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如此,江朝华跟太后定会扶持六皇子。
只要一想到将来她说不定能一飞冲天,嘉嫔就激动的站不稳。
“娘娘,您没事吧。”
身边的宫女赶忙扶着嘉嫔,嘉嫔怕别人看出些什么,赶忙道:“没事,天太热了,本宫觉得有些晕。”
“奴才见过嘉嫔娘娘。”正说着,安德路跟江朝华已经带着陆明丰过来了。
陆明丰也不小了,平白得个便宜儿子,嘉嫔别提有多开心,但却不能表现出来:“秋花,快给六皇子撑伞。”
“是。”
秋花赶忙撑伞,陆明丰十分抗拒,安德路生怕他再咬嘉嫔一口,赶忙道:“嘉嫔娘娘,六殿下他有些怕生,您得多加小心了。”
“本宫明白,既然六殿下是陛下交给本宫的,本宫一定会照顾好六殿下。”嘉嫔这么说是让安德路觉得她是想借此机会讨好皇帝。
安德路点头,这便要退下了。
只是陆明丰却拉住了江朝华的衣裙,江朝华道:“安公公先回去复命吧,我对六殿下说几句话便走,他在我身边时间长了,乍一分别,有些不习惯,也是人之常情。”
“是。”安德路走了,江朝华拉着陆明丰进了西华殿。
殿内凉快,嘉嫔给秋华使了个眼神,秋花立马将多余的宫女太监遣出门外了。
“娘娘,先前您可曾还记得我说过要给您一个富贵的机会,如今我说到做到,还请娘娘善待六皇子。”
江朝华眼神深邃,嘉嫔的心忽的跳了起来。
她觉得江朝华真是她的贵人,说不准,她真就有那个福气。
“郡主的意思,本宫都明白,本宫发誓,若是不善待六皇子,本宫不得好死!”
这誓可就重了。
嘉嫔是个聪明人,江朝华满意的笑了。
这次进宫达成目的,江朝华回了永寿宫陪了太后一会便回沈家了。
宫里忙碌,皇帝自从申时起便闭门不出只呆在御书房。
看样子,明日科考定会放榜,后日进行殿试,谁中举了,马上便知分晓。
今日,长安城的书生们格外紧张,紧张到炎炎夏日他们也觉得手脚冰凉,日子难捱。
好不容易等到明日重新放榜,他们早早的就等在放榜的地方。
榜单出来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沸腾了,尤其是怀天才跟吕飞扬,他们皆中了!
甲榜靠前的位置,他们两个的名字紧挨着。
还有卫蒙跟李开等人,全都中了,虽说跟怀天才吕飞扬不能比,但所在的榜也比之前的要高出六七榜。
这样他们已经很满意了,只等着明日殿试。
距离上次科考放榜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月。
民间的百姓们还不知道寒门跟士族已经进行过一场惨烈的厮杀。
如此,殿试还是按照原来的日程进行。
又是一天过去,前去殿试的书生们格外的严肃。
他们分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到了大殿之上不卑不亢,将所有的才华都在那一刻用了出来。
一上午眨眼就过去了,眼看着就要到午时了,此次科考的前三甲终于出了。
沈家。
“郡主,大喜事,大喜事!”
翡翠一得到消息便回西拾院报信。
她跑的脸通红,可依旧按捺不住喜悦。
一路进了书房,江朝华正在写字。
“郡主,周公子高中状元了!”
翡翠擦了擦脸上的汗,欢快的说着。
江朝华微微一笑。
真金不怕火炼,周迟是有真才实学的。
只是他还跟前世一样,进了御史台为官么。
第650章大人,来日您定会再回到这里
殿试过后,礼部会张榜告知天下中举之人。
而中举的进士之后要做的便是谢恩,先是拜谢皇帝,而后需要拜见宰相、礼部尚书、礼部侍郎以及贡院的官员。
谢恩过后,中举的进士们会自掏腰包举办宴会,寒门书生多贫困,这个时候便有一些富商小官为了卖个人情主动承包了宴会的开支。
而后,再由皇帝拿钱举办宴会,中举的进士参加。
当然,若是想确定进士们日后会去哪个部门当值,还得进行关试,关试结束后,便代表正式步上仕途。
等到关试结束后,怎么也得再过个十天左右。
江朝华笑着叹自己这个时候想周迟会做什么官有些早了。
“郡主你是不是很开心呀。”翡翠知道江朝华哪怕对周迟无男女之情,但看见周迟好,江朝华也是开心的。
只是还有一件事,她怕说了会扫江朝华的兴。
“有话便说。”翡翠有什么心思江朝华还不了解么。
她点头,翡翠这才小声的道:“郡主,是赵大人他马上就要离开长安城了。”
不,如今赵保罗已经不是大人了。
他被罢官赶出长安城了。
今日殿试结束,他就得离开京都。
但这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皇帝能留他一命就不错了。
“翡翠,走吧,赵权已经套好了马车,咱们出城一趟。”
江朝华低叹一声。
她要去送一送赵保罗。
城门口相送不方便,城外十里有个十里凉亭。
一般离京的人都会在那里停留一会,喝上一碗凉茶再继续赶路。
当然,十里凉亭的人也很多,人一多,自然也不用怕谁会来盯着。
皇帝只是被赵保罗驳了面子容不下他了,并不忌惮他。
谁去送他,又有什么所谓呢。
“将沈晴新做出来的水壶一并带上,再多带一些冰块。”
一边往外走,江朝华一边吩咐。
沈晴前世学的是理工科,她聪明好学,也很有悟性。
做一些保温杯自然不算难事。
可她做的保温杯不仅能保热,还能保冷。
冰水放进保温杯中,温度会一直不变,如此,炎热的夏季,赵保罗赶路就不会热病了。
“是,奴婢这就去拿。”
翡翠将东西都带上,背了一个包袱跟着出门了。
夏季炎热,酷暑难消。
别说去城外赶十里路,就算是京都中走动,贵女们都不愿意。
当江朝华快赵保罗一步到十里凉亭的时候,这里已经聚集了无数即将离京的人。
那些人一脸复杂,有离开家乡的忧愁,也有奔赴广阔天地的期待。
形色各异。
江朝华在车厢中等了一会,赵保罗的马车这才姗姗来迟。
沈璞玉骑着大马与燕景并排护送赵保罗的车架。
看见江朝华,沈璞玉撇了一眼燕景。
燕景猜的果然准,江朝华确实来送赵保罗了。
“大人,此番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回京,但总有一日,您还会回到这里的。”
且还是被人请回来的。
江朝华后句话在心中默默说着。
赵保罗苍老了不少,他年纪大了,经不起折腾,更何况之前又被仗刑,整个人瘦了两圈,皮包骨一般。
他下了马车,认出江朝华的声音,眼眶有些红。
“贵人不远辛苦来送草民一趟,草民不知该如何报答。”
若非江朝华燕景,或许那日他早就死在了仗刑之下。
如今来送他的人,也依旧只有燕景跟江朝华。
他知道江朝华是个好人,比朝中很多官员都要好。
“贵人的大恩大德,民妇无以为报,只想临行前,叩谢贵人恩情。”
赵夫人也从车厢中出来。
她知道能让赵保罗如此心甘情愿叩谢的没几个,也就只有燕景跟江朝华了。
若非江朝华,她跟儿女孤儿寡母的,以后指不定会被人欺负成什么样。
“夫人不必多礼。”江朝华扶住赵夫人,抬头看向赵莲。
赵莲十六岁了,戴着面纱,牵着她的弟弟赵峥下了马车。
赵保罗为官时清廉,教养子女也十分严厉,所以,他的一儿一女不骄不躁,被教的很好,十分懂事。
“赵莲多谢贵人大恩。”
江朝华不愿意受赵保罗跟赵夫人的大礼,但赵莲跟赵峥的大礼她应当受。
赵莲拉着赵峥给江朝华行了一礼。
十岁的赵峥还是个孩子,却什么都懂了。
他知道他不再是赵家小公子,虽说以前的日子过的简单,但往后的日子可能会更苦。
但他不在乎,只要他一家团圆,便心满意足了。
“哪怕不能回京,有朝一日我也会考取功名再将父母带回这里。”
赵峥牟足了劲下定决心。
他也要考取功名,将来像他的父亲一样做个好官,一心为民的好官。
继续将清廉忠诚传扬下去。
“你小小年纪便如此有志向,只要你一直如此,定会有一番成就。”
江朝华笑着将保温壶递给他:“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瓶子里面装着冰水,你且看看到了下一站徐州里面的水会不会还那么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