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武将最惜才,燕南天有多大的本事,彭问再清楚不过,越是清楚,越是懊恼的抠脚心,心道当年若是他在京都,说什么也不能让南诏皇将燕南天这样的武学天才给送走,反倒是成全了盛唐。
“欧阳大人,你说这,唉。”
燕南天不待见南诏的人,刚才他们恰好碰到了回京的燕南天,可燕家军根本就不鸟他们,直接马蹄飞扬的擦着他们走了。
彭问跟欧阳礼知道燕南天的态度,可这次来,他们最主要的目的便是想让燕南天回国,认祖归宗。
如今的南诏皇室,需要像燕南天这样优秀的皇子拨乱反正。
“别说了,一会进宫了总能看到的。”
欧阳礼摸了摸胡子,一双老眼内满是精光。
刚刚他看到燕景了,果真如传闻中的一般,有燕南天的风范。
就说陛下的一众皇孙中,没一个能与燕景比的。
这次来,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他都要将殿下跟小殿下带回去。
“大学士,您可得想想办法啊。”
彭问心里苦,但也不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这件事,再说了,陆明川还在旁边呢。
“靖王殿下,咱们也可以快点,我等南诏官吏,都听闻太宗皇帝陛下的威名,此次来,是特意来朝见的。”
欧阳礼对着身侧的陆明川拱了拱手。
陆明川点头,示意队伍可以快些。
他心里明白,南诏的人这是想跟燕景和燕南天一起进宫,这样,他们便能碰面了。
否则一旦错过这次机会,燕南天跟燕景,根本不会见他们。
“多谢靖王殿下。”
欧阳礼往后看了一眼。
后面跟着一辆马车,马车内坐着的是南诏的怀王。
怀王是南诏国主的亲弟弟,他身子骨不好,所以当年才没有参与夺位,一直充当一个好弟弟的角色。
这次来,怀王也是抱着请燕南天跟燕景回国的目的来的。
南诏国,需要燕南天这样游戏的人才。
一众人风风火火的朝着皇宫的方向而去,江贺站在人群中,看着南诏使臣队,眼中时不时的便有阴鸷浮现。
南诏国来人了,燕南天父子的身价更是水涨船高。
燕南天对沈氏的心思他一直都知道,所以不管是燕南天提前回京,还是南诏的人来,都对他没有半分好处。
不过,既然燕南天还是在乎沈氏的,那么他就可以以此为算计,再利用沈氏一把。
江贺想着,唇角勾起一抹弧度,心中已经有了一个计划。
第435章唤您一声母亲
半个时辰后,永寿宫。
沈氏跟江朝华回宫后,没有直接先去见皇帝,一方面是因为南诏国的使臣进京了,使臣团的人肯定要第一时间去见皇帝,她们的事不如国家大事重要。
另外一方面,沈氏是想躲着燕南天。
这些日子燕南天来皇宫的次数很频繁,沈氏知道他就是来堵自己的,不过好在有太后挡着,燕南天也没法子。
所以,她要是去见皇帝了,肯定要跟燕南天见面,沈氏不想。
左思右想,她还是觉得先去见太后比较好,顺便,还能直接将谢云楼介绍给太后认识。
先皇当年娶了太后,不过是因为太后是忠毅侯府的女儿,而他需要用侯府固权。
他并不爱太后,又有些忌惮太后,所以,先帝跟太后之间,毫无感情,甚至比一般相敬如宾的夫妻感情还要淡薄。
但或许是死前有愧,也或许是知道大局已经定下了,所以,先皇便将自己培养的一队暗卫给了太后。
这些年太后很少动用那队暗卫。
可如今不一样了,先帝毕竟已经死了,且皇帝也知道那支暗卫的存在,若不让皇帝知道那队暗卫不会对他的皇位造成任何影响,他始终是不放心的。
所以,太后便开始用暗卫了,暗卫都启动后,第一个做的便是保护沈氏跟江朝华的安危,皇帝知道后,自然也放下心来。
“沁儿,朝华,快歇歇,用些茶水点心。”
永寿宫内焚着醒神香。
这香是冯公公刚拿来的,江朝华沈氏一回来,他便点上了。
太后知道沈氏肯定被江晚舟那个孽障闹的心神不安,这个时候焚醒神香,能让沈氏心里畅快不少。
太后坐在高位上,见沈氏的眉眼有些疲倦,心疼不已,眼尾也有些红了。
她不管江晚舟是不是沈氏的儿子,她只知道这个世界上若有任何人给女儿找不痛快,那就是在往她心尖上戳刀子。
江晚舟那个孽障,真随了江家人,她可真是看不上。
同样都是沁儿的儿女,怎么会差这么多呢。
“姑母,我没事,就是又让您跟着操劳了,我真觉得愧对您。”
沈氏喝了一碗茶水,倒是缓过来了。
她看着太后,眼底满是依赖,除了依赖,还有些愧疚。
姑母年纪大了,却还时常为她操劳,她真不孝啊。
“傻孩子,你这说的什么话,你是在哀家跟前长大的,哪怕你嫁人生子了,在哀家心中,也还是个孩子。”
是哀家的孩子。
太后默默的在心里补了一句,对着沈氏招招手。
沈氏大为所动,赶忙走了过去,靠着太后坐下,轻轻的抱住了她的手臂。
冯公公见状,悄悄的将殿内的宫女太监都遣散出去了。
在太后心中,沈氏依赖她、需要她,她才高兴呢。
太好了,日子终于又变回以前那样了。
“姑母,您对我真好,在我心里,其实一直拿您当母亲的。”
沈氏从小养在太后身边,太后身上的味道,太后身上的温度,沈氏都刻到心尖上。
她跟太后,彼此太了解对方了。
所以,有时候沈氏会觉得太后像她的母亲一样,给她关心与关爱。
她几乎是情不自禁的开口,话落,江朝华眼神一暗,冯公公浑身一震,而太后,眼泪都快要流出来了。
她有苦说不出,有女儿不能认,不过如今她也很满足了,她又跟女儿团圆了,真好。
“对不起姑母,是我失言了,您瞧我,怎么什么都说。”
太后没吭声,沈氏一惊,赶忙抬起头想要解释,可却看到了太后有些湿润的眼眶,嘴角动了动。
有时候,她真的很想喊太后一声母亲,虽然她知道太后并不是她的母亲,可她毕竟从小养在太后身边。
她想,哪怕是对老夫人,她也没有这样的感觉。
“都说养恩大过生恩,我觉得母亲您这么说也没错呀,太后娘娘将您养大,其实也就相当于是您的母亲了呀。”
江朝华袖子中的手动了动,状似无意又单纯的开口:“唔,就好似母亲您将我养大一样,不是一个道理么,所以,母亲您想的没错呀,太后娘娘可不就是您的母亲么。”
江朝华慢吞吞的说着,这番话可真是说到了太后的心坎上,就连冯公公也在心中给她竖大拇指,心道怪不得太后喜欢江朝华,瞧瞧,人家多会说话。
且说的话还都往太后心尖尖上说,太后能不高兴么。
“小皮猴子说的对,沁儿,以后自家人在的时候,就不必拘束了,你……”
太后的嘴张了张,到底还是有些觉得愧疚,毕竟她隐瞒了沈氏的身份。
“不必拘束,不如母亲您就唤太后一声母亲,姑母跟母亲,不就差了一个字么。”江朝华拿起一块糕点,一边吃一边嘟囔着说,冯公公乐的想拍大腿,不断用赞赏的眼神悄悄的看江朝华。
这个小姑奶奶,简直就是神助攻。
“母……”
沈氏有些不好意思,脸都红了,她紧张的攥了攥衣角,冯公公见状,识趣的转过了身。
而谢云楼,也是个有眼力见的人,对着冯公公微微行了一礼,便往殿外去了。
冯公公连连点头,心道谢云楼能让沈氏动心收为义子,果真是个通情达理又知道规矩的。
这样的孩子,是个好的。
谢云楼跟冯公公都走出了大殿,殿内就只剩下了江朝华沈氏跟太后三人。
江朝华好似吃点心吃的着迷了,只顾着吃点心,沈氏咬了咬唇,在太后期盼的注视下,嘴唇又动了一下,轻轻的喊了一声母亲。
这一声母亲,太后不知盼了多久,她还以为直到死,她都无法听沈氏喊她一声母亲,毕竟,她们的关系是没法说的。
“好孩子,好孩子啊,你从小在哀家跟前长大,若是可以,哀家想将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都捧到你跟前。”
一声母亲,喊哭了太后,太后伸手直接将沈氏搂进她怀中,母女两个,都流了眼泪。
对沈氏来说,她在年幼的时候便想喊太后一声母亲了,如今也算是如愿了。
对太后来说,她是沈氏的亲生母亲,沈氏喊她,是她盼了几十年的,她也如愿了。
母女两个抱在一起,大殿内幽香阵阵,江朝华不知何时抬起了头,眼底充满了笑意。