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半晌,她苦笑一声,跪在地上:“大人,我们只是普通人,算不过你,还请你看在裴鑫他一心效忠裴家人的份上不要让他背上叛徒的名声太久。”
裴鑫不是叛徒,可在外人看来他最有嫌疑。
如此,也就是说裴玄身边隐藏着真正的叛徒,只有先让裴鑫背锅,才能让那人放松警觉。
只是花菇没想到的是燕景居然会查到她的身世,且还对花家跟反王的行动了如指掌。
这个人,未免太可怕了一些。
第682章暗棋
“你放心,本座不会亏待裴鑫。”
燕景的眸子狭长深邃。
任何人想从他眼中探究,都反而会被他的凌厉伤到。
花菇抬头,看着燕景的侧脸,她恍然间明白了什么,嘴角动了动。
但她却并未吭声。
因为燕景正盯着她,那样的神色让她丝毫不敢开口。
“是。”她垂首,:“不知大人想要我什么时候面圣。”
“明日上午。”
背后设计裴家的人正在等着呢,得先让皇帝恼火怀疑,再让花菇出场。
燕景就是要皇帝不断的陷入到猜忌又自我否认的处境之中。
每当这样一次,他就会想起当年处死先太子时的场景。
“是。”
花菇应声,燕景衣袖一挥,卧房的门立马开了。
沈璞玉正抱着孩子,见状,他微微一笑:“孩子饿了,你喂喂他吧。”
达成了目的,燕景不会亏待花菇,自然孩子也会还给她。
孩子就是花菇的一切,她立马从地上起身往卧房中走。
“不哭,不哭。”
哄着孩子,花菇的一颗心也安定了。
这样也好,最起码日后有燕景护着,孩子也会安全。
毕竟,孩子的父亲是燕景的人,燕景不会亏待自己人的,但这也证明不仅裴家,或许宋家沈家中,都有燕景布置的暗棋。
夜,总是很漫长,尤其是今晚的夜,仿佛更漫长了。
裴家人全都被捉拿下狱,今晚长安城的世家大族们,没几个能安然入睡的。
一夜无事,第二日一早,很多朝中官吏早早的就入了宫。
沈秉正跟老侯爷也被早早的召进了宫。
据说昨晚皇帝在御书房召见了林相跟几个官吏。
中书省跟门下省的官吏全部到场,除此之外,还有林相跟刑部以及吏部的人。
风陵渡一战兹事体大,倘若裴玄跟裴家人真有叛国之心,六万大军定会全军覆没。
盛唐内战不止,倭国虎视眈眈,若举兵来犯事,那便要出大事了。
所以,当务之急,应该是想对策挽救跟笛族的一战,而非是一昧的追究谁的错处。
御书房。
醒神香的香味闻多了,并不能减轻疲惫,反而让皇帝的头疼的厉害,心情也隐约有些烦躁。
御书房下面站着一众官吏,从早朝到现在,依旧没商量个什么对策出来。
“陛下,风陵渡一战还得尽快决定,倘若裴家真的叛国,那么陛下应当立马派人前去征战。”
一个身穿棕色官袍,头戴乌纱帽的官吏举着玉笏沉声说着。
他名为卢延,官拜门下省侍中,风陵渡一战,门下省作为最高审议机构,是最有权利参辩此事的。
卢延一开口,他手下的人也跟着上奏。
皇帝抬起眼皮看了他们一眼,脸上的怒火隐隐若先:“那依照你们的意思,如何?”
裴家人都已经入狱了,便是要定罪,也要去风陵渡调查真相,待真的确定裴玄叛国,才能定罪。
“陛下,就算无法给裴玄定罪,那么风陵渡一战中,靖王殿下失踪,损失了一万精锐良将,裴玄作为主帅,也有不可推脱的责任。”
门下侍郎邓朋也说。
他话落,御书房内的大臣忍不住点了点头,心道是这么个理。
就算不能确定裴玄叛国,但他确实有责任。
一万精锐啊,盛唐培养那些精锐需要花费两三年的心血。
“陛下,邓大人跟卢大人说的有理啊。”
王陵紧跟着说。
他们都是林相的人,如今的门下省早就已经在林相的控制中了。
裴家沈家还有宋家一直是林相的心腹大患,有这样的机会送上门,林相自然要除了裴家。
“裴玄确实有罪!”
皇帝抿唇,脸色更难看了。
战场上刀剑无眼,有损伤很正常。
但出师未捷便损了那么多人,这让盛唐的脸面往哪里放。
毕竟这些年盛唐一向都是自诩兵强马壮的,以往跟南诏还有倭国的战事从无这样丢脸过。
如今却连一个小小的笛族都解决不了,难免让人嗤笑!
“陛下,臣以为,裴玄如今下落不明,或许他早就跟笛族逆贼联系上了,拿他不得,但有裴家人在,陛下可施以惩戒,以儆效尤。”
卢延继续说着。
张傲撇了他一眼,赶紧出列:
“陛下,臣有不同的意见,当务之急是要解决笛族,风陵渡出事,臣以为陛下应该立马派兵支援,只有先平定笛族叛乱,才能尽快拨乱反正!”
“臣附议!”
“臣反对,若不惩罚内贼,焉知再派人前往,有内贼作祟,如何平定战事?”
两伙人马争论不休,门下省跟中书省的官吏激烈的辩解。
反倒是尚书省的官吏没人站出来说话。
门下官吏都在等着朱绍开口。
朱绍感受到四面八方的眼神,嘴角抽搐,待双方辩解的足矣引起皇帝的愤怒,他这才缓缓出列。
“陛下。”
朱绍是个老狐狸,众人对他的态度还停留在上次老侯爷大寿之上他也想拉沈家下水。
如此,众人都觉得朱绍跟沈家还有裴家等武将之家不对付。
他一出列,林相的眼神更轻松了。
“你说。”皇帝挥挥手。
朱绍垂着头,道:“以臣愚见,张大人跟卢大人他们说的都对。”
“怎么个对法。”皇帝眯眼。
朱绍立马道:“裴玄确实该罚,裴家人也确实有责任,所以臣觉得卢大人说的对,陛下确实该责罚他们。”
“但。”顿了顿,他又道:“但笛族也需尽快评定,陛下还得再寻合适的人选出发风陵渡。”
朱绍的话不偏不正,他话落,御书房安静了。
是这个理没错,但现在的问题是,再派人出发风陵渡,谁合适?
是沈家人,还是宋家人。
总不至于是燕南天吧,他都快要成婚了,再说了南诏的使臣都还在长安城呢。
“陛下,还请陛下下旨先惩处裴家人。”
皇帝没表态,卢延跟邓朋又紧接着谏言。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皇帝也必须要维护皇室跟盛唐的颜面。
他挥了挥手,这边准备下令,安德路都已经在等着了。
“陛下,风陵渡一战尚未查清真相,下官以为对裴家人惩戒不合适。”
张傲还在苦苦支撑,丁夏等人也跟着复议,奈何林相的权势过大,他们咄咄逼人,抓着不放。
皇帝被他们争辩的头更疼了,心情烦躁不已。
因为他也犹豫,所以才会任由大臣们提意见。
“陛下,大都督求见,大都督说带来了一证人。”
皇帝心里的天坪倾斜,对裴家人小惩大诫也是他的主张。
他要下旨,小太监匆忙进了内殿回禀。
证人二字让张傲跟丁夏等人齐齐的松了一口气。
燕景这个时候来,还带了证人,裴家的事,有转机。
第683章故意的,反将一军
“证人?让他们进来。”
皇帝下令,没一会,燕景便带着花菇走了进来。
一进来,众人看着花菇只是个女子,不免皱起眉头:
“怎么是个女人。”
“女人怎么了?难道这个世界上没有女犯人?”
燕景眼神凉凉的盯着卢延。
卢延一噎:“下官没这个意思。”
“没这个意思卢大人便先乖乖的听着便好。”燕景继续怼着。
他这个性子跟做事的风格都是皇帝惯出来的。
皇帝自然不会责怪燕景,再说了,他原本就被这些大臣吵的头疼,安静会他心情也会好上许多。
“燕景,你说她是犯人,不知她犯了什么罪?”
皇帝指着花菇,其他的官吏也都在悄悄的打量花菇。
“陛下,她的罪可大了,陛下还记得反王叛逃出京后在哪里落脚么。”
燕景慢悠悠的说着,丁夏看了一眼皇帝,主动接话:
“据说反王的落脚点在长岭。”
“没错,就是在长岭。”燕景颔首。
他葫芦里卖关子,众人搞不清楚他想做什么,也不敢随便开口,以免再被他怼。
“长岭有一世家,世家中人在反王隐藏在长岭的这些年中,一直在为长岭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