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王夫人也不客气,“那我可就厚着脸皮,收下了。”
  安宁长公主乐道:“他家的明珠,都要送到你家去了,以后就盼着你好好爱护,不过一盆蜡梅,你大方拿去。”
  关于慕容绫和王三公子议亲的事,虽然没有大肆宣扬,但是圈子就这么小,大家都是消息灵通的人,所以,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众人不免笑了一下,元婉如看了一眼慕容绫,她倒是板着一张脸,显然不乐意。
  王夫人的坐席,挨着秦王妃,自然不会错过慕容绫的表情,但是,她不在意。
  她看重的,是秦王府和安宁长公主的人情,又不是慕容绫这个人。
  若是儿子过得不如意,过几年再给他纳妾就是了。
  喝了一会茶,说说笑笑,太子妃便请在座众人,就近观赏盆栽。
  宴客的屋子很大,即便是这么多人在里头走动,也并不拥挤。
  孙海宁和元婉如走得最慢,落在了后头。
  孙海宁小声和元婉如嘀咕:“闷在屋子里,看这些花花草草,我是真不喜欢。”
  她只喜欢舞刀弄剑,侍弄花草,赏玩点评,与她而言,真是浪费时间。
  但是,孙涣之给她分析了这次宴会的用意,这是“施恩”的另一种方式,是应酬,她不能任性。
  孙涣之一句“这也是为官之道”,堵住了孙海宁所有的理由。
  元婉如听她埋怨,不免取笑她:“你现在,算是让孙世子捏住七寸了。”
  孙海宁两眼亮晶晶,“可不是嘛。”
  看得出来,她虽然不喜欢,却还是努力去学习,去适应,想必这些天,跟着孙涣之,学了不少“为官之道”。
  也算好事。
  两个人凑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
  梁雨淞装作不经意,看了元婉如一眼,女子可爱俏皮,青春靓丽,着实有一副好皮囊。
  但是,若是被人摧残玷污了之后,她以后,只怕再也不会有这样舒心干净的笑容了吧。
  围着盆栽转了一圈,重新落座。
  太子妃关切地询问孔秀云的伤势,元婉如看得出来,孔夫人脸上敷了厚厚的粉,大概是想要遮掩住憔悴的面容。
  只是,眼神中的疲倦,根本就隐瞒不了,她心力交瘁的情况。
  “多谢太子妃惦记,太医日夜尽心诊治,臣妇一家感念圣恩。”
  “以后,好好养着就是了。”
  她不欲多说,否则,她可能要当场失态了。
  好好的孩子,瘸了腿,这辈子该怎么办?
  太子妃也知道,太医说过,伤得太重了,孔秀云的腿,大概是治不好了。
  可惜了。
  提起这件事,孙海宁的脸色不太好看,她捏紧茶杯,忍住了。
  梁妃也表示了关心,还让人给孔家赐了不少药材。
  孔夫人只得起身谢恩,嘴上频频道谢,眼里却没有多少光彩。
  元婉如想着,回京之后,她可以让苏少东牵线,替孔秀云看一看,说不定,有别的办法。
  沉思中,就听到梁妃问:“陆世子夫人倒是娴静,这一段时间,多亏陆家照拂雨凇了,给你们家添麻烦了。”
  元婉如暗暗讥讽,知道添麻烦,却死赖着不走?
  她还没来得及说话,安宁长公主就好奇地问:“雨凇为何要住在陆家?”
  安宁长公主因为身体的原因,已经许久不关注京城里的消息。
  梁妃无奈地说:“我爹出门游历至今未归,家里只有二哥一家,都说家丑不可外扬,但早些年,梁家闹出来的事,大家都知道,我也没什么可避讳的。”
  不外乎是说,当年梁家庶子仗着姨娘得宠,卫国公偏心失正,逼得梁家大房举家外放那件事情。
  “说来也巧,雨凇同她外祖学了一身医术,恰巧救了回娘家探亲归来的陆老夫人,我哥这才厚着脸皮,拜托陆家照顾雨凇一段时间。”
  梁妃看向元婉如:“世子夫人平日对雨凇照顾颇多,我这个当姑母的,替她谢你了。”
  说着,就褪下一个手镯,让身边的宫女给元婉如送过来。
  秦王妃捂着嘴,惊叹一声:“梁妃娘娘,这镯子,是你怀二皇子的时候,太后赏赐给你的吧,你倒是舍得。”
  梁妃笑道温婉:“秦王妃好眼力,正是那个黄玉镯。”
  这么贵重的东西,莫名其妙就要送给她,怎么想都不太妙。
  宫女双手捧着手镯,走到元婉如跟前,元婉如可不敢收。
  “臣妇惶恐,陆家当家主母是侯夫人,臣妇平日和梁姑娘来往不多,照顾更是无从谈起,无功不受禄,如何敢受娘娘的厚礼,还请娘娘收回成命。”
  第232章 安宁长公主搅局
  这一段话,有些让梁妃下不来台了。
  前脚梁妃说元氏照顾梁雨淞,后脚元氏就说和梁雨淞来往不多,不知道这个元氏是笨嘴拙舌,还是故意为之。
  若是换一个脾气不好的,比如赵妃,这会定会大发雷霆了。
  幸好,梁妃很是大度,脸上依旧带着微笑。
  “你太过谦虚了,真是个好孩子,难怪我一见面,就喜欢。”
  “再说,太子和陆世子情同手足,本宫看你,就和太子妃、二皇子妃一样的。”
  “玉镯是本宫的一番心意,也是本宫给你的见面礼,若是你不收,就太见外了。”
  通情达理,和颜悦色,毫无怪罪元婉如的意思,梁妃称得上大度了。
  听到方才秦王妃的话,大家都知道这镯子不同寻常,梁妃肯送给元婉如,足以表明她对元婉如的看重。
  太子妃从旁规劝:“世子夫人,梁妃娘娘一向和善,你就收下吧,否则娘娘要难过了。”
  慕容绫巴不得元婉如得罪了梁妃,她故作天真地说:“这鸡油黄的玉镯,世间少有,若是娘娘舍得给我,我一定欢喜得睡不着觉,天天戴着。”
  “我可不像某些人那么不知好歹。”
  黄玉料不少,但是能出手镯的玉料,极为罕见。
  物以稀为贵,这鸡油黄玉镯是权利和地位的象征,绝对不是有钱就能买得到的稀罕物。
  秦王妃瞪了她一眼,“多嘴,世子夫人不过是谦让而已,何曾说过不收。”
  王夫人笑容微滞,慕容绫还真是不死心,否则怎么会针对陆世子夫人呢?
  不守妇道。
  梁妃眉眼轻挑:“哦,世子夫人,莫非真的不喜欢?”
  声音带着明显的威压,气氛渐渐严肃起来。
  元婉如嗅觉灵敏,即便是和宫女隔着一个人的距离,她也能闻到玉镯上淡淡的香气。
  这香……
  不对劲。
  “臣妇见识浅薄,出身寒微,战战兢兢,玉镯如此珍贵,更有特殊意义,臣妇诚惶诚恐,不敢从命,还请娘娘怜惜,另赐他物。”
  梁妃的笑容消失了,“世子夫人到底是不敢收,还是不想收?”
  身为后宫执掌宫务的高位妃嫔,如此让人驳了面子,着实令人不快。
  太子妃和梁妃时常接触,难道见到梁妃动怒,对元婉如心有微词。
  “尊长所赐,不敢请辞,世子夫人若是一味推辞,可就失了礼数了。”
  秦王妃也劝她:“是啊,这是娘娘的好意,世子夫人若太过谦虚,未免扫兴了。”
  呵呵,这是逼着元婉如收下玉镯。
  看样子,梁妃早就服用了解药,所以才敢戴在身上。
  元婉如已经猜到了,镯子上抹的药,是“软如烟”。
  软如烟用了十八种药配制成膏,香气清淡,能够使精神亢奋,同时让身体绵软如泥,有点类似软筋散和罂粟联合起来的作用。
  她年少时,曾配过一次,试了一次药,效果非同凡响。
  怪不得,那张药方,会锁在家里的保险柜中,若无爷爷允准,谁也不能打开保险柜。
  软如烟的配方,若是流传出去,贻害无穷。
  而且,它的解药非常难配,元婉如手中并没有。
  总之,中了药,就棘手了。
  孙海宁有些看不明白,婉如为何不肯收下玉镯,不过,好友一定有她的理由。
  “娘娘偏心,为何婉如有玉镯,我们却没有?”
  她站起身,走向宫女,“我好喜欢这镯子,既然世子夫人没有眼光,不如娘娘送给我吧,好不好?”
  梁妃与太子亲近,孙海宁和梁妃也有往来。
  孙海宁觉得,梁妃不过是一再被人拒绝,失了面子,才会动怒。
  她厚脸皮一点,给彼此递一个台阶,让梁妃和婉如都不为难。
  陆芸早就急坏了,可是她不知道该怎么办,如今看到孙海宁替元婉如解围,她才松了一口气。
  谁知,孙海宁这一番话,惹恼了梁妃,她重重拍了一下桌子:“放肆!”
  “本宫的赏赐,难道是街边的杂货,任由你们挑拣吗?”
  “海宁,这里没有你的事,退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