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顾喜喜满脸止不住的笑,“你们过来时慢着点儿,当心摔着!”
吴娘子也放下手中的农具,朝顾喜喜走来。
可还没等她脚踩上地头。
两道鲜亮的小影子,一鹅黄,一嫩绿已经抢先朝顾喜喜扑去。
“喜喜姨!”
顾喜喜早有准备,弯腰,展臂,准确地将两只小鸟儿捞住。
银铃般的笑声将周围洒满。
顾喜喜蹲下搂着两小只,左右端详,“才多久没见,都长高了。”
“真是有苗不愁长啊。”
秀兰说,“我还是比妹妹高!”
秀荷撅着小嘴踮脚,“总有一天,荷儿要跟姐姐一样高!”
秀兰又要拉着顾喜喜去看她们最近写的字。
秀荷细声细气道,“喜喜姨姨不在,我们也乖乖写字。”
小姑娘比出一只手,“每天,五大张!”
秀兰说,“那些字我们闭着眼睛都会写了。”
顾喜喜笑,“这样啊,那我今日再教几个新字吧。”
两个孩子边说话,边偷眼观察站在后面的吕晶。
她们在庄子里住着,偶尔才跟着大人出去买东西,少有机会见到生人。
吕晶也学着顾喜喜蹲下,“好漂亮的小丫头,秀兰秀荷对吗?”
“我是吕晶,我也是跟着东家做事的人。”
“以后见面的时候多,你们可以叫我吕姨,或者晶晶姨,随你们喜欢。”
孩子们见吕晶如顾喜喜一般和气,又听她也跟顾喜喜做事,便没有那么怕生了。
一同乖巧地叫人:“晶晶姨。”
吕晶着实被可爱到了,心花怒放地答应,“哎!好乖!”
这时吴娘子、陈大富和陶氏也陆续走到近前。
许久未见,免不了嘘寒问暖,彼此都格外热络亲切。
顾喜喜说,“我弄了两刀猪肉,就在车上,今儿中午咱们吃顿好的。”
“就辛苦陶婶儿了。”
陶氏做饭的手艺绝佳,家常饭菜不输城里一些小馆子。
她高兴地满口应下,“辛苦啥呀,包在我身上。”
孩子们欢呼雀跃,大人们也很高兴。
吴娘子笑说,“秀兰秀荷都被她陶奶奶养刁了嘴巴。说我做的饭不好吃。”
“那我就帮忙搬东西,洗菜烧火,给陶婶儿打下手吧。”
顾喜喜带来的还有一些京城特产的点心、蜜饯、糖果。
提前分成了两份,一份给陈大富老两口,一份给吴娘子母女。
他们都不好意思收下。
陈大富说,“东家给我们这么好的营生。”
“用上了耕牛,还有东家定制的新农具之后,更是省了不少力气。”
“我们哪好意思再让东家带礼物。”
吴娘子也跟着点头,“东家已经请我们吃肉了。”
“这些东西可不能再收。”
顾喜喜笑道,“就是些小零嘴而已。”
“你们无论自己吃,还是拿回去散亲戚、小孩子。”
“只当尝个新鲜。”
陈大富、吴娘子还在犹豫。
陶氏爽朗道,“这是东家从京城带回来的好东西。”
“一片心意不能拒绝。”
“况且我还想跟左右四邻炫耀呢,我们东家是去过京城的大人物!”
这话说的诙谐,众人都笑了。
吴娘子看了眼两个女儿,“那就多谢东家了。”
为娘的哪能看不出孩子们早就馋了,却一直在忍耐?
吴娘子更坚定了决心,这辈子她要凭自己的双手过上好日子。
等今年夏收赚到了属于自己的粮食,她定要带孩子们进城,买很多好吃的!
顾喜喜又拿出在京城买的两支绒花。
兰花给秀兰,荷花给秀荷。
“这是给你们两个乖乖写字的奖励。”
两小只哪里见过如此精巧的头花,欢喜地连吃都忘了。
“谢谢喜喜姨!”
“姨姨真好!”
姐妹俩软软地环住顾喜喜的脖子,在她左右脸颊亲亲。
顾喜喜被甜蜜的负担包裹,边听陈大富汇报公事。
“东家种的果子,我们一直轮流看顾。”
“那红的绿的,我们也不知道咋样才算熟了。”
第409章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红的绿的?
顾喜喜寻思了一下,很快便知道陈大富说的是什么了。
她高兴道,“陶婶儿,我去趟果园,中午咱们再加两个菜!”
吕晶小跑着跟上,“什么红的绿的,是蔬菜吗?”
陶氏与吴娘子面面相觑。
从没听说果子还能炒菜?
大家都知道,小果园的作物都是东家好不容易弄来的异域货,新奇着呢。
他们耕种之余,一直按东家给的要领悉心照料。
虽然最近陆续结出了果实,但却没人起念头要去尝一尝。
毕竟就算知道是果子,却是众人从未见过的,连名字都叫不上来。
一来根本不知道能吃吗,好吃吗,怎么吃?
二来物以稀为贵,没经东家的允许,谁也不能妄动。
陈大富昂首阔步在前面开路,边笑呵呵历数顾喜喜不在时田庄内外诸事。
“东家刚走不久,有天半夜起大风,还好有吴娘子在,连夜将东家预留的毡布盖在小果园那些藤条架子上。”
“第二天早起我跟你婶儿紧赶慢赶跑过来,还好,那些藤条总算没被吹倒。”
“吴娘子和孩子们都一宿没睡,我看那俩孩子眼窝都是青的,却不叫苦不喊累,这一点倒是随了她们的亲娘。”
“不得不说东家想的周到,让吴娘子住在庄子上,他们娘仨既有了落脚处,正好又能兼顾着看庄子,一举两得。”
“田庄附近那八亩地,我一直盯着,那两个雇工勤快着呢,按东家定的规矩,叫怎么种,他们就怎么干,倒是没发现有谁偷工取巧的。”
“今年咱田庄里麦子还是跟去年村里面的一样好。”
“不过有了大耕牛,加上东家独创的那些农具,我的感觉是省了不少力气。”
“我们这才几个人?种的地却比过去多多了。这就是东家所说的提高效率吧?”
“还有肥料、农药,因为东家都提前打好了招呼。”
“作坊那边会定期送来所需,虽然他们说不收钱,东家自己跟作坊有账目。”
“但我还是每次都点算清楚,也记了本账,总收多少、各人领用多少,剩多少。”
“我就想,这样拿给东家看,总归一目了然。”
顾喜喜听到这儿,忍不住插言夸赞,“大富叔做事稳妥细致,我对您一直是最放心的。”
对她而言,如今的产业并不多,农药和肥料又是自家作坊出产。
这块成本中就算有隐形的损失,也只是微乎其微。
所以她至少暂时不打算特意分出精力去操心这些。
可陈大富记账便是主动帮她将这部分空白管了起来。
避免了浪费、或者监守自盗的情况发生。
顾喜喜一直相信调陈大富来田庄兼职管事,绝对是个正确的选择。
此刻对他更是越发的欣赏。
被表扬的陈大富却没有丝毫骄傲。
他依旧笑呵呵的,语气如常,“然后就是今日的大事儿。”
“按东家定的日子洒叶面肥。”
“东家给的那喷壶倒是好使,我想申请,能不能再多做几个。”
“小果园,还有下一季种高粱、粟米或许都用得上。”
顾喜喜想起自己初春时找人做的木制长柄高嘴喷壶。
她爽快地答应,“行啊,正好村里那边也不够用,是该一次性多做点。”
借此,她也对陈大富说,“村里那边你选的接班人很好。”
“由他替你带着那些兄弟干活,倒是没怎么让我操过心。”
陈大富心里也有些成就感,由衷笑道,“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大家跟对了东家。”
“我们跟了东家这么久,吃到了过去不敢想的甜头。”
“只要不是个傻子,都知道该怎么做。”
顾喜喜了然而笑。
利人利己,不外乎如是。
小果园内,土壤松散,田垄整齐,低头连一根杂草都看不到。
最先入眼的是一排胡瓜架子。
吕晶起先还笑着仰头打量,忽然发现了什么,惊道,“这是……果子?”
“一条条碧油油的挂下来,刚瞥见我还以为是蛇呢!”
她从小在茶园长大,最害怕看见蛇了。
还好刚才看见那又绿又长的东西下面长着萎缩的黄花。
这才确定并非活物。
顾喜喜说,“这是胡瓜。”
“可惜有些已经长老了,只能煮汤,或者留着以后长成种子。”
边说着,她已抬手扭下一根。
顶花带刺,鲜嫩水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