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这一日大当家召集议事,皱眉道:
“二位使者的消息当真无误?就算是大队人马从帝京出发,十日内也差不多该到我这狼威寨地界了。”
“可如今别说他们还没走到这里,就连流火寨北边几十里都始终没有他们的影子!”
老张脸色不大好:
“大当家这是信不过我们?”
老李怕他得罪人,赶紧打圆场道:
“哎,先别这么说,大当家也是担心误了事才要问个清楚。不过此事确实有问题啊,会不会是他们走了别的路线?”
二当家否定道:
“不会,从帝京出来过了渠州南,再想要到景国就只有这一条路线,他们绝对绕不开。”
老张沉吟片刻,忽地冷笑:
“那或许是他们在前半程就出事耽搁了,大当家可否派人再往北去探一探,说不定很快就有消息。”
大当家点点头:
“也好,那我这就……”
他刚说到一半,突然有人报寨里的探子回来了,还带来重要消息。
老张眼睛一亮:
“是不是目标出现了!”
然而探子进了议事厅后,二当家却说:
“这不是往北边去的探子,是我前两日派去景国打探的人回来了。”
原来,他听说已经有一支五百人的队伍经过后,心里有有些犯嘀咕,便派了人去查。
“说吧,可有查清楚前些日子出入景国那队人马的来头?”二当家对探子说道。
“回几位当家的,已经查明,上次那一队人马是由摄政王率领,去景国商讨结盟一事,并且借军粮的。”
“什么!”
“不可能!”
老张和老李失声喊了出来。
“摄政王一行在去景国皇宫的路上闹出了不小的动静,摄政王妃跟景国七公主打赌赢了一声,后面又有刺客出现,此事京国皇城人人皆知,二位若不信去打听打听就知道了!”
探子有些不悦地说。
两人面面相觑,惊掉下巴。
大当家沉声问道:
“二位使者,那位大人让你们传信围杀的,该不会就是摄政王的队伍吧?”
“呃……”老李张口结舌。
“正是……”老张半晌终于挤出两个字,算是认了。
大当家猛地一拍桌子:
“两位是拿老子开玩笑不成?摄政王那队伍明明在你们到这前一天就已经返程了,你们却非说还在半路!竟让我全寨上上下下白等这么久!”
“你们到底是安的什么心!”
两人彻底傻眼了。
景国皇城闹出那么大动静,绝对是没错了。
可他们两个明明是跟摄政王脚前脚后出发的啊!
足足五百人的队伍,怎么可能竟然比他们两个日夜兼程跑死两匹快马还要快,竟先一日到了呢!
难道他们会飞不成!
第133章争议
就在山匪头子终于发现目标早就跑没影了时。
摄政王的运粮队伍,已经距京城只有一百五十余里。
此时,距半月期限还有三天,刚好够赶回帝京,全队人马士气昂扬,南征心中一直的担忧也终于落了地。
这下王爷总算不用因为军令状担责了。
马车里,昏睡了小半天的云清清睁开眼,打着哈欠重重抻了个懒腰,坐直身体。
“还没进京,你多睡会儿,到了我喊你。”萧长珩眼底闪过疼惜,温声说道。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这一路上的风行符阵全靠云清清每日注入灵力支撑,所以她才会如此疲惫。
云清清却没接他的话,闭目动了动手指,再睁眼时眉头已经拧了起来。
“先让队伍停下。”
萧长珩不明所以,但看着她凝重的表情,毫不迟疑地下令停行前进。
队伍停驻,南征来到马车边,有些不解道:
“王爷,若不快些,明日天黑前就到不了帝京城外了。”
云清清沉默着下了马车,前前后后地打量着队伍,眼中清光流转,脸色越发凝重。
“怎么了?”萧长珩也下了马车,看着她问道。
“前方有大变数,若继续这样走过去,必有劫难。”
“啊?这么严重。”南征惊道。
不过他丝毫没有怀疑自家王妃的话,只是心头焦急得不行:
“但现在也没办法更换路线,时间如此紧张,不能有一点耽搁啊,这可怎么办。”
云清清看向萧长珩:
“王爷,你信我吗?”
萧长珩眸色微动,直视着她:
“你想如何,尽管放手去做。”
本就是只有她能解的困局,他既然从一开始就选择了相信她,不管后果如何,他接着便是。
云清清点点头,当即吩咐南征:
“先找个隐蔽地点扎营,把所有粮草都卸下去。”
南征微愣了一下,但二话不说转头就去安排了。
只是命令传达下去的时候,向来令行禁止的队伍却出现了阵阵反对声。
“这眼看帝京就在前面了,怎么突然要卸粮?”
“是啊,咱们行程如此紧,好不容易能按时到达,可经不起一点耽搁啊!”
“王爷可是立了军立状,这些粮食一旦不能在三日后运抵京城,王爷不但要失了兵权,还会被禁足半年!”
“这都是王妃的主意,王爷当真就由着她这样胡闹吗?”
说话的都是西北军中略有资历的将官,职级不算高。
但跟西北军所有兵将一样,对摄政王忠心耿耿,是毋庸置疑的。
常宗衍在秋猎后已经回了军中,这批人是粮食告急后才派回来的,只是听说过秋猎时发生的事,但毕竟跟身临其境不同。
而这些将官一直觉得传闻神乎其神,不过是王爷为了捧王妃,故意对外那么说的罢了。
他们领兵打仗有些经验,但毕竟不是身处高位,对远途带兵和掌控大局并不在行。
这一路上云清清的操作他们也并没看懂,只以为能如此神速地返往于帝京和景国之间,全仗着王爷领兵如神,找到了极为特殊的路线。
因此眼见着云清清一句话,王爷竟然就由着她让人把粮草就地卸下,简直是莫名其妙。
有人带头,一时间士兵们也都怨声载道,觉得此举不妥。
南征狠狠一鞭子抽在地上,厉声道:
“全都闭嘴!军令如山,哪个再延误命令就军法处置!”
众人顿时安静下来。
但虽闭了嘴,眼中却明明白是不满,也都固执地站在原地没有行动。
“你们这是在抗命吗?还不快去!”南征捏紧了马鞭。
他念在众将在西北出生入死的份上,专门在王爷发怒前拦下这些人作死,没想到他们不领情还玩起消极怠工了。
“南将军,”一个名为朱瀚的将领站了出来,义正严辞道,“我等对王爷都是忠心耿耿,因此就算要触怒王爷,也不得不劝诫!”
“咱们这队伍日夜兼程拼了命地赶路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及时赶回帝京复命吗?”
“可现在王妃一句话,就要让众将士的血汗付诸东流,还要让王爷输了军令状受辱!如此命令你让我等如何去执行!”
他越说越激动,扑通一声朝萧长珩跪拜下去,高声道:
“王爷!请收回成命!我等誓死也定赶在时限间进京!”
他身后几个将领也全都齐刷刷地跪下高喊:
“王爷请收回成命!”
南征闭上了眼,不说话了。
人非要自己找死是拦不住的。
“本王只问一句,你们,当真要抗命?”
萧长珩眸色浅淡,脸上不见喜怒,但一开口却令周遭气压都仿佛低了几分。
朱瀚心口微微一紧,但他咬牙义无反顾道:
“末将誓死效忠王爷,但,今日之令会让王爷陷入困境,恕末将不能从命!”
身后几人齐声:
“末将附议!请王爷收回成命!”
“很好!”萧长珩冷声。
“来人,把他们绑起来,依军法杖责五十军棍!”
“南征,将他们革职查办!所出空缺即刻重新任命,执行王妃之令!”
“王爷!”朱瀚等人听到杖责时都咬牙毫不动摇,但听见王爷竟将他们革职查办,仍要按王妃命令行事时,纷纷倒吸凉气,不敢置信地瞪大了眼。
“王爷三思啊!”
但萧长珩再未给几人半个眼神,亲自盯着南征严格执行命令,当场指了几个临时将领出来。
朱瀚几人被五花大绑,还被堵上了嘴,押着随行。
队伍很快找到一处隐蔽的密林,开始卸粮草。
很快粮草卸完,南征来复命:
“王妃,粮草已尽数卸下,接下来该如何,请王妃示下!”
云清清感叹这效率比她想象得还高,不由得赞许地点了点头,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