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林妙音听得微微皱眉。
“北宫攸!”看着男人抬脚朝天坛的方向走去,她下意识上前走上前,将人叫住。
北宫攸顿住脚步,回头看她,“盛京城的百姓便交给你了。”
“你……”不必如此的!
她主动请缨防治天花,是有私心的。
况且让她声名狼藉之人是宋清韵,与他无关,他为何非要趟这趟浑水呢。
为了众人口中的深情?
据她所知,他北宫攸也不是看重名声的人。
“我相信你。”北宫攸认真道。
是她没必要趟这趟浑水。
即便要插手此事,凭她救了父皇一事,也该被当做神医,奉为座上宾,而不是像现在这般,被全城的百姓视作妖女,喊打喊骂,还要求着百姓为他们看病。
这一切都是他造成的。
当初他一念之差,留下宋清韵,导致了今天的局面。
是他连累了她,他理应为她善后。
直至北宫攸的背影消失在人潮,林妙音这才回神。
他相信她。
他是相信她能防治好天花,还是相信石桥镇那件事?
若是前者,她只能说他过于自信。
虽说她有极大把握能够控制住天花,但防治过程中还有很多未知,现在还不能盲目乐观。
至于石桥镇种痘一事。
出了那么大的事,他不仅没有发罪她,甚至连提都没提过。
可见他知道宋清韵在痘浆上动了手脚。
但知道有什么用?
宋清韵还是在他的遮掩下全身而退了。
但凡涉及到宋清韵,他连最基本的公平都做不到。
虽然他今日及时出现为她解了围,甚至为她堵上了性命和名声,但他做的这一切是为宋清韵擦屁股。
她没必要感动。
只能说,关键时候他没有退缩,勇于站出来承担责任,还算有所担当,不是个孬种。
她对他的印象,仅此而已了。
张妙春见她愣神,忍不住上前催促,“宁王妃,我们走吧。”
这时,宫门前的百姓已不像刚才那般抵触。
不多时,众人四下散去,原本为泄不通的皇城根儿很快变得空旷起来。
宽阔的街道上几乎看不到人影。
明明是盛夏的季节,草木繁盛,但是一眼扫过去,满目苍凉。
林妙音收回视线,对张妙春道:“张院首,我打算回一品锅,你是留在城内还是赶去城北?”
“下官还以为您要回石桥镇,便邀您一起,这样看来我们不顺路。”
张妙春扛起药箱,招来小厮道:“太医院有任务,下官得出城一趟,就不送您过去了,先行告辞。”
“张院首慢走。”
张妙春离开后,林妙音便和玉竹回了一品锅。
刚回去,丁香便激动朝身后大喊,“爹娘,你们快来,王妃回来了!”
“王妃回来了?”
丁香嗓门很大,一嗓子喊出去,几乎整条街都听见了。
孙婆子忙拉着刘管事匆匆从后院冲出来,夫妻二人看着林妙音又惊又喜。
“王妃没事吧?”
“皇上没为难您吧?”
“怎的裙摆上有污渍,是不是那群刁民又犯浑?老婆子我去找他们去!”孙婆子说着抓起墙角的门栓就要出门。
刘管事忙将人拉住,“人早走了,你找谁去。”
林妙音前脚从王府离开,夫妻二人不放心,后脚便跟了出去。
二人原本打算去宫城外等着,后来丁香传信说一品锅这里人手不够,他们又回了王府,带着府内众人赶了过来。
“王妃!”很快,丫鬟小厮以及还在吊水的天花病患都冲到了大堂。
第175章弥补,神英军任由王妃调遣
众人关切地看向林妙音。
林妙音看着关心她的众人,心中感动,“我没事,你们别担心……”
她的话还没有说完,眼尾的余光看见少年手背上甩出来的血珠顿时拧了眉,“这针是你自己拔的?”
少年看了眼手背上的血,直接在身上一抹,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他们说王妃回来了,我……我想来看看。”
眼前的人便是那日狂揍康大勇为姐姐报仇的少年。
他叫边城,今年才十五岁。
他有一身力气,父母被北狄人杀死后,他便背着姐姐一路从荆州逃难过来。
姐姐本就病弱,还未进城便染上了天花,没两日便撑不下去了,恰逢康大勇奉命搜查疫民,他眼睁睁地看着姐姐化为灰烬,一度自暴自弃,染上天花也不愿接受治疗。
后来在林妙音的耐心开导下,这才配合治疗,好好生活。
他的症状较轻,如今已经好得差不多了。
林妙音从医药系统内取出止血贴贴在冒血的针眼处,吩咐道:“好好按住,等止血了再松开,以后可不得如此了。”
说完,她吩咐丁香一会重新给他扎针。
“王妃别怪他了,他也是担心您。”丁香说着示意边城回病房。
边城回头看了眼林妙音,这才离开了大堂。
他走后,林妙音对我其他病人道:“没什么事,大家先回去吧。”
“王妃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看到林妙音安然无恙,众人安了心,陆续回了病房。
“他们这是……”
见林妙音问起,丁香忙解释道:“奴婢一个人在这里忙不过来,便让我娘将王府的人叫过来帮忙。”
林妙音点头,吩咐玉竹:“但凡过来帮忙的人,每月在月例的基础上再加五两银子。”
“不用,奴婢们是自愿的。”
“奴才不要银子,只要能帮到王妃,奴才便知足了。”
几人连连摆手。
如今城内天花横行,人心惶惶,多亏王妃之前给他们打了疫苗,才让他们免受天花之苦。
他们感激还来不及,怎么能再拿王妃的银子呢?
如今正是他们报答王妃的时候。
“我知道你们感激王妃,但是一码归一码,天花疫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今日起一品锅还会有病人住进来,这里的事有多有累,让你们无偿帮忙,王妃心里也过意不去,你们就别推辞了。”
玉竹劝说了一番,这几人终于答应下来。
“那就多谢王妃了。”他们对着林妙音千恩万谢。
要知道他们一个月的月例银子才二两,王妃一开口便是五两,他们怎能不兴奋。
“好了,都去忙吧。”
林妙音打发几人后,吩咐玉竹和丁香道:“今日起,你们两个教他们配药打针这些基本的操作,至于刘管事和孙嬷嬷,还是负责伙食吧。”
交代完,她便投入了工作。
没多久,玉竹便带着麦冬进了门,“王妃,麦护卫来了。”
本以为还要去天坛走一趟,没想到刚出门,就看见麦冬策马朝这边赶来。
“卑职见过王妃,王妃让卑职过来帮忙。”
“不必多礼,我想……”
林妙音的话还没有说完,麦冬便将手中的虎符递了过去,“王爷说了,王妃防治天花,手中没人不行,便让卑职将军符送了过来,以后神英军便任由王妃调遣。”
林妙音知道神英军,这是北宫攸的亲卫军。
人数不多,大约只有三千左右,但个个都是以一敌百的精锐。
这些人大多是无家可归的孤儿和死在沙场上将士的后裔,自愿追随北宫攸。正因为他们了无牵挂,所以上了战场总是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打起仗来不要命,被凶残的北狄人称作硬骨头,让人闻风丧胆。
北宫攸手中不仅有神英军的虎符,还有北凉军的虎符。
他将神英军给了她,任她调遣,可见他是真心想要帮助她,而不是在敷衍她。
林妙音没跟他客气,直接收下了虎符。
防治天花不只是嘴上说说这么简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如今正是用人的时候,而她手上却无人可用。
这对防疫是不利的。
北宫攸送来的神英军可谓是雪中送炭。
这些神英军不仅武功高强,而且英名在外,有他们在,至少可以保护一品锅的安全。
“代我谢过宁王。”
听着她语气里的疏离,麦冬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王爷求皇上赐和离书是为了保全王妃,可是王妃……分明认真了。
很快,他便敛了思路。
眼下不是思考这个的时候。
“林右丞和江左丞分别被皇上认命为抗疫左右国士,下朝后被留下商议抗疫之事。卑职不清楚具体如何,但听说礼部暂时接管了太医院,主要负责太医的调遣和医药分配。王妃若是有什么想法尽管提,卑职代为传达。”
“太医院的太医不过数十人,太医院的药材也不过几百石,远远达不到防疫需求。若想打赢这场天花瘟疫战,还要利用民间的利用,比如,修建疠迁所,或者征用民间的医馆药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