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不得不说,虽然没有机会和元婉如私下交谈,但是看到她如此受夫婿宠爱,元家人还是放心的。
其实,仅从陆江年愿意陪着元婉如回乡迁坟这一件事,也能够看得出来,忠勇侯府对元婉如的重视和疼爱。
再听元心慧说起小塘村的时候,元家人的心,算是放下了。
他们人微言轻,根本帮不上元婉如什么忙,只要能看到元婉如好好的,他们就心满意足了。
至于,元婉如不亲近他们,也强求不来。
毕竟,孩子根本就没有和他们一起生活过,哪里能有多深的感情呢。
她这些年,一直不忘捎银子回来,都算是情深义重了。
更多的事情,元家人也不敢奢望。
元家人这般知情识趣,元婉如的确松了一口气,站在一处田埂之上,眺望着乡野风光。
不远处的草地上,一个小牧童在放着两头大黄牛,黄牛低着头吃草,吃得格外欢腾。
木亭村地势不错,村里平地较多,依山傍水,是个种地的好地方。
远处是错落起伏的山林,秋日染色,树叶泛着黄色、暗红,五彩斑斓,景色宜人。
农村人早出晚归,这个时候,田地上已经有了不少劳作的乡民,还有梳着双丫髻的孩童在田间嬉闹玩爽,热闹,平凡,朴实。
陆江年站在她的身边,不经意间问了一句:“娘子,那天在小塘村,你是怎么迷惑曾德的?”
这件事,他一直寻不到合适的机会询问她。
元婉如微微一愣,侧头看他,他也转头看她,四目相对,他的眼里十分平静,好像这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话题。
她还想着,他什么时候憋不住了,才会问她。
毕竟,那天玄影扇了曾德的耳光,完全没有留情,曾德疼得要死,怎么可能乖乖回答她的话的,她的小把戏,能够糊弄别人,却糊弄不了陆江年。
“就是那杯水,乘人不备的时候,我在水里下了药。”
陆江年瞳孔一缩:“什么药,这么厉害?”
能够蛊惑人的心智,让别人牵着鼻子走?
两个人走到这一步,许多事情,元婉如也不打算骗他。
她身上解释不了的事情又不止这一件。
“不过是一种致幻的药,还有一点麻醉的效果,所以曾德才会忘了疼痛,配合我的问话。”
自从东宫出事之后,私下里,她一直在准备各种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娘子,你……”
对上她清澈如水的眼眸,陆江年剩下的话,就问不出口了。
她摆明了不想说,问了又有什么意义呢?
“下次,若是为夫审问犯人,可能还需要娘子的帮忙。”
元婉如松了一口气,他能不问,再好不过了。
“如果有需要,你可以找我,但是这个药没有那么神奇,对于那些训练有素、意志力坚强的人,起的作用不大。”
“曾德当时受了伤,又是一般人,心志不坚,所以才会取得明显的效果。”
事到如今,陆江年已经确定,他家娘子并非寻常人,这一身高深莫测的医术,到底是从哪里学来的呢?
换作别人,他已经把人抓起来,严加审问了。
可是,这是他心爱的女人,他并不在意这些解释不通的地方了。
只要她在他身边,她便是山野精怪变出来的,他也认了。
他盯着她,十分骄傲地说:“娘子真厉害!”
“为夫真是担心,有人将娘子抢了去,还是要早点圆房,才能心安。”
元婉如本来还被夸得不好意思,听到后面的话,脸都黑了。
他天天,净想着这些了?
她面无表情地推开陆江年,转头就走:“闭嘴!”
-
两个人往回走,走到元家附近的时候,看到元心慧和村里的几个大婶在吵架。
“你这个妮子,真是不识好歹,我们也是为了你好,本就嫁过人了,还带着一个哑巴儿子,以后你的日子怎么过?”
“就是,心慧啊,你年纪不大,若是还想嫁人,就该把这孩子丢在曾家。”
“是啊,一个哑巴,要来做什么,日后养在元家,也是增添你爹娘的负担。”
元心慧搂着元小杰,气得脸都红了:“关你们什么事,这是我们元家的事,我爹娘,二哥二嫂都没说什么,轮得到你们在这里指手画脚!”
元山本来准备去喊元婉如夫妻,路过这里,自然要给自家妹妹撑腰。
“三伯娘,四婶,心慧是我妹妹,小杰是她孩子,元家还不至于养不起他们,以后这种话,大家还是别说了。”
“我这个做哥哥的,永远都不会嫌弃他们的。”
一个塌鼻子的老婆子轻哼一声:“说得好听,心慧才回来几天,你当然这样说,你自己就有三个孩子,多养一个,不觉得亏吗?”
“你们家文浩已经送学了,读书是最费银子的事情,等日后紧巴巴的时候,再来埋怨心慧,岂不是耽误了她。”
“她还年轻,你这个当哥哥的,就该为她打算。”
元心慧斩钉截铁地说:“三伯娘,我自己有手有脚,我能养活我和小杰,不会增加家里的负担。”
她没嫁人的时候,在家也帮过农,她懂得种地。
再不济,她去镇上找活,给大户人家当下人,难道就养活不了她和孩子吗?
嫁人,她是再也不想了。
元山发现了站在不远处的陆江年和元婉如,笑着招呼二人:“回来了?”
“族里迁坟的位置已经选好了,我正想带你们去看看。”
今早用膳的时候,元山说了,元婉如才知道。
元家从她每年送回来的银子里,每年拨出五十两,捐给了族学。
这是元川在世的时候,提出来的要求,这些年,元家一直坚持着这个旧例。
因为元川的这一份恩情,村里对元川夫妻的坟茔选址,比较重视。
元婉如既然回来了,当然要提前告诉她一声。
过两天就是九月初八了,若是她有异议,村里也能立即再选一个让她满意的位置。
第150章 娘子深明大义
那些人本来还七嘴八舌顺着话,听到元山的话,循声看来,就看到一表人才的陆江年和娇美动人的元婉如。
两个人站在一起,宛如一对璧人,瞧着就赏心悦目。
这些村里的农妇,什么时候见过这么好看的人,若是依照往常的时候,定要围上去,好好八卦一番。
可是,对上陆江年那黑沉如渊,冷飕飕的目光,没一个人敢多嘴问其他事情。
元婉如只当作没看到那些人的眼光,对气愤不已的元心慧道:“小姑,抱着孩子回家吧,祖父喜欢小杰,等会见不着又该找了。”
元成中倒是个开明的父亲,对于女儿的遭遇,心痛不已,并不曾说过一句怪元心慧的话,反而非常自责。
通过他们昨日晚膳的时说的话,元婉如才知道,这个小姑的命运,真是有些崎岖。
年少的时候,就订了亲,对象是隔壁村一个上进的青年,学做木工,家境也好。
两个人打小就见过,彼此也非常满意,两家一直多有来往,只等着年纪到了,就办婚礼。
可惜,眼看着元心慧年满十五,正要把亲事提上议程的时候,那个年轻人却出了意外,人一下就没了。
虽然没过门,可是元心慧不是那种无情的人,硬生生在家里,替那个人守了三年。
也是元家人疼她,由着她去了。
如果可以,她真不想再嫁人了,可是父母不能眼睁睁看着她就这样过一辈子,于是张罗着给她定亲。
曾家家境不错,为了安父母的心,她便嫁过去了,元心慧当时也没想到曾家人会这么无耻。
如今,她已经有儿子了,一辈子的依靠也有了,她只想好好养大小杰,这件事情,刚回来的时候,她就和父母兄嫂表态了,他们虽然不赞成,可是也不愿意逼迫她。
没想到,村里这些三姑六婆就先来指手画脚。
当年她愿意嫁人,也是因为这些三姑六婆在她耳边叽叽歪歪,说她不孝,老姑娘赖在家里,让人看元家的笑话。
她那个时候年轻,被这些话一激,便嫁了人。
如今经历过那么多的事情,她如何还会重蹈覆辙,而且,二哥也说了,让她放心在家里住。
她如此幸运,遇上了婉如,帮她从曾家的泥潭中挣脱,还拿到了银子和断亲书,她再也不用担心,曾家的人会因为她,而赖上元家了。
她知道婉如这样说,是要给她撑腰,便笑着说:“好,我先回去了,你们和二哥去看看地方。”
元山也不准备理会这些没事嚼舌根的婆子,他妹妹回家,碍着她们什么事了,第二天就急轰轰催他妹妹嫁人,手伸得够长的。
元婉如和陆江年对视一眼,便跟着元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