上到处都是感染了天花病人,你在这里送米送药,不安全。”林妙音很佩服陆云安的勇气。
  一个养尊玉贵的郡主,竟然敢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将自己暴露在天花横行的街头。
  这份勇气,很难得。
  她不禁对她竖起了大拇指。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虽是女子,但也是北凉人,理应为北凉出一份力。更何况,我身为郡主,吃穿用度皆是来自百姓供养。危难时刻,怎能安享荣华?”
  陆云安这句话有些耳熟。
  好像在哪里听过?
  想起来了,之前北宫逸也说过既食民脂民膏,就要关心百姓。
  若是北凉皇室和官宦都有这个觉悟,就好了。
  “云安郡主大义。”林妙音朝陆云安拱了拱手,便取出针剂为她接种疫苗。
  陆云安挽起衣袖,露出一截光洁的藕臂。
  肤若凝脂,吹弹可破,连林妙音一个女人都有些移不开视线。
  长公主与宋国公成亲多年才得云安郡主一个女儿,据说这位云安郡主打从一生下来就被长公主如珠似宝地宠着,用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这一身白皙细腻的皮肤不知要耗费多少财力人力。
  今早去宋国公府时,听府里的下人提过一嘴,长公主每日都命丫鬟们采集露水为陆云安洗手洗脸。
  就连后花园满园子的牡丹都是为陆云安泡澡准备的。
  长公主的疼爱可见一斑。
  林妙音眼底不自觉流露出羡慕。
  她是弃婴,从来不知父母疼爱为何物。
  被父母捧在手心里长大,是何等幸福,又是何等幸运。
  她下意识摸了摸小腹。
  等孩子出生后,她要好好地疼爱他。连同她童年缺失的那份,一并给他。
  “多谢四表嫂。”打完疫苗后,陆云安用棉签按压着小臂向林妙音道,“大哥和五哥分别在青北巷和青南巷,四表嫂快去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