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慕南钊这才抬眸看过来,淡淡道,“都免礼吧。”
  “今日由徐大人做东,本王也只是来凑个热闹,你们不必拘束。”
  他视线不落痕迹地在顾喜喜身上停留一瞬,清寒的眸子中有暖意浮动。
  徐知府见王爷都这么说了,忙一叠声招呼客人入席。
  落座时,顾喜喜面带三分笑意,并不刻意直视慕南钊。
  双方都将“初次见面”演绎的恰到好处。
  席间,徐知府挑起话题,引众人交谈。
  酒过三巡后,气氛越发的松弛、融洽。
  徐知府自然而然提及有关摄政王的那份公告。
  他笑着说,“坊间诸多传言,说的比那些话本子还精彩。”
  “就是不知是真是假,王爷可介意为下官等解惑啊。”
  吕晶偷眼看旁边。
  顾喜喜正在平静地喝茶,吕晶就是不知这份淡定是否表里如一。
  江明远也看着慕南钊,说,“下官也很好奇。”
  “王爷的公告究竟是出于报恩、负责任,还是如传闻那般深情缱绻。”
  徐知府讶异地看了他一眼,微微蹙眉,这状元郎说话如此直来直去么?
  本以为摄政王会有些不悦。
  徐知府正想圆场,慕南钊却笑了笑,开口道,“传闻的措辞是有些夸张。”
  “顾氏的确对本王有救命之恩,她也与本王数次共过生死。”
  “但若要说本王为报恩以身相许,或者说顾氏家财万贯、貌若天仙、柔情似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皆为不实。”
  徐知府困惑之余,尴尬自己是不是不该提这个问题。
  难道大家都理解错了那份公告?
  摄政王对顾氏并非男女之情,只是单纯地为顾氏提供庇佑?
  席上寂静,众人心思各异。
  只有顾喜喜拿起自斟壶给自己倒了一杯清茶。
  茶水注入杯中的声音在此刻显得格外清晰。
  徐知府看向顾喜喜,倒是对她有些刮目相看。
  摄政王的气场,寻常人在他周围都会不由自主打起十二分的小心。
  可这女子虽平民出身,竟对摄政王丝毫不惧,还能该吃吃该喝喝。
  慕南钊深深望着顾喜喜,眼中笑意浮现。
  “本王放在心尖儿上的人,她有时候心怀天下,大气不输任何男子。可有时却又小气的很,只要是她应得的,便分毫不让。”
  “比起琴棋书画,她有自己更喜欢的事,她愿意此生都为这件事付出。甚至可以为了实现理想放弃与本王长相厮守。”
  “她有点爱财,但只凭她自己的本事争取。”
  “她不认命,又很狡猾,偶尔会使用些手段。”
  “她觉得只有本王这一座靠山不够稳当,所以凭本事又给自己找了其他靠山,还不止一个。”
  “这样一来,就算是本王有天跟她翻脸,也不能轻易奈何她。”
  徐知府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
  贪财、自我、主意大,还如此的不安分。
  摄政王竟然相中了这样一个女子?
  更何况听摄政王的意思,如今是这女子不肯要摄政王。
  而不是摄政王在考虑是否与她再续前缘。
  饶是徐知府年过四十,见惯了多少风浪,也不由露出瞠目结舌的表情。
  可他看摄政王的样子,分明认真的不能再认真,绝不是开玩笑。
  顾喜喜夹了一块樱桃毕罗,吃的欢畅。
  吕晶暗自兴奋,心中已经替顾喜喜乐开了花。
  吕晶从桌子底下悄悄拽了拽顾喜喜,半低着头笑着朝她挤眼。
  意思是你不给点儿啥反应?
  在知府的宴席上,当众深情告白啊!
  胆大妄为!毫不避讳!情深一片!感人肺腑!
  除了摄政王,能做出这种事的还有谁!!
  顾喜喜也回了个眼神,不急,先让他们说。
  她得先吃饱了,等会儿还有别的正事呢。
  这时又听慕南钊接着说,“可本王就是欣赏这样的她。”
  “亦爱之、重之。”
  “徐大人,还有……江大人。”
  他略微加重语气,似笑非笑看着江明远,“以为比起传闻的故事如何。”
  徐知府暗自流汗,赔笑说,“这位顾姑娘的确是不同于寻常女子。”
  “壮志凌云、胸怀宽广。”
  “与王爷真乃天作之合!”
  江明远眼神复杂,片刻,他压下心头怅然,斟了一杯酒举起。
  “下官……祝王爷。”
  第421章唯有知府没看懂的一场戏
  吕晶心潮澎湃,也跟着站起来举杯,“民女也祝王爷,与心上人白头偕老。”
  她说着,在下面戳了戳顾喜喜。
  慕南钊已经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微微笑说,“多谢,愿借吉言。”
  这话他却是看着顾喜喜说的。
  江明远也喝了酒,沉默不语。
  三人各怀心思,外加一个全然不知内情的徐知府。
  徐知府还在感慨的想,王爷竟然笑着跟一个民女道谢。
  真是礼贤下士,脾气也不似传闻中那般糟糕。
  这时,顾喜喜总算放下了筷子,她双手捧着茶杯起身。
  “民女觉得,王爷真情流露,比坊间流传的那些故事精彩多了。”
  “民女不擅饮酒,以茶代酒敬王爷。”
  慕南钊在徐知府惊异的注视下也站了起来。
  “顾老板能这么想,本王甚是欣慰。”
  二人相视一笑,各自饮了杯中水、酒。
  徐知府震惊,就算摄政王不爱摆架子,这平易近人的也有点……过了吧?
  江明远自嘲地苦笑了一下,垂下眼帘自斟自饮,连喝了三杯酒。
  吕晶激动地掐自己的大腿,否则她怕自己忍不住笑出声。
  徐知府并没注意其他人的反应,他视线在慕南钊与顾喜喜之间打了几个来回。
  突然升起一个大胆的猜测。
  徐知府微微瞠目,内心其实又有些难以置信。
  但越是如此,他就越想求证答案。
  犹豫了许久,徐知府终是笑着说,“我看王爷与顾老板一见如故。”
  “莫非二位从前就已相识?”
  慕南钊淡淡道,“的确如徐大人所言,本王与顾老板乃初次相见。”
  顾喜喜浅笑说,“若非今日有幸借了知府大人的光,民女哪有机会见到王爷。”
  徐知府掩饰尴尬地点了点头,“哦,是,也是。”
  他松了口气之余,莫名地有些失望。
  看来这位顾老板只是凑巧也姓顾罢了。
  江明远当然没忘了自行最重要的事。
  他兀自喝了闷酒,迅速整理心情,向徐知府提及茶园之事。
  而顾喜喜今晚一直在等这个时刻。
  她顺势详述了茶园选址的优缺点、种植规划、人员招募、茶叶制作以及品类、未来商路铺开的计划等等。
  徐知府已经提前看过了方案书,他听的很是认真。
  时不时提出自己的问题。
  江明远作为当地父母官,当然也要参与谈话。
  这一聊就是半个时辰。
  直到徐知府再没提出新的问题,看他的表情似乎还算满意。
  毕竟这么大茶园一旦开办成功,好处有很多。
  茶叶生意获利多高自不用说。
  若将来“西北第一茶园”的名头做成金字招牌,足可作为官员政绩。
  地方衙门每年增加一笔不菲的公费进账,还能带动其他赋税。
  茶园之后需要招工,那些缺少田产的百姓可以凭劳动赚钱糊口。
  综上,等于是里子面子都有了。
  徐知府说,“这件事本官不能即刻答应。”
  “还得等明日与众位同僚商议再定。”
  他顿了顿,笑道,“江南富庶之地,素来蚕丝、茶叶两样占税收最大一块。”
  “没想到咱们西北苦寒贫瘠,也能种植茶树。”
  顾喜喜知他已经心动,只是对茶树能否栽种成功还有疑虑。
  她看向吕晶。
  吕晶会意,向席间众人道了一声,先行离席。
  过了一会儿,她再回来时,手里拿着一整块圆形的茯茶饼。
  顾喜喜说,“这是去年我自家做的茯茶。”
  “知府大人若不嫌弃,明日可与众位大人一同品评。”
  徐知府收下了茶饼,了然而笑。
  这位顾老板的确聪明,能看出他的顾虑在何处。
  没有什么比直接抛出事实更能令人信服。
  当晚回到驿站。
  吕晶才说出心中的疑惑,“东家不是有一块……万试万灵的通行证吗?”
  每当说起公事,吕晶都会称顾喜喜为“东家”,为的就是与日常生活区分开。
  有关皇帝御赐的金牌,顾喜喜也在回西北的路上如实告诉了吕晶。
  顾喜喜笑着反问,“你觉得,我应该直接把金牌怼到徐知府面前,告诉他必须配合我,一切听我的就行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